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008年以来,"马铃薯/鲜食糯玉米—菜用大豆—冬菜"种植模式在泰兴市高沙土地区得到了较大面积的示范应用,示范结果表明:在高产栽培条件下,马铃薯的一般产量为21 000 kg/hm2,纯效益22 500元/hm2;鲜食糯玉米的一般鲜果穗产量10 500 kg/hm2,纯效益24 750元/hm2;毛豆的一般鲜荚产量6 000 kg/hm2,纯效益12 000元/hm2;冬菜的一般产量10 500 kg/hm2,纯效益13 500元/hm2。全年总纯效益达72 750元/hm2以上,研究为泰兴市高沙土地区高效农业的发展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玉门市西瓜套番茄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瓜套种番茄栽培技术是玉门市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成本低、效益好、栽培管理简单的高效种植模式.该种植模式在当地的西瓜产量为67 500~75 000 kg/hm2,产值达27 000~30 000元/hm2;番茄产量52 500~60 000 kg/hm2,产值达36 750~42 000元/hm2;两项合计产值可达63 750~72 000元/hm2.  相似文献   

3.
临洮县全膜马铃薯复种蔬菜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临洮县成功探索出全地膜覆盖马铃薯收后复种大葱或大白菜种植模式,1998—2010年在洮阳镇南园、旭东、五爱等村示范推广,马铃薯平均产量达33 750 kg/hm2,产值5.40万元/hm2;大葱平均产量52 500 kg/hm2,产值8.40万元/hm2;大白菜平均产量72 000 kg/hm2,产值4.32万元/hm2,  相似文献   

4.
地膜马铃薯收后复种大葱、或大白菜、或绿萝卜栽培技术是临洮县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型"一年两熟"高效栽培模式.据调查,该栽培模式的马铃薯平均产量为30 000 kg/hm2,产值2.25万元/hm2;大葱平均产量为67 500 kg/hm2,产值2.25万元/hm2;或大白菜平均产量为90 000 kg/hm2,产值1.80万元/hm2;或绿萝卜为90 000kg/hm2,产值1.80万元/hm2;全年总产值平均4.05~4.50万元/hm2.适宜临洮县水川区水浇地及坪区保灌地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甜玉米-超级稻-萝卜三熟栽培模式,具有产量高、品质优、效益好、产品销路广等优点。2007—2009年在建宁县溪口镇马元村、桐元村,里心镇芦田村,黄埠乡桂阳村等示范,累计面积166.70hm2,平均每667m2产量、产值:甜玉米鲜穗产量1382.0kg、产值1660.00元,超级稻产量606.7kg、产值1213.33元,萝卜产量1286.0kg、产值1540.00元,合计产值4413.3元,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张掖市充分利用钢架大棚进行蔬菜春提早、夏遮阳和秋延后种植,止2009年底,全市已建成钢架大棚400 hm2。为了提高钢架大棚蔬菜的生产效益,张掖市甘州区经济作物技术推广站于2009年在梁家墩镇示范大白菜—番茄一年两茬栽培模式,大白菜产量达84 375 kg/hm2,产值112 500元/hm2;番茄产量112 500 kg/hm2,产值116 250元/hm2。扣除成本18 750元/hm2,纯收入达210 000元/hm2。  相似文献   

7.
1998年我镇继续承担市农业局旱地多熟丰收项目,建立中心示范片4个,分4个栽培模式实施,即菜-花生/甘薯,麦-稻-甘薯+秋大豆,麦-花生+大豆/甘薯,麦-花生/甘薯.经现场测产验收:(1)菜-花生/甘薯共示范66.67 hm2,平均666.7m2甘薯产量441 kg(折原粮),花生180kg,蔬菜3750 kg,全年每666.7 m2纯收入2128.2元,其中,中心示范片13.3 hm2,平均666.7 m2纯收入达3101元.  相似文献   

8.
美蛙稻田生态养殖试验示范结果表明,采用稻蛙共生养殖技术,美蛙产量达25 975 kg/hm2,产值达34.3万元/hm2,平均利润15.7万元/hm2。水稻平均产量8 000 kg/hm2,利润16 300元/hm2。该模式可缩短美蛙养殖周期,饵料系数由1.2下降至1.0,回捕率98%。  相似文献   

9.
鄂西南蚕区桑园立体种植模式经济效益评价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勇  邓文  叶楚华  胡兴明 《湖北农业科学》2011,50(12):2474-2477
分析比较了4种桑园立体种植模式的经济效益,并对4种模式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在西红柿、生姜、玉米、甘薯4种套种作物中,套种生姜的经济效益最优,单位耕地面积作物产值达91 539元/hm2,土地生产率达135 289元/hm2,有效能量产投比达3.6∶1.0。套种玉米对桑叶产量有不良影响,桑园全年产叶量仅为14 000 kg/hm2;套种生姜的桑园全年产叶量最高,为17 500 kg/hm2。不同桑园立体种植模式总体评价结果是桑树/生姜>桑树/西红柿>桑树/甘薯>桑树/玉米。  相似文献   

10.
武山县地膜番茄套种豆角和萝卜高效栽培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武山县洛门镇大南河流域年种植番茄1 333 hm2.为了提高复种指数,增加单位面积的经济效益,武山县农业技术推广站经过试验示范,总结了一套高效立体栽培模式,即地膜番茄/豆角/萝卜,一般番茄产量12.75万kg/hm2左右,产值6.30万元/hm2,豆角产量2.25万kg/hm2,产值2.70万元/hm2,萝卜产量5.25万kg/hm2,产值2.70万元/hm2,总产值达11.70万元/hm2,纯收入达8.25万元/hm2以上,经济效益显著.现将其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地膜玉米套种豆类间作牛蒡子是充分利用农业免(休)耕技术和高寒二阴区域性气候特点,获得高产、高效的特色种植模式.近两年该模式在临洮县南部二阴区推广种植的结果表明,玉米平均产量9 000 kg/hm2,产值12 000元/hm2;豆类平均产量1 650 kg/hm2,产值4 500元/hm2;牛蒡子产籽量2 250~3 000 kg/hm2,产值1 300元/hm2.平均年收入17 800元/hm2.该模式种收简单,节省人力,耐瘠薄土壤,适合山坪川区大面积推广应用.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广西贺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实行早春杂交甜玉米、晚造杂交丝瓜制种及冬种包心芥菜的栽培模式,1hm2每年可产甜玉米杂交种1500 kg、丝瓜杂交种600 kg、包心芥菜97500 kg,三熟产值合计达138000元,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成效.  相似文献   

13.
兰州市蚕豆套种玉米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兰州市农业科技研究推广中心技术人员在兰州市的庄浪河川流域进行了大量的试验,探索总结出了蚕豆套种玉米的菜粮型套种模式,不但因地制宜地解决了当地人多地少、蔬菜连作与病虫害防治、轮作倒茬与产量效益三大矛盾,而且大大提高了土地产出率和生产效益,为同类地区农民增收开辟了一条新路子。该模式玉米产量9 900.45 kg/hm2,产值达15 871.5元/hm2;蚕豆产量14 709.0 kg/hm2以上,产值达16 180.5元/hm2。  相似文献   

14.
示范应用无公害秋延瓠瓜高产栽培技术,使秋延瓠瓜产量达3.75×104kg/hm2,产值达3.75×104元/hm2.  相似文献   

15.
对固原市胡芦巴进行高产栽培试验示范,结果表明:胡芦巴水地高产施肥的最佳比例为施纯N 53.16 kg/hm2+P2O5150 kg/hm2+K2O 75 kg/hm2;胡芦巴水地最佳密度为583 320株/hm2;胡芦巴旱地最佳密度333 330株/hm2。胡芦巴水地示范效果也较突出,平均产值达4 650元/hm2,产投比3.47∶1。胡芦巴旱地示范结果表明,胡芦巴抗旱增产增收效果较好,产量为887.49 kg/hm2,产值为1 597.48元/hm2,同豌豆比新增产值142.45元/hm2,增幅15.07%。膜侧胡芦巴示范结果表明,较露地增产183.6 kg/hm2,新增产值80.48元/hm2,增幅为6.96%。  相似文献   

16.
杂木河冷凉灌区是武威市石羊河流域的主要灌区,由于无水库调蓄和河水流量季节性分布不均,每年春末夏初都有4 000 hm2耕地因不能适时灌溉或缺灌而减产.我们利用地膜覆盖栽培、复种等技术,探索出了该区玉米、冬小麦、大葱两年三熟制栽培技术,一般玉米产量12 000 kg/hm2、产值9 000元/hm2,冬小麦产量6 750kg/hm2、产值7 500元/hm2,大葱产量60t/hm2、产值18 000元/hm2.3种作物产值共计34 500元/hm2,除去地膜、化肥、种子、农药、水费等投入4 500元/hm2,纯收益达30 000元/hm2.该种植模式简单易行,既解决了灌区内无水库调蓄造成冰雪融水、雨季山洪水的浪费,又可因春小麦播种面积的缩小而有效缓解了春小麦春末夏初的"卡脖力"旱,而且经济效益显著,对促进该区农业结构调整和增加农民经济收入起到了重要作用.现将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以冬作马铃薯丽薯6号为参试品种进行不同密度试验,探讨不同密度对冬马铃薯丽薯6号生物性状及产量、产值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密度对马铃薯生育期的影响不显著;株高随着密度增加随之增高;植株分枝和茎粗随种植密度增加反而减少;单株结薯个数增多,单薯重量减轻,单株产量降低。种植密度为135 000塘/hm2时产量最高,折合单产达56 968.73 kg/hm2;其次为120 000塘/hm2,折合单产达56 031.67 kg/hm2;种植密度为120 000塘/hm2时产值最高,折合单产值达139 995.15元/hm2;其次为105 000塘/hm2,折合单产值达138 534.48元/hm2。通过试验结果综合分析,在玉溪市生态环境条件下,冬马铃薯丽薯6号最佳种植密度在105 000~120 000塘/hm2,在此种植密度条件下马铃薯丽薯6号的田间生长综合性状较好,同时能获得较高的产量和产值。  相似文献   

18.
为了调整凉州区日光温室蔬菜种植模式,丰富冬春季蔬菜市场供应,我们于2000-2001年度在凉州区高坝镇碌碡村进行了番瓜-辣椒栽培模式试验,其秋冬茬番瓜产量为8.76万kg/hm2,产值达15.75万元/hm2,早春茬辣椒产量为4.13万kg/hm2,产值达21.00万元/hm2,两茬累计产值36.75万元/hm2,扣除当年各种投入费用12.45万元/hm2,纯收入24.30万元/hm2.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地膜玉米套种白芸豆增产增效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宁夏隆德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经试验、示范,推广了地膜玉米膜际套种白芸豆种植模式,在温堡、杨沟、联才等乡、镇种植成功后,1994-1999年已在隆德县玉米产区累计示范推广3 698.33 hm2,在不影响玉米产量的情况下,一般可增收白芸豆12 000 kg/hm2左右,增加产值2 700元/hm2.在1997年遇到特大旱灾的情况下,其平均混合单产仍达7 330.5 kg/hm2,其中白芸豆产量840.0 kg/hm2,玉米产量6 490.5 kg/hm2,套种混合产量比单种地膜玉米平均单产6 189.0kg/hm2增产18.4%,套种田产值为9 285.3元/hm2,比单种地膜玉米6 931.5元/hm2提高33.96%,平均增加纯收入2 353.5元/hm2,总增纯收入196.13万元,投入产出比为1 : 42,取得了良好的增产增收效果,现将此项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榆中县在海拔1 800 m以下、年均气温7~9 ℃、无霜期大于130 d、≥0 ℃的活动积温3 200 ℃以上,且有灌溉条件的地区,开展了大棚西瓜采收后复种花椰菜栽培技术示范.目前已示范推广130 hm2,前茬西瓜产量达3.75万~4.50万kg/hm2,产值6.0万~7.0万元/hm2,后茬花椰菜产量达3.0万kg/hm2,产值2.7万~3.6万元/hm2,合计产值为8.7万~10.6万元/hm2,经济效益十分显著.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