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关凤芝     
<正>1955年1月生,研究员。现任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所长、书记,国家麻类改良中心哈尔滨亚麻分中心主任,黑龙江省亚麻育种重点学科带头人,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博士后合作导师,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黑龙江省良种化工程亚麻首席专家,国家科学技术奖评审专家,国家麻类产业技术体系亚麻育种岗位专家和体系执行专家组成员,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委员,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麻业科学》和《黑龙江农业科学》编委,中国作物学会麻类专  相似文献   

2.
专家风采     
《黑龙江农业科学》2014,(7):F0002-F0002
邵立刚1965年生,研究员。现任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克山分院院长,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小麦育种与栽培学科后备带头人、克山分院小麦遗传育种学科带头人、育种专家,中国农业科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黑龙江农业科学》编委,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麦类专业组副主任委员,齐齐哈尔市种子技术协会副理事长.齐齐哈尔市科技局农业科技成果项目验收小组组长,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东北综合试验站站长。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农业科学》2014,(6):F0002-F0002
1960年生,研究员。现任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绥化分院院长,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大豆育种学科后备带头人,绥化分院大豆育种学科带头人、育种专家,中国作物学会大豆专业委员会理事,黑龙江省作物学会理事,中国农业科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大豆科学》和《黑龙江农业科学》编委,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委员,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绥化综合试验站站长。  相似文献   

4.
王曙明,男,1963年生,黑龙江省汤原县人,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遗传育种岗位专家,中国作物学会大豆专业委员会理事兼副秘书长,  相似文献   

5.
邵立刚     
<正>1965年生,研究员。现任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克山分院院长,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小麦育种与栽培学科后备带头人、克山分院小麦遗传育种学科带头人、育种专家,中国农业科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黑龙江农业科学》编委,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麦类专业组副主任委员,齐齐哈尔币种子技术协会副理事长,齐齐哈尔币科技局农业科技成  相似文献   

6.
《河北农业科技》2011,(11):F0004-F0004
张家口市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于2005年在原张家口市坝上农科所亚麻研究室基础上组建而成,全所现有在职干部职工13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2人。技术人员中,研究员2人,高级农艺师3人,中级职称人员1人;具有硕士研究生学位2人,本科学士学位5人;河北省中青年专家1人。张家口市拔尖人才1人,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第三层次人选4人;农业部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油用亚麻育种岗位专家1名,  相似文献   

7.
专家风采     
《黑龙江农业科学》2010,(9):F0003-F0003
肖志敏1952年12月生,汉族,硕士,研究员。现任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龙麦号”小麦育种项目总主持人、国家农业产业体系小麦产业岗位科学家、农业部小麦专家组成员、哈尔滨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黑龙江省作物学会理事长、中国作物学会理事、《麦类作物学报》编委和《黑龙江农业科学》编委会副主任委员等。  相似文献   

8.
专家风采     
《黑龙江农业科学》2010,(8):F0002-F0002
<正>苏俊1956年5月生,1982年毕业于东北农业大学农学系,博士,研究员。现任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黑龙江省玉米育种重点学科带头人、黑龙江省良种化工程(玉米)首席专家、黑龙江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中青年专家。主要兼职有中国作物学会理事、黑龙江省作物学会副理  相似文献   

9.
专家风采     
<正>孙德岭(1961-),博士,研究员。现任天津市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天津市杰出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天津市花椰菜育种授衔专家、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的花椰菜岗位专家。主要从事花椰菜育种研究工作,花椰菜研究水平和良种产业化规模居国内领先。  相似文献   

10.
专家风采     
《黑龙江农业科学》2010,(10):F0002-F0002
<正>刘娣1963年6月生,博士(后),教授,硕导,博导。现任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省农业科技创新工程畜牧创新体系首席科学家、省重点学科畜牧学科带头人、省作物与家畜分子育种重点实验室主任、省动物胚胎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国家"十二五"生猪现代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并担任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遗传育种分会和动物遗传标记分会常务理事、省畜牧兽医学会副理事长、省畜牧业协会副会长、《黑龙江畜牧兽医》常务编辑、《黑龙江农业科学》编委会副主任委员、省政府科顾委农林生态专家组成员、省畜牧业协会专家服务团成员。  相似文献   

11.
专家风采     
《黑龙江农业科学》2011,(3):F0002-F0002
王乐凯1955年3月生,研究员,1984年毕业于黑龙江大学。历任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育种研究所小麦品质室副主任、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谷物品质研究中心副主任、主任等职,现任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所所长、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常务副主任和技术负责人、  相似文献   

12.
《黑龙江农业科学》2007,(4):F0003-F0003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育种一室,其前身为大豆研究所育种研究室。我国著名大豆育种家王彬如研究员和王连铮研究员曾为该室的组建和发展做出了历史性贡献。育种一室在大豆遗传育种研究领域走过了50年历程,是以科研为主体兼科技成果转化及推广的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重点研究室。  相似文献   

13.
专家风采     
《黑龙江农业科学》2010,(7):F0002-F0002
韩贵清1954年5月生,汉族,1978年毕业于甘肃农业大学草原系,现任黑龙江省农业委员会副主任,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研究员,国际农业教育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北方粳稻分子育种联合研究中心主任,黑龙江省农学会理事长;  相似文献   

14.
2010年6月21~23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主办,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牡丹江分院承办的“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黑木耳高效栽培技术观摩暨黑木耳专题研讨会”在牡丹江举行,来自国家现代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的岗位专家及团队成员,各省食用菌综合试验站、站长及团队成员和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伊春市、海林市、林口县、东宁县等食用菌生产基地的代袁160余人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5.
陈立新     
《黑龙江农业科学》2014,(5):F0002-F0002
1963年生,硕士,研究员。现任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园艺分院院长、国家蔬菜改良东北分中心主任、国家大宗蔬菜产业体系哈尔滨综合试验站站长、黑龙江省蔬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黑龙江省园艺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及瓜菜专业组组长、中国园艺学会理事、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北京市科委植物工厂专业委员会委员、  相似文献   

16.
专家风采     
<正>陈立新 1963年生,硕士,研究员。现任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园艺分院院长、国家蔬菜改良东北分中心王任、国家大宗蔬菜产业体系哈尔滨综合试验站站长、黑龙江省蔬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黑龙江省园艺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及瓜菜专业组组长、中国园艺学会理事、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北京币科委植物工厂专业委员会委员  相似文献   

17.
张树叔     
《黑龙江农业科学》2014,(3):F0003-F0003
1965年生,硕士,研究员。现任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齐齐哈尔分院党委书记、院长,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创新工程旱作农业首席专家,齐齐哈尔市旱作农业学科梯队带头人,齐齐哈尔市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中国农业科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黑龙江农业科学》编委,黑龙江省耕作栽培学会副理事长,黑龙江省作物学会理事,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齐齐哈尔综合试验站站长。  相似文献   

18.
黑龙江省是我国玉米生产第一大省,但受气候影响,玉米品种呈现多、乱、杂现象,通过对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近几年玉米品种审定和推广调查分析得出: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是黑龙江省玉米品种选育数量最多的单位,其科研水平高、科研人员能力强,玉米品种类型全面、黑龙江省各积温带都有适应品种,且玉米品种在黑龙江省推广面积最大。同时,对黑龙江省玉米育种工作提出整合玉米育种资源、加强资源材料创新、加强耐密品种选育和加强高新育种技术研究等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一、基本情况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是以种植业为主的省属综合性农业科研机构,成立于1956年,院辖24个研究所,分布于全省不同农业生态区。目前全院主要研究领域包括:作物遗传育种(玉米、大豆、水稻、小麦、马铃薯、亚麻、向日葵、烟草、杂粮作物、果树、蔬菜等)、农业生物技术、植物保护、土壤肥料、农机、耕作、旱作节水技术、原子能利用、农产品质量检测及监控技术、农业信息研究等。与此同时,还拥有15个国家及省级农业科研中心(站)及园区。国家大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马铃薯改良中心、农业部植物新品种测试分中心(哈尔滨)、农业部马铃薯…  相似文献   

20.
2010年12月12日,国家麻类产业技术体系栽培与耕作功能研究室十二.五发展规划研讨会在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召开。来自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华中农业大学、云南大学、广西大学等单位的岗位专家及其团队骨干成员参加了会议,体系首席科学家熊和平研究员和病虫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