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长富2是着色系富士优良品系之一。1980年春,农牧渔业部由日本引入接穗,分配在我站进行高接换种。被改接的品种有国光、元帅、青香蕉、金冠和鸡冠等共128株,树龄为10~13年生。高接后的调查初步看出,以国光为砧树改接长富2的综合效应最好。嫁接成活率高,为92.5%(元帅、青香蕉,金冠高接长富2的嫁接成活率分别为71.2%、83.4%和88.8%);生长强旺;成花早,  相似文献   

2.
缺授粉树苹果园的增产措施河北省大名县大龙乡前沙路村1968年定植的国光苹果园,由于缺少授粉树,多年来产量一直不高。1988年和1989年分别开展试验,其方法是以一批国光树为对照树不高接花枝,另一批以1-10厘米长度的元帅、青香蕉等品种的花枝为接穗,在...  相似文献   

3.
谢宝利  刘国林 《河北果树》2009,(6):11-11,14
2005年开始,对山地国光苹果进行了克服大小年缮果的试验。试验地点在承德县上板城镇,山地果园,面积3.33hm^2,选择该园中360株17年生结果树,其中主栽品种国光300株,授粉品种红元帅20株,倭锦30株,印度10株。2005年以前,由于管理粗放,  相似文献   

4.
为摸索苹果密植丰产技术,我场一九七四年春建立了1.82亩的苹果乔砧密植试验园。密度包括2×2、2×3以及3×3米丛栽三种;品种主要是金帅、鸡冠,夹有部分国光、青香蕉。 试树1974年春定植一年生苗,1975年有70%植株开花,收苹果125斤,最多一株金帅结42个果。1976年鸡冠、金帅全部结果,总产2714斤,平均亩产1491.2斤。金帅最高株产47斤,丛产70斤,鸡冠最高株产40斤。 试验树栽时挖了大穴,施足底肥;栽后,地下适时追肥合理用水;树上轻剪多用、拿枝 顶。长树促花,树壮果早。目前,树已见密,今后如何控制、利用,尚待在实践中学习、摸索。 山东省德州市…  相似文献   

5.
阿克苏地区1988年定植的苹果树,以黄元帅、国光、新红星、红元帅等老苹果品种为主。1994年将以上老苹果树进行高接改良为秋富、长富等品系。目前部分高接树出现枝枯、伤疤不愈合、腐烂病及整株死亡等早衰现象。具体表现为:主干(枝)干枯;剪锯口伤疤处患  相似文献   

6.
天津市北大港农场二队,1971年栽植苹果树135亩,株行距为6×6米,每亩栽植18.5株,主要品种有国光、金冠、元帅、红星、红玉、鸡冠、祝光等。1975年见果,1983年进入盛果期,产量一直稳定在2500公斤左右,而且品质好,经济效益高。主要经  相似文献   

7.
建昌县‘红富士’苹果优质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果园位于建昌县黑山科乡小台子村,1998年定植,株行距4 m×5 m,品种为‘国光’。2001年全部高接换头,改为‘红富士’,配以少量‘金冠’为授粉树。现有‘红富士’苹果490株,占地1 hm^2。该园位于山地,海拔700 m左右,沙壤土,是一个典型的靠自然降水维持生长结果的旱作果园。  相似文献   

8.
建昌县温杖子乡白庙子村董殿胜家庭果园已成为全县闻名的密植早丰典型。该园建于1998年,面积1333m2,当年栽苹果树135株,1992年栽苹果树17株,计152株,其中国光110株,除基部三主枝仍保留国光外,其余均高接富士。授粉树鸡冠15株,金冠27...  相似文献   

9.
<正> 国光、祝光、元帅为苹果主栽品种,幼树和初结果期树生长旺盛,结果晚,早期产量低,是当前生产上存在的重要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对国光等幼树进行晚春修剪(简称晚剪),多年试验与实践证明,国光等幼树晚剪后,由于萌芽和成枝率提高,树势得到缓和,5年即开始结果,6年丰产.如新金县四中果园4年生国光树连续两年晚剪,5年生株产8.25斤,6年生达37.2斤,而冬剪对照树(6年生)平均株产  相似文献   

10.
甘肃农业大学教学实验农场二站果园,1957年建园,株行距7×7米。1969年发现一株9年生的红元帅和一株8年生的国光树苹果锈果病(花脸病)棺当严重,所结采实根本没有食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陕西苹果品种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1 品种发展历史回顾 建国以来,陕西苹果生产经历了五个重要的发展时期,每个时期品种结构和布局都有很大变化。回顾历史,无疑对今后的苹果品种发展和结构调整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建国初期(1949~1956年)陕西苹果生产处于起步阶段,主要品种为当时传统栽培的倭巾、红玉、国光和青香蕉。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随着秦岭北麓苹果林带的建设和发展,在原有4个主栽品种的基础上,又增加了金冠、鸡冠、祝光、元帅等品种,品种结构逐渐趋于多样化。同时,针对国光、红玉、金冠等主栽品种在生  相似文献   

12.
热处理脱毒法培育苹果无病毒母本树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1981~1984年试验,先后采用热处理脱毒法,获得无病毒原母本树红星品种3株,金冠5株,国光4株,赤阳2株,为建立无病毒母树园,繁殖无病毒苗木,解决病毒病防治问题,奠定了初步基础。  相似文献   

13.
我场共有国光结果树25444株,1981年国光原为“大年”,但由于座果率低(个别园段花序座果率仅为11.3%),竟造成减产,全场国光平均株产只有69.5斤,为正常年景平均株产160余斤的42%左右,为弄清其严重落花落果的原因,我们进行了一次调查,其情况如下:国光品种是一个座果率较高的品种,果实种子较多,一般含8~9粒种子,而去年我们调查发现,果实种子数比往年少,如表1。  相似文献   

14.
1992年春,在卢龙县卢大岭果园对1987年10月定植,行株距为5m×4m的国光、金冠、胜利低产值苹果园,高接为长富2、青富13高产值苹果园。高接园为4.2hm2(公顷)、2100株,其中含高接树3.15hm2、1575株和未高接授粉树1.05hm2、525株,高接树与授粉树的比例为3∶1;对照园为1.4hm2、700株。在良好的综合管理条件下,1992—1996年的5年中,每公顷累计产量高接园为54472.8kg,对照园为86975.2kg;每公顷累计产值高接园为114336.7元,对照园为99362.9元。虽然高接园比对照园5年每公顷累计产量降低了37.4%,但累计产值却增加了15.1%。文内总结了其高接增值的主要技术。  相似文献   

15.
我们老爷庙大队第一生产队共有果园面积198亩,有苹果树4428棵,其中结果树3045棵。我们于1961年在一块土质瘠薄的山地建立了一处丰产园。以5×4.5米的行株距,亩栽29.64株定植了乔砧树847棵,共占地28.57亩,近年亩产7000余斤,其中有8.18亩国光连续4年亩产超万斤。详见表1。  相似文献   

16.
前些年 ,山东省苍山县甘霖乡新建苹果园和更新苹果园时 ,把苹果老品种国光、红星等栽入苹果园中 ,现在 ,大多数苹果树已进入盛果期 ,老品种品质差、售价低 ,严重影响了果农的收益 ,挫伤了果农的积极性 ,造成部分果园放任不管或刨树毁园。为解决这一问题 ,我们于1 996~ 1 998年进行了高接改换良种技术试验、示范推广 ,取得了明显的效果。1 高接改造前的概况及改造后的效果  试验在苍山县甘霖乡灰墩村苹果园进行。该园 1 988年定植 ,总面积 8hm2 (公顷 ) ,行株距 3 m× 2 m,共栽植苹果树 1 3 3 2 0株。立地条件差 ,管理粗放 ,山地 ,有水浇…  相似文献   

17.
来稿摘登     
<正> 五十亩苹果园连续八年亩产超万斤山东省威海市河西大队,原有48亩(1581株)22年生的坡地苹果丰产园,1982年又增加2亩(70株)10年生初结果树,构成50亩苹果丰产园,计1651株。主栽品种为国光,占总株数的63.8%,红玉占15%,元帅占10%,其它为青香蕉、金冠、祝等。多年来通过适度密植,提高土地利用率;深翻  相似文献   

18.
皮孔组织结构及密度与苹果枝干粗皮病发生的关系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通过对轮纹病菌(Botryosphaeria berengriana f.piricola)引起的枝干粗皮病不同感病程度的3个苹果品种富士、国光、鸡冠的树皮皮孔组织结构和密度的研究,发现高感品种富土、中感品种国光和免疫品种鸡冠在皮孔组织结构及密度上存在显著的差异。富士和国光的皮孔结构基本相似,均是先期开口,皮孔下无木栓组织,中后期开口加大,其下形成木栓组织。而鸡冠则是先期不开口,其下有木栓组织,中后期逐渐开口。鸡冠皮孔组织结构的这种特异性是其对枝干粗皮病免疫的主要原因。富士皮孔密度最大,国光次之,鸡冠最低。相关分析表明树皮皮孔密度与枝干粗皮病的病情指数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9.
富士苹果是日本农林水产省果树试验场盛岗支场1939年以国光和元帅(国光×元帅)为亲本杂交,1951年选出优良单株,1962年定名的一个晚熟品种。着色系富士乃富士之芽变,它以早实、丰产、果大、优质、晚熟,耐贮、抗性强享有盛名。着色系富士植株生长健壮,枝条萌发率高,(70%以上),成枝力强(3—4)。树姿开张。成形易,具有腋化芽结果习性。早实性强,一般定植后第三年见果,本所四年生“长富2”产量3.61斤/株,四年生“长富6”产量2.67斤/株,三年生“秋富1/M26”产量3.46斤/株。单果重250克左右,最大  相似文献   

20.
<正> 花芽分化物候期是果树科研和生产的基本资料,为了解天津地区的苹果花芽分化特点,我们于1977-1978年在红光农场进行了观察.观察在该场五队进行,品种有祝光、元帅和国光,18-19年生.苹果园产量较低,单株负载量不大(1974-1978年平均株产在70-170斤之间),但有大小年现象.1977年7、8月连降暴雨,果树曾短期(23天)处于淹水状态.1978年又因连续阴雨,观察地段处于泥泞状态.两年观察分别在小年树(1977)和大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