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强筋优质超高产小麦新品种豫麦68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豫麦 68号是通过多亲本复合杂交 ,经Co60 辐射选育而成的集强筋优质、高产、抗病于一体的小麦新品种。该品种产量三要素协调 ,具 90 0 0kg/hm2 潜力 ,品质达强筋小麦国家标准 ,高抗主要病害。 2 0 0 0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2.
优质高产水稻新品种齐粒丝苗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齐粒丝苗是广东省农科院水稻所与台山市农科所合作于 1997年晚造利用巨丰占作母本、澳粳占作父本进行杂交 ,经系统选育而成的优质稻新品种。该品种一般每 667m2 产量 40 0kg以上、高产田块可达 5 0 0kg以上 ,米质达国标优质三级、部标优质一级、省标优质特二级。 2 0 0 4年 2月通过了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至 2 0 0 4年全省累计种植面积超过 12 .2 7万hm2 。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江西省2009~2013年审定的140个水稻品种的产量、品质和抗病性进行分析.[方法]将2009 ~2013年通过江西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品种(不包含审定的不育系)进行综合分析和按年份进行纵向分析,另将品种分为早稻、一季稻、晚稻,常规品种和杂交品种,杂交品种又分为两系和三系杂交品种进行分析.[结果]审定品种以三系品种为主,两系品种产量比三系品种略显优势,但优质率却低于三系品种.审定品种产量比对照平均增产3.0%,米质达国标3级优质米以上的品种占52.1%,对稻瘟病基本上均为高感.[结论]该研究可为江西省水稻品种的选育、推广和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D优3138是利用不育系D62A与自育优质恢复系 R3138配组育成的杂交水稻新组合。该组合2011-2012年参加河南省南部稻区中籼稻区域试验,平均产量8586 kg/hm2,稻米品质各项指标均达到国标《优质稻谷》三级优质米标准,对白叶枯病抗性为中感-中抗,对纹枯病和稻瘟病综合抗性为抗(R),具有杂种优势强、制种产量高、品质优、综合性状好等特点,2014年4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5.
国审油菜品种豫油 5号 (原名杂一 )是河南省农科院棉油所油菜室选育的胞质雄性不育三系杂交种。该品种于 1 998年通过河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1 998年被评为国家“九五”农作物后补助品种。 1 999~ 2 0 0 1年参加国家黄淮区域试验 ,2 0 0 1~ 2 0 0 2年参加国家黄淮区油菜生产试验 ,2 0 0 3年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审定号为2 0 0 3 0 0 5 )。该品种苗期发苗快 ,长势强 ,茎秆粗壮 ,具有较强的抗 (耐 )菌核病和病毒病能力 ,抗倒伏 ,群体一致性好 ,产量高 ,品质优 (芥酸 0 .4%,硫苷 2 3μmol/ g ,达到国家双低优质油菜标准 )。但是…  相似文献   

6.
高产优质抗虫棉新品种宛棉10号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宛棉10号是南阳市农科所利用杂交方法选育出的高产优质抗虫棉新品种,2007年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国审棉2007015).该品种高产、优质、抗病抗虫,稳产性好,一般每hm2皮棉产量在1500kg以上.  相似文献   

7.
丰两优1号是北方粳稻杂交水稻研究中心育成的籼型优质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2003年1月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2年我站引进进行品种试验。生产试验表明,该组合表现生长势显著,穗粒结构协调,生育期适中,抗逆性较理想,高抗白叶枯病和稻瘟病,轻感细条病,米质优,高产潜力巨大。 一、产量表现  相似文献   

8.
中优288是中国水稻所和广东农作物杂种优势开发利用中心用不育系中9A与恢复系288配组育成的杂交晚稻品种,该品种熟期适中、产量较高、适应性强、高感稻瘟病、中感白叶枯病。2004年分别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和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同年,建宁县引进中优288开始进行秋制。  相似文献   

9.
早抗京欣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 2 0 0 1年以优质自交系 2 0 E为母本 ,以国外引进的高代自交系 2 0 SG为父本配制而成的一代杂交西瓜 ,2 0 0 4年 4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并定名。1 产量表现早抗京欣 2 0 0 2~ 2 0 0 3年参加江苏省西瓜区域试验。结  相似文献   

10.
“苏渝 76”系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与重庆市甘薯研究中心合作 ,于 1992年以“徐薯 18号”为母本 ,“苏薯 1号”为父本杂交 ,经多年的鉴定选育而成。该品种于 2 0 0 2年 2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委员会审定并定名 ,为优质早熟食用型甘薯品种。1 产量表现苏渝 76于 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