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2003年麦播期间,河南省阴雨连绵,造成大面积小麦晚播。小麦冬前生长期短,苗小,叶少,不分蘖或少分蘖,苗体弱,根少且分布浅,一般比适播期播种的小麦减产10%~30%。加强春季田间管理是提高晚播冬小麦产量的关键,具体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2.
一、晚播小麦的生育特点(一)冬前苗小、苗弱小麦从播种到主茎5叶1心的壮苗大约需0℃以上积温570℃,北方麦区把从到越冬前的积温低于420℃播种的小麦,称为晚播小麦或晚茬麦。冬小麦从播种到出苗需要120℃积温,生长1个叶片需要75℃积温,晚播小麦冬前积温在420℃以下,主茎不足4片叶,有1个分蘖或无分蘖,形成晚播小麦弱苗。在河南10月底到11月上旬播种的小麦,多数年份只有1片叶出土;11月  相似文献   

3.
0 引言 晚播冬小麦田在西北麦区新疆(南)冬小麦副区通常是指在10月中旬至11月上旬即历年初霜期波动范围播种的冬小麦田.受新疆(南)秋季降温快、土壤肥力状况及投入的影响,随播期的延迟,冬小麦田间长势越来越弱、冬前分蘖越来越少;在多年的晚播冬小麦原种田种植中,依据晚播种小麦主栽成穗为主要特点,通过增加播量、巧放施肥水等措施,在2004-2005年度的晚播冬小麦原种田种植中出现了实产(指精选机精选后收购产量与种植面积比值)高达8152.5kg/hm2农户条田,在2008-2009年度的晚播冬小麦原种田种植中出现了实产高达9559.5 kg/hm2农户条田;本文总结11个年度冬小麦原种田、原种一代田繁殖经验及以3个年度定点观察依据撰写而成,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与操作性.  相似文献   

4.
研究表明:在和田地区随着播期推迟,冬小麦全生育期逐步缩短,但在同一播期,密度增加生育期有所增加;播期推迟,影响小麦前期营养生长和小穗分化及小花分化,造成小麦分蘖减少、穗小粒少。因而,冬前分蘖总数和总茎数也随之减少;在冬前总茎数中分蘖所占的比例,随播期推迟而下降,在同一播期内,随播量增加而下降;在同一播期内,随播量增加,单株分蘖减少,因播量的弥补,分蘖总数、总茎数和成穗数增加;随着播期推迟,穗粒数、千粒重逐步增加,成穗数下降,但在同一播期内,穗粒数、千粒重随播量增加而下降,收获穗增加;晚播小麦的增产要依靠群体,走"小个体,大群体"的增产途径。  相似文献   

5.
北疆冬小麦晚秋播种生育特点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冬小麦晚播由于生态条件的变化而造成其内部各种生理机理的变化,从而形成与适期播种不同的生育特点:(1)出苗、分蘖发生晚,成熟期相近,生育期缩短;(2)苗体小,植株矮,前期灌浆速度慢,后期灌浆速度快;(3)冬前叶片数少,叶片小,分蘖少,分蘖成穗率高;(4)穗部性状中后期发育快,单穗株率大.根据生育特点,采取相应的调控技术,做到适当增大密度,肥水早促,使晚秋播种冬小麦少减产.  相似文献   

6.
播期与密度对宁夏引黄灌区早熟冬小麦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宁夏引黄灌区冬小麦一年两熟制高效生产模式提供理论依据,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播期(9月20日—10月10日)与密度(525万~825万株/hm~2)种植条件下早熟冬小麦的农艺性状及产量表现。结果表明:冬小麦生育期随播期推迟而缩短;早播分蘖成穗率高、晚播越冬率低;随密度增大分蘖成穗率呈降低趋势,越冬率呈升高趋势;有效穗随播期推迟而降低、随密度增大而升高;穗粒重随播期推迟呈先升后降趋势,随密度增大呈下降趋势;高密度早播、低密度晚播的千粒重大;千粒重对产量的贡献最大,产量随播期推迟、密度增大呈先升后降趋势,在播期9月30日与密度750万株/hm~2的处理组合条件下,产量与其他处理达显著或极显著差异。宁夏引黄灌区早熟冬小麦适宜播期为9月30日前后、密度为750万株/hm~2左右。  相似文献   

7.
免耕晚播小麦亩产450kg生育特点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免耕晚播小麦的生育特点,出苗时间长,前期分蘖慢,分蘖率低;而春季分蘖力强,免耕晚播小麦的第一个分蘖高峰在春季;拔节——抽穗期活动积温相对稳定,后期灌浆速度快,单株绿叶数多,维持时间长,有利于提高光合生产率。但免耕晚播小麦春季分蘖成穗率低,重点以主茎成穗为主。栽培上首先应根据品种确定适宜亩穗数,根据所需亩穗数来确定适宜基本苗及播量;施肥上,增磷补氮;管理上控前促后,抓好化控及植保工作,促使免耕晚播小麦达到高产。  相似文献   

8.
晚播小麦高产栽培技术是在小麦播期推迟的情况下实现小麦高产的栽培技术。河南省一般把从播种至越冬前积温低于420℃播种的小麦称为晚播小麦或晚茬麦,这种小麦单株只有4片叶。有1个分蘖或无分蘖。  相似文献   

9.
2021年罕见秋汛等异常气候,造成全国1.1亿亩小麦晚播了大约15 d,滑县小麦播期普遍推迟10~20 d,为了研究豫北地区“冬小麦—夏玉米”在一年两熟模式下晚播冬小麦的配套高产种植技术,以百农207冬小麦为试验材料,设置小麦晚播条件下不同播期、播量大田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异常气候下播期、播量对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构成因素均有显著影响,随着播期推迟,小麦前期营养生长和幼穗分化时间缩短,冬前叶龄小、分蘖总数减少,株高降低,亩穗数减少和千粒重略有降低。同一播期内播量增加,单株分蘖少,因播量的弥补作用总茎数和成穗数增加。产量结果表明,10月25日播种15.0 kg/亩、11月4日播种17.5 kg/亩、11月14日播种20.0 kg/亩有利于发挥百农207的产量潜力。  相似文献   

10.
<正>1晚播小麦的生育特点1.1晚播小麦越冬前由于生长期短、积温少、光照不足,表现为群体小、苗小、叶少、次生根少、分蘖少。1.2晚播小麦春季生育进程加快,分蘖多,易发生群体过大等问题,存在倒伏隐患。1.3晚播小麦在早春水肥运用和地温的矛盾上显得尤为突出,兼顾水肥与地温的矛盾是管理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1.
<正>晚播小麦冬前积温少、根少、叶少、叶小、苗小、苗弱,春季发育进程快,在播种措施上需以增施肥料、选用适于晚播早熟的小麦良种和加大播种量为重点,抓好以下五项措施:一、增施肥料,以肥补晚由于晚播小麦具有冬前苗小、苗弱、根少、没有分蘖或分蘖很少,以及春季起身后生长发育速度快、幼穗分化时间短等特点;并且由于晚播小麦与棉花、甘薯等作物一年两作,消耗地力大,棉花、甘薯等施用有机肥少;加上晚播小麦冬前和早春苗小,不宜过早进行肥水管理等原因,必须对  相似文献   

12.
采用四因素五水平二次回归旋转组织合设计系统的研究了不同农艺措施对冬小麦分蘖成穗数的动态影响,结果表明,播期是影响冬前分蘖的首要欠之;播量是影响人生分蘖的首要因素,播期次之;而播量,播期,氨磷施用量相互配合对分蘖成穗数起决定作用。  相似文献   

13.
晚播小麦高产栽培技术是在小麦播期推迟的情况下实现小麦高产的栽培技术.河南省一般把从播种至越冬前积温低于420℃播种的小麦称为晚播小麦或晚茬麦,这种小麦单株只有4片叶,有1个分蘖或无分蘖.  相似文献   

14.
赤峰地区冬小麦适宜播期,播深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对冬小麦适宜播期,播深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在赤峰地区种植冬小麦,播期以9月11 ̄19日为宜;播深因品种而定,抗寒性强,分蘖多的品种以3 ̄4cm为宜,抗寒性强,分蘖较少的品种以4 ̄5cm为宜。  相似文献   

15.
河北省冬小麦晚播适宜临界期及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适合河北省的冬小麦高产栽培模式,明确适应气候变化的冬小麦适期晚播范围,实现冬小麦高产稳产,以冬小麦品种冀5265为试材,设播期10月5日、10月9日、10月13日和10月17日计4个处理,并调整播量分别为204 kg/hm2、228 kg/hm2、255 kg/hm2和288 kg/hm2,2008~2009年在河北省藁城市进行了不同播期处理对冬小麦产量及其生长发育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播期的推迟,越冬前的积温减少,冬小麦单株分蘖数、次生根数、株高、成穗率、单位面积穗数和穗粒数均呈逐渐降低趋势,最终导致冬小麦显著减产;通过回归方程模拟计算得出,河北省冬小麦的适宜播种期为10月5~11日,相应的合理基本苗数为307.5~379.5株/m2。  相似文献   

16.
晚播小麦应变高产栽培技术是在小麦播期推迟的情况下实现小麦高产的栽培技术。关中灌区一般把偏春性品种从播种至越冬前积温低于420℃播种的小麦称为晚播小麦或晚茬麦,由于晚播,小麦生长发育所需要的积温不足,幼苗发育不良,一般冬前单株只有4片叶,有1个分蘖或无分蘖。不仅成穗数减少,而且对穗粒数、千粒重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正> 近年来,小麦—玉米轮作区推广"两晚一节"技术,使上、下两茬均衡增产,成效显著,小麦晚播就是其重要一环,而肥水管理技术成为晚播小麦高产稳产的关键。1、晚麦的生育特点晚麦由于播种晚,冬前积温不足,生长期短,与适时麦相比均属晚弱苗,其特点有:(1)冬前营养体小,春季返青早。由于播种晚,出苗晚、发苗也晚,因而表现根系少、分蘖少,甚至无分蘖,但分蘖节贮藏糖分多,不仅抗寒力高于适时麦,而且春季返青也早。(2)分蘖少,成穗率极  相似文献   

18.
<正>春季是冬小麦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如果这一阶段管理措施不科学,那么小麦实现高产将无从谈起。春季小麦管理要坚持分类管理的原则:即根据不同的苗情、地力、土壤墒情等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1晚播弱苗以促为主春季对于分蘖少、群体不足的晚播弱苗田块,要采取促进春季分蘖、提升苗情的肥水管理措施。早春田间管理的重点是中耕锄划,促进麦苗早发快长。  相似文献   

19.
<正>目前,"立冬"已过,已播冬小麦由北往南正处于分蘖和出苗阶段,是加强小麦冬前管理、培育壮苗、确保安全越冬的关键时期。根据当前小麦苗情和墒情,农业部小麦专家指导组会同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分区域研究提出冬小麦冬前管理技术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20.
<正>每年小麦播种季节,常由种种原因导致部分小麦晚播。晚播小麦在山东是指越冬前积温低于420℃播种的小麦。晚播小麦往往冬前苗龄小,分蘖很少或没有分蘖,次生根很少,吸收能力差,养分积累不足;开春后抽穗、开花延迟,成熟过程缩短,且后期易受干热风和锈病的侵害,千粒重降低,对产量影响很大。生产中应采取相对应的技术措施,克服不利因素带来的影响,获得高产。1.晚中求早抢时播种。尽量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