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了推广新西兰麻在湖南的大面积栽培,分别从云南和新西兰引进了18个新西兰麻Phormium tenax品种,对引种栽植后的存活率、感病率及生长量变化规律进行了调查研究。对从新西兰引进的10个品种进行病害情况的调查及分析,对从云南引进的8个品种进行分蘖苗生长情况的调查。结果表明:从云南引进的新西兰麻比从新西兰引进的品种平均存活率高出31.95%,平均叶长高出19.66 cm,平均叶宽高出0.38 cm,平均叶片数高出1.59,平均主根的长度高出13.55 cm,平均主根的粗度高出0.16 mm,平均根的数量高出2.38;从新西兰引进的10个品种中,日落、杰斯特、黑骑士、粉红豹、黄色波浪的感病率比另5个品种平均高出18.87%;从云南引进的红骑士、杏花女王、青铜、山亚麻、大胭脂的1年生植株的分蘖苗较多,分别为131、89、79、61、117,而其它品种分蘖苗的数量较少。由综合评分结果可知,各品种按照适应性由高到低排序依次为:青铜、山亚麻、黑骑士(云南)、红剑、杏花女王(云南)、彩虹女王(云南)、大胭脂、红骑士、日落、杏花女王(新西兰)、黑骑士(新西兰)、三色、乳白绿、彩虹女王(新西兰)、晚霞、黄色波浪、杰斯特、粉红豹,较适合湖南生长的品种为青铜、山亚麻、黑骑士(云南)和红剑。  相似文献   

2.
以圆柏6个品种(系)为试验材料,在干旱胁迫条件下时各品种(系)的生理生化指标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干旱胁迫对叶夹角、叶片水分饱和亏缺、细胞膜相对透性、叶绿素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过氧化物酶活性等指标均产生影响.方差分析可知,各品种(系)间有极显著差异.用模糊数学隶属度公式对各品种(系)的抗旱性进行综合评定,其抗旱能力从大到小依次为:'兰塔桧'>京桧10-3>京桧6-2>京桧13-1>京桧22-1>'金花桧'.  相似文献   

3.
在大棚模拟持续干旱条件下,测定了3个甜角品种PRAKAYTONG(闪金)、SRITONG(金色)、SRITONGBAO (轻金色)幼苗叶片的细胞质膜透性、丙二醛(MDA)含量、渗透调节物质含量、保护酶活性、叶片含水量和叶绿素含量,研究甜角对干旱胁迫的生理生化响应,并用抗旱系数法和隶属函数法进行抗旱性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及胁迫程度的加重,幼苗叶片的细胞质膜透性、MDA含量、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都呈增加趋势;SOD和POD活性则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叶片水分含量和叶绿素呈减少趋势.经抗旱指数法和隶属函数法分析,3个品种的抗旱性从强到弱依次表现为PRAKAYTONG> SRITONGBAO> SRITONG.  相似文献   

4.
指出了烟草起源于热带,是中国重要的经济作物,喜温暖湿润的气候,整个生育期对水分的需求较高。干旱胁迫会影响烟株的生理代谢和生长发育,进而影响到烟叶的产量和品质。试验采用盆栽控水的研究方法,以2个不同烟草品种(亚布力旱烟、云烟87)为试验材料,通过对其丙二醛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相对电导率、过氧化氢酶活性、可溶性糖含量等生理指标的测定,以进一步明确不同烟草品种幼苗对干旱胁迫的生物学响应。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条件下,云烟87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可溶性糖含量都显著高于亚布力旱烟;而亚布力旱烟的丙二醛含量、相对电导率显著高于云烟87。由此可知,云烟87的抗旱性较强。  相似文献   

5.
干旱胁迫对9个葡萄砧木品种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筛选出适于新疆栽培的抗旱型葡萄砧木,从而给新疆引进优良抗旱葡萄砧木提供科学理论依据。【方法】采用9个葡萄砧木品种的盆栽扦插苗为试验材料,在人工控水的条件下,给予一定的干旱胁迫,每隔5 d测定1次各个砧木品种叶片的相对含水量、相对电导率、脯氨酸与丙二醛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这6个抗旱性生理指标,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了各项生理指标的变化值,对9个葡萄砧木品种的抗旱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在整个干旱胁迫期间,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9个葡萄砧木品种叶片的相对含水量均呈逐渐降低的趋势,其相对电导率、脯氨酸含量和丙二醛含量均呈现出较为明显的上升趋势,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则大多呈现出缓慢升高—快速下降—快速升高—较快下降的"双S"变化趋势,其过氧化物酶活性则均呈先上升再下降的变化趋势。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从各个生理指标中提取出2个主成分,其累计贡献率达到84.594%,分别用这2个主成分对葡萄砧木品种的抗旱能力进行综合分析,并根据所建立的主成分综合模型得出的各个砧木品种抗旱能力的强弱顺序为:河岸9号山河4号河岸10号 101山河3号河岸7号 Ganzia 1613河岸4号。【结论】从主成分分析结果来看,山河3号、山河4号、河岸9号、河岸4号、河岸7号、河岸10号、1613、101和Ganzia的综合得分依次为0.549、0.587、0.60、0.528、0.547、0.570、0.535、0.557和0.546,表明河岸9号、山河4号和河岸10号的抗旱综合能力均较强,其次为101和山河3号、河岸7号和Ganzia,而1612和河岸4号的抗旱能力均较弱。  相似文献   

6.
为筛选利用抗旱性较高的乡土植物用于边坡生态修复,通过盆栽试验研究滇中地区常见的密蒙花和千里光在干旱胁迫条件下的抗旱性,对干旱胁迫下植株的生长状况及各种酶活性、丙二醛和脯氨酸含量等有关生理指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断水干旱胁迫下,千里光幼苗忍耐干旱环境的能力强;密蒙花幼苗在断水干旱胁迫前期调节能力较好,在后期抗旱能力减弱,植株生长受到严重抑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揭示兔眼蓝莓的抗旱机制,为兔眼蓝莓抗旱优良品种选育提供参考。【方法】以5年生‘圆蓝’‘灿烂’‘巴尔德温’和‘S13’兔眼蓝莓为试验材料,通过人工控水模拟干旱环境,研究土壤持续干旱对兔眼蓝莓叶片的水分饱和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脯氨酸含量、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采用隶属函数法和灰色关联分析法进行各品种的抗旱性评价。【结果】随着干旱胁迫时长的增加,4个兔眼蓝莓品种叶片的水分饱和亏均呈上升趋势,土壤含水量下降,叶片产生水分亏缺,叶片饱和亏增幅由大到小依次为‘圆蓝’‘巴尔德温’‘灿烂’‘S13’。随干旱胁迫时长增加,脯氨酸含量逐渐增加,干旱持续40、50 d时与干旱初期具有极显著差异(P 0.01),增幅由大到小依次为‘圆蓝’‘巴尔德温’‘S13’‘灿烂’。随干旱胁迫时长增加,叶绿素含量呈现持续下降的趋势,‘圆蓝’‘灿烂’‘巴尔德温’和‘S13’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分别比干旱初期降低了37.91%、17.65%、57.40%和42.70%,降幅由大到小依次为‘巴尔德温’‘S13’‘圆蓝’‘灿烂’。随干旱胁迫时长增加,‘灿烂’‘巴尔德温’和‘S13’叶片的SOD活性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圆蓝’呈先升、后降、再升的变化趋势。随干旱胁迫时长增加,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均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MDA含量变化呈先升、后降、又升、再降的双峰变化趋势。4个兔眼蓝莓品种的抗旱性由强到弱依次为‘圆蓝’‘巴尔德温’‘灿烂’‘S13’,叶片的可溶性糖含量、MDA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和水分饱和亏与4个兔眼蓝莓品种的抗旱性关系较为密切。【结论】在短期干旱胁迫下,兔眼蓝莓主要通过提高SOD酶活性来清除活性氧,随着干旱持续,蓝莓渗透调节系统发挥主要作用,通过一系列协同生理变化缓解植物失水受到的伤害,以抵御逆境。4个兔眼蓝莓品种中,‘圆蓝’的抗旱综合表现最优,表明其在干旱胁迫下具有更强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8.
采用盆栽控水法研究黄山紫荆Cercis chingii 1年生幼苗在干旱胁迫下的形态变化和生理响应机制。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时间的增加,黄山紫荆的叶片、嫩枝逐渐出现萎蔫、枯落;在干旱胁迫15 d时,叶片中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丙二醛(MAD)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开始升高;持续干旱胁迫20d时,抗氧化酶的活性如CAT(过氧化氢酶)、POD(过氧化物酶)、SOD(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均达到峰值,而后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质膜相对透性随着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而持续增加。以上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早期,黄山紫荆通过维持自身的抗氧化酶系统活性,调控植物体的正常生理代谢功能;在干旱胁迫中期,通过维持较高水平的渗透调节物质、抗氧化酶活性和MAD含量来抵御干旱胁迫,减轻干旱伤害;在干旱胁迫后期,黄山紫荆体内代谢紊乱,各项生理指标值降低,植株受到伤害。综上可知,黄山紫荆具有较好应对干旱胁迫的调节能力,有一定的抗旱耐旱潜力。  相似文献   

9.
对土壤干旱胁迫下4个红槛木品种的游离脯氨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的含量和叶片相对含水量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红槛木叶片含有较高的含水量,在土壤干旱胁迫的情况下,叶片相对含水量呈下降趋势,脯氨酸和可溶性糖总体呈上升趋势,其中,脯氨酸先下降后上升。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变化与干旱胁迫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0.
干旱胁迫对4个红檵木品种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土壤干旱胁迫下4个红檵木品种的游离脯氨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的含量和叶片相对含水量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红檵木叶片含有较高的含水量,在土壤干旱胁迫的情况下,叶片相对含水量呈下降趋势,脯氨酸和可溶性糖总体呈上升趋势,其中,脯氨酸先下降后上升.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变化与干旱胁迫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1.
为筛选辽西地区最佳抗旱树种,试验以云杉、侧柏和油松1年生树苗为研究对象,从抗氧化酶活性和渗透调节物质两方面对持续干旱条件下云杉、侧柏和油松3个树种的抗旱生理指标进行了测定,并综合比较了三个树种对干旱胁迫的响应能力。结果表明,3个树种均具有良好的抗旱水平,比较而言,抗旱能力强弱顺序为油松云杉侧柏。  相似文献   

12.
以当年生盆栽美国红枫扦插苗为试验材料,采用不同浓度的脱落酸(ABA)溶液喷施美国红枫扦插苗,测定干旱胁迫下植株的相对电导率、脯氨酸(Pro)、丙二醛(MDA)及可溶性糖含量等各项生理指标,研究外源喷施ABA对美国红枫抗旱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干旱条件下,外源喷施ABA可以缓解其伤害程度,促进美国红枫叶片中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增加,抑制MDA的积累,延缓叶片相对电导率上升,其中以10 mg/L浓度ABA处理效果最明显。因此,干旱胁迫下,喷施一定浓度的脱落酸可有效提高美国红枫的抗旱能力,维持其正常生理代谢。  相似文献   

13.
以5个云南省本土油茶良种——云油茶3#、4#、9#、13#、14#为材料,采用缓慢干旱法模拟干旱试验,对不同土壤含水量条件下各油茶品种的生理生化等指标进行测定,研究5个云油茶品种的抗旱特性,评价其抗旱力。结果表明,(1)随着干旱胁迫的进行,5个品种的叶片组织含水量、叶绿素含量随土壤含水量不断下降而降低;(2)水分饱和亏、丙二醛含量随土壤含水量的下降而升高;(3)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SOD活性、POD活性等指标随土壤含水量的降低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规律。综上所述,在5个品种中选择出抗旱性最好的品种是云油茶4#,值得大力推广种植。这一结论为干旱时期造林树种的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以产自广西的4个油茶Camellia oleifera品种‘桂无1号’(桂1)、‘桂无4号’(桂4)、‘岑软2号’(岑2)和‘岑软3号’(岑3)的一年生嫁接苗为试材,通过PEG 6000模拟干旱胁迫,分别对其设置10%、20%和30%共3个浓度梯度,给予持续12、24、36 h以及营养液恢复12 h处理,测定幼苗各处理的生理指标,并用隶属函数分析法综合评价4个油茶品种幼苗的抗旱性。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4个油茶品种幼苗叶片相对含水量均小于对照,其中桂1和桂4下降幅度最大;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可溶性蛋白含量随着胁迫时间延长而呈上升趋势;胁迫处理36 h后,桂1和桂4的叶绿素含量显著降低,而岑2和岑3的叶绿素含量升高且始终维持在较高水平;岑2和岑3的可溶性糖含量增幅较桂1和桂4明显。复水后,岑2和岑3较多生理指标有恢复迹象。隶属函数分析表明,4个油茶品种幼苗的抗旱能力排序为岑软3号岑软2号桂无1号桂无4号。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索紫花苜蓿在干旱胁迫处理下的生长及生理特征的变化情况,选择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处理开展紫花苜蓿干旱胁迫试验,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紫花苜蓿地上部分生长量均极显著低于对照,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加重,地上部分生长量逐渐降低,根冠比逐渐增加,根直径及总面积逐渐降低,脯氨酸、丙二醛、过氧化氢酶含量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加重逐渐增加,可溶性蛋白质或可溶性糖的含量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加重逐渐降低。因此,在干旱胁迫下,紫花苜蓿机体会相应地做出一系列的响应机制进行调节,以适应干旱的条件,表明了紫花苜蓿的抗旱能力比较强,可以适应一定程度的干旱胁迫。  相似文献   

16.
【目的】干旱是限制木兰科树种推广应用最主要的逆境因素,深入研究不同树种的及形态、生理生化特性等抗旱指标,鉴定抗旱相关性状及抗旱机制,成为抗旱育种的重要前提。【方法】以武当木兰、红花木莲、乐昌含笑、乐东拟单性木兰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试验对其进行干旱胁迫,研究了干旱胁迫对植物根冠比、叶绿素含量、丙二醛(MDA)含量、过氧化物酶(POD)含量、过氧化氢酶(CAT)含量、可溶性蛋白(SP)等6个指标的影响。【结果】1)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增加,4种木兰科树种的根冠比均呈上升趋势;2)叶绿素含量随干旱胁迫的增加而显著降低(P 0.05),叶绿素总量相对于对照组在重度干旱胁迫下分别下降74.08%、54.92%、59.48%、31.33%,且下降至最低值;3)丙二醛(MDA)含量、过氧化物酶(POD)含量随干旱程度增加呈上升趋势,且武当木兰的上升幅度最大,分别上升38.71%、304.28%;可溶性蛋白(SP)含量、过氧化氢酶(CAT)含量与随干旱程度增加呈下降趋势,且以红花木莲与乐昌含笑下降幅度最小,分别下降35.71%、69.85%。【结论】4种木兰科植物的抗旱能力表现为最强的是乐昌含笑,其次为乐东拟单性木兰和武当木兰,最后是红花木莲。乐昌含笑具有树姿雄伟、叶密浓绿、花色鲜艳、芳香四溢、材质优良等特性,可成为长江以南地区城市绿化的重要树种。  相似文献   

17.
以在云南孟连县(源生地)和昆明市(引种地)培育的2年生巨龙竹(Dendrocalamus sinicus)实生苗为对象,研究了干旱胁迫对其生理特性的影响,并采用隶属函数法对两地培育的竹苗抗旱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的增强,孟连苗和昆明苗的叶绿素含量逐渐下降,叶片相对含水量均呈先升高后下降的变化趋势;2种竹苗的细胞膜透性、可溶性蛋白和MDA含量均随着干旱胁迫的增强而升高,说明干旱胁迫对膜系统造成了损害;在干旱胁迫下,2种竹苗的SOD、CAT、APX酶活性均有显著变化,且在不同的胁迫水平下有显著差异(P>0.05)。采用隶属函数法对2种竹苗的抗旱能力进行综合评定显示,昆明苗的抗旱性优于孟连苗。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土壤持续干旱及复水条件下迁西地区5个板栗品种(系)(ZJ、DBH、YL、YK、YSDZ)实生苗叶片的丙二醛、SOD、POD、可溶性糖和叶片水势进行测定,研究5个板栗品种(系)对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并进行抗旱性评价。结果表明:随干旱时间的延长,5个板栗品种(系)叶片的MDA含量呈增加趋势;5个板栗品种(系)叶片SOD活性呈降低-升高-降低的趋势,均在干旱胁迫30 d时达到最大值;YK叶片POD活性呈升高-降低-升高-降低的趋势,其余4个板栗品种(系)叶片POD活性呈升高-降低-升高的趋势。5个板栗品种(系)叶片POD活性均在干旱胁迫10 d时达到最大值;干旱胁迫10 d,ZJ叶片可溶性糖含量有所增加,其余4个板栗品种(系)均有所下降。之后,5个板栗品种(系)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均呈增加趋势;5个板栗品种(系)叶片水势均呈降低的趋势;复水14 d后,5个板栗品种(系)叶片MDA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均有所降低;各品种(系)板栗叶片SOD活性、水势较干旱胁迫40 d时有所升高;DBH叶片POD活性较干旱胁迫40 d时有所降低。其余4个板栗品种(系)叶片POD活性较干旱胁迫40 d时有所升高。经隶属函数法分析得出5个板栗品种(系)的抗旱性顺序为:DBH(0.57)ZJ(0.47)YL(0.43)YK(0.41)YSDZ(0.34)。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菊花桃’的抗旱性,为观赏桃新品种的选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观赏桃品种‘菊花桃’1年生嫁接苗为研究对象,采用盆栽控水的方法,分别设置对照、轻度干旱胁迫、中度干旱胁迫和重度干旱胁迫4个处理组进行试验,研究在不同干旱胁迫处理下‘菊花桃’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受到的影响。【结果】轻度干旱胁迫下,‘菊花桃’幼苗与对照相比受到了较轻的伤害,少部分叶片出现萎蔫;中度胁迫处理下,‘菊花桃’幼苗约1/2的叶片萎蔫卷曲,叶尖和叶缘泛黄,且叶片有少量白色斑点;重度胁迫处理下,‘菊花桃’幼苗大部分叶片卷曲、枯黄,且伴有叶片掉落,同时叶片有大量白色斑点。随干旱胁迫时长的增加,叶片相对含水量均逐渐降低,轻度、中度和重度干旱处理下均于胁迫30 d后降至最小值;光合色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POD活性、SOD活性均在试验初期上升,在试验中期和后期下降;丙二醛含量逐渐上升,轻度、中度和重度干旱处理下均于胁迫30 d后上升至最大值。随胁迫程度的加强,‘菊花桃’幼苗的苗高生长量、地径生长量和叶片相对含水量均逐渐降低,重度干旱胁迫下下降至最小值;丙二醛含量逐渐上升,重度干旱胁迫下上升至最大值;光合色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POD活性、SOD活性在试验初期上升,且重度干旱胁迫下上升幅度最大,试验中期和后期下降,重度干旱胁迫下下降幅度最大。【结论】‘菊花桃’幼苗具有较强的抗旱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美洲黑杨2025及其2个芽变红叶品种‘中红杨’和‘全红杨’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进行研究,比较3个品种的抗旱能力,为杨树彩叶新品种的适应性推广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美洲黑杨2025及其2个芽变红叶品种‘全红杨’、‘中红杨’嫁接苗为试验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盆栽模拟干旱环境,以正常浇水条件为对照,研究不同干旱胁迫处理时间(7、14、21、28天和复水处理7天)下3个杨树品种植株表型、光合特性的响应以及对叶片叶绿素、花色素苷等色素含量的影响。【结果】随干旱胁迫的加重,3个杨树品种叶片色素含量和光合生理指标均极显著下降(P0.01);胁迫后期,净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相继出现负值;叶片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均与土壤体积含水量呈显著正相关,Pn-Tr模拟方程判定系数R2均大于0.8;同时‘全红杨’叶片各色素含量均与土壤体积含水量呈显著正相关,叶色主要影响因子花色素苷含量亦极显著下降(P0.01),对Pn变化存在一定的解释关系;隶属函数分析得出抗旱能力由强到弱依次为美洲黑杨2025、‘中红杨’和‘全红杨’(P0.05);灰色关联分析发现叶绿素a、b及类胡萝卜素是评价品种抗旱性的首要指标。【结论】干旱胁迫下3个杨树品种各生理指标的变化有显著差异,3个杨树品种叶片Pn、Tr均与土壤体积含水量呈显著正相关,Pn-Tr模拟方程的判定系数R2均大于0.8;基于外部形态及光合生理等各项指标的分析,3个杨树品种的抗旱性差异明显,依次为美洲黑杨2025﹥‘中红杨’﹥‘全红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