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林业科技》2021,46(4)
用棉被防寒法对寒温带林区引种半高丛蓝莓进行防寒,该方法不仅延长了蓝莓生长期、提高了新生枝质量和数量、还降低了近19%的防寒成本,使产品提前1个月上市,亩产提高了152.4%,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寒温带林区引种半高丛蓝莓更适合采用棉被防寒方法越冬。  相似文献   

2.
伊春市地处高寒林区,做好越冬防寒是蓝莓种植的关键技术环节。近年我们在本地进行了埋土、堆雪、覆盖树叶、稻草、草帘、编织袋、塑料薄膜等不同防寒方式试验,努力探索和总结适合我市蓝莓越冬安全简便、经济有效的技术措施。通过不同方式越冬效果的调查与分析,总结出小兴安岭北纬47度以北高寒地区的蓝莓防寒技术。  相似文献   

3.
以美登等4个蓝莓品种为试验材料,在吉林省东部山区进行冬季棚式防寒新技术与覆土防寒效果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棚式防寒较覆土防寒可节约成本4 485元·hm-2,果实产量增加收益12 942元·hm-2,总体收益提高了17 427元·hm-2,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4.
蓝莓丰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蓝莓具有鲜食、加工、医疗及观赏价值也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发展前景看好。目前栽培的主要是半高丛、矮丛品种,因为它们具有抗寒性强、丰产等特点。应严格选择园地细致整地,按丛高类型确定株行距,秋植为主。修剪方法有平茬法、火烧法。高寒山区应搞好越冬防寒,防止花芽受冻和枝条抽干。  相似文献   

5.
针对大兴安岭林区蓝莓人工覆土防寒存在取土困难、用工量大、成本高、防寒质量无法保证等问题进行了覆土防寒方式的改进,研制出机械覆土机和撤土机,实现了蓝莓覆土防寒的机械化作业,成本由原来的320元/亩降为12.5元/亩,机械用工花费是人工的1/25;蓝莓苗木防寒质量得到提高,枝条干枯率由人工防寒的3%降为1%。  相似文献   

6.
通过调查在吉林省靖宇县栽培的5~6年生7个高丛、2个半高丛、2个矮丛蓝莓品种的基生枝数量、冻害数量、长度和冻害长度,计算冻害数量百分率和冻害长度百分率.结果表明:在露天越冬的条件下,所有品种不同树龄的1年生基生枝全部被冻死.  相似文献   

7.
蓝莓根系较浅且不发达,无根毛,吸水能力较弱,不耐干旱,冬春季节极易产生冻害抽条。试验选择3个不同栽培种类共6个蓝莓品种,采取几种不同的越冬防寒措施,观测其对蓝莓抗寒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天津地区进入12月份后,对露地栽培的蓝莓采取套两层黑塑料膜并包扎紧密使之不透风的方法可以保护植株安全越冬,且生产成本价格低廉、易于操作。  相似文献   

8.
中国北方冬季寒冷干燥,为了葡萄安全越冬与省工,多采用覆土防寒,保温被、秸秆和塑料膜等覆盖材料也有使用,该文综述了不同覆盖材料处理对葡萄的防寒越冬影响的研究进展,为北方葡萄覆盖防寒越冬提供参考,为进一步研发越冬防寒材料、模式等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不同防寒技术处理的抗寒效果,对南阳地区大花类树状月季设置树体修剪处理、土壤冬灌处理、施用磷钾肥处理、3种方式同时采用的处理、空白处理共5个防寒处理,并对各处理的相关抗寒生理生化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各防寒处理其抗寒效果由高到低依次为:3种方式同时采用的处理、施用磷钾肥处理、树体修剪处理、土壤冬灌处理、空白处理。3种方式同时采用的处理其防寒效果与施用磷钾肥处理间差异不显著,但与其它3个处理间差异极显著。3种方式同时采用的处理和施用磷钾肥处理均可有效地保证大花类树状月季安全越冬,适合进行农业技术推广。其他3种独立的防寒处理中,施用磷钾肥处理抗寒效果最佳,其次是树体修剪处理,最后是土壤冬灌处理。  相似文献   

10.
张健 《防护林科技》2014,(2):108-109
文章根据凤城地区的气候和土壤特征,对蓝莓园地选择、土壤条件、适宜品种、栽培措施、整枝,水肥管理以及越冬防寒等诸多技术措施进行了较为细致的总结,可为该地区蓝莓栽培提供实用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1.
通过在辽宁阜新进行蓝莓引种试验,选出公爵、布里吉塔、薄雾和奥尼尔4个蓝莓品种,通过对园地选择、土肥水管理、病虫害发生与防治、越冬防寒等技术环节进行研究,总结出了辽宁西北部半干旱地区栽植蓝莓的关键技术,同时对其生长、繁殖和果实经济性状进行了初步数据调查和分析,以期为今后蓝莓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蓝莓是一种营养丰富的水果,1984年我国引入进行栽培。经过30年的发展,丹东已成为我国蓝莓主要产区之一。为了提高蓝莓产量和质量,增加效益,该文详细介绍了丹东地区蓝莓高产优质栽培技术,包括园地选择、品种选择、栽植技术、土肥水管理、修剪技术、越冬防寒、花期防霜、花期放蜂、病虫害防治和采收,为丹东地区蓝莓产业的大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3.
近年伊春市蓝莓种植呈快速发展态势,通过对蓝莓种植基地种植情况的调研和栽培试验,总结分析了伊春市蓝莓种植中存在的土壤调酸改良不达标、种植方式不规范、种植基地选址及规划不当、品种结构不合理、种苗质量差、越冬防寒措施不到位等影响蓝莓发展的技术问题和制约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和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4.
以北陆和北青两个蓝莓品种为实验材料,在不同的设施内取样,调查越冬抽条程度,再结合设施成本进行综合分析,选出最优的防寒方法。  相似文献   

15.
庆阳市新栽早实核桃越冬易受冻害,2011-2013年选择定植1-2年的山地核桃幼园,开展核桃幼树越冬防寒单项与组合试验。结果表明:单项防寒措施以套袋填土和压倒埋干效果最好,枝干绑草效果次之;组合防寒措施以树干刷植物防冻剂+绑草和树干刷聚乙烯醇+绑草的防寒效果最好,枝干涂白+绑草效果较差。在庆阳山地核桃幼园越冬管理中,宜采取枝干套袋填土、压倒埋干等防寒措施,可有效保证新栽核桃幼树安全越冬;同时采取树干涂刷植物防冻剂+绑草和涂刷聚乙烯醇+绑草等防寒措施,也对新栽核桃幼树安全越冬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针对红松育苗中传统的覆土防寒方法用工量大、成本高等问题,采用覆土防寒法、遮阳网防寒法、稻草防寒法进行试验,对不同防寒方法越冬后的苗木保存率、移植成活率及成本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遮阳网防寒和稻草防寒效果好,与覆土防寒比,单位面积成本分别降低73.3%、49.2%。  相似文献   

17.
土壤pH对蓝莓生长及光合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南高丛蓝莓薄雾(Misty)为试验材料,用H2SO4、Al2(SO4)3和NaOH溶液浇淋(处理)盆栽蓝莓的土壤,以调节土壤pH值,测定蓝莓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光合作用及生长指标。结果表明:随着土壤pH值降低,蓝莓叶片叶绿素含量,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表观量子效率(AQY)、光饱和点(LSP)和光补偿点(LCP)均升高。其中以pH 4.5的处理蓝莓叶绿素含量最高,植株生长势最好;pH 8.5的处理光合强度与生长势均最低。因此,南高丛薄雾蓝莓适合栽培的酸性土壤p H值范围为4.5~5.5,而碱性土壤则抑制其生长。  相似文献   

18.
以新疆红地球葡萄枝蔓为研究对象,采用18kg/m3的玻璃棉保温被对红地球葡萄进行免埋土越冬处理,考察其越冬期间的葡萄枝蔓周围温度和来年葡萄枝蔓萌动和新梢生长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玻璃棉保温被处理枝蔓周围温度比覆土防寒高0.1~3.5℃,使用玻璃棉保温被防寒的葡萄枝蔓在4月中旬新梢数量和生长长度远远大于覆土防寒,发芽早,表现出极强的生长势,而且比埋土防寒节省资金。  相似文献   

19.
试验以6a生欧亚种葡萄品种红地球为试材,研究了葡萄越冬过程中不同覆盖防寒措施对地表和地下40cm土层地温值、枝蔓含水量、萌芽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防寒效果棉被玉米秸+膜土+膜埋土;越冬后枝蔓中自由水含量与总含水量均高于越冬前,玉米秸+膜与土+膜处理含水量较高且变化趋势相同,但变化幅度大;棉被与埋土处理变化趋势相同,棉被处理的变化趋势最平缓,且含水量高于埋土;棉被处理的保温、保水效果最好。春季葡萄的萌芽率为:土+膜埋土棉被玉米秸+膜,适当采取通风措施后,棉被与玉米秸+膜处理萌芽率均高于埋土。棉被是更为理想的防寒材料,可以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20.
为选择出适宜上海地区高丛蓝莓品种,选择有代表性的10个高丛蓝莓品种,比较了其树高、冠幅、结实情况等生长指标,初步筛选出适合上海推广种植的品种为夏浦蓝、V3和奥尼尔三个南高丛蓝莓品种,为今后在上海及长三角地区推广蓝莓种植提供了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