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玉米螟是黑龙江省玉米生产上发生最重、危害最大的常发性害虫,并呈现进一步严重发生危害态势.论述了近年来黑龙江省玉米螟发生危害情况、玉米螟绿色防控技术,并根据不同发生程度提出了玉米螟绿色防控技术模式.  相似文献   

2.
1黄骅市玉米螟发生情况玉米是黄骅市主要的粮食作物,占粮食播种面积60%左右。黄骅市每年都发生玉米螟危害,属玉米螟三代区,春夏玉米均有受害,为害高峰主要有3个时期:第1危害高峰为春玉米心叶期,主要是第1代玉米螟为害;第2危害高峰为春玉米穗期、夏玉米苗期,第2代玉米螟为害;第3危害高峰为夏玉米穗期,第3代玉米螟为害。  相似文献   

3.
玉米螟属于鳞翅目,螟蛾科,食性很杂,幼虫主要危害玉米、高梁、棉花、谷子、蔬菜等作物.玉米螟是危害玉米的最重要害虫之一,玉米螟可危害玉米植株地上的各个部位,使受害部分丧失功能,严重降低玉米籽粒产量.近年来,受气候条件和农业生态环境变化以及人为措施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其发生面积和危害程度一直呈高位攀升态势,已成为当前玉米生产中最严重的生物灾害,对粮食生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4.
双城市玉米年种植面积在200万亩以上,年生产玉米的40%籽粒、80%以上桔杆用来饲喂奶牛实行过腹增值.可以说玉米是双城市重要的基础产业. 在玉米种植中玉米螟是危害玉米生产主要害虫,每年因玉米螟危害损失玉米产量占10%-15%,同时品质下降.为实现虫口夺粮,提高产量和品质,防治玉米螟更为重要.双城市率先推广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技术,通过利用生物之间食物链相互依存关系,选择最佳时期、最佳有益生物蜂种、最佳数量、最佳操作方法对玉米螟的寄生,实现有害生物无害化治理.双城市多年来连续推广赤眼蜂防治玉米螟,并实行逐年分区轮换统防,累计防治面积达800多万亩次,取得了良好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5.
玉米螟是危害玉米的最主要害虫,它不仅影响玉米的品质,造成的产量损失也相当严重,其危害、损失率居各种害虫之首.一般危害较轻年份,玉米产量损失5%~10%,危害较重年份可达10%~20%.玉米螟性诱剂是人工合成的性外激素,具专一、灵敏、无毒害、无残毒、不伤天敌、经济高效等特点,在害虫防治尤其是辅助测报中的作用日益增大.为了测试玉米螟性诱剂在田间的诱捕效果,探索使用玉米螟性诱剂进行测报从而确定田间释放赤眼蜂日期的可行性及方法,为此,开展了此田间试验.  相似文献   

6.
玉米螟,俗称玉米钻心虫、蛀茎虫,属鳞翅目螟蛾科。新疆除伊犁地区为欧洲玉米螟外,其它地区发生的均为亚洲玉米螟。一、危害症状玉米螟是一种重要的钻蛀性害虫,危害性大,主要危害玉米,特别是对 SC704玉米的危害更加严重,其次也危害高粱、谷子、大麻、小麦、豇豆、啤酒花。玉米螟以幼虫潜入玉米心叶危害,被害叶片长出后,显示出"排孔";玉米茎秆被钻蛀成孔道,后期易造成折茎;果柄和果穗的浆粒被蛀食,严重影响产量。  相似文献   

7.
玉米螟是玉米生产的主要害虫,每年因玉米螟危害造成的玉米损失约在10%左右。近几年,由于加强了玉米螟防治,其危害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为了预防玉米螟大面积发生,进一步减少其危害,必须加强玉米螟联防,其联防技术主要有白僵菌封垛、赤眼蜂防螟、统一防治。一、白僵菌封垛防治玉米螟  相似文献   

8.
农业部:2008年玉米螟防治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螟是我国玉米生产上的最主要害虫,在全国各玉米产区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常年发生面积2亿多亩次,一般年份减产10%~30%,严重时减产超过50%,危害损失50多亿千克.主要危害区域为我国东北、华北、西北、西南、华东、华中和华南等玉米产区.近年来,随着玉米种植面积的扩大,加之全球气候变暖,玉米螟安全越冬基数增高,导致玉米螟发生呈加重趋势.  相似文献   

9.
玉米螟俗称箭秆虫,是危害玉米的主要害虫,同时还能危害高粱、谷子等作物.玉米是新民市的主栽作物之一,历年播种面积都在6.7万公顷左右.轻发生年一般减产玉米8%~10%,重发生年可减产玉米20%~30%以上.特别是2000年、2002年玉米螟在我市属于大发生年,玉米平均受害株率高达90%以上.仅此一项,全市损失玉米约5千万千克.由于玉米螟为害重,玉米品质下降,部分玉米籽粒被害后常常发生霉变,引起大牲畜食后中毒死亡.近几年笔者通过观察、调查,初步摸清了玉米螟在我市的发生规律及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0.
韩丽 《北京农业》2014,(30):138
玉米螟对玉米的危害极大,一旦发生,会造成玉米大幅度减产。基于此,详细的阐述玉米螟在玉米生产中危害,重点论述了玉米螟综合防治的重要性和相关的技术规程。  相似文献   

11.
玉米螟是危害玉米较重的常发性害虫,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平均减产10%.近年来,随着气候条件的变化,耕作制度的改变,玉米种植密度的加大,肥水条件的提高,玉米螟的危害日益加重,因此做好玉米螟防治工作对提高粮食生产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2.
玉米螟是危害玉米最重要的害虫之一,防治好玉米螟对于减少玉米产量损失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介绍了几个防控玉米螟的关键时期及使用的关键技术,为更好的减轻玉米螟危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玉米螟俗名玉米钻心虫,是危害玉米的主要害虫.常年春玉米受害株高达30%左右,减产10%,夏玉米受害株较重,一般减产20%~30%,严重发生时,被害株高达90%,减产30%左右.近年来,随着气候条件的变化、耕作制度的改变、玉米种植密度的加大、肥水条件的提高,玉米螟的危害日益加重.  相似文献   

14.
<正>玉米螟又称钻心虫,是玉米常见虫害,严重影响玉米高产种植。本文介绍了玉米螟生活习性,分析玉米螟主要危害及特点,提出了有效防治玉米螟虫害的建议,为农业生产实践提供借鉴和参考。为了有效提高玉米产量,以株型紧凑型为代表的高产品种玉米得到了大力推广,玉米种植密度不断增加,玉米虫害危害也愈发严重。其中,玉米螟在夏季频发,玉米虫孔率、雌穗被害率等上升,亟需采取应对措施,对玉米螟进行综合防治,从而保障玉米整体产量。  相似文献   

15.
玉米螟是辽阳市危害玉米生产的最主要害虫之一,对玉米产量减产可达10%~30%,还可减少玉米粒重,造成玉米商业品质下降,是影响辽阳市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辽阳市对玉米螟预测预报及防治工作已展开多年,采取了多种技术措施大力防治,但玉米螟的越冬基数仍然较高,有逐年加重危害的趋势.该文旨在分析揭示玉米螟连年重发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6.
玉米螟对玉米的生长危害较大,直接影响玉米产量的提高,为探索玉米螟的最佳防治适期,分别在不同的花叶率进行了防治试验.  相似文献   

17.
玉米螟,俗称玉米钻心虫、蛀茎虫,属鳞翅目螟蛾科。一、危害症状玉米螟是一种重要的钻蛀性害虫,危害性大,主要危害玉米,其次也危害高粱、谷子、大麻、小麦、豇豆、啤酒花。玉米螟以幼虫潜入玉米心叶危害,被害叶片长出后,显示出"排孔";玉米茎秆被钻蛀成孔道,后期易造成折茎;果柄和  相似文献   

18.
邢华 《现代农业》2011,(8):28-28
玉米是铁岭市主栽粮食作物.玉米的丰歉事关铁岭市农业增产增收,事关全市农业总体收入。但是,多年来玉米生产一直受玉米螟困扰.一般年份因玉米螟危害损失玉米一成左右.重发生年可达三到五成。为走出玉米螟危害困境.  相似文献   

19.
危害玉米的病虫害种类很多,主要病害有丝黑穗病、玉米大斑病和玉米小斑病和病毒病,主要虫害有玉米螟、粘虫、蚜虫等.在玉米生产中,都会影响玉米的产量与质量,如玉米螟在普通年份使产量下降10%,严重的年份,使产量下降30%.  相似文献   

20.
一、玉米螟 玉米螟又叫玉米钻心虫,是世界性玉米大害虫.玉米螟是多食性害虫,寄主植物多,主要危害的作物是玉米、高粱、粟等. 1、症状识别:玉米螟幼虫是钻蛀性害虫,造成的典型症状是心叶被蛀穿后,展开的玉米叶出现整齐的一排排小孔.雄穗抽出后,玉米螟幼虫就钻入雄花危害,往往造成雄花基部折断.雌穗出现以后,幼虫即转移到雌穗取食花丝和嫩苞叶,蛀入穗轴或食害幼嫩的籽粒.另有部分幼虫由茎秆和叶鞘间蛀入茎部,取食髓部,使茎秆易被大风吹折.受害植株籽粒不饱满,青枯早衰,有些穗甚至无籽粒,造成严重减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