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畜禽业》2015,(7)
饲养母猪是一项精细的工作,在养猪业生产中,母猪产仔数少,会造成猪场的整体繁殖力下降,使猪群补充困难。这个难题常常困扰着养猪生产者,认真分析造成产仔数少的原因,在生产实际中加以防范,对提高母猪繁殖能力,切实提高养猪业生产效益有积极的作用。文章主要介绍了提高母猪繁殖率的综合技术,包括精心选留后备母猪、合理供给母猪各阶段的营养、增加母猪的产仔数、增加母猪的年产胎数、提高仔猪成活率、及时淘汰生产性能低下的母猪等内容,以期为提高母猪繁殖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正>笔者深入规模养殖场进行了调查,目前在养猪生产中,困扰养猪者的难题为产仔数少,仔猪成活率低,造成猪场的繁殖水平下降,养殖效益低。本文分析造成产仔数少的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1影响母猪繁殖力的原因1.1品种原因有些品种的繁殖能力低,产仔数  相似文献   

3.
<正>母猪繁殖仔猪的目标是:增加排卵数,提高受精率,提高胚胎的着床率,减少胚胎的死亡率,分娩时生产大量均匀,健康,活泼的仔猪,从而达到提高经济效益之目的。但目前在养猪生产中,不论是散养户或规模猪场,母猪产仔数不多,产仔的个数也少。如何提高母猪胎产仔数从而提高养殖效益,是养猪从业者普遍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李永前 《畜禽业》2013,(6):33-34
<正>母猪的生产是养猪生产的关键环节,其生产的好坏,是以母猪的年生产力,即母猪每年所生产的断奶仔猪数来衡量的。另外,猪属多胎动物,在养猪生产中应用人工授精技术是降低饲养成本、提高养猪生产水平的重要技术措施。为提高母猪人工授精受胎率及产仔数,在实践中需注意以下几个  相似文献   

5.
<正>母猪产仔数是衡量母猪生产性能的重要指标,也是决定猪场经济效益的关键因素之一。很多畜牧工作者针对母猪品种,胎次,季节温度,遗传因素,配种方式等对母猪活产仔数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本文主要就母猪日粮中添加膳食纤维对母猪产仔数的影响进行阐述。1膳食纤维的定义及特性膳食纤维是指不能被机体消化的可食碳水化合物及其类似物,这些物质不能被小肠消化吸收,但在大肠中  相似文献   

6.
翁云 《畜禽业》2012,(7):55
<正>母猪的主要生产任务是繁殖仔猪,提供猪源。繁殖的目标是:增加排卵数,提高受精率,提高胚胎的着床率,减少胚胎的死亡率,分娩时生产大量均匀,健康,活泼的仔猪,从而达到提高经济效益之目的。目前在綦江的养猪行业中,不论是散养户或规模猪场,都不约而同地反映出一个同样的问题,即母猪年产仔数不多,1年产1窝或两年产3窝,产仔的个数也少,平均1窝不到10头。这些问题急待解决。笔者根椐自身的实践体会和查阅相关的畜牧资料,就如何科学饲养提高母猪产仔数,提出个人的一些见解。供同仁参考:1科学选好母猪  相似文献   

7.
《畜禽业》2014,(11)
<正>根据农业部监测中心对2014年能繁母猪数量统计,业界人士对2015年中国养猪业行情、前景进行了预测,主要体现在以下7点。1、2015上半年能繁母猪存栏将逐步恢复;2、仔猪供应量由于2014年能繁母猪存栏减少而相应减少;3、上半年生猪价格整体会同比上涨;4、但饲料成本和仔猪成本均有不同程度上涨,加之环保成本的增长,总体养殖成本将有较大幅度增长;  相似文献   

8.
母猪产仔数特别是产活仔数、健仔数是养猪生产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之一,直接影响养猪场的经济效益。因此,必须了解影响母猪产仔数的因素,并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措施,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影响母猪产仔数的因素很多,其中受遗传因素的影响较小,而受温度、配种方式、胎次、母猪配种前后的营养状况及公猪的精液品质等因素的影响较大,现分述如下。 1 猪舍温度   生产上后备母猪的适宜生长温度为17~20℃,妊娠母猪的适宜温度为11~15℃。如果猪舍温度过高,对母猪的繁殖将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尤其是配种后15d影响最大。因为高温不利于母猪体热的散发,从而导致猪体内子宫温度升高,不利于受精卵的发育和胚胎附植,胚胎死亡率高,产仔数少。  相似文献   

9.
<正>在规模化养猪条件下,提高母猪繁殖力是提高养猪生产效益的前提,母猪的窝产仔数、断乳全窝重、年产仔胎次是衡量母猪繁殖力高低的重要指标。我们在规模猪场中从决定母猪繁  相似文献   

10.
袁圣  曹秋阳 《畜禽业》2006,(17):22-23
提高种母猪繁殖率、提高仔猪存活率和断奶重是实现养猪业高产高效的最基本和最有效的途径,虽然现阶段规模化养猪场都经过严格的选种和选育,种猪的生产性能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但是每到夏季,由于高温及其它各种因素影响,导致猪场母猪采食量下降、奶水减少;仔猪腹泻上升、存活率下降;母猪子宫炎、乳房炎、无乳综合征(MMA)上升返情明显增加,死胎率上升,产仔数减少。如何正确分析造成母猪夏季繁殖生产水平下降的原因,找到切实可行的办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将就此作初步探讨。1夏季高温对母猪繁殖生产的影响1.1母猪受胎率低,在热…  相似文献   

11.
提出母猪产后乏情的原因和解决措施,并应用激素进行治疗对比试验。结果:对营养性母猪产后乏情,通过加强营养、增加运动、光照、公猪试情等方式,可有效地促使乏情母猪恢复正常发情;对疾病性引起的母猪乏情,应用激素治疗,PGC+HCG组疗效显著,母猪发情率达66.7%、配种受胎率达87.5%,平均产仔数达9.85头,PGC组次之,PMSG组效果不理想。统计学分析,PGC+HCG组母猪发情率、配种受胎率、平均产仔数均显著高于PMSG组和PGC组(p<0.01)。表明疾病性母猪乏情主要是卵巢持久黄体病造成,应用PGC+HCG治疗,可迅速溶解黄体、促使卵泡发育、成熟,得到较好的母猪发情率、受胎率和产仔数。  相似文献   

12.
林太明 《畜禽业》2006,(11):46-47
1发病情况 2006年4月份到7月份期间。福建省福清某猪场母猪存栏120头.全场存栏1300多头,在此期间共有35头母猪发病.其中3头母猪发生流产。32头母猪产死胎,死胎数大部份在怀孕100d以后.死胎数占产仔数1/3左右。母猪的发病率占总母猪数29.1%。在此期间共死亡哺乳仔猪250余头。保育猪发病率在50%左右,死亡率在30%左右。猪场以前没有免疫过猪兰耳病疫苗。猪瘟疫苗、猪伪狂犬疫苗、猪口蹄疫苗有正常免疫。通过笔者采取综合性措施很快控制疫情。  相似文献   

13.
<正>近期,笔者在对辖区内部分养猪场(户)进行存栏母猪生产调查时发现一些饲养农户,由于对母猪产仔的知识技术不甚了解,在接产和仔猪护理过程中处理不当,造成初生仔猪死亡率过高,为此,根据笔者在实践中体会,现将初生仔猪的接产与护理需掌  相似文献   

14.
母猪产后泌乳障碍综合征可造成母猪产后泌乳减少,乳汁稀薄如水,乳汁中带有凝乳絮片;也可造成部分产后母猪长期不发情、发情不规律,产仔数减少,严重的使母猪淘汰;仔猪生长发育不良,低血糖症,下痢,死亡率增高,严重的甚至整窝仔猪死亡。文章对母猪产后泌乳障碍综合征的治疗进行了介绍,以期为治疗该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林太明 《畜禽业》2006,(21):46-47
1发病情况2006年月4月份到7月份期间,福建省福清某猪场母猪存栏120头,全场存栏1300多头,在此期间共有35头母猪发病,其中3头母猪发生流产,32头母猪产死胎,死胎数大部份在怀孕100d以后,死胎数占产仔数1/3左右,母猪的发病率占总母猪数29.1%。在此期间共死亡哺乳仔猪250余头。保育猪发病率在50%左右,死亡率在30%左右。猪场以前没有免疫过猪兰耳病疫苗,猪瘟疫苗、猪伪狂犬疫苗、猪口蹄疫苗有正常免疫。通过笔者采取综合性措施很快控制疫情。2临床症状2.1母猪母猪发病时体温在40 ̄41.2℃,精神不振,采食量下降,外观母猪皮肤较以前苍白,个别表现黄疸…  相似文献   

16.
梅中伦 《畜禽业》2012,(1):38-39
<正>母猪年生产力是指1头母猪1年内提供的断奶仔猪数。但在目前的养猪生产中,不论是散养户或规模猪场,母猪产仔数不多,有的一年产一窝或两年产三窝,产仔的个数也少,平均一窝不到10头。怎么才能实现提高母猪的年生产力呢?笔者根椐自身的畜牧实践体会和查阅相关的畜牧资料,特提出以下一些见解。仅供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17.
工厂化养猪搞好仔猪的寄养对于提高母猪的繁殖力、仔猪成活率以及仔猪生长发育的整齐度是比较经济而有效的方法.本文结合笔者工作实践,谈谈工厂化养猪中仔猪寄养的有关问题. 1 仔猪需要寄养的几种情况 1 1 母猪产仔数多于有效奶头数,可把多余的仔猪寄养给产仔数少、泌乳性能高的母猪.  相似文献   

18.
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因子及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影响母猪繁殖性能的因素很多,如营养因素、季节因素、繁殖障碍性疾病等。1营养因素营养物质缺乏可以引起繁殖障碍,特别是维生素(VA、VE、VD、B族维生素)、微量元素(锌、锰、碘等)的缺乏,可造成产仔数少,发情不正常等,还会引起弱仔、畸形仔等,导致断奶前成活率降低。为了提高母猪的繁殖性  相似文献   

19.
<正>母猪繁殖机能障碍是母猪饲养中的一个难题,母猪不发情、不孕等会造成无效生产期延长,母猪年分娩率降低,严重影响猪场的经济效益,特别对母猪规模饲养场影响更大。因此,要使母猪保持良好的繁殖状态,有较高的受胎率、产仔率、产仔数、年产  相似文献   

20.
提高后备母猪发情率和受胎率的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仕成 《畜禽业》2012,(12):42-43
后备母猪情期受胎率的高低和头窝产仔数的多少,既影响到养猪生产的效率和经济效益的高低,又关系到母猪是否被淘汰。当前养猪生产中,很多小型猪场的杂交后备母猪到配种年龄时,不发情或发情不明显、发情配种后不孕的情况时常发生,致使后备母猪的淘汰率增加,给养殖户带来较大经济损失。在此探讨提高后备母猪发情率和受胎率的技术措施,给养猪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