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0 毫秒
1.
在祁连山区的大通河上游对梭罗草进行品种比较试验,利用青海冷地早熟禾和同德小花碱茅作为对照,进行3年的栽培观测试验。结果表明,梭罗草能在祁连山区海拔3700m的地区正常完成生育期,生育期为95d,较对照明显早熟,梭罗草的株高低于对照品种,栽培第2、3年,梭罗草牧草产量与种子产量与对照差异不显著,认为梭罗草在祁连山高海拔地区的适应性较好,通过驯化选育可作为该地区适宜栽培草种。  相似文献   

2.
在生态批评崛起和人们对研究梭罗以及其作品《瓦尔登湖》给予更多关注的背景下,本文分析梭罗的幸福观。梭罗强调自然的审美意义和精神意义,极力反对把自然的价值约减为实用和经济的价值,表达了在文明与荒野之间,人与自然之间保持平衡的理念。  相似文献   

3.
三种禾草萌发期抗旱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蒸馏水及浓度为5%、10%、15%、20%和25%的PEG溶液处理梭罗草、青海草地早熟禾、垂穗披碱草种子,测定其发芽率、苗长、胚根/胚芽比值,以研究PEG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显示:PEG浓度为5%时,青海草地早熟禾的相对发芽率出现小幅上升趋势,垂穗披碱草和梭罗草均呈下降趋势;不同处理对胚根/胚芽比值和苗长均有影响,梭罗草受影响小。因此这三种牧草在萌发期抗旱性依次为:梭罗草、青海草地早熟禾、垂穗披碱草。  相似文献   

4.
梭罗草Kengyilia thoroldiana为禾本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抗寒、耐旱、抗风沙和高产等特性,极适应于寒冷干旱的高寒草原生境,是进行三江源地区高寒草原生态保护和植被恢复的优良草种。就近年来国内关于梭罗草的研究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综述,同时讨论了其作为高寒草原乡土生态草种在未来生态治理中的地位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4种牧草苗期耐盐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不同NaCl溶液分别对梭罗草(Roegneria thoroldiana)、碱茅(Puccinellia distans)、中华羊茅(Festuca sinensis)和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进行胁迫处理,研究它们在不同质量分数的NaCl胁迫下植物组织受伤害程度、叶片的叶绿素、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游离脯氨酸的含量及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在盐质量分数为0.2%时,4种供试牧草的抗盐性依次为碱茅>中华羊茅>梭罗草>垂穗披碱草;在质量分数为0.4%~1.0%时,抗盐性依次为碱茅>梭罗草>中华羊茅>垂穗披碱草。  相似文献   

6.
在科学哲学的研究中应理性客观的看待原始自然观的影响。通过对科学发展模式这一哲学问题的分析看出,原始自然观是一个重要的要素,或者是源头依靠,或者是重要组成,或者引导思考方向。在研究科学哲学问题时重新审视原始自然观的作用,不仅有助于更好的理解过去的理论,更会让未来的研究找到更好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发展一直以来都是马克思理论中十分重要的、具有深刻意蕴的内容,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类似全球气候变暖、雾霾等生态环境问题不断警示着我们必须对环境问题给予重视,建设现代生态文明也变得愈发重要。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的论述。本文通过对生态文明和生态文明与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发展来进行探索和研究,以此来更进一步地努力建设生态文明的新观念。  相似文献   

8.
李长慧  李淑娟  张静  孙启忠 《草业科学》2013,30(8):1189-1193
2011年9月-2012年5月对梭罗草(Kengyilia thoroldiana)幼穗分化过程进行观察,结果表明,梭罗草幼穗分化是具有明显特征的连续变化过程,按库别尔曼划分原则可划分为初生期、伸长期、结节期、小穗突起期、颖片突起期、小花突起期、雌雄蕊形成期和抽穗始期8个时期。分化发育过程中,复穗状花序中上部小穗发育最快,后依次向上、向下进行,基部小穗发育最慢;复穗状花序的开花顺序是从中上部开始, 依次向上、向下进行;每个小穗的开花顺序是基部先开花,依次向上进行。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索西藏高寒草地主要野生牧草种子萌发特性,试验以西藏不同地区的紫花针茅(Stipa purpurea)、丝颖针茅(Stipa capillacea Keng)、梭罗草[Roegneria thoroldiana (Oliv.) Keng]、三毛草[Trisetum bifidum (Thunb.) Ohwi]、羊茅(Festuca ovina L.)、早熟禾(Poa annua L.)、冷地早熟禾(Poa crymophila Keng)等15份野生牧草种子为研究对象,采用纸上发芽法测定和分析野生牧草种子萌发率及胚根长和胚芽长等指标。结果表明:西藏高寒草地野生牧草种子萌发率普遍较低,除普保乡披碱草、当雄县雀麦、班戈县梭罗草和班戈县中亚早熟禾外,其他11份牧草种子萌发率均低于50%。班戈县梭罗草和普保乡披碱草种子胚根和胚芽相对较长;除那曲市冷地早熟禾、普保乡早熟禾种子胚根较胚芽长外,其余13份野生牧草种子胚芽较胚根长。说明萌发率低下是限制西藏高寒地区野生牧草种质资源开发利用及牧草成功建植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0.

采用盆栽法对梭罗草(Roegneria thoroldiana)、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和中华羊茅(Festuca sinensis)4种高原乡土禾本科牧草幼苗的抗旱性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一定程度的干旱胁迫后,4种禾草的游离脯氨酸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过氧化氢酶活性、过氧化物酶活性等均有所增加,且叶绿素分解、细胞膜透性增大、电解质外渗率增加,牧草组织细胞受到伤害。不同牧草在干旱胁迫下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不同,综合各项指标,运用隶属函数分析表明,4种禾草抗旱性强弱的排序为梭罗草>草地早熟禾>垂穗披碱草>中华羊茅。  相似文献   

11.
李淑玲 《山东饲料》2014,(12):273-274
传统的日本料理精巧悦目,被称作"用眼睛看的食物"。在日本独特的风土、自然观及禅宗影响下,日本人的审美意识逐渐形成。日本人的自然观也是美意识形成的重要要素。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日本人的美意识与料理相互影响而发展。日本料理不仅是一种食物,更是一种艺术。本文试图通过对日本料理的发展,食材的选取,装盘的艺术,深入分析日本人的美意识。  相似文献   

12.
从1978年开始,在积极栽培驯化当地野生优良牧草的同时,我们进行了40多个牧草品种的引种试验,通过观察、分析、比较,初步认为梭罗草(Noegneria thoroldiana)是最好的一个。一、试验区概况玛多地区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的黄河源头,海拔4500米。气候特点是寒冷、干  相似文献   

13.
<正>《瓦尔登湖》是美国作家梭罗的著作,出版于1854年,是他独自幽居在瓦尔登湖畔自筑木屋的生活实录。他崇尚简朴生活,热爱大自然的风光,用心灵之音,聆听自然之声,意境深遂,他就像个智慧的老人,闪现哲理灵光,又有高山流水那样的境界。  相似文献   

14.
基于叶绿体trnL-F序列对广义披碱草属物种的系统进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广义披碱草属包括了披碱草属、鹅观草属、猬草属、裂颖草属和仲彬草属。为深入研究这5个小麦族多年生属的系统地位、母本来源及St染色体组的来源和分化等问题,本研究根据叶绿体DNA trnL-F序列构建了系统树和网状结构图。结果表明,1)广义披碱草属物种的母本不完全来源于拟鹅观草属的St染色体组,其中黑药仲彬草和梭罗仲彬草的母本染色体组为P染色体组,Hystrix duthiei及长芒猬草的母本染色体组为Ns染色体组;2)系统树中反映了P、W和St染色体组之间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它们与H和Ns染色体组的关系较远;3)仲彬草属中黑药仲彬草和梭罗仲彬草与冰草属的二倍体物种聚类在一起,表明黑药仲彬草和梭罗仲彬草与冰草属的关系较近;猬草属中猬草聚在St支中,而H. duthiei和长芒猬草包括在Ns支中,表明它们具有不同的染色体组组成;4)5个不同地理分布的具有St染色体组的拟鹅观草属二倍体物种没有形成一个单系组,表明St染色体组在二倍体物种中存在一定程度的分化;在异源多倍体物种中,其St染色体组的质体序列构成了不同的分支,表明St染色体组在多倍体物种中也具有分化;5)亚洲分布的拟鹅观草属二倍体物种可能参与了大部分欧亚物种的起源,北美分布物种的St染色体组可能来源于北美的拟鹅观草属物种;有些物种在多倍化起源过程中可能发生了重复杂交过程。  相似文献   

15.
青海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梭罗草(Kengyilia thoroldiana)、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在玛沁县大武滩试验点的引种小区中长势良好,它们越冬率高,返青早,产量高,适口性好,表现出很强的抗寒性,在高寒草甸的"黑土型"退化草地上表现出较好的适应能力.本研究旨在探讨这三种牧草在低温胁迫下的生理反应,揭示其耐寒性的生理生化机理,为天然草原的改良和人工草地的建设,为选育适应高原地区的放牧型优良牧草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中兽医学基础理论(一)第一章阴阳五行学说阴阳和五行学说原是古代两种朴素的哲学思想,春秋战国时期,这两大学说被统一起来,成为古人认识世界的唯物主义自然观,并被引用到医药学中,用以说明动物体的组织结构、生理活动、病理变化,并指导临床辨证及疾病防治。一、阴...  相似文献   

17.
以万物有灵和自然泛神崇拜为特征的哈尼族原始宗教认为自然界是一个由各种不同形态的生命共同组成的统一体。在这种集神、人、自然物为一体的原始宗教文化中蕴含了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如整体主义的自然观、仁爱万物的宗教伦理观等,这些内涵于哈尼族原始宗教中的生态伦理思想,对于培养哈尼人的生态文明观和保护区域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中国古典园林造园理念、造园手法的论述;阐述了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道、佛家思想、观念在园林中的体现,以及阴阳五行思想、自然观在园林中的运用;中国古典园林在发展中把自然之美和人文之美相互结合、相互交融,园中融入了文人思想、气质、审美情趣,并且把文、诗、画的艺术意境、艺术意蕴隐含在园林之中,达到了园林如诗如画的艺术境界。  相似文献   

19.
随着蛋鸡养殖业的迅速发展,集约化、规模化程度不断扩大,畜牧环境污染和产品污染加剧,生态问题日益严重,从而促使人们进一步反思人与自然界的关系。在这种背景下,从生态自然观的角度来看,蛋鸡的生态养殖显得尤为重要。生态养殖是近几年提出的一种新的养殖模式,生态养殖的畜禽产品因其品质高、口感好而备受消费者欢迎,产品供不应求;生态养殖还能够促进农业的生态化发展,实现挖潜降耗、降低污染的目的,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20.
19世纪法国伟大的启蒙思想家让·雅克·卢梭提出培养“自然人”的教育目标,引起了广泛而持久的争议。在冷静思索卢梭关于人类社会及其文明异常激烈的批判之际,综合分析他的感性观、理性观和自然观三者之间的辨证关系,有助于更深刻地认识和理解他倾注了毕生精神与情感而为之奋斗的事业——人的解放。今天的教育力图冲破普遍理性主义的樊笼,追求个人自由完整的发展以及个人与他者、与世界和谐共处的可持续发展,正可以从两百多年前卢梭通过“自然人”而描绘的教育理想中得到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