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以马尾松人工林132株优势木树干解析数据为训练样本,用145块标准地优势木平均高数据为检验样本,把林分年龄和地位指数或优势木平均高作为输入变量,将优势木平均高或地位指数作为输出变量,通过构建人工神经网络逆模型的途径,分别建立了多形地位指数曲线式和计算式模型。结果表明,多形地位指数曲线式的总体拟合精度为99.64%,总体预测精度达96%以上,比传统技术构建的多形地位指数模型能较真实地模拟各地位级的多形曲线;多形地位指数计算式的总体拟合精度为98.81%,用于计算地位指数,省去用迭代法计算地位指数的工作量。基于BP神经网络模型多形地位指数模型,对马尾松人工林地位指数测定提供指导作用,可为森林立地质量评价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根据林分优势木平均高增长模式,采用扩展的逻辑斯谛方程建立地位指数曲线模型,编制尤溪国有林场马尾松人工林地位指数表。经调查材料验证,所编数表能较好地体现马尾松人工林优势高生长规律,达到较好的精度,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根据528组优势木树干解析数据,采用Korf生长方程,通过改进单纯形法,建立了马尾松多形地位指数曲线模型。分析表明:建立的马尾松人工林、天然林多形地位指数曲线模型误差小、精度高,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经济成熟龄是林业生产部门确定森林经营周期及林业企业进行资产评估的重要依据。以马尾松人工林为例,通过随机取样的方法,设置临时标准样地,并对其林木生长规律进行预测并建立生长模型,结合现行林业经济技术指标参数,合理预测马尾松人工林的经济成熟龄,并对其影响因子进行定性分析,可以为科学经营马尾松人工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利用60多年生的马尾松人工林之历年调查资料,建立了林分平均高、平均胸径与林龄、公顷株数与平均胸径的回归方程后,导算出林分蓄积量的生长过程,进而探讨了不同立地的马尾松人工林的数量成熟龄和自然成熟龄,为确定马尾松的主伐年龄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马尾松人工林经营密度模型及其应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收集288块马尾松人工林标准地材料,以密度二次效应模型为基础,用连续状态的动态规划方法建立可变间伐间隔期的林分经营密度模型。模拟结果表明该模型反映了马尾松人工林林分的密度动态,符合林分生长的一般规律,可为指导抚育间伐等经营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基于福建省漳平市马尾松人工成熟林标准地调查和生物量测定,应用几种常用的单木生物量估测方程,建立马尾松各组份生物量模型,并对模型进行拟合优度与误差分析,从中选用最优估测模型。为科学经营马尾松人工林,最大限度提高经济效益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马尾松人工林多形地位指数曲线模型的建模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马尾松人工林优势木树干解析材料,选择合适的生长方程构建了能把地位指数写成年龄和优势高显式表达式的多形地位指数曲线模型,并用遗传算法对其参数作优化求解.误差分析表明:所建立的多形地位指数曲线模型误差小,精度高,便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CDM-ARP马尾松林碳汇监测方法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浙江全省设立的马尾松样地资料,建立马尾松人工林立地数量化模型、立地指数模型、生长收获模型、生物量模型等,区分不同立地条件,采用定量方法,并考虑间伐因素,建立了浙江省清洁发展机制再造林项目(CDM-ARP)马尾松林碳汇监测方法学,该方法科学准确,省时省力,成本低廉,快速高效,能满足浙江省清洁发展机制造林再造林项目马尾松林的碳汇监测需要.  相似文献   

10.
不同密度30年生马尾松林生长特征与林分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比分析了不同密度30年生马尾松人工林的林分结构和生长效果的差异。用β分布模型研究林分直径分布规律,并以此为基础,通过分析林分生长过程,以探讨马尾松人工林不同材种的最佳栽培密度和合理的林分结构。  相似文献   

11.
根据8块马尾松人工林固定样地每木定位资料,选用简单竞争指数,建立了单木生长模型,为预估林分生长,评价森林经营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运用Richards方程建立了马尾松人工林地位指数模型,其中Richards方程的参数由改进的单纯形法求解。研究结果表明:用Richards方程建立模型拟合精度为86.84%,相关系数为0.9386,所建模型具有较好的拟合非线性的功能。  相似文献   

13.
马尾松人工林货币收获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马尾松人工林伐倒木实际造材和木材价格、生产成本等技术经济指标建立单木货币纯收入模型,选择Korf理论生长方程构建全林分模型,按用材林树种经营类型编制马尾松人工林货币收获表。该表除了具备传统的林分可变密度收获表所具有的林分因子外,还体现了林分货币收获量,在森林经营管理和资产评估中有着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以湖南省溆浦县马尾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优势木树高与年龄关系的常用数学模型,研制马尾松人工林立地指数导向曲线模型。结果表明:导向曲线方程H=439.93×(1-exp(-0.001×AGE))0.914是最适合的导向拟合曲线;马尾松人工林的标准年龄应定为20年,优势高在11~29 m范围内可划分为9个立地指数级。选用相对优势高法展开导向曲线编制形成立地指数表,检验结果表明所编立地指数表精度高、适用性强,能够客观评价溆浦县马尾松人工林的立地质量。  相似文献   

15.
以连城马尾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利用5种分布模型分析马尾松人工林直径分布,结果表明最佳的直径结果模型为威布尔分布;同时通过多模型选优,并结合灰色关联分析,得到马尾松树高曲线为幂函数,通过适用性检验,为森林经营者设计间伐方案、管理抚育连城马尾松人工林等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马尾松密度林各生物性状调查,用不同的数学模型对林分枝下高生长进行回归分析,探讨马尾松人工林不同密度与枝下高生长的最优模式。分析结果表明,利用扩张相对生长式拟合的枝下高公式,具有精度高,误差小,生产上实用性强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
为准确利用形高表测算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林分蓄积量,以马尾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基于326块样地林分平均胸径、平均树高与形高值的关系,分别拟合得到一元形高模型[FH=■]和二元形高模型(FH=■)。结果表明,在不同产区及不同胸径、树高分段五折交叉检验中,一元、二元形高模型检验结果均理想;其中,一元形高模型总相对误差和平均系统误差均在±3%范围内,平均百分标准误差均小于4%,预估精度达98%以上;二元形高模型总相对误差和平均系统误差均在±1%范围内,平均百分标准误差均小于2%,预估精度达99%以上。以一元形高模型和二元形高模型为基础,分别编制马尾松人工林林分一元形高表和二元形高表,可为准确计算广西马尾松人工林蓄积量和评价人工林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马尾松是一种常见的高大直立乔木,在我国的分布极为广泛,也是现阶段重要的造林树种之一。马尾松的适应能力极强、生长速度快、产量高。人工林林下种植模式在马尾松造林过程中具有比较良好的效果,针对马尾松人工林林下种植模式对土壤及森林健康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马尾松密度林各生物性状调查,用不同的数学模型对林分枝下高生长进行回归分析,探讨了马尾松人工林不同密度与枝下高生长的最优模式。分析结果表明,利用扩张相对生长式拟合的枝下高公式,具有精度高,误差小,生产上实用性强等优点。  相似文献   

20.
在VonBertalanffy生长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单木直径潜在生长模型,以相对植距和相对优势度为竞争指标构造了生长修正函数,综合单木直径潜在生长模型和生长修正函数组建了杉木人工林单木直径竞争生长模型,该模型预估精度高,能满足林业生产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