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早春利用塑料大棚或日光温室栽培红苋菜,2~3月上市,价格高、销路好、效益佳,667 m~2收入可达万元,为长江流域早春大棚蔬菜种植提供了重要选择。但目前市面上的绝大多数红苋菜品种,包括国内红苋菜种子销量较大的几家公司的品种,在早春大棚低温栽培情况下,叶片都不能变红。为选育在早春大棚低温情况下叶片能变红的苋菜品种,2009年春季,以上海伟诺种业有限公司提供的上海红为母本,以湖北蔬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自育的红  相似文献   

2.
 早春茬番茄双层“天膜”覆盖栽培早春茬番茄栽培长期以来广泛采用的是3层或4层覆盖,即大棚内搭小拱棚、小拱棚下盖地膜或在3层覆盖的基础上再在小拱棚上盖草帘。近年来,笔者在大棚内改用双层“天膜”加地膜;或双层“天膜”加小拱棚覆盖技术,明显地提高了棚温,在最...  相似文献   

3.
<正>马铃薯又称土豆、洋芋、地蛋等。它具有抗旱、高产、优质、高效、营养全等特点,因此成为农村种植结构调整中的优选作物,在我国广泛栽培,栽培方式也多种多样。目前,早春马铃薯保护地栽培除了用地膜覆盖外,还有拱棚内覆盖地膜的两膜栽培模式,大拱棚和地膜之间再搭建小拱棚或二层膜的三膜栽培模式。我们采用的是三膜覆盖的栽培方式。一般于1月  相似文献   

4.
正前期利用新型拱架棚+小拱棚+地膜多层覆盖保温、重施有机肥、增大播种量等技术进行早春苋菜栽培,并套种苦瓜,缓解了连作障碍;后期在新型拱架上覆盖瓜棚网,苦瓜藤蔓上架,立体高效栽培,设施时空利用率高。该栽培模式每667 m2总产值可达1.48万元  相似文献   

5.
早春茬西瓜栽培因早春季节外界气温变化大、拱棚单层膜覆盖的栽培模式保温效果差,容易受到低温影响而遭受冻害。近年来,山东寿光及周边地区瓜农结合生产实际,采用地膜、小拱棚、中棚等7层覆盖的栽培模式进行早春茬西瓜栽培,解决了早春西瓜栽培的保温问题,西瓜产量提高,获得了较好经济效益,希望对其他地区西瓜生产起到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
茄子喜高温,露地栽培只能在无霜期进行,早春利用大拱棚 小拱棚 地膜三层覆盖栽培,可使茄子早定植、早上市.这种栽培模式投资少、效益高,具有很大推广价值,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厚皮甜瓜“四膜一苫”栽培是在原来两膜、三膜栽培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由于四膜一苫果实成熟早,在5月上旬上市,正赶上“五一”旅游的黄金季节,虽然产量与前者相同,但经济效益却可成倍增长。所谓“四膜一苫”,即天膜、地膜,前期中间加盖小拱棚小拱棚上面盖一层膜,膜上面盖一层草苫,草苫上面再盖一层膜。共四层膜一层草苫。现将其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一、选用优良品种要选用抗病、抗寒、抗逆性强,早熟且含糖量高的品种。如,伊丽莎白、美丽、雪美、抗病状元、早红、金蜜等。二、培育壮苗1.播期在元月中、下旬火炕育苗或铺设地…  相似文献   

8.
马铃薯三膜覆盖(即采用地膜、小拱棚、大拱棚三层覆盖)大垄双行栽培是一种新型高产栽培模式,产品可比双膜覆盖栽培的提早上市7~10天,经济效益较好。  相似文献   

9.
翟胜祥 《蔬菜》2010,(12):18-20
<正>枣庄市种植马铃薯历史悠久。近10年来,利用钢架大拱棚(竹木结构大拱棚)+中拱棚(小拱棚)+地膜栽培方式(俗称"三膜覆盖")栽培早春马铃薯,面积逐年增加,设施管理技术不断提高。广  相似文献   

10.
马铃薯是一种营养全面的蔬菜,利用多层覆盖进行早春保护地栽培,可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收获上市,价格高,销路好,一般每667m2产2000kg左右,产值4000元上下,经济效益较高。一、选择地块,施足底肥种植马铃薯应选择上层深厚,土壤肥沃,旱能灌,涝能排的沙壤上或壤土地块。结合整地,每667m2施优质有机肥5-7m3、硫酸钾复合肥100kg作基肥,以供马铃薯充足的养分。二、早建拱棚,提高地温三膜覆盖是指大拱棚加小拱棚加地膜覆盖,二膜覆盖是指中拱棚加地膜覆盖。不论采用哪种覆盖方式,大、中拱棚均应在马铃…  相似文献   

11.
早春苋菜—春苋菜—夏大白菜秧—夏生菜—秋花椰菜高效栽培模式,早春选用受市场欢迎的红苋菜品种进行春提早二茬栽培,供应武汉春淡市场,上市早,产量高,效益好;夏季针对武汉市高温暴雨种大白菜秧、生菜等供应武汉秋淡市场,生长期短,产品俏,效益高;秋季选用近年受市场欢迎的青梗松花球品种,花球细嫩、风味鲜美、产量高、效益好。667 m2产值达2.4万元。  相似文献   

12.
正采取大营养钵育苗移栽,利用三膜覆盖栽培,使早春菜豆提前至5月上中旬上市,较露地直播提早上市50 d(天)左右,较大拱棚直播提早上市20 d(天)左右,经济效益明显提高。生产中做好育苗棚增温、各生育阶段综合管理是关键。山东省蓬莱市菜豆露地栽培的上市时间在6月上旬,种植效益不高;塑料大棚直播栽培比露地栽培提早30 d(天)上市,增效不明显。当地技术人员从2010年开始利用现有塑料大拱棚的栽培环境,采取大营养钵育苗移栽、三膜覆盖技术使早春  相似文献   

13.
《中国瓜菜》2019,(5):78-79
大棚4膜早春黄瓜—夏秋黄瓜—秋延菠菜栽培模式,是近3 a(年)石家庄市藁城区大拱棚黄瓜基地规模推广的一种高效优化模式。该栽培模式通过引进新品种、大棚改原来的顶部单膜为顶部3膜再加上膜下沟灌共4膜多层覆盖技术的应用,可较原来大棚单膜早春黄瓜定植时间提前25~30 d,提前上市30 d左右,同时正确合理安排茬口,从而达到高产高效。  相似文献   

14.
马铃薯三膜覆盖(即采用地膜、小拱棚、大拱棚三层覆盖)大垄双行栽培是一种新型高产栽培模式,产品可比双膜覆盖栽培的提早上市7~10天,经济效益较好.  相似文献   

15.
杜泽湘 《吉林蔬菜》2012,(10):25-25
滕州市作为全国最大的马铃薯二季作栽培地区,利用三膜/两膜多层覆盖进行早春保护地栽培,可提前至4月下旬收获上市,价格高,销路好,平均亩产量达到3500千克,亩产值6000元,经济效益较高。  相似文献   

16.
山东沂南县对老旧大拱棚进行改造升级,新建设的双膜双结构大拱棚坚固耐用、空间大、操作方便,保温性好。探索出的双膜双结构大拱棚黄瓜—芹菜栽培模式实现了大棚蔬菜的周年生产,早春黄瓜可提前30~40 d(天)定植,提早上市,增产增收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7.
在两膜覆盖基础上增加草苫覆盖和一层膜覆盖2种类型,对3种小拱棚覆盖类型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3种覆盖类型均有利于西瓜的生长发育;根据成熟期提前、产量和经济效益综合评价,两膜一苫类型最好,其次为三膜覆盖,最后是两膜覆盖。以育苗方式比较,两膜一苫每667m2的经济效益比三膜覆盖高654元,比两膜覆盖高1100元。两膜一苫类型是值得在宁夏大力推广的小拱棚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18.
早春茬拱棚栽培番茄可以填补冬暖式日光温室栽培番茄及露地栽培番茄市场空当,效益高。平菇,是栽培最为广泛的食用菌,早春茬生产的平菇味道鲜美,价格高。应用早春茬拱棚番茄间作平菇栽培技术,即使在低温的早春,也能生产出肥厚、鲜嫩的优质平菇。该法比常规栽培法增产55%以上,生物学转化率达210%以上。  相似文献   

19.
徐冉  左天逸 《蔬菜》2000,(5):29-30
近年来辣椒价格稳中有降,为达到“稳定主作,增产增收”的目的,我们从1997年春开始,连续3年在淮阴市黄码乡、径口乡、宝应县郭桥乡、灌南县六塘乡等多点,推广应用春提早辣椒立体套作栽培技术,取得了突出的经济效益,其中“一椒两瓜三豆”是较好的栽培模式,每667m~2辣椒平均收入6667元,其它辅作平均收入5786元,比纯种辣椒增收86.8%,现将有关栽培技术总结如下。一、种植模式采用塑料大棚“三膜一帘”(大棚膜、小拱棚膜、地膜、小拱棚上草帘)的栽培方式。以长110m,宽6m的大棚为例,中心立柱每2.5…  相似文献   

20.
大棚秋延后辣椒套种落葵是杭州市郊区菜农近年来试验成功的一种新的高产栽培模式。 1997~ 1999年种植面积达到 333hm2( 5 0 0 0亩 )以上 ,该模式 6 6 7m2 可产辣椒130 0kg ,落葵 5 0 0kg。按近 3年平均价格(辣椒 8元 /kg ,落葵 3.0元 /kg)计 ,产值可达1190 0元。比单作辣椒或落葵均有明显的增效。现介绍如下。1 大棚结构及保温方式①大棚应于 8月中旬建成 若采用竹架大棚栽培 ,则棚宽 6 .0m ,中柱高 1.8~ 2 .0m ,南北走向 ,长度因地而异。采用“三膜一苫”保温方式 ,即大拱棚里套中拱棚 ,中拱棚里套小拱棚 ,小拱棚外面盖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