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土地制度是一切制度中最为基础的制度。从古至今,中国的土地制度大致经历了氏族共有制、国家所有制、私有制、公有制等所有制形态的变迁。从我国土地制度的历史演变可以得知,平均主义思想是长期影响土地制度变迁的重要因素,土地制度改革始终要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条件相适应,土地制度改革受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制约,土地制度改革始终要正确处理好国家、农民与土地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可持续土地利用与土地制度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可持续土地利用的5大目标及土地制度对实现可持续土地利用的正反两方面的作用,分析了我国建国后农村土地实行农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下的两种土地使用制对可持续土地利用的影响,构建了与可持续土地利用相适应的土地使用制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3.
土地制度是一个国家最为重要的生产关系安排,是一切制度中最为基础的制度。我国古代土地制度经过几 千年的不断演变和发展,土地制度内容逐渐被丰富,土地所有制形式也不断扩充,从公社所有制到国家土地所有制再 到以私有制为主体的多种土地所有制,其中呈现出一定的演变规律和历史特点。本文希望通过对中国古代各朝代主 要土地制度的梳理,找出土地制度演变的规律和历史特点,并试图从中获取对当代土地改革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刘冬梅  周应堂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5):9448-9450
对土地租税的征收形式,以及3种土地制度模式即雇工经营、分成制和定额制进行了比较研究,并得出结论,中国土地制度的形成与地主、农民对利益的获取与风险的偏好直接相关,形成了中国传统社会的独具特点的土地制度。  相似文献   

5.
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形成是一个土地相对集中的过程,要达到土地流转与相对集中的目的,关键在于调整与改革现行的农地制度。农地所有制已无多大文章可做,农地使用制的改革则大有可为。文章提出了由“两田制”到自由租赁制的渐进式农地使用制度变革模式并详细论述了操作过程及过渡过程。  相似文献   

6.
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形成是一个土地相对集中的过程,要达到土地流转与相对集中的目的,关键在于调整与改革现行的农地制度。农地所有制已无多大文章可做,农地使用制的改革则大有可为。文章提出了由“两田制”到自由租赁制的渐进式农地使用制度变革模式并详细论述了操作过程及过渡过程。  相似文献   

7.
从四个方面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地制度变迁的研究进行归纳:土地所有制关系、土地权利体系、农地制度创新模式、农地制度的改革和完善。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了确定合理的农地制度变迁的衡量标准、正确处理土地承包经营与农业规模经营的关系、转变认识和观念以推进农村土地流转、依靠机制创新保障失地农民权益等建议。  相似文献   

8.
台湾土地政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台湾特殊的殖民地经济历史与岛屿经济特点,使其土地制度与政策的形成有其特殊的过程与特点. 一、1949年前台湾土地制度与政策的形成及特征 台湾土地制度与政策的形成始于明朝万历年间(公元1573至1620)的农地开垦.当时,大量汉人移民到台湾,实行同一氏族的人共耕共有农地制度,称为社团农耕制.  相似文献   

9.
朱解放 《安徽农业科学》2014,(15):4806-4808
我国传统的城市土地制度是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由于这种土地制度从根本上否定了价值规律和经济规律的作用,因而不利于市场机制的建立和市场经济的发展。该研究以马克思的地租理论为指导,结合我国土地使用制度中存在的问题,从产权制度、土地市场和土地价格3个方面对我国城市土地制度创新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封建社会生产关系的核心,是政治、军事制度的基础。军事制度不仅受到土地制度的制约,而且对土地制度也有一定的反作用。本文从唐宋时期发生的土地制度和兵役制度演变的角度来对我国古代土地制度和兵役制度的关系进行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11.
<正>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是确认和保护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保障土地流转交易安全,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建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制度,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第一,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是确认和保护农民土地财产权利的基本手段土地承包经营权是农民的一项重要财产权利,是国家法定的一种用益物权。长期以来,土地  相似文献   

12.
文章主要就积极推进土地确权登记制度存在的现实难题进行了分析,然后提出了土地确权登记的颁证的有效对策,希望对更好的激发农村内在发展活力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埃及瓦克夫的起源,与伊斯兰教的传播和伊斯兰国家的建立密不可分.从穆罕默德·阿里控制埃及政权到英国承认埃及独立,埃及人主要争论如何管理瓦克夫.宪政时代上层埃及人开始考虑废除瓦克夫制度.纳赛尔政权先后没收私人瓦克夫并控制公益瓦克夫,从而巩固小农土地所有制并确立极权统治.总之,瓦克夫地产在伊斯兰传统时代往往构成地主阶级政治优势的物质基础之一,进而成为现代极权政治的巨大障碍以及土地改革的重要目标.瓦克夫制度的衰落标志着埃及政治经济现代化水平的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4.
土地登记是指对土地及其建筑改良物的所有权和其它各项权利的登记,也称不动产登记。土地登记是一项公示土地权利变动的制度,对于土地交易的安全,影响很大,故登记制度如何组织,就很有研究的必要。世界各国的土地登记制度,大致可分为三种:德国制、托仑式制和法国制。  相似文献   

15.
"中国土地制度史"课程对于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学生了解土地制度历史发展的脉络,从更高层次理解当前的土地制度及政策具有重要意义,但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往往认为学习"中国土地制度史"枯燥无用。要想改变这种认识,达到课程教学目标,教师应精心提炼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分析和揭示中国土地制度发展历史规律,在历史的观照下增强"中国土地制度史"课程对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针对性,激发学生用历史分析的方法解剖当前的土地制度和政策。  相似文献   

16.
论土地征用制度改革的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各地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和新一轮城市规划的公布实施以及城市土地市场的活跃和国家政策法规的变化,各地的土地征用规模也越来越大,由此引发的各种矛盾层出不穷,也暴露出了我们现行的土地征用制度在实施过程中的诸多不完善之处。因此,必须对现行土地征用制度进行改革,改革的整体思路是实行政府征购制。  相似文献   

17.
西属时期,菲律宾形成了以半封建性的租佃关系为主的大地主土地所有制。在美治时期,这种制度进一步发展,是菲律宾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根源。以致于独立后的菲律宾政府为解决殖民时期遗留下来的农民问题而进行了持续半个多世纪的土地改革。  相似文献   

18.
《农家顾问》2014,(12):8-8
1.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制度 完善承包合同,健全登记簿,颁发权属证书,强化土地承包经营权物权保护,为开展土地流转、调处土地纠纷、完善补咕政策、进行征地补偿和抵押担保提供重要依据。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原则上确权到户到地,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也可以确权确股不确地。切荬维护妇女的土地承包权益。  相似文献   

19.
《农家顾问》2008,(3):6-6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陈锡文表示,中央对土地制度问题历来高度重视。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有很多政策性要求,主要围绕在严格保护耕地的基础上,进一步稳定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如:加强农村土地承包规范管理,加快建立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制度。继续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试点。  相似文献   

20.
重庆地票制度相关问题解决路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周彬蕊  周吉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9):18213-18214,18249
在借鉴对地票制度研究成果基础上,阐明地票的概念,探讨了我国现行土地制度和地票制度,剖析了重庆地票制度存在的问题,从地票的登记与扣押、复垦耕地质量和数量保障、地票的二级市场、地票价格的形成等提出促进和完善地票制度和加强土地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