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宋代是中国古代社会的转型期,各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伴随着这一时期的思想文化的转变,宋代妇女地位发生了一些显著变化。但尽管如此,宋代下层妇女的活动空间似乎并未受到限制,甚至还在经济以及公共活动中有所扩大。基于这一理由,笔者将目光投向了宋代下层妇女的社会生活,从宋代下层妇女教育、职业生活、公共生活三个方面进行探讨,期望通过对她们尽可能的了解,全面评价宋代妇女的历史地位问题。  相似文献   

2.
宋代出现了"诗文评"新的形式,即诗话、词话、文话(四六话),可以说,宋代是诗话的时代,它们遍地丛生,令人有不可胜数之慨,那时,凡是有头有脸的诗人、词人、文人,几乎都在写诗话、词话,这成为他们的文化活动内容和重要生活方式之一。欧阳修《六一诗话》为"诗话"形式的写作树立了一种典型样态和"闲谈"式的范例,而从美学思想的高度和深度讲,成就最高者,当属张戒的《岁寒堂诗话》和严羽的《沧浪诗话》,它们是宋代诗话所能达到的两个高峰,而两者之中,沧浪成就更高,对后世影响更大,不但宋代几乎无人能与其比肩,即使后来元明清各代,尽管诗话无数,超越者也不是很多。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历史上发生过很多次对后世具有影响的变法改革,如齐国管仲的相地而衰征、秦国的商鞅变法、魏国的李悝变法、北魏孝文帝的变法改革。可以说每个时代的统治者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都进行过各自不同的变法。而宋朝也不例外,在宋神宗熙宁年间王安石进行了一次变法,又称熙宁变法,这次变法对宋朝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要知道熙宁变法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发生的,才能更好的了解熙宁变法。  相似文献   

4.
唐代和宋代作为中国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两个朝代,工艺美术的发展空前繁荣。由于唐宋两代所处的时代背景不同,众多工艺在风格或内容上都会产生差异。本文欲从陶瓷等工艺出发,对宋代与唐代工艺美术的不同作简单比较。  相似文献   

5.
中国工笔画发展至今,有上千年的历史,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工笔画鸟所涉及的题材越来广泛,表现形式更是五花八门,本文在众多转变中选取写实性为题,对宋代的写实性与当代工笔花鸟画的写实性进行对比,为当代工笔花鸟画寻找发展之根,引出宋代工笔画影响之远。  相似文献   

6.
白羽 《草原》2009,(5):76-76
小时候没有太多的文化生活,记忆最深的,就是坐在收音机前随着爸妈听戏曲;也没有故事书,听得惊心动魄的,是被妈妈编成故事的传统戏曲。幼小的心灵里印上了汉代的刘邦,三国的诸葛亮,唐朝的魏征,宋代的杨家将......从那时起,我对历史  相似文献   

7.
孙贺 《山东饲料》2014,(24):276
宋代绘画与宋代田园诗也有着尤其密切的联系。两宋时期,以田园题材为表现内容的绘画作品大量涌现,“唐代以前的中国画基本上是道释人物的一统天下,而从五代以降,则成为人物、山水、花鸟三足鼎立的局面。”值得关注的是,兴盛于宋代的这三类绘画作品都开始关注田园生活。  相似文献   

8.
爱鸟是我国人民的传统美德。据《史记》记载,商汤在野外见人四面张网捕鸟,就命令捕鸟人网开三面,只留一面,让大部分鸟逃生。这说明当时人们已认识到爱鸟是一种美德。 历史上的许多朝代,都规定不准打鸟。公元前11世纪的周朝,专门设置虞衡一类的官员,掌管山林水面的政令,按季节封禁和开放。春秋时期,管仲在齐国执政,下令不准捕捉幼兽和幼鸟,不准拣鸟蛋。战国  相似文献   

9.
通过分析宋词对《史记》中“范蠡”这一人物典故的运用,探讨宋人对范蠡理想信念、人格精神等方面的接受情况,从而说明宋代词人是以当时的价值尺度、背景环境审视过去的历史人物,并从该典故中寻找一种宋代士大夫所追寻的功成身退、独善其身的情怀,由此进一步从接受学的角度阐释范蠡这一人物形象丰富的文学审美价值,更加深刻地理解这部“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内涵。  相似文献   

10.
汪滂洋 《江苏蚕业》2000,22(3):50-52
黄山市是安徽省重点蚕茧生产基地之一。截止1994年底,全市有桑园8365公顷,蚕茧总产5584吨。1995~1996年蚕丝市场疲软对我市蚕业冲击很大,到1996年底,全市桑园降至7545公顷,比历史最高年份(1995年)下降了23.6%,蚕茧产量降到3千吨,减少了46.3%。而黟县桑园仅减少了14.5%,远低于全省平均减少1/3的水平。1997年蚕茧价格回升后,我市蚕茧产量迅速回升,1997年蚕茧达4240吨,1998年又增至4745吨,呈稳步回升势头。1我市蚕业发展的经验与教训 历史上早在宋代…  相似文献   

11.
在小说作品中耳熟能详的潘美是十恶不赦的奸臣佞子,其劣迹斑斑的罪行昭然若揭,而出现在史书中的潘美却是英勇果敢、仁慈宽容的宋王朝的开国功臣。笔者试图从以下两个方面归纳造成其善恶差异如此明显的原因:一、人物形象演变的根本原因源于让杨业命丧异域的陈家谷之战,作为主帅的潘美行事风格有别于平素,关于他复杂心理轨迹的记载不够详细,疑窦丛生。二、小说和史书两种文体形式对人物真实性要求的程度有所不同,建构原则的差异决定人物形象的变异。  相似文献   

12.
唐修《晋书》虽作为官修正史却多采小说人史,尤其是大量采用了《世说新语》的材料。这使得唐修《晋书》在叙述过程中时时呈现出小说化倾向,它也因此具备了历史叙事与小说叙事的双重性质。而先秦至六朝、唐初以来历史观念的转变和六朝文风影响下小说文体观念的不断发展.使历史叙事与小说叙事走向融合,这也正是唐修《晋书》呈现叙事二重性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13.
孙启忠  柳茜  陶雅  李峰  徐丽君 《草业学报》2018,27(9):183-193
秦汉以来,唐马最盛。马嗜苜蓿,苜蓿作为马的最佳牧草,为唐马的发展起到了支撑作用。采用植物考据原理与方法,以记载隋唐五代苜蓿的典籍为基础,结合现代研究成果,考查了隋唐五代时期苜蓿的种植分布与栽培利用等。结果表明,陇右8坊48监和1296个陆驿的设置,带动了唐苜蓿的发展。《陇右监牧颂德碑》记载:时在陇右牧区,“莳茼麦、苜蓿一千九百顷,以茭蓄禦冬”。考查发现,唐时期陇右、关内、河东三道、安西都、毗沙都和渭河与黄河下游流域乃至郢州等皆有苜蓿分布。《新唐书》记载:“凡驿马,给地四顷,莳以苜蓿。” 根据《唐六典》记载的驿站马匹数量,最大的都亭驿站有驿马75匹,应有种植苜蓿等饲料的驿田200 hm2,最小的驿站有驿马8匹,应有种植苜蓿等饲料的驿田21.33 hm2。驿田之性质与牧田同,这些驿田,用来种植苜蓿,解决马饲料问题。在苜蓿种植管理技术方面,在隋朝设有掌管种植苜蓿的部门,唐有苜蓿丁掌管苜蓿种植,并以律令制度对苜蓿种植进行了规定,建立了以苜蓿为主的饲草基地,解决了冬季饲草这个大规模发展畜牧业的关键问题;唐代仍沿用着汉代苜蓿分期播种技术,加强了苜蓿秋冬季的管理,苜蓿在饲用、食用、药用和香料等方面都有大的发展。隋唐五代苜蓿的管理经验和种植利用技术,对今天我国苜蓿的发展具有积极的鉴借作用。  相似文献   

14.
自寿词是南宋出现的新词体,其创制主要缘于词人自我抒写的需求。早期自寿词表达对人生的反思与对功名的超脱,中后期则展现了宋室衰亡背景下词人对世事人生的悲观绝望心理。  相似文献   

15.
《吴越春秋》是东汉赵晔所作的一部比较有特色的史传作品。建国后,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吴越春秋》的研究从作者、版本流传等问题拓展到了文体,文学成就、史学和文化学价值等方面。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有必要对《吴越春秋》进行重新审视。笔者认为它至少应包括对历史进行反思、宣扬复仇主义,崇尚侠义精神和突出江南情怀等四个主题。  相似文献   

16.
《管子》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叙事意识。以法家思想为中心,往下分为法、术、势三个方面叙述,法、术、势下又分别以哲学、政治、经济、军事为主要叙事因素,构成了以凸显法家思想为目的而层层细化的金字塔型结构。《管子》采用的浅层叙事结构就是缀段式结构。  相似文献   

17.
张显运 《蜜蜂杂志》2007,27(5):14-16
宋代是我国古代养蜂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蜜蜂饲养遍及全国,蜂蜜及其副产品在餐饮业、中医食疗、手工业中得到了广泛运用,蜂产品的开发和利用都远远超过了前代,这是宋代养蜂业发展的一个突出特点.不仅如此,宋代在养蜂技术方面也有了巨大发展:如收蜂法开始采用蜜诱烟熏法,蜂箱制作上以竹代木,蜜蜂的繁殖和饲养上能做到有效分群、合理割蜜,这些技术都是宋人发明和创造的,极大地促进了养蜂业的发展,也为后代养蜂业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8.
选择8~10月龄的关岭牛、西×关杂交牛(西门塔尔牛♂×关岭牛♀)、安×关杂交牛(红安格斯牛♂×关岭牛♀)、利×关杂交牛(利木赞牛♂×关岭牛♀)各8头,进行育肥生产雪花牛肉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同一饲养管理条件下,西×关杂的宰前活重、屠宰率、净肉率、肉骨比值、眼肌面积、高档肉块重最高,依次为利×关杂、安×关杂、关岭牛;西×关杂组、利×关杂组、安×关杂组的宰前活重、眼肌面积和高档肉块重差异不显著(P〉0.05),但均显著高于关岭牛组(P〈0.01);关岭牛组和安X关杂组的肌内雪花状脂肪含量均为3级,优于西×关杂组和利×关杂组;综合评价关岭牛组和安×关杂组的胴体等级均为3A级,西×关杂和利×关杂的胴体等级均为2A级。结果显示,关岭牛虽然产肉性能不高,但机体内并不缺少优秀的遗传基因,具备选育成优质高产肉牛品种的种质基础。  相似文献   

19.
孙启忠  柳茜  陶雅  李峰  徐丽君 《草业学报》2019,28(4):168-191
记载我国清代苜蓿的史料资源丰富。本研究采用植物考据学原理与方法,以记载清代苜蓿的相关典籍为基础,结合近现代研究成果,考查清代苜蓿的栽培利用状况。结果表明,苜蓿是清代重要的作物或饲草,在华东、华北、东北和西北乃至陕川鄂毗邻地区均有苜蓿种植,据不完全考证,清代有21个省的176个县(州、府、地区等)种植苜蓿。苜蓿的考证亦受到清代学者的重视,雍正《畿辅通志》曰:"藤蔓菀,叶丛生,紫花,荚实。"徐松曰:苜蓿"今中国有之,惟西域紫花为异"。在清代亦有学者对苜蓿的名称进行了进一步的考证;清代苜蓿的植物学与生长特性研究也比较突出,程瑶田和吴其濬开展了苜蓿植物形态学方面的研究,同时程瑶田还对苜蓿生长特性、物候期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苜蓿的治碱改土和固氮肥田等生态特性在清代被广泛利用,并将苜蓿纳入了轮作制中,苜蓿的饲蔬两用性和本草性得到广泛利用,特别是在灾荒年里,苜蓿的食用性得到很好的体现;罗振玉提倡在僻远地区种苜蓿等绿肥作物以肥田,并建议引进国外苜蓿良种;为了保护苜蓿,陕西有些县村都制定了苜蓿保护条例;在苜蓿种植管理技术方面有明显进步,主要表现在苜蓿适宜土壤的选择,利用苜蓿耐瘠薄、耐盐碱、抗风沙等特性,将苜蓿种植在了碱地、沙地、石地、淤地、虫地、草地和阴地等上;认识到了苜蓿种子的硬实性,并在播种前进行处理,掌握了苜蓿的适宜播种时间,并制定了苜蓿刈割制度,规范了苜蓿干草调制方法,强调苜蓿地的冬春季管理,在清代有了比较清晰系统的苜蓿农事月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