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免疫鸡群又发新城疫的诊治报告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鸡新城疫仍然是当前危害养鸡户的大敌,虽然鸡群已接种了新城疫疫苗,但由于疫苗保存不好,使用不当,不能按鸡群的实际情况灵活地免疫接种,造成免疫失败时有发生.  相似文献   

2.
鸡群在接种疫苗后仍然发生同一种疾病的现象称为“鸡群免疫失败”,即免疫后群体未达到预期的保护效果,仍发生相应疾病的流行,近年来,一些鸡场由于对防疫工作不够重视,防疫措施不够严密,缺乏科学的免疫程序,时有鸡群免疫失败的现象发生。  相似文献   

3.
影响鸡群免疫效果的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铁昌 《中国家禽》1998,20(2):29-29
影响鸡群免疫效果的因素林铁昌(广西自治区南宁养鸡厂南宁530031)鸡群的免疫接种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一项极为重要的措施,但在生产实践中,鸡群接种疫苗后常未能获得满意的免疫效果。造成鸡群免疫失败的原因很复杂,现归纳如下。1疫苗质量的影响疫苗质量不符合...  相似文献   

4.
鸡新城疫仍然是当前危害养鸡户的大敌,虽然鸡群已接种了新城疫疫苗。但由于疫苗保存不好,使用不当,不能按鸡群的实际情况灵活地免疫接种,造成免疫失败时有发生,笔者在工作中就遇到过一批几经免疫却又发生了新城疫,经采取防治措施鸡群才得到治愈.现将经过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免疫是预防和控制鸡传染病的重要手段,几乎所有鸡群都需采取免疫接种.然而在实际生产中鸡群免疫接种后.仍不能抵抗相应疾病的流行,旧病复发,新病迭出,造成免疫失败.要想避免鸡群免疫失败.就必须针对引起鸡群免疫失败的原冈,只有考虑到每一个影响环节,做好每一个细节工作,才能真正保证鸡群免疫接种的效果,避免因免疫失败而造成的经济损失.具体而言,就是要做好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执行正确的免疫方法和加强综合性防治措施三个方面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6.
免疫接种是养禽场预防疾病的主要措施之一。虽然近年来疫苗的使用密度、种类、免疫频率有增无减,但由于新疫病(尤其是免疫抑制性疾病)的不断出现,以及养殖户养殖技术和免疫知识参差不齐,使得鸡群免疫失败的事例时有发生。为此,我们对若干鸡场疫病和免疫接种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导致鸡群免疫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现将调查结果作如下分析:  相似文献   

7.
免疫接种是使鸡群产生主动免疫力,是预防传染性疾病最有效、最经济的医学方法。但免疫效果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干扰,如疫苗质量、禽体营养状况、环境因素、病原的血清(亚)型、母源抗体等,处理不妥常造成免疫失败,甚至导致鸡群爆发传染病。现笔者把实践中如何对鸡群进行科学免疫,避免免疫失败的5个要素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正> 禽的传染病主要通过免疫接种加以预防,在现实生产中常出现免疫后仍发病的情况,根据这种情况把具体发生免疫失败的主要原因分析如下:1、家禽处于不健康状况正常情况下只有家禽处于健康状况下才能进行预防接种,发生疫情紧急接种时应在技术人员指导下进行。早期感染过疾病的接种效果不确切,如感染过法式囊病,鸡传染性贫血等免疫抑制病的,机体免疫应答能力下降.可影响其他疫苗的使用效果,甚至导致免疫失败。2、雏鸡母源抗体的干扰母源抗体可给疫苗的免疫造成不利的影响,中和部分疫苗病毒,限制疫苗病毒(尤其是弱毒疫苗)在体内的增殖过程,使疫苗病毒不能有效的刺激机体产生抗体,影响免疫效果,一旦有强毒侵入就可导致鸡群发病。3、机体抗体水平差异较大或抗体水平较高时免疫,可导致免疫失败。4、疫苗的质量  相似文献   

9.
鸡群免疫接种是控制鸡群发生传染病的重要技术措施。但在生产实践中,常常由于疫苗质量差、疫苗贮藏运输不当、免疫程序不合理以及各种不良应激因素的干扰和鸡群健康状况差等原因,导致鸡群免疫接种失败,给养鸡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现结合笔者工作实践,就鸡群免疫接种失败原因浅析如下,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0.
疫苗接种是预防犬传染性疾病的有效方法之一,疫苗接种不但可以降低犬对传染病的易感性,而且还可以提高犬对传染病的特异性抵抗力。但近年来,国内对犬疫苗免疫失败的原因曾进行过多次报道,并有人提出相应的防疫对策。兽医临床上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一些犬于接种疫苗后,常常会出现不能抵御相应特定疾病的发生,即采用某一疫苗免疫接种后的犬仍然发生这种传染病,新病迭出,旧病常发,这一般称为免疫失败。因此探讨犬免疫失败的原因是必要的,以便采取针对性措施,保证免疫预防的实际效果。引起免疫失败的因素很多,了解其原因,有助于减少免疫失败造成…  相似文献   

11.
疫苗接种是预防犬传染性疾病的有效方法之一.疫苗接种不但可以降低犬对传染病的易感性.而且还可以提高犬对传染病的特异性抵抗力。因此.在所有的预防措施中.免疫接种在犬传染性疾病的防治中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但是免疫接种能否获得成功.不但取决于接种时疫苗的质量、接种途径和免疫程序等外部条件.还取决于机体的免疫应答能力这一内部因素。接种疫苗后的机体免疫应答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生物学过程,许多内外环境因素都影响机体免疫力的产生、维持和终止。所以.接种过疫苗的犬不一定都能产生坚强的免疫力。兽医临床上也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一些犬接种疫苗后.常常会出现不能抵御相应特定疾病的发生.即采用某一疫苗免疫接种后的犬仍然发生这种传染病.这一般称为免疫失败。引起免疫失败的因素很多,了解其原因.有助于减少免疫失败造成的损失。  相似文献   

12.
陈虎  李华  吕靖  蒋晓  刘娟 《中国禽业导刊》2006,23(17):40-41
造成禽群免疫失败的主要原因:疫苗因素、鸡群机体状况、疾病因素、免疫程序不合理、其他因素。根据这些原因,制订相应的策略,确保禽群免疫成功。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控制鸡的各种传染性疾病 ,人们根据疫病流行情况、流行规律、母源抗体水平、饲养条件、疫苗种类、性质、免疫途径等诸方面的因素 ,制订了科学的免疫程序。但一个鸡群经免疫接种后仍有部分或全部鸡未能获得足够的抵抗力 ,仍发生相应的疾病。笔者仅就免疫紊乱的现象以及因素作一分析。1 免疫紊乱的表现方式进行免疫接种后 ,在常规应产生抗体的时期 ,抽检鸡只抗体滴度 ,结果达不到预定的要求 ,反而发生所要预防的传染病 ,这说明该次免疫接种是失败的。接种后监测抗体与接种前鸡的抗体滴度无变化或抗体滴度比接种前还低。免疫接种的日龄越…  相似文献   

14.
在养鸡生产过程中,经常有一些经过免疫接种的鸡群仍然发生传染病,给养鸡业造成了较大损失。如何使免疫接种的鸡群能获得坚强的免疫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根据调查分析,主要因素如下:1免疫失败的原因1.1疫苗的选择我国地域广阔,鸡的某些病在不同地区流行的  相似文献   

15.
疫苗接种是预防犬传染性疾病的有效方法之一,疫苗接种不但可以降低犬对传染病的易感性,而且还可以提高犬对传染病的特异性抵抗力.但近年来,国内对犬疫苗免疫失败的原因曾进行过多次报道,并有人提出相应的防疫对策.兽医临床上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一些犬于接种疫苗后,常常会出现不能抵御相应特定疾病的发生,即采用某一疫苗免疫接种后的犬仍然发生这种传染病,新病迭出,旧病常发,这一般称为免疫失败.因此探讨犬免疫失败的原因及相应的防疫对策是必要的,以便采取针对性措施,保证免疫预防的实际效果.引起免疫失败的因素很多,了解其原因,有助于减少免疫失败造成的损失.  相似文献   

16.
鸡的免疫接种,是将疫苗或菌苗用特定的方法接种于鸡体,使鸡在不发病的情况下产生抗体,从而在一定时期内对某种传染病具有抵抗力.在养鸡生产中,要经常按预先制定的免疫程序对鸡群进行免疫接种,整个过程必须按要求进行,否则容易导致免疫失败.  相似文献   

17.
对于防制疾病来说,除了加强管理以外,还有二种防制方法:治疗和预防。在家禽中,预防是通过对特定的疾病采用特定的疫苗来进行的。疫苗可在在家禽体内产生免疫力,即产生抵抗疾病的生物学力量。近年来已经观察到尽管已进行了免疫接种但鸡群仍然发病的情况。例如,曾有报告表明,可能由于未能产生足够的免疫力致使鸡群爆发了传染性法氏囊病,结果导致了鸡的大量死亡。这样的事件给人的印象是疫苗未能向鸡提供完全的安全保护。现在的问题是,免疫失败究竟是怎样发生的呢?有若干因素可能会导致疫苗效价降低从而造成免疫失败。与疫苗有关的因素疫苗具有…  相似文献   

18.
免疫接种是目前控制鸡群传染病的重要措施之一.近年来,由于鸡传染病种类繁多,使用疫苗种类和次数越来越多.但是,笔者在养鸡场(户)中调查,发现鸡群接种疫苗后发生免疫失败,不能产生足够抗体滴度,导致疫病暴发的情况屡见不鲜.因此,分析判定免疫失败原因,对指导养鸡生产,防制鸡群疫病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对鸡进行免疫预防接种是控制鸡传染病,尤其是病毒性传染病的重要措施。为了使鸡免疫后获得较好的免疫力,在免疫过程中必须从疫苗、接种操作过程等方面加以注意。在兽医临床上,鸡疫苗免疫接种应注意以下事项:1做好准备工作 根据当地疾病流行情况、鸡群种类、日龄及母源抗体水平,制订合理的免疫程序,并根据免疫程序实施免疫计划。在免疫接种之前,必须了解当地鸡群的健康状况。在传染病流行期,一般不能进行预防接种,因为健  相似文献   

20.
张娟 《中国家禽》2001,23(23):27-27
1造成防疫失败的原因分析为了预防家禽传染病的发生,除了加强饲养管理和严格执行各种防疫卫生措施外,还要求制订和实施一个科学的免疫程序,进行免疫接种,使鸡只保持坚强的免疫能力,但经免疫后的禽群仍然发病,原因如下:1.1幼禽体内存在较高水平的母源抗体(一般在3周后逐渐消失),它可抑制活疫苗在体内的复制,幼禽免疫过早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1.2严重的寄生虫感染或营养不良,造成免疫缺乏。如球虫病感染后期可继发新城疫。1.3禽体的免疫器官受病毒病的侵害导致免疫功能障碍,如鸡传染性法氏囊病、马立克氏病等引起的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