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草原的气候条件影响着牧草的生长情况。丰富的降水、充足的光照和稳定的气候条件有助于促进牧草生长茂盛,相反降水、关照、气温等综合气候条件较差则不利于天然牧草生长,影响牧场天然牧草的产量和质量。本文基于降水、光照、气温等气候条件分析天然牧草的生长情况,通过分析气候条件与天然牧草的生长的关系来揭示天然牧草的生长规律,为草原可持续开发和利用提供一些参考思路。  相似文献   

2.
天然牧草在畜牧业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气候条件影响牧草的生长和产量形成,尤其是水分条件对牧草的生产力水平起决定性作用.基于此,从镶黄旗天然草场的实际情况出发,对影响牧草生长的因子进行分析,为进一步研究草原气象条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王晓娜 《北京农业》2013,(12):174-175
基于根据牧草生长适宜的环境条件,利用苏尼特右旗1961-2006年光、温、水观测资料分析了该地区草原牧草生长的气候条件以及气候变化对牧草的影响,对于进一步加强草原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天然牧草是内蒙古地区发展畜牧业的主要物质基础,而牧草从返青一直到成熟期均受到了气候条件的影响。基于此,通过分析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地区气候变化规律以及气候条件要素对牧草生长情况的影响,探讨了改良和合理利用牧草资源为畜牧业生产提供依据的相关问题,指出了生态气候区划分对草原生态恢复和治理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5.
鄂温克族自治旗草原属于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随着全球气温变化程度不断加大,且鄂温克族自治旗草原人为活动不断增加,导致鄂温克族自治旗草原牧草出现了大范围不同程度的退化,气候变化无疑是导致草原退化的重要因素,因此本文根据气温、降水等气候要素对鄂温克族自治旗草原气候变化,结合以往气象信息及牧草生长数据,对气候变化与牧草生长的关系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相似文献   

6.
刈割对牧草贮藏碳水化合物含量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3年在内蒙古典型草原研究了7种主要牧草的再生性,以及刈割对牧草贮藏碳水化合物含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7种牧草的再生性不同。刈割后15d内,不同牧草以及同一种牧草在不同生长阶段,贮藏碳水化合物含量动态不同。总糖含量主要有3种类型:(1)减少—增加—减少;(2)增加—减少—增加;(3)减少—增加—增加。还原糖含量变化有时与总糖一致,有时则相反。  相似文献   

7.
红原县是四川省草原畜牧业大县,牧草是当地不可或缺的作物,而冰雹灾害是经常对红原牧草生长造成危害的一种气象灾害。本文主要根据红原县冰雹灾害气候资料,首先总结概括了冰雹灾害特征,然后阐述了冰雹灾害对牧草生长造成的影响,最后提出了相应防御对策,以期为相关人士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土壤水分是决定牧草生长的重要因素。基于此,主要对陈巴尔虎旗草甸草原牧草土壤水分动态变化进行分析,根据陈旗草原概况及气候、水文等条件,选取2004-2013年水文资料,土壤中水分动态变化主要受降雨、蒸腾和温度等作用影响,牧草的需水高峰在7-8月,此时土壤含水量下降明显,后期降水使土壤水分缓慢上升,为牧草提供后期保障。  相似文献   

9.
畜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对牧草的需求显著扩大。通过推广应用牧草栽培技术,不仅可将充足的牧草资源提供出来,而且能够促使草原生态环境得到逐步改善。因此,要综合考虑地区气候环境等因素,科学开展牧草栽培工作,防治牧草生长过程中容易出现的病虫害问题,保障牧草的良好生长。  相似文献   

10.
本文结合肃北县2006—2016年逐月平均气温、降水量以及日照时数资料,简要探讨了牧草生长期的气候条件,并通过分析肃北县的气候特征,概述了肃北县的气候条件对牧草生长发育的影响,对肃北县发展牧业、合理放牧、保护草原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降水对草地植被生长的影响和草地植被变化的关键因子,以1982—2015年间内蒙古草地为研究对象,应用植被指数、降水和草地类型数据,采用皮尔逊相关系数和滞后系数方法,分析内蒙古地区不同草原类型归一化植被指数的降水滞后性.结果表明:(1)草地年降水量由大到小依次为:草甸草原(477.39 mm)、典型草原(391.52 mm)、荒漠草原(247.41 mm),草甸草原7月份降水量达到最大值,而荒漠草原8月份降水量达到最大.(2)草甸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的归一化植被指数呈现单峰变化规律,荒漠草原的归一化植被指数变化不显著,整个生长季的归一化植被指数波动不大;不同草原类型的年均归一化植被指数值由大到小依次为:草甸草原(0.33)、典型草原(0.23)、荒漠草原(0.14).(3)生长季草原植被归一化植被指数与降水显著相关,草原植被生长对降水存在明显的滞后性,不同月份滞后时间存在差异.9月份草原植被生长对降水的滞后时间为2个月,5—8月份草原植被生长对降水的滞后时间为1个月左右,4月份草原植被生长对降水的滞后不明显.滞后月份降水和归一化植被指数相关系数和显著相关面积占比由大到小的顺序为:荒漠草原、典型草原、草甸草原.因此,归一化植被指数变化(草原植被生长)对降水存在明显的滞后性,可以有效预测牧草的长势和干旱情况.  相似文献   

12.
基于1981—2010年玉树州6站点气温、降水、日照时数等气候观测资料,对玉树州气候条件及变化对牧草生长发育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玉树州气候趋于变暖,牧草生长季延长,春季气温增高促使牧草提前返青,夏季、秋季气温升高可以延迟黄枯期,但气温若超出牧草生长适宜温度指标,则会缩短生长期。  相似文献   

13.
内蒙古阿右旗牧草种植面积广泛。本文基于阿右旗的气候特征,对2018年阿右旗天然牧草的生长状况进行评述,以期能够为做好草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天然牧草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与降水因子关系密切,不同降水量条件下,植被的生长状况不同。通过典型调研与定点试验,揭示了天然草原植被对降水量的响应关系,研究天然草原植被生产力与降水量的耦合性,为草原恢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草原鼠害的发生流行对新疆地区草地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有着严重的影响。草原鼠害具有很强的拱土能力和迁徙能力,活动过程中会造成地下的牧草根系被严重破坏,影响到牧草的健康生长,使得优质牧草的数量显著下降,有毒有害牧草的数量不断增加并成为优势种群,危及到草原生态系统的安全。本文主要结合实际工作经验,首先探讨了草原鼠害防治在草原生态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然后论述了具体的防治措施,希望通过研究对广大同行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6.
紫花苜蓿是当今世界栽培最广的多年生豆科牧草,适应性广,较喜温暖、晴少雨的干燥气候。由于其产量高、品质好等优点,素有"牧草之王"之美称。通过分析太仆寺旗气候特点,结合紫花苜蓿对气候的适应性和种植要求,太仆寺旗地区种植条件基本满足紫花苜蓿生长需求。太仆寺旗种植紫花苜蓿可有效改善草原生态环境,促进草原生态可持续发展,有着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7.
正一、巴彦淖尔市牧草气候条件概述巴彦淖尔市地处内蒙古西部,位于乌拉特草原上,气候相对干燥,四季分明,呈现出相对较大的气温年较差。巴彦淖尔市年降水量大致保持在190mm,同时具有相对较大的蒸发量;具有良好的光照条件,且热量丰富,年平均无霜期长达126天,气候条件极其适合牧草生长;地域复杂,气候状况、土壤条件以  相似文献   

18.
紫花苜蓿是当今世界栽培最广的多年生豆科牧草,适应性广,较喜温暖、晴少雨的干燥气候。由于其产量高、品质好等优点,素有"牧草之王"之美称。通过分析太仆寺旗气候特点,结合紫花苜蓿对气候的适应性和种植要求,太仆寺旗地区种植条件基本满足紫花苜蓿生长需求。太仆寺旗种植紫花苜蓿可有效改善草原生态环境,促进草原生态可持续发展,有着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乌鲁木齐地区天然牧草生长季气温、降水、光照等气候要素分析,得出气候条件对牧草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2011年牧草主要生长期内气温偏高、降水偏多,对天然牧草生长及产量的形成较有利。  相似文献   

20.
草原气候条件与天然牧草生长的关系分析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乌鲁木齐地区天然牧草生长季气温、降水、光照等气候要素分析,得出气候条件对牧草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2011年牧草主要生长期内气温偏高、降水偏多,对天然牧草生长及产量的形成较有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