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鱼病学研究的现状与发展(一)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为四十余年来(1952-1993)我国鱼病学病研究的综述,包括鱼类病毒性病,立克次氏体性病,细菌性病,噬菌体,真菌和藻类性病,原虫性病,蠕虫性病,甲壳类性病,鱼类病学,鱼类肿瘤,鱼类免疫学,鱼类细胞系,鱼类药物和展望等部分。  相似文献   

2.
我国鱼病学研究的现状与进展(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为四十余年来(1952—1993)我国鱼病学研究的综述,包括鱼类病毒性病、立克次氏体性病、细菌性病、噬菌体、真菌和藻类性病、原虫性病、蠕虫性病、甲壳类性病、营养性病、鱼类病理学、鱼类肿瘸、鱼类免疫学、鱼类细胞系、鱼类药物学和展望等部分。  相似文献   

3.
我国鱼病学研究的现状与进展(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为四十余年来(1952—1993)我国鱼病学研究的综述,包括鱼类病毒性病、立克次氏性病、细菌性病、噬菌体、真菌和藻类性病、原虫性病、蠕虫性病、甲壳类性病、营养性病、鱼类病理学、鱼类肿瘤、鱼类免疫学、鱼类细胞学、鱼类药物学和展望等部分。  相似文献   

4.
六至九月是鱼病的流行季节,在此阶段常用的药物是漂白粉和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漂白粉主要是防治鱼类细菌性病的,硫酸铜合剂则主要是防治鱼类寄生性病的。但是有许多农户和专业养鱼者由于缺乏对药物药理知识的了解,往往达不到理想的效果,有时弄得满塘鲜鱼中毒而死。因此,在使用这两种药物时请注意如下几点:  相似文献   

5.
为适应当前淡水鱼类养殖生产的发展,普及鱼病防治知识是十分必要的。为此,将按鱼类微生物病的防治、鱼类原虫病的防治、鱼类蠕虫病的防治、鱼类甲壳动物病和其它病的防治、鱼病的诊断、鱼病的预防等六讲,陆续向读者作些介绍。其内容力求符合实用,以便能在生产实践中应用参考。  相似文献   

6.
原生动物为单细胞真核生物,是动物界中最低等、形态最小的动物,须借助显微镜才能看到。原生动物绝大部分营自由生活,少数营寄生生活,其中一部分寄生在鱼体,引起鱼类原虫病。一、鱼类原虫病的种类我们在鱼类寄生虫调查时,无论鱼类的种类、年龄、性别、组织器官、检查季节如何,均能发现原虫寄生。当原虫少量寄生,对鱼类危害较轻,鱼类若严重感染某些原虫,则可致疾病,或在短期内引起鱼类大批死亡,对渔业生产造成重大损失。鱼类原虫病种类很多,详见表1。二、鱼类原虫病的特征1.夏秋季为鱼病的流行季节,鱼类寄生虫的流行随虫种、…  相似文献   

7.
鳃是鱼类的重要呼吸器官,鱼体与外环境的气体交换主要由鳃来完成。鳃发生病变鱼类呼吸不畅,必然影响鱼类的正常代谢和生长。当鱼的鳃患病影响了鱼类正常呼吸,鱼体肢通过自身调节提高呼吸运动节律来弥补病鳃气体交换不足,当鳃的气体交换量降低到不能维持最低生命活动需要时,鱼类就会发生窒息死亡。因此,防治鱼类鳃器官的常见病、多发病十分重要。下面将引起鳃病的主要原因和防治方法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在鱼类患的疾病中,特别是过滤性病毒所引起的病症,就目前的情况来说,因为尚未见过真正确有成效的治疗方法,因此,对该种疾病的防治对策就成了一个重要的问题。起初把遭到过滤性病毒、细菌及其他病原体感染强的鱼,用流水饲养,被认为是对付病原体最好的方法。尤其在鱼类人工孵化的时候,或者是卵子和稚鱼,  相似文献   

9.
原生动物为单细胞真核生物,是动物界中最低等、形态最小的动物,须借助显微镜才能看到。在生理上原生动物与多细胞动物一样,具有摄食、代谢、呼吸、排泄、运动及生殖等所有功能。原生动物绝大部分营自由生活,少数营寄生生活,其中一部分寄生在鱼体,引起鱼类原虫病。一、鱼类原虫病的种类我们在鱼类寄生虫调查时,无论鱼类的种类、年龄、性别、组织器官、检查季节如何,均能发现原虫寄生。当原虫少量寄生,对鱼类危害较轻,鱼类若严重感染某些原虫,则可致疾病,或在短期内引起鱼类大批死亡,对渔业生产造成重大损失。鱼类原虫病种类很多…  相似文献   

10.
每年4-5月,谷雨至立夏是“大麦黄”时期,是春夏之交,气温、水温逐渐上升,一般平均气温高于水温,正是鱼类生长日趋旺盛、新陈代谢加快时期,但同时也是水中各种病原生物繁殖的大好时机。因此,这时既是鱼类的生长季节,又是易发病的第一高峰季节,应事先做好预防工作,主要预防艾美虫病,车轮虫病,竖鳞病,烂鳃病,肠炎病,指环虫病等。每年8月下旬至9月上旬,处暑尾至白露头是“白露心”时期,是秋冬之交,气温、水温逐渐下降,一股平均气温低于水温,鱼类生长日趋减弱,新陈代谢缓慢,这时是鱼类发病的第二高峰季节,特别小青色和草…  相似文献   

11.
营养代谢病包括新陈代谢障碍病和营养缺乏病。综述了几种常见的鱼类营养代谢病,如鱼类的脂肪肝病、营养性障碍综合症、胆囊结石症、鲤鱼出血病、罗非鱼越冬障碍症等的病因、发病机理、病鱼症状以及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2.
痢特灵与硫酸铜在鱼类暴发性流行病防治中的应用鱼类暴发性流行病的特点是来势凶猛,传染迅速,病期长久,死亡率高,特别对鲢、鲫、鳊危害最大,许多养殖单位几乎无一幸免,损失惨重。1993—1994年,我们采用常规药痢特灵和硫酸铜防治该病,取得了“预防及时病少...  相似文献   

13.
我县有各类水库126座,总水面2.38万hm2以养鲢鳙鱼为主。一个时期以来,由于暴发性病的流行,加上水库水面大,用药困难,防治难度大,放养的鲢鳙鱼死亡率高,严重挫伤了群众大力开展水库养鱼的积极性。为保证水库养鱼健康、持续发展,1997年以来,我局水产科技人员采用“利用鱼类摄食场所进行重点防治鲢鳙鱼暴发性病”的方法,在马田镇所属的两个水库进行鲢鳙鱼暴发性病防治试点并取得显著成效。马田镇龙潭水库水面10.7hm2,是我县“养猪促鱼,综合利用”的水库养鱼高产典型。1996年7月中旬发生暴发性病,养鱼专业户李雄耗资2100元购买硫…  相似文献   

14.
黄玮 《水产科技》2001,(4):21-22
粘孢子虫的种类很多,现已报道的有近千种全部营寄生生活,寄生在鱼类、两栖类,爬行类等动物的各种器官组织,其中大部分是鱼类寄生虫,至今没有理想的治疗方法,因此危害性日趋严重。其中有些种类可引起病鱼大批死亡。有的种类还是鱼类口岸检疫对象,有些种类虽不引起病鱼大批死亡,但可使病鱼完全丧失食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综述了几种常见的鱼类营养代谢病,如鱼类的脂肪肝病,营养性障碍综合症,胆囊结石症,鲤鱼出血病,罗非鱼越冬障碍症,真鲷营养性疾病等的病因,发病机理,病鱼症状以及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6.
中草药防治草鱼“三病”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草鱼作为鲤科鱼类中的一种草食性鱼类,其生长迅速,饲料来源广,是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主要养殖品种。草鱼“三病”(烂鳃病、赤皮病、肠炎病)的流行是制约其健康养殖的关键因素。探讨以中草药为主防治草鱼“三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草鱼“三病”流行于5~9月份高水温期,常常是两病或三病齐发,主要危害0.05~0.5千克左右的鱼种。水质恶化,寄生虫侵袭,鱼类营养不良是其发病的主要诱因。其综合感染症状主要表现为:头部乌黑,鳍基充血发红,尾鳍“镶边”,体侧鳞片疏松、脱落,肛门红肿,轻压有淡黄色粘液流出。鳃贫血肿胀,粘…  相似文献   

17.
福建省主要海水养殖鱼类疾病及其防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通过对福建省沿海海水养殖鱼类发生的疾病种类、主要发病鱼类、疾病主要症状、流行情况及防治方法进行调查,总结出福建省海水养殖鱼类近三年共发生24种疾病,其中病毒性疾病2种,细菌性疾病4种,寄生虫性疾病11种,不明原因疾病7种。这些疾病中危害较大的主要是病毒病、弧菌病和本尼登虫病。  相似文献   

18.
每年4—5月,谷雨至立夏是“大麦黄”时期,是春夏之交,气温,水温逐渐上升,一般平均气温高于水温,正是鱼类生长日趋旺盛,新陈代谢加快时间,但同时也是水中各种病原生物繁殖的大好时机。因此,这时既是鱼类的生长季节,又是易发病的第一高峰季节,应事先做好预防工作。主要预防艾美虫、车轮虫病、竖鳞病、烂鳃病、肠炎病,指环虫病等。每年8月下旬至9月上旬,处暑尾至白露头是“白露心”时期,是秋冬之交,气温,水温逐渐下降,一般平均气温低于水温,鱼类生长日趋减弱,新陈代谢缓慢,这时是鱼类发病的第二高峰季节,特别小青鱼和草鱼…  相似文献   

19.
华鼎可 《水产科技》1991,(3):18-21,45
三、真菌性病 鱼类真菌病,虽大多缺乏原发性病因的直接证据,但已被认为是鱼病的组成部分,其中最广泛最主要的真菌病如淡水鱼类的水霉菌病,而海水鱼类真菌病则少见,已报告能使海水鱼致病的即鱼霉病。  相似文献   

20.
白头白嘴病、烂鳃病都是食用鱼类和观赏鱼类的常见病、多发病。每年流行季节长,如不及时采取有效防病措施,往往引起幼鱼和成鱼大批死亡,不但造成经济上的损失,影响观赏鱼类品种的选育,而且还严重影响金鱼出口创汇任务的完成。现将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鱼病室的硒究成果,以及笔者在各地推广应用所取得的经验,简要介绍,供各地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