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大花萱草‘金娃娃’的花器结构和繁育系统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观察,运用杂交指数、花粉/胚珠、花粉及柱头活力、坐果率等指标对大花萱草‘金娃娃’(Hemerocallis hybridus cv.‘Stella de oro’)的花部特征、开花动态及授粉特性等进行研究。在人工栽培条件下,金娃娃萱草5-9月开花,花苔分3~4次抽生,首次开花群体花期32 d,单苔花期9~16 d,单花花期1 d。雄蕊短于花柱,花药与柱头相差2.71 cm,在花朵开放的整个过程中雌、雄蕊的相对位置始终不变。开花前1 d的花粉活力最强,开花前1 d和开花当天的柱头具有较强的可授性。杂交指数为4,花粉/胚珠值为1 164,结合坐果率,可以判断其繁育系统属于兼性异交,部分自交亲和,需要传粉者。特殊的花部结构、缺少传粉者和花期短可能是金娃娃萱草结实率较低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该研究旨在通过定点观察与人工授粉等方法,为黄菖蒲生殖生物学与杂交育种提供理论依据。对引种多年的黄菖蒲(Iris pseudacorus L.)的花器官特征、开花动态、花粉形态及活力、柱头可授性、繁育习性与访花昆虫进行了观察与研究,结果表明,黄菖蒲在南京地区为4月下—5月上开花,雌雄异熟;花粉活力与柱头可授性均为开花当天最强,随后下降;雌雄异位,开花过程中柱头向下弯曲,雄蕊始终短于柱头;花粉/胚珠比380.4,杂交指数为5。黄菖蒲的繁育习性为异交为主,部分自交亲和,需要传粉者,自然状态下存在花粉限制,不存在无融合生殖现象,黑纹食蚜蝇为潜在传粉者。  相似文献   

3.
采用田间试验与显微镜检相结合的方法,对漳县人工栽培的暗紫贝母花器构造和传粉生物学进行研究,旨在揭示其花器官特征和有性繁育系统,为暗紫贝母的育种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经鳞茎播种栽培3年的暗紫贝母植株单花顶生,偶见2花,花两性,初现花蕾绿色,花暗紫色,有淡黄色格纹,开花期5-6月,单花寿命6~8 d,花钟形,同被花,花被6,2轮,离生雄蕊6枚,5枚紧围雌蕊,1枚外围,子房上位,柱头3裂,短裂片外露,毛状有分泌物。开花前柱头高于雄蕊,开放后雄蕊高出柱头,开花当天花粉量最大,活力最高并维持3 d时间。花被长1.5 cm的绿蕾柱头已具较强可受性。花药开裂与强柱头可受性同步,但后者持续期更长(6 d以上)。单花花粉数约6000粒、胚珠数在160颗以上,花粉胚珠比(P/O)37.5,杂交指数(OCI)为4。传粉媒介为风媒和虫媒,访花者为蜂类、蝇类和蜘蛛,但数量极少,有性繁育系统应属于部分自交亲和,异交,需要传粉者。  相似文献   

4.
为明确耐热型西番莲品种‘钦蜜9号’花器官发育进程特性和繁育系统类型,测定其花器官表型性状、花粉活性、柱头可授性、杂交指数和花粉/胚珠比。结果发现,‘钦蜜9号’花器官发育进程可分为:现蕾期-花冠发育期-雌雄蕊发育期-裂蕾期-开花授粉期-谢花期,时间持续25-27d,开花时间为下午13︰00-15︰00,单花开放时长约24 h,开花前3 d左右(花药即将开裂时)至裂蕾时柱头可授性最强;花粉数量为7.94x105个/花药,活性为90.11%,繁育系统类型为异交型,自交亲和,异交需要传粉者。这些特征为‘钦蜜9号’在35℃以上高温还能正常开花并结实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条件。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采用定点观测与人工辅助授粉的方法,对种植8年的喜盐鸢尾(Iris halophila)花部特征、开花物候、花粉形态与活力、柱头可授性、交配系统与访花昆虫进行了观察与研究,旨在为喜盐鸢尾引种驯化与品种培育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喜盐鸢尾5—6月开花,部分雌雄异熟;花粉活力开花当天最强,随后降低,与开花前后的天数呈现出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0.05);柱头可授性比例开花第2 d最高,随后降低,与开花前后的天数呈现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雌雄异位,开花过程中雄蕊向上弯曲,柱头向下弯曲。花粉/胚珠比2 175.47,杂交指数为5,喜盐鸢尾的交配系统以异交为主,需要传粉者;自然状态下存在花粉限制,部分自交亲和,不存在无融合生殖,条蜂(Anthophora sp.)为潜在传粉者。  相似文献   

6.
五脉山黧豆开花动态及有性繁育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观测了五脉山黧豆的开花动态,并用杂交指数(OCI)、花粉-胚珠比(P/O)方法测定了其有性繁育系统类型。结果表明,五脉山黧豆的花期持续45 d左右,盛花期为6月下旬左右。开花的日动态呈明显的双峰现象,2峰分别在8:00-11:00和14:00-15:00时出现。五脉山黧豆的杂交指数(OCI)=3,繁育系统为自交亲和,有时需要传粉者;花粉-胚珠比(P/O)=2 286.21,为兼性异交。得出其繁育类型为混交繁育系统,即自交和异交并存。五脉山黧豆的传粉系统不完善和虫害是结实率低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木地肤的开花动态与花粉活力及柱头可授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红超  严成  魏岩 《草业学报》2014,23(4):87-93
在自然种群中对木地肤的开花物候、开花动态进行观察,用MTT法测定了木地肤单花花粉的活力及其柱头的可授性。结果表明,木地肤生殖枝穗状花序的开花顺序是:中上部→下部→顶部,叶腋聚头状花序的开放顺序是:中央小花→外轮小花;木地肤单花花期分为雌性亚期和雄性亚期,雌性亚期10~12 d,雄性亚期1 d;木地肤有红黄两种颜色柱头,雄蕊有红黄两种颜色花药,自然种群中花有 4 种不同的柱头花药组合类型;木地肤的花粉活力在盛花期>80%,4~8 h内花粉活力最高,之后活力明显下降,黄色花药的花粉寿命(8 h)长于红色花药内花粉寿命(4 h);木地肤红色和黄色柱头的可授性变化趋势一致,柱头在刚露出花被片时就具有可授性,并随柱头生长持续加强,在第8~12天时可授性最强,柱头可授期长达12 d,占单花花期的92.3%;P/O(花粉/胚珠)比值为61900~64200,属于异交繁育系统。对开花动态与花粉活力及柱头可授性的研究将为探讨其繁育系统进化及生态适应机制提供科学依据,并为新疆荒漠地区饲用半灌木良种的繁育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8.
钝裂银莲花花部综合特征及其繁育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钝裂银莲花(Anemone obtusiloba)是青藏高原东部常见的一种优势毒杂草,也是一种重要的草原退化指示植物,目前对其繁殖特性研究甚少.通过野外定位观察,运用TTC法、联苯胺-过氧化氢法、花粉-胚珠比(P/O)、杂交指数、人工授粉和套袋试验等方法,首次对该物种的花部特征及繁育系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物种单花花期为4~5 d,花雌雄异熟,雌蕊先熟,单花花粉活力和柱头可授期之间也存在一段时间的重叠,钝裂银莲花最佳授粉时间为一天中的12:00-14:00左右;按照杂交指数,其繁育系统属于异交、部分自交亲和,需要传粉者;P/O约为86,判断繁育系统类型为兼性自交;套袋试验显示,钝裂银莲花自然条件下存在无融合生殖现象,繁育系统为自交、异交亲和,以自交为主,但有时也需要传粉者;由此推断,该物种的繁育类型为混交的交配系统,即自交和异交并存,但倾向于自交.在长期的环境选择压力下,钝裂银莲花倾向于自交,可能是对不利环境条件的一种适应进化策略.  相似文献   

9.
侧金盏花的花部特征与繁育系统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侧金盏花(Adonis amurensis)是东北地区常见的一种早春类短命植物,也是一种观赏性状优秀的园林草本种质资源。本研究针对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帽儿山老山人工林试验站的野生侧金盏花,对其花部综合特征、开花动态、授粉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侧金盏花花期为3-4月,花型大,单花花期持续6~10 d,花部具有吸引传粉者的特征。侧金盏花雌蕊先熟,开花过程中花药与柱头无空间间隔,杂交指数结果为3,花粉胚珠比为2 280,结合套袋试验结果,判定侧金盏花繁育系统为兼性异交,自交可孕,需要传粉者进行传粉。  相似文献   

10.
菘蓝是药材板蓝根和大青叶的基原植物,依赖种子繁殖。通过田间观测和人工授粉实验,对民乐县栽培菘蓝开花时序和传粉生物学系统进行研究,旨在为其种子繁育和杂种优势利用提供科学和技术依据。研究表明,菘蓝为无限花序,单株表现异向开花习性,花序从植株顶部向下,单花从花序基部向上依次开放。花两性,雄蕊6,4枚长,2枚短,花萼和花瓣均为4,花萼绿色,花瓣黄色,子房上位,1室。单花寿命6~7 d,异常气候可缩短至3~4 d,群体开花期30 d左右。即将开放的花蕾柱头已成熟,花瓣刚露出花萼后开花当天,花粉鲜黄而散,末花期子房膨大,花粉干枯。短角果结种子0~2粒。自然结籽率95.0%,不去雄和去雄套纸袋均不结实,同株异花去雄授粉结籽率仅4.0%,去雄套纸袋异株异花授粉结籽率72.0%,去雄不套袋结籽率53.3%,自交不亲和指数为0.96~1.00。不去雄套网袋结籽率5.0%,去雄后提高至13.7%,访花者主要有食蚜蝇、黑蜂等。说明菘蓝具有较强的自交不亲和性,不存在无融合生殖现象,属典型的异花授粉类型,需传粉者,传粉媒介以虫媒为主,风媒为辅。  相似文献   

11.
本论文通过研究3种豆科植物紫花苜蓿,黄花苜蓿,扁蓄豆的开花习性及繁育系统—即花粉活力、寿命、柱头的活力、可授性、结实率、授粉率、传粉媒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花粉活力平均值分别为紫花苜蓿77%,黄花苜蓿75%,扁蓄豆70%;花粉可育性为紫花苜蓿最高83.02%,其次黄花苜蓿80.57%,扁蓄豆为最低78.89%;紫花苜蓿、黄花苜蓿、扁蓄豆P/O值分别为5086.71,4786.57,4712.28。依据Cruden(1977)的标准:繁育系统为专性异交。结实率为紫花苜蓿72.88%,黄花苜蓿为67.19%,扁蓄豆为70.70%;3种植物的花期拜访昆虫5种以上,其中以蜂类,蝶类和蝇类为主,传粉昆虫的访花行为与当日开花数目,温度和光照条件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在科尔沁沙地西部地区选取长势一致乌丹蒿植株,定株观察其开花动态和花后柱头的形态变化,并用TTC法检测花粉活力,用联苯胺—过氧化氢法检测其柱头可授性。结果表明:乌丹蒿整体开花格局是从上至下,头状花序内的小花是由外向内逐次开放,头状花序开花持续时间为3~7d,单株花期最长时间为19d;花粉寿命长达4d,在开花后第3d花粉活力最高,为47.12%;最佳授粉期为开花后3~4d;柱头可授性时间为6d,边缘花开花后第3d柱头的可授性最强;乌丹蒿花粉活力最高期与柱头可授性最佳期同时进行。  相似文献   

13.
为了揭示夹金山3种同域分布绿绒蒿的传粉生态学特点与繁育系统差异,以全缘叶绿绒蒿、川西绿绒蒿、红花绿绒蒿为研究对象,观测植株的花期物候与传粉媒介,并采用联苯胺-过氧化氢法与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法分别检测柱头可授性与花粉活力。结果表明:1)全缘叶绿绒蒿的花期比川西绿绒蒿和红花绿绒蒿提前近1个月,后两者的花期接近,但三者花期均有重叠。2)3种绿绒蒿柱头可授性持续时间均达5 d以上,且第3至4天时可授性最强。3)在散粉后的8 h内,全缘叶绿绒蒿和川西绿绒蒿的花粉活力随时间延长而下降,红花绿绒蒿的花粉活力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4)全缘叶绿绒蒿花粉胚珠比为990±28,川西绿绒蒿为2050±596,两者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红花绿绒蒿为1380±202,与前两者无显著差异。且3种绿绒蒿均属于兼性异交。5)3种绿绒蒿有着相同的传粉者麻蝇;其中访问全缘叶绿绒蒿的昆虫种类最多;访问红花绿绒蒿的昆虫比较单一,但数量最多;访问川西绿绒蒿的昆虫数量最少。综上,3种绿绒蒿在繁育系统上表现出差异性:全缘叶绿绒蒿花期和柱头可授期最长,柱头可授性最强,授粉昆虫种类最多,弥补了花粉活力衰减快的...  相似文献   

14.
苜蓿传粉特性及其制约种子产量形成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21,自引:4,他引:17  
采用传粉生物学的方法,对"新牧1号"杂花苜蓿Medicago lupulina的花朵酬物、花粉特性、访花者种类、访花行为、访花频率、传粉效果等方面进行了观测,并对种子生产中导致低产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1)每花有花粉(3 509.3±299.12)粒,产蜜0.1~0.5μL/d,持续3~5 d.单花9:30-10:30开始泌蜜,16:00-18:00达到泌蜜高峰.2)花粉败育率为(40.48±2.33)%;新鲜花粉活力(51.87±2.08)%,在室温下放置7 d后,活力降至25.39%;自然状态下每花柱头上有花粉(36.20±2.12)粒,P/O(花粉数/胚珠数)值为(288.73±32.01).3)初花期及盛花初期约有访花昆虫5种.在10 m2小区内,平均每天拜访25.33次,拜访花序17.67个;在标记的10个花序中,未观察到拜访昆虫.盛花期约有访花昆虫15种.在10 m2小区内,平均每天拜访187次,拜访花序1 083个;在标记的10个花序中,平均每天每花序被拜访2.1次.4)从传粉效果看:初花期及盛花初期开放的花序,结荚率为(16.45±2.91)%,荚内种子数(3.91±0.34)粒;盛花期开放的花序,结荚率为(83.32±1.31)%,荚内种子数(5.12±0.25)粒.上述结果表明:在传粉过程中,苜蓿花朵酬物少、花粉败育率高、昆虫传粉效率低是导致其种子产量低下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5.
苏芸芸  王康才  薛启 《草业学报》2016,25(9):189-196
主要对不同产地的藿香花粉活力、柱头可授性及花粉形态特征进行研究。各产地藿香花粉活力检测经过多种方法筛选后选择红墨水法,柱头可授性测定采用联苯胺-过氧化氢法,并利用扫描电镜对不同产地藿香的花粉形态进行观察。结果表明,在自然条件下,各产地开花习性较为一致,均在7至8月开花,群体花期15~28 d,单花花期约为3~5 d。不同产地藿香花粉活力随着开花时间的延长均表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平均花粉活力在18.46%~26.52%之间。5个产地当中,成都产地藿香平均花粉活力最高,长春产地藿香花粉活力最低。花粉寿命在4~5 d之间,柱头可授性可持续5~6 d。同时,在藿香刚开花第1天各产地柱头具可授性,在2~3 d内,具有较强的可授性。因而,不同产地藿香进行人工授粉最佳时期为开花后2~3 d。此外,不同产地藿香花粉粒形状主要为近球形或椭球形。花粉粒大小在42.93 μm×31.99 μm~46.59 μm×37.67 μm之间,均具6条萌发沟,萌发沟狭长、裂痕近两极。花粉外壁纹饰呈网状,网眼为不规则多角形,近圆形,大小不一。本文较为系统的比较了不同产地藿香花粉活力、柱头可授性及花粉形态,以期为藿香的人工栽培以及良种繁育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文慧慧  陈明林  张自生 《草业学报》2015,24(11):155-162
本研究发现了红蓼的异型花柱现象,红蓼野外居群存在长柱型花和短柱型花。研究表明长/短柱花型具有精确的交互式异位特征,其花大小,柱头形态,乳突大小,花粉粒数目、大小都表现出两型性(P<0.01)。与长柱型花相比,短柱型花较大,有短且排列紧密的柱头乳突细胞,花药产生较少且大的花粉。长/短柱型花花瓣长度无显著差异(P>0.01)。扫描电镜显示两型花的花粉均具有散孔,孔近似圆形,边缘形状不规则。野外调查发现蓟马、蚂蚁、食蚜蝇为主要访花者。人工授粉,红蓼长/短柱型花自交、型内异交以及型间异交花粉管均萌发,0.5 h花粉管已萌发至子房,只有部分花粉管能萌发至子房且沿花柱壁及子房壁生长,说明其受精方式为合点受精。长/短柱型花型内异交座果率分别为14.00%和13.33%,自交座果率分别为4.62%和2.86%,型间异交的座果率分别为43.33%和44.61%,表明红蓼长/短柱型花自交表现出一定的亲和性,但座果率低,仍以异交为主。  相似文献   

17.
紫花地丁花形态的季节转化对繁育系统及结实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慧芳  魏岩  闫紫烟  严成 《草业学报》2020,29(12):198-204
紫花地丁是一种观赏性状优良的园林草本种质资源。本研究以紫花地丁为研究对象,观测并分析不同花形态对花期物候、花部特征和繁育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1)紫花地丁具有两种不同形态的花,春季花为开放花,有彩色花冠且花瓣5枚,花萼5枚;花期在4月中到下旬,花期较短,表现为集中开花模式。生于夏秋季的花无花瓣,花萼包裹雌雄蕊,为闭锁花;花期在5月初到9月初,表现为持续开花模式。2)开放花每单花平均有花粉粒7053个,P/O值为173.32~204.49。闭锁花每单花平均花粉粒179.2个,P/O值为4.46~5.95。结合杂交指数表明开放花的繁育系统为异交,部分亲和,需传粉者,而闭锁花为严格的闭花受精。3)开放花花柱具膝曲结构,下方2枚雄蕊背基部有明显的蜜腺体并伸入花瓣形成的距。蜂类传粉者通过碰撞花柱挤压柱头,推动雄蕊距状下臂做杠杆运动进行传粉,从而促进药隔附属物裂开。闭锁花属于严格的闭花受精,不需要传粉媒介。4)闭锁花的单株结实率及结籽率显著高于开放花。  相似文献   

18.
佟莉蓉  宋雨  王朋  王娟  车迪 《草地学报》2021,29(11):2454-2460
为揭示达乌里胡枝子的传粉生物学特性,本文以山西省八个地区的野生达乌里胡枝子为供试材料,针对其繁育系统、传粉媒介等方面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和顺居群的单花花粉量最多达到(8 750±1 946)粒·花-1,而中阳的花粉量最少仅有(5 370±879)粒·花-1。依照P/O值所测得的达乌里胡枝子繁育系统类型为专性异交。达乌里胡枝子的杂交指数为4,其繁育类型为存在自交和异交,需要传粉媒介传播花粉。昆虫访花行为会在10:00~11:00之间出现第一次访花高峰,在午后15:00~16:00出现第二次高峰,第一次高峰小于第二次。膜翅目昆虫如蜜蜂等传粉效果最为明显。国内外对达乌里胡枝子开花特性的研究较少,其繁育体系和授粉生物学尚未见报道。本研究结果不仅可为达乌里胡枝子的育种特性提供参考,也可为达乌里胡枝子的杂交育种和新品种培育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9.
在试验地观察了冷蒿的开花动态,用TTC法测定了冷蒿花序花粉的活力,采用联苯胺—过氧化氢法测定了其柱头的可授性.结果表明,冷蒿花序的开花顺序是自上而下的,小花的开放是自外轮至中央小花.冷蒿的花粉活力在盛花期开花之初很低,第2~3d花粉活力较高,随后活力明显下降,但直至其花序枯萎,少量的花粉仍具有部分活力.花粉寿命较长,约为20d.冷蒿边缘雌花柱头的可授性在开花当天就具有,并且持续时间较长,在第2~3d可授性最强.中央两性小花柱头可授性要稍晚于边缘小花,但是在开花后第2~3d可授性也达到最高,其可授性时间也较长.柱头可授性的最佳时期为开花后第2~3d.冷蒿的最佳授粉期在开花后2~3d左右.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探寻红阳、贵长猕猴桃的高效授粉时间,应对优质授粉雄株与待授雌株花期不遇问题。【方法】分别于一日内不同时间及不同开花天数,用联苯胺-过氧化氢法测试红阳与贵长的柱头可授性。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授粉雄株倍性。离体培养法检测授粉雄株花粉活力。【结果】红阳和贵长整个花期内柱头均有可授性,红阳和贵长均在开花第一天和第二天柱头可授性较强,一天内红阳11:00-16:00,贵长09:00-16:00柱头可授性较强。4种花粉在-80℃干燥保存一年后花粉活力(49.6%-70.1%)可满足猕猴桃生产需求。【结论】红阳和贵长整个花期内柱头均有可授性,可在花开较多时,集中在11:00-16:00对红阳授粉,09:00-16:00对贵长授粉,不必频繁授粉。花粉在-80℃干燥保存,可用于次年授粉以应对雌雄花期不遇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