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秋延晚设施豇豆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筛选出适宜新疆吐鲁番地区栽培的秋延豇豆品种。[方法]以国内早熟新品种"头王全年早生100"、"特级901青皮豇豆王"、"农宝1号"、"宁豇三号豇豆"为供试品种,以当地常规品种"绿豇90"作为对照,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对5个豇豆品种的植物学特性、栽培适应性、抗病性、丰产性等方面进行综合比较。[结果]"头王全年早生100"单位产量最高,为24 705 kg/hm2,与对照品种相比提高35.11%;"特级901青皮豇豆王"排第二,单位产量为22 875 kg/hm2,与对照品种相比提高25.10%。这2个品种均表现中花量多、结荚多、质量好、抗病性强、较早熟、口感好、产量高,商品性优,增产效果明显,综合性状好。[结论]"头王全年早生100"、"特级901青皮豇豆王"适宜在新疆吐鲁番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2.
为了选择适合本地栽培的豇豆品种,特进行本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材料和方法 1.1供试材料早生王(常德产)、特早30(浙江产)、扬豇40(江苏产)、扬豇12(江苏产)、宁豇3号(江苏产)、高产4号(广东产)、特长80(广西产)、之豇28-2(浙江产)。以之豇28-2为对照。  相似文献   

3.
对常熟市碧溪新区豇豆病害情况进行调查,通过将6个引进的品种与常熟市碧溪新区当地主栽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筛选出适宜当地环境条件的优良高产抗病豇豆品种。结果表明,苏豇46、苏豇6号、苏豇7号和苏紫41 4个品种在总产量上显著高于对照品种,且有一定的抗病性,适合在常熟市碧溪地区露天栽培种植。同时,为保证市场供应,可适当选择采收期较早的苏豇7号和苏紫41,或者采收期较晚的苏豇46和苏豇6号。  相似文献   

4.
天津地区露地栽培豇豆品种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筛选出适合天津地区春季露地栽培的绿荚和浅绿荚豇豆品种,分别以“丰豇青优”和“极先锋”为对照,对6个豇豆品种进行品比试验。通过调查参试品种的生育期、商品性、早期产量以及总产量等特性,从中筛选出综合性状表现好的品种。试验结果表明,绿荚豇豆品种“长丰”和浅绿荚豇豆品种“极早佳”的植物学综合性状好,早期产量高,丰产,品质优,这2个品种可在天津地区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5.
为促进河南省豇豆产业的发展,筛选出适合在本地区栽培的品种,以沈阳市高田种苗有限公司的黑眉10号作为对照,对13个豇豆品种做了连续2年的比较筛选试验,从植株的生育期、抗病性(白粉病、锈病)、前期产量、总产量及形态特征、豆荚的商品性6方面进行品比试验。结果表明,安豇长青、青豇王、扬研青柳这3个品种表现最好,可以在河南省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6.
探讨奇多、奇宝2个豇豆品种在本地区秋延栽培的适应性,试验以之豇28-2为参考对照,研究比较3个豇豆品种的生育期、产量,以及始花节位与产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秋延栽培过程中,奇宝为中晚熟品种,产量低,不适宜作为秋延栽培的推广品种;之豇28-2和奇多为早熟品种,产量较高,可作为当地秋延栽培的主推品种。另外,研究结果还表明奇宝、之豇28-2与奇多3个豇豆品种的产量与始花节位有较大关系,其相关系数分别达到0.81、0.75和0.58。  相似文献   

7.
一、材料与方法1.供试材料供试黑籽瓜品种为林籽1号、改良林籽1号、林籽2号、民籽1号、黑皮大板5个品种,对照为新籽瓜1号;供试红籽瓜品种为红秀1号、红秀2号,对照为红中片。  相似文献   

8.
张掖市不同豇豆品种引种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勇 《现代农业科技》2012,(10):145+148
2011年引进3个豇豆品种在张掖绿洲现代农业试验示范园区进行品种筛选试验,结果表明:航豇2号产量最高,商品性、抗病虫性均表现较好,耐老化性尤为突出;特长1号产量次之,商品性、抗病虫性均表现较好;航豇1号产量最低,抗老化性、抗病虫性、均匀度表现一般。  相似文献   

9.
为探索适宜于贵州绥阳栽培的中熟豇豆新品种,以绥阳县目前当家品种之一“绿领8号”作为对照,共选取8个品种,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重复三次,实施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参试8个品种产量水平大致可分为三个档次,产量稍高的为太空金龙4号、超级金豇、荚天下、泰豇1号、白玉蛟龙,分别比对照增产13.6%、12.8%、12.1%、11.97%、11.0%,增产率均在11%以上,增产显著,而且这5个品种荚条商品质量均较好,可在来年开展生产试验,继续观察,视情况确定是否推广;产量中等的为荚天下3号,产量稍低的为鄂豇1号、绿领8号,3个品种产量与对照相比差异不显著,但荚天下3号和鄂豇1号田间长势、荚条商品质量等表现较好,可在来年进一步试验观测。  相似文献   

10.
<正>为了解决马铃薯品种退化问题,提高马铃薯产量和种植效益,2013年,泉子街镇农业技术推广站从甘肃引进马铃薯新品种进行试验,以了解引进品种在吉木萨尔县的适应性、产量及商品性等综合性状,客观评价各品种特征特性与生产利用价值,为吉木萨尔县马铃薯品种选择提供依据。一、材料与方法1.供试品种供试品种共6个:克新18号、克新1号(脱毒一代)、青薯9号、青薯6号、陇薯6号、陇薯8号。以克  相似文献   

11.
为筛选适宜江苏省种植的高产、优质的豇豆新品种,2022-2023年承担了江苏省豇豆区域试验。盐城点两年的试验结果表明,13个参试品种中,苏豇17-35总产量最高,比对照增产29.29%,其次是帮达夏龙,比对照增产27.80%,第3名是盐豇5号,比对照增产26.19%。对照苏豇3号产量最低,其他12个参试品种都比对照有不同幅度的增产,综合性状优良,建议继续进行生产试验,进一步鉴定品种的丰产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不同荚色品种豇豆花青素和营养成分含量的变化规律,为豇豆特色品种选育及其规模化生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白荚的苏豇1419、紫荚的苏紫41、青荚的苏青29和绿白荚的苏豇3号为材料,测定分析其不同发育时期嫩荚及商品荚的花青素、矿物质(钙、镁和铁)及常规营养成分(可溶性蛋白、可溶性总糖、纤维素、维生素C、淀粉、干物质和脂肪)含量.[结果]苏紫41商品荚的花青素含量为330.48 nmol/gFW,极显著高于其他3个不同荚色品种(P<0.01);苏豇1419的钙含量最高(1295.75 mg/kgDW),显著高于苏豇3号和苏紫41(P<0.05);4个不同荚色豇豆品种均有各自突出的常规营养成分.在豆荚发育过程中,苏豇1419、苏豇3号和苏青29的花青素含量(3.92~30.98 nmol/gFW)均有明显变化,但变化范围明显小于苏紫41(花青素含量为174.33~644.52 nmol/gFW);苏豇1419、苏豇3号和苏紫41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苏青29呈上升—下降—上升的变化趋势;苏豇1419、苏青29和苏豇3号的可溶性总糖含量总体上呈上升趋势,苏紫41呈上升—下降变化趋势;苏豇1419、苏豇3号和苏青29的维生素C含量最高值分别出现在前期荚(长30 cm)、后期荚(长40 cm)和前期荚(长30 cm),苏紫41的维生素C含量最高值出现在后期荚(长50 cm);4个不同荚色品种豇豆豆荚的纤维素含量总体上也呈上升趋势.不同荚色品种豇豆的花青素含量与营养成分含量间存在不同程度的协同或拮抗关系.[结论]紫荚的苏紫41花青素含量最高,青荚的苏青29纤维素含量较高、脂肪含量较低,白荚的苏豇1419钙和脂肪含量较高,绿白荚的苏豇3号营养成分含量一般,这些特征可供豇豆特色品种选育及其规模化生产参考利用.  相似文献   

13.
早豇2号是平顶山市农科所通过人工定向杂交,杂交后代系统选择培育而成的豇豆新品种,经过品种比较试验和省内外的多点区域试验及生产示范试验,结果表明:早豇2号豇豆早熟性极强,前期产量高,较对照之豇28-2提早上市5~7天,前期产量较对照增产78.46%以上,连续结荚能力强.丰产性好,667平方米(1亩)产量可达2300千克以上.经济效益显著.是一个深受菜农和消费者喜爱的豇豆新品种.  相似文献   

14.
珠豇一号系引进新品种,与本地豇豆品种明豇一号分别进行春植、秋植简比试验,并进行2年扩大示范种植,结果表明:珠豇一号综合性状表现突出,春植和秋植平均每667m2产量分别为2207.33 kg和1374.70 kg,分别比对照品种明豇一号增产12.75%和24.15%,适宜沙县及气候相近地区进一步试验种植.  相似文献   

15.
为进一步优化冬小麦品种,轮台县种子管理站从内地引进5个彩色冬小麦品种进行试验。鉴定新品种品质特性、适应范围和利用价值,希望从中选出适合我区栽培的优质冬小麦替代品种。一、材料与方法1.试验地概况试验地选在轮台县基本农区,地势平坦,土壤以灌淤土为主,土壤肥力中等,盐碱含量0.5%以下,pH值7.5,有机质含量1.5%以上。2.供试品种供试彩色冬麦品种:矮大力、中普6号、M优1号、方头绿、紫晶。对照品种为新冬22号。3.试验方法  相似文献   

16.
1 绿豇1号的选育过程 绿豇1号是利用宁波绿豇豆品种宁波绿带中的优良变异株,经过5年系统选育、2年品比试验、2年生产试验、4年应用推广(其中经过3年海南加代和3年西北扩繁)而来。绿豇豆具有栽培历史长、面积大、范围广、品质优、消费量大的特点,由于不重视良种繁育和品种改良,致使其种性退化严重、产量不高不稳、品质变劣、抗性降低。为此,  相似文献   

17.
2006年秋季广东省豇豆新品种区域试验结果表明:珠豇2号平均每667 m<'2>总产量和前期产量分别比对照种珠豇-号增产0.22%和2.17%,增产均未达显著标准;亮青平均每667 m<'2>总产量和前期产量分别比对照种减产3.25%和增产2.90%,增减产均未达显著标准;珠豇3号的总产量和前期产量均比对照种减产达显著标准:云优二号的总产量和前期产量均比对照种减产达极显著标准.珠豇3号、珠豇2号、云优二号等感观品质鉴定为良,亮青为中等;云优二号和亮青的维生素C含量分别为382 me/kg和398 mg/kg,均低于对照种,云优二号和亮青的粗纤维含量和还原糖含量均优于对照种.云优二号和亮青等接种鉴定均中抗枯萎病.  相似文献   

18.
为选育出适应性较强、产量较高的品种,为塔额盆地推广新品种、研究栽培措施奠定基础,特设置本试验。一、材料与方法1.供试品种供试品种有6个:9100、嘉润、祥玉11号、塔城968、南北1号、康地3564,对照品种为塔城968。2.试验设计每个参试品种作为1个处理,各处理重复3次,  相似文献   

19.
<正>1.品种选择。菜豆应选择生育期较长、长势强、叶片肥大、耐热性好、连续结荚性强、肉厚、耐衰老和丰产的品种,如丰收1号、四季豆、秋紫豆等。豇豆与菜豆品种的选择要求相同,适宜品种有之豇28-2、湘豇1号、2号、春豇3号等。辣椒应选择具有抗病毒病、疫病和炭疽病强,株型紧凑,结果集中,熟性较早的湘研19号、兴蔬205等品种,不宜选用干椒类型的品种。2.套种密度。辣椒与菜豆或豇豆套种的行数比为4:2或6:2。在6:2的套种中辣椒平均行距为72.2厘米,在4:2的套种中辣椒平均行距为74.9厘米,株距均为30厘米,每亩栽植3000株左右。菜豆套  相似文献   

20.
<正>1茬口安排10月下旬至次年5月底种植番瓜,6月上旬至9月底生产豇豆。2适宜品种2.1番瓜。选早青一代、阿兰番瓜等。2.2豇豆。选择之豇28-2、33-47、绿三尺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