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绿与人体身心健康的研究,国际上始于70年代(Witeretal.,1978;日本宫崎县,1978),我国始于1980年(花晓梅,1980)1)。本文是1980年绿与消除人体疲劳研究的续篇。绿与人体身心健康的研究,其目的是探讨人与绿相互关系。众所周知,...  相似文献   

2.
论沙棘杂种优势利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对于作物杂种优势利用的研究始于上世纪50年代。1964年,我国农业科学工作者开始从事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的研究。到上世纪70年代初期,大面积扩大了杂交玉米和杂交高粱。目前我国番茄、茄子、辣椒、白菜、甘蓝、油菜、甜菜、向日葵杂种一代均在生产上发挥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3.
茶皂素的利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油茶皂素提取工艺研究油茶果实各部分均含茶皂素,一般在茶枯饼中含最高,达128%~13.8%。国外对茶皂素的研究始于19世纪末,我国对茶皂素的研究始于50年代末。油茶皂素的提取工艺研究从60年代开始,先后经历了水提,含水乙醇,含水甲醇等溶剂提取法。这些提取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从产品加工情况来看,仍不能令人满意,目前的现状是70、80年代建立的茶皂素的生产厂家(车间),相当一部分已倒闭、停产。但有少数仍维持生产,如在湖南永州香料厂(用乙醇法,年产40%茶皂素浆体1000t),湖南辰溪县氮肥厂,广西龙胜县农药厂等。1.1提取溶…  相似文献   

4.
景观生态学的发展为生态学与地理学及其他相关学科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方法与技术,它在我国的研究与应用始于20世纪80年代。笔者在对景观生态学的基本原理与主要研究方法进行评述的基础上,阐述了景观生态学在中国的发展与应用,最后指出了我国景观生态学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展望了其将来发展需要解决与完善的内容。  相似文献   

5.
稀土在北方果树上应用研究进展高景昌,张元湖(山东农业大学,泰安,271018)稀土是指化学元素周期表中以镧系元素为主共17种元素的总称。最早将稀土元素应用于植物栽培的研究始于1917年。70年代末,我国成功地将稀土大规模应用于农业,稀土的应用研究水平...  相似文献   

6.
一、前言湿地松在我国的改良工作始于60年代中期,广东、福建、江西等省先后做过选优工作,但都囿于早期引种的少量资源。70年代后,我国大面积营造湿地松人工林,种子来源包括大量国外引入及国内产种。目前,许多林分已近中龄。开展选优方法及标准的研究,对今后湿地松的改良及进一步推广有着重大的意义。从1986年开始,我们在阳江县林科所等地进行选优工作,以生长量指标为主,探讨湿地松优树选择的标准及方法。  相似文献   

7.
沉香为瑞香科沉香属(Aquilaria)植物含有树脂的木材,是我国、日本、印度以及其他东南亚国家的传统名贵药材和天然香料.迄今全世界已发现该属植物有19种,分布于中国、印度、缅甸、老挝、越南、柬埔寨、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和巴布亚新几内亚等国家.国外学者对于沉香的现代研究始于上世纪20年代,我国则要晚些,最早报道的科技论文是广东省植物研究所1976年发表在《植物学报》的一篇论文《初步解开沉香结香的秘密》.我国学者杨峻山先生于上世纪80年代对国产沉香的化学成分做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发现系列的2-(2-苯乙基)色酮类及倍半萜类化合物.90年代后到本世纪初,我国对于沉香的研究不多.我们对于沉香的研究始于2005年,第一篇论文发表于《中药材》杂志,报道了利用GC-MS技术对五批沉香的化学成分分析,迄今已在国内外期刊发表关于沉香的研究论文20余篇.近年来,随着沉香市场的持续升温,我国学者对于沉香的研究,已然成了遍地开花的状况,涉及内容包括化学成分、药理、结香机理与结香方法、种植技术和产品研发等.本文将探讨沉香研究中经常遇到的几个科学问题,有些已有定论,有些尚需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8.
桉树人工杂交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桉树引种已有10 0余年历史 ,随着桉树育种工作的深入开展 ,高强度选择的结果 ,导致桉树遗传多样性程度降低 ,低濒率优良基因消失 ,从而使桉树长远的遗传增益受损。由于桉树易杂交 ,无论是桉树产地国家 ,还是引种国家均有利用杂种桉优势的报道。近年来 ,世界各国不满足于桉树自然杂交的选择 ,提出多种交配设计 ,避免在后续世代中出现严重的近交衰退。我国桉杂交始于 2 0世纪 6 0年代 ,现已形成了有目的、系统的人工杂交育种机制。1 桉树杂交育种现状我国桉树杂交育种始于 2 0世纪 6 0年代 ,当时主要是利用天然杂种 ,如雷林一号桉 (窿缘…  相似文献   

9.
铁铮 《中国林业》2010,(8):16-17
<正>4月3日,首都植树日。我国的绿色学府北京林业大学在这一天拉开了新一届绿色行动的帷幕。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的这一行动,以传播绿色文化、引领生态文明为主  相似文献   

10.
当前木片生产的喜与忧任传雄我国木片生产始于60年代,由于当时我国木片生产刚刚起步,国内木片价格低廉,而国际市场又没有打开销路,所以木片生产一直徘徊不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对外政策,从90年代起,木片在国际市场上需求量增加,销售...  相似文献   

11.
五倍子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们对五倍子的认识早在二千多年前的文献上就已有了记载,但对五倍子作专门性研究却是始于本世纪三十年代。半个世纪以来,可以看到在五倍子研究这个领域里,异常丰硕的成果和各种不同形式的活动。尤其是近年来的五倍子研究系统化、科学化和生产化方面所获得的新资料、新方法和新成果,充分说明这一领域的进展是令人鼓舞的。现就所掌握的我国  相似文献   

12.
我国橡胶木防腐技术的现状与改进意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大面积种植橡胶树(Hevea brasiliensis)始于五十年代初,至1979年已有胶园578万亩。1974年冬季海南岛遭受大台风侵袭,东部几个农场,大片胶林被吹倒、折断,损失颇大。这时起提出了胶园更新和橡胶木利用问题,琼海县东泰农场率先进行了这方面试验研究。我国橡胶木防腐和利用研究,大体上经过了三个阶段:(1) 起步阶段(1975—1980),主要研究了橡胶木材的物理力学性质、菌、虫害发生  相似文献   

13.
我国纤维板工业始于50年代末,现已构成一个完整的工业体系,生产厂家已有500多家,年产量达120万m~3,居全国人造板产量之首,而且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纤维板生产的成套设备及纤维板产品也越来越多的打入  相似文献   

14.
红河州自1998年以来,新造竹林1.42万公顷,加上原有竹林,总面积已达6.66万公顷。随着竹林资源的增加,如何加工利用竹材的问题逐步提上了议事日程。针对这一问题,红河州林业局进行了认真的调查研究,并于2001年10月组织有关人员到四川省沐川县、宜宾市、长宁县及贵州省赤水市进行考察。通过调查研究和实地考察,我们认为,红河州竹材加工利用的主要方向应定位于竹浆造纸。以竹代木,发展竹浆造纸是必然的选择我国利用竹子造纸始于公元3世纪,至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竹子机制纸则始于20世纪40年代。解放后,我国一直以木浆造纸为主,竹…  相似文献   

15.
长白山施业案是我国完成的第一部森林施业案。长白山林区的森林经理始于1951年,到1952年就将长白山北麓面积约228万公顷的原始林区调查完毕。从那时起,我国各重点林区的森林经理相继展开,长白山林区到60年代中叶首次森林经理调查工作基本结束;到70年代末各森工企业普遍完成第二次森林经理调查;从80年代起各森工企业又相  相似文献   

16.
中国与泰国油茶合作始于20世纪80年代,为探究泰国北部山区中泰油茶项目取得的扶贫成效,经过实地调查研究,阐述了泰国北部山区油茶产业的发展现状,深入分析其当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发展对策,为该地区油茶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以期对我国油茶扶贫攻坚工作带来启示。  相似文献   

17.
我国人工驯养野鸡始于20世纪70、80年代,是目前国内开发最成功的特禽.目前国内野鸡的缺口还十分巨大,据统计仅广东、福建、上海等沿海地区年需求量就达5000万只,而全国实际供应量不到600万只.  相似文献   

18.
雷州林业局桉树人工杂交育种的工作始于20世纪70年代,文章在几十年桉树杂交育种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总结了一套桉树花粉的收集、贮藏和人工控制授粉等技术方法,以促进桉树良种选育研究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生态旅游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一些发达国家。20年来,以森林自然环境为依托的生态旅游在世界各国普遍兴起,已成为全球的时尚潮流。在我国,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态旅游也已成为我国广大游客追求的旅游新时尚。  相似文献   

20.
据了解,我国毛皮动物养殖业的规模饲养始于上世纪50年代,60年代以后,经过外贸等相关部门的扶持,毛皮动物养殖业逐步发展壮大,成为社会性的养殖业.到1978年,全国有2 000多个毛皮动物饲养场,种貂达30多万只,年取皮量达75万张[1],80年代中期,形成了水貂皮年出口约500万张、以水貂养殖业为主的养殖业兴起的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