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 毫秒
1.
中国古典园林闻名于世,讲究的是取于自然又高于自然,在世界园林体系中属于自然山水式园林,中国园林在各国得到传播发扬。18世纪以后产生了以自然为基础设计的英国园林,与中国自然山水园林不同,它属于自然风景园林,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对于欧洲影响很广,成为了园林主流派。浅析中国自然山水式园林与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异同,以供相关人士参考与交流。  相似文献   

2.
杨易昆 《现代园艺》2013,(16):79-79
人们在游览园林时,在审美要求上是欣赏各种风景,并从中得到美的享受。园林是一种多维空间供游人身临其境进行游赏。本文以重庆园博园巴渝园为例,从地貌、水体、建筑、道路广场、种植设计等方面论述自然式园林布局及其特征。  相似文献   

3.
中国园林是一种自然式山水园林,追求天然之趣,善于从自然中提取元素,源于自然却高于自然,是对自然之美的高度统一与升华。在造园中掇石叠山被列为造园所需考虑的首要因素,这就要求造园者充分利用空间营造出江山无尽的园林的意境。  相似文献   

4.
中英两国的古典园林,相对于法国的规则式造园形式,在造园风格上同属自然式园林。中国古典园林分为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具体风格上以自然式山水园林为主,从魏晋南北朝到明清之际逐渐形成其明确的风格,18世纪属于明末清初,是中国自然山水园林的成熟期。而英国的自然风景园林在18世纪初才突破法国规则式园林的束缚,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因此,文章运用了平行比较的方法,对18世纪中英两国的造园风格进行对比分析。通过对两国造园风格形成的原因及特点分析,深入比较中英两国造园艺术的具体风格与造景手法,对现当代风景园林设计有较大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5.
园林绿化工程主要是建设风景建设绿地的工程,工程包括许多内容,比如:地形改造工程,排水工程,喷泉工程,假山工程,种植工程等,在现代最为值得关注而且严峻的问题是其中的大树移植技术,并且大树移植技术是园林建设一项重要方式,以下就对园林工程中大树移植技术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蔡华 《花木盆景》2008,(5):36-38
初次看到“花境”两个宇时,还以为是错别字,接触园林行业后才发现花境原来是指花卉在园林道路两旁、建筑物前、绿篱前、树群前、树丛前的自然式的带状布置。它是模仿自然界深山小径两旁的各种奇花异卉自然散布生长、错落有致、垂铺林缘的景观。  相似文献   

7.
苏军委  李硕 《中国园艺文摘》2013,(9):143-144,154
随着师法自然的园林越来越受到追捧,园林微地形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植物配置在微地形的营造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将从园林微地形的概念、功能和不同类型微地形的植物配置作用、微地形各空间的植物配置等方面阐述微地形营造以及与植物配置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典园林作为古典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它的漫长发展历程中不仅影响着亚洲汉文化圈内的朝鲜、日本等地,甚至远播欧洲。中国古典园林指的是世界园林发展第二阶段上的中国园林体系。它由中国的农耕经济、集权政治、封建文化培育成长,比起同一阶段上的其他园林体系,历史最久、持续时间最长、分布范围最广,这是一个博大精深而又源远流长的风景式园林体系。  相似文献   

9.
中国山水田园诗和中国自然式山水园林是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是中国文化这同一枝干上的两朵奇葩,二者相互影响,形成了各自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特点  相似文献   

10.
佚名 《花木盆景》2008,(4):F0002-F0002
中国盆景像中国园林一样,蕴涵着典型的中国式审美。它以微缩的自然和幽远的意境表达“诗意的栖居”的文人理想,精雕细琢却又力避匠气,既是园林中的景观,又与园林的意趣一脉相承。  相似文献   

11.
吕道山  李昭北 《花卉》2016,(16):46-47
园林绿化工程在塑造景观的时候,一般都是融合我国古典园林中的叠石理水理念,从而提高园林景观的自然山水之美。园林工程中的山景一般都通过假山及掇山设计来体现,而水景的营造都是利用理水手法。山石、花木、水景以及建筑等组成了园林独特的景观效果。我国传统园林一般都表现为自然山水园林,山景与水景是密不可分的,将山对稳重与不定形、流动的水结合起来,可以形成景观的鲜明对比。本文就对园林假山系列的叠石理水进行研究,通过探讨假山驳岸的叠石理水技术,从而为我国园林山水的造景提供几点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2.
微地形处理是绿化种植的前提和基础,将其与植物种植设计综合考虑、有机结合,才能营造出优秀的绿化景观。文章以安阳市图书馆、博物馆附属景观绿化工程为例,探讨、论述园林微地形处理原则及园林微地形处理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3.
园林建设,涉及山水、地形、建筑、植物各个方面,是一项复杂的工程。从规划、设计、施工、养护、管理等方面分析了当前园林建设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提出发展策略,对实现园林建设科学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以邯郸市龙湖公园为例,通过保留利用原有地形、野生植被,和创造性使用荷池、青石、原木、芦苇、榆树、竹篱笆等充满野趣的造景元素,在现代都市园林中营造出一处处简洁随意、自然拙朴的景观小品,使游人在都市中也能享受到回归乡土自然的情感,丰富了现代园林的表现手法。  相似文献   

15.
环境艺术设计已经发展成为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它与规划、园林、生态、地理学、工程、艺术、人文科学等多门学科交叉融合。微地形在景观设计中起到重要作用。依据景观设计的基本原理,就公共绿地、居住区绿化等不同绿地类型的微地形处理手法进行探讨,提出环境艺术设计园林方面一些常见微地形的处理原则。  相似文献   

16.
园林是在一定的范围内,利用并改造天然山水地貌或者人为的开辟山水地貌,结合植物与建筑,从而构成一个可供人们观赏游玩的环境。创造这样一个环境的过程成为园林设计,也就是人们所称的"造园"。园林的规模大小不一,内容也有繁有简,但都是包含着五大基本的要素:地形、植物、建筑、广场道路及园林小品。  相似文献   

17.
不同类型的园林树木,其修剪整形技术应有所不同。行道树修剪,在主干及一般干道上多采取规则形树冠,修剪整形成杯状、开心形等立体几何形状,在无机动车辆道路、园林小区干道或狭窄巷道内,可采用自然式树冠。花灌木的修剪,要根据其生长习性和开花习性因树势因时进行。藤本类的修剪主要有棚架式、篱垣式、附壁式等处理方式。竹类植物修剪整形常在移植前进行,栽植后则以造型为主。  相似文献   

18.
深入了解与分析勒诺特尔式园林。在此基础上以意大利、荷兰、德国和俄罗斯为例,探讨勒诺特式园林对欧洲国家的影响,以及这4个国家对勒诺特尔式园林的造园手法的运用、融合、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周曙  吴淑平 《现代园艺》2012,(15):42-44
通过对法式古典园林的研究,了解法式古典园林的风格特征和审美倾向,以及其最具代表性的诺特尔式园林艺术风格,分析其造园手法、关学价值和造园思想,找出诺特尔式园林语言中的欧洲古典主义园林精髓以及部分符合现代审美主张的处理手法,为研究中法古典园林对比做铺垫。  相似文献   

20.
勒·诺特尔式园林是17世纪源自法国的一种偏好理性设计语言的古典主义园林形式,影响了欧洲各国的造园艺术活动近百年之久,进而影响到各国的城市建设。本研究以勒诺特尔时期奥地利美泉宫(Schloss Sch?nbrunn)为例,通过分析美泉宫的空间结构及形式语言,从轴线、林荫路、丛林园、水景、剪型植物、刺绣花坛、雕像等勒·诺特尔式园林造园要素的角度分别进行对比分析,探析法国勒·诺特尔式园林对美泉宫造园艺术的影响及美泉宫异于勒·诺特尔式园林风格的奥地利本土化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