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验对川西高原半高山地区马铃薯/玉米/大白菜套作、马铃薯-玉米套作、小麦-玉米套作3种套作模式的产量和经济效益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实行马铃薯-玉米-大白菜套作种植总产量、总产值、净收益均极显著高于其它两种套作模式.  相似文献   

2.
马铃薯、玉米和大豆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其种植和高产栽培技术一直备受农业科学家关注。以马铃薯、玉米和大豆带状复合种植高产栽培技术为主题,探讨了该种植模式对3种作物产量的影响,以及种植密度、施肥、灌溉等方面的优化策略。研究表明,马铃薯、玉米和大豆带状复合种植可以最大程度地利用土地资源,提高作物的产量。在种植密度方面,合理的间距可以减少农作物间的竞争情况,有效保障光照和空气流通,进而促进作物生长。适当施肥和灌溉可以提供作物所需的养分和水分,进一步提高产量。叙述了马铃薯、玉米和大豆带状复合种植高产栽培技术,该技术有望成为现代农业生产的一种可行模式,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马铃薯在世界上是总产量仅次于小麦、水稻和玉米的主要作物。我国马铃薯的种植面积约466万公顷,鲜薯产量0.7亿吨/年,处于世界第一位。马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以大豆、玉米、蚕(豌)豆、番薯和马铃薯等常见旱粮作物为研究对象,通过大量的试验研究和组装创新,探索出包括"浙贝母/鲜食春玉米-鲜食秋大豆"旱地新三熟种植模式、"蚕豆/春玉米-夏玉米-秋马铃薯"一年四熟模式、"春马铃薯-水稻-秋马铃薯"高效种植模式、"迷你番薯-迷你番薯-蔬菜"一年三熟模式、"大麦/春大豆-晚稻"一年三熟模式、"棉田套种豌豆"节本增效技术和"大棚番茄套种甜玉米"种植模式等一系列的鲜食旱粮作物新型的高效种植制度和高产栽培技术。通过粮经结合、水旱轮作、单作套种和秸杆等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等模式与鲜食旱粮生产有机结合起来,不仅大大提高了有限耕地的复种指数,还进一步提高了旱粮作物的产量、品质和种植效益,实现了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对乌兰察布地区胡麻/大豆、胡麻/玉米、胡麻/马铃薯、胡麻/甜菜及胡麻/燕麦5种不同胡麻带田种植模式下作物生育期、经济性状、产量及经济效益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5种胡麻带田种植模式中,胡麻/马铃薯带田中两种作物株高高低搭配合理,共生期短,减小了光热水肥的竞争,胡麻和马铃薯667m~2产量分别达到相应单作的69.1%和64.4%,土地当量值达1.33,胡麻/马铃薯的667m~2总产值比单作胡麻高649.8元,是当地理想的胡麻带田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苕子与其它作物的3种间套模式与冬闲土的经济效益比较表明:不同苕子种植模式较冬闲提高玉米产量100~553.7kg/667m2,增幅27.5%~52.4%。不同种植模式总收入是较冬闲地—玉米增收496~958元/667m2,增收幅度达85.4%~164.9%。不同苕子种植模式纯收入较冬闲模式增收436~740元/667m2,增幅105.8%~179.6%。纯收入从高到低的排列是:苕子/马铃薯—玉米小麦/苕子—玉米苕子—玉米冬闲—玉米。  相似文献   

7.
春马铃薯、春玉米/秋马铃薯、花椰菜高产高效种植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铃薯生育期短、性喜冷凉,是适宜的间作套种作物。枣庄市马铃薯种植属中原二季作栽培区,常年种植面积4万hm2,主产区滕州市是著名的“中国马铃薯之乡”,是山东省最大的马铃薯生产基地。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薯农摸索出了许多间作套种模式,其中春马铃薯、春玉米/秋马铃薯、花椰菜  相似文献   

8.
西南地区不同套种模式对土壤肥力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不同作物组合的种植模式对土壤肥力及经济效益的影响,寻找作物搭配合理、低投入高产出的套作模式。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研究比较了4种套作模式(小麦/玉米/大豆、小麦/玉米/甘薯、小麦/高粱/大豆、马铃薯/玉米/大豆)的土壤肥力、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差异。连续种植3年后,各种植模式的土壤养分含量基本维持或得到提升(速效钾除外)。甘薯茬口对全钾、速效钾消耗均较大,需适当提高钾肥用量。小麦/玉米/甘薯的总产量最高,小麦/玉米/大豆模式的大豆单产量最高,小麦的单产各模式无显著差异。不同模式收益表现为,小麦/玉米/大豆马铃薯/玉米/大豆小麦/玉米/甘薯小麦/高粱/大豆;产投比表现为,小麦/玉米/大豆马铃薯/玉米/大豆小麦/玉米/甘薯小麦/高粱/大豆。小麦/玉米/大豆收益为14196.41元/hm~2,产投比为3.69:1,均为所有模式中最高,加之大豆茬口可以活化土壤养分,是相对理想的套作模式。  相似文献   

9.
<正>美国农业部公布了玉米、陆地棉及马铃薯三种作物的农药使用情况。2010年,草甘膦(异丙胺盐)是在玉米作物上应用最为广泛的除草剂,调查涉及的25个州的玉米种植面积占全美玉米种植量的94%,其中有三分之二的玉米作物使用过这种除草剂,用量总共为57050万磅(合26000吨);其次是除草剂阿特拉津,施药面积占  相似文献   

10.
依据高寒阴湿地区气候特点、主栽作物类型和农业生产现状,通过4年蚕豆与地膜玉米、马铃薯、油菜、当归高产高效复合种植栽培技术试验研究,总结提出了蚕豆与地膜玉米、蚕豆与马铃薯、蚕豆与油菜和蚕豆与当归4种复合种植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1.
雷耀华 《中国种业》2002,(11):50-51
马铃薯是甘肃省庆阳地区除小麦、玉米外第三大作物,全区种植面积约4万hm2,占粮食作物总面积的12%.马铃薯新品种会川161是庆阳地区农科所1990年引自甘肃省农科院粮作所会川站的材料,原编号161-86(35-13/73-2l-1).  相似文献   

12.
马铃薯套玉米及玉米间大豆种植系统间套优势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赖众民 《作物学报》1985,11(3):163-172
1974~1983年在云南省玉米主产区宣威县的不同农业生态环境条件下,研究了马铃薯套玉米及玉米间大豆间套优势的适用价值以及构成间套优势的机理。试验表明玉米与马铃薯、大豆间套在旱地作物种植系统中很有应用价值。从粮食产量与经济纯收入分析,条带马铃薯套玉米的效益高;从劳动生产率与能量再生率分析,条带玉米间大豆的效益好  相似文献   

13.
充分利用光热和现有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是当前种植业结构调整中值得探索的一条途径,也是一项提高复种指数,促进农民增产增收的有效方法.六枝特区从2000年开始,经过几年不断摸索实践,因地制宜探索出了马铃薯-玉米-胡萝卜一年3熟高效栽培模式,到2005年全区共示范面积246hm2,平均单产粮食593.4kg/667m2(其中:玉米301kg/667m2,马铃薯292.4kg/667m2,马铃薯按5:1折粮)胡萝卜单产1228kg/667m2,单产值2104.7元/667m2,(玉米:1.3元/kg,马铃薯0.5元/kg,胡萝卜0.8元/kg计)比单作玉米-马铃薯增加产值982.4元/667m2,该模式共新增产值362.5万元.  相似文献   

14.
<正>山西作为马铃薯的主产区之一,马铃薯在许多地方既是传统种植作物玉米、小麦以外的第三大作物,也是山西广大贫困山区的主要食物和重要的种植收入来源,但近年来,由于受周边省份马铃薯产业迅猛发展势头的影响,山西马铃薯产业发展水平减缓,马铃薯种植面积、产量、单产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导致马铃薯单产低的主要原因是由病毒引起的种薯退化,脱毒种薯应用则是提高马铃薯产量和质量的重要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5.
庆阳市马铃薯种植环境、技术等优势明显,马铃薯产业发展势头良好,但存在加工产业链短、种植品种单一、机械化程度低、生产效率低下等问题。2015年,农业部提出马铃薯主粮化战略,把马铃薯作为继小麦、水稻、玉米之后的第四大主粮作物,为庆阳市推进马铃薯产业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现就该市发展马铃薯产业的优势、现状、存在问题及建议对策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6.
适宜河南省的马铃薯间作套种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铃薯又名土豆、洋芋、洋山芋、地蛋等,是世界上广泛种植的一种作物,其种植面积及总产量在各种作物中排列“第四”,仅次于小麦、玉米和水稻,是许多国家的主食。目前我国马铃薯种植面积居世界前位。每年播种面积在7000万~7500万亩,根据《种子法》的有关规定,马铃薯被农业部确定为主要农作物。  相似文献   

17.
为提高川东北丘陵区种植效益,创新探索春玉米-川明参/春玉米2年3熟栽培新模式,不仅解决了粮经作物争地矛盾、农村劳动力缺乏的问题,而且充分发挥了土地增产潜力,增加了复种指数,实现当代农业轻简高效。  相似文献   

18.
正马铃薯是陕西省定边县传统的粮菜兼用作物,也是全县第一大宗农作物,种植历史悠久。2007年定边县被农业部命名为"中国马铃薯特产之乡"、获陕西省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及产品认证;2009年"定边洋芋"被国家工商总局注册受地理标志保护;2015年初,定边成为农业部在西北地区唯一的马铃薯主食化示范实验县;2016年初,定边又以马铃薯成为陕西省农业主导产业转型升级粮食类示范县。1轮作倒茬种植马铃薯对前茬要求不严格,但不能连作,应选择豆类、玉米、油料、荞麦等作物为前茬。  相似文献   

19.
宽厢宽带菜用玉米间套马铃薯示范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旱地宽厢宽带分带种植是近年发展较快的旱地复合种植新模式,特别足玉米宽厢宽带间套其他作物在铜仁市许多地方推广应用,增产增效明显,尤以低热河谷地区宽厢宽带菜用玉米间套马铃薯地膜覆盖栽培模式经济效益最显著,成为城郊农民增收的新渠道。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旱地宽厢宽带在作物、时空及经济、生态效益之间的最大边际效应。为此,进行了菜用玉米宽厢宽带间套马铃薯地膜覆盖栽培示范。  相似文献   

20.
通过马铃薯、玉米单作、单套单、双套双、单套双、双套单等种植模式研究,结果表明:单作玉米比单作马铃薯经济效益高;马铃薯与玉米套作均比单作玉米或单作马铃薯经济效益高;在套作模式中,以单套单或双套双效益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