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小麦受冻后的植株症状表现分为两类:第一类是严重冻害,即主茎和大分蘖冻死,心叶干枯,一般发生在已拔节的麦田,会影响产量。第二类是一般冻害,症状表现为叶片黄白干枯,但主茎和大分蘖都没有冻死,对产量基本没有影响。根据主要影响我国小麦生产的冬季冻害、早春冻害(倒春寒)和低温冷害的三种类型,分类春管受冻麦田应采取的补救措施主要有:  相似文献   

2.
冬季冻害可造成冬春季节小麦死苗死蘖。冬季冻害是小麦进入冬季以后,到越冬期间由于寒潮降温引起的冻害。根据小麦受冻后的植株症状可分为严重冻害和一般冻害两大类。严重冻害是主茎和大分蘖死亡,心叶干枯,一般发生在已拔节的麦田,这类冻害会影响小麦产量。  相似文献   

3.
<正>一、小麦冻害指麦田经历连续低温天气而导致的麦穗生长停滞。冻害较轻的麦田,麦株主茎的幼穗受冻后,仍能正常抽穗和结实,但穗粒数明显减少。冻害较重时,主茎、大分蘖幼穗及心叶冻死,其余部分仍能生长。冻害严重的麦田,小麦叶片、叶尖像水汤一样地硬脆,后青枯或青枯成蓝绿色,茎秆、幼穗皱缩死亡。二、冬小麦冻害常见的类型冬小麦冻害主要分越冬期冻害和春季倒春寒(寒流)冻害两大类。三、冻害原因分析  相似文献   

4.
<正>根据天气预报,今年可能会出现极寒天气,对小麦的安全越冬会造成极大影响。因此,预防小麦冬季冻害非常有必要。小麦冻害主要分为两种情况一是越冬期冻害。11月底至12月初,如果出现严重霜降或冻雨,极易造成越冬期冻害。冻害程度较轻时主茎和大分蘖的幼穗受冻,叶片皱缩严重,即使抽穗,顶端和下端缺粒严重;冻害严重时,小麦叶片、叶尖干枯或青枯,心叶脱水,甚至死亡。二是返青期冻害。通常指的是倒春寒影响。  相似文献   

5.
两种穗型小麦品种分蘖衰亡进程中茎蘖碳氮代谢的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大穗型品种兰考矮早八和多穗型品种豫麦49-198为材料,研究2种穗型小麦品种茎蘖叶片糖氮代谢差异及与分蘖成穗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兰考矮早八较豫麦49-198具有冬前分蘖比重低、春季分蘖比重高、无效分蘖春季衰亡持续时间长和分蘖成穗率低的特点。兰考矮早八氮素代谢相对较弱,茎蘖叶片氮含量、氨基酸含量和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均明显低于豫麦49-198,不利于大穗型品种春季分蘖幼穗分化顺利进行。兰考矮早八植株碳素代谢相对较强,茎蘖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和蔗糖磷酸合成酶(SPS)活性高于豫麦49-198,有助于大穗型品种春季分蘖生长需要。主茎与分蘖间比较,以上糖氮代谢指标均表现为主茎蘖Ⅰ蘖Ⅱ,且随分蘖时期进行茎蘖间差异逐渐增加,兰考矮早八表现更为明显,主茎优势突出。豫麦49-198分蘖Ⅰ碳氮代谢强度占主茎比例相对较高,该分蘖能够成穗,而兰考矮早八两分蘖和豫麦49-198分蘖Ⅱ碳氮代谢强度占主茎比例相对较低,严重影响其分蘖发育成穗。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新疆部分冬麦区遭受罕见的低温冰冻灾害。本文针对冬麦田遭受冻害的时间和程度不同,通过相应的技术措施加以补救,保证小麦稳产。1冬季受冻麦田的补救措施第一种情况是严重受冻,主要表现为主茎和较大分蘖被冻死,但小分蘖仍有活力,且大分蘖基部还有小分蘖、刚冒出的蘖芽和潜在的蘖芽。这类  相似文献   

7.
<正>小麦冻害是指正在生长阶段的麦穗或植株,遭受0℃以下低温,使小麦的细胞组织因冰冻影响而受害的现象。农业专家通常小麦冻害分为四个等级。Ⅰ级冻害即轻微冻害,可以看到植株顶部2~3片叶的叶尖或不足一半叶片发生发黄特征;Ⅱ级冻害则为叶片50%以上受冻枯黄,不过冻后还是能够较快恢复常态;Ⅲ级冻害可以看到植株叶片的70%或100%受冻变黄,叶顶枯萎并且青枯,并出现茎秆壁破裂;Ⅳ级冻害属于严重冻害,可以看到1/3以上的主茎与大分蘖受冻,已经拔节的,茎秆破裂,幼穗失水干枯甚至死亡。  相似文献   

8.
为了给小麦高产优质育种和栽培提供理论依据,以‘临优7287’为材料,采用连续挂牌标记法,研究播期对小麦主茎及分蘖农艺性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同一品种,播期越晚,分蘖数越少。10月13日和10月18日播种的小麦无分蘖的株数达50%以上;播期对小麦主茎及分蘖的产量性状影响均表现为主茎穗粒数和千粒重高于分蘖。10月13日播种的小麦主茎穗粒数最多达37.2粒,10月3日播种分蘖为1的小麦主茎千粒重最高为45.56 g;不同播期小麦均表现为分蘖麦谷蛋白含量和总蛋白含量高于主茎,10月3日播种分蘖为2的小麦Ⅱ蘖麦谷蛋白含量最高达4.40%,10月8日播种分蘖为2的小麦Ⅱ蘖总蛋白含量最高为12.33%;分蘖加工品质优于主茎。10月3日播种分蘖为2的小麦Ⅱ蘖和10月13日、10月18日播种的小麦Ⅰ蘖评价值最高均为50;不同播期小麦均表现为分蘖淀粉糊化特性优于主茎。因此小麦生产上,应选用多穗型品种,通过必要栽培管理措施,保证低位蘖成穗,不仅高产而且优质。  相似文献   

9.
小麦兰考矮早八茎蘖幼穗激素差异及其密度调控效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大穗型小麦品种兰考矮早八主茎和两分蘖间幼穗部激素差异与分蘖成穗的关系及其密度调控效应。【方法】在大田条件下,设置150(D1)、262.5(D2)和375万株/hm2(D3)3个种植密度,在拔节期取标记株区分主茎、分蘖Ⅰ和分蘖Ⅱ,显微镜下剥取幼穗液氮保存,用酶联免疫法测定幼穗中赤霉素(GAs)、吲哚乙酸(IAA)、分裂素(ZR)和脱落酸(ABA)含量。【结果】小花分化期主茎与分蘖幼穗分化进程差异很小,之后差距增大,表现为主茎幼穗分化进程要快于两分蘖。在分蘖两极分化过程中,幼穗中GAs、IAA和ZR含量及其IAA/ABA和ZR/ABA比值表现为主茎>分蘖Ⅰ>分蘖Ⅱ,在拔节后期幼穗ABA含量表现为分蘖Ⅱ>分蘖Ⅰ>主茎,IAA/ZR较高或呈升高趋势时对分蘖生长产生抑制作用。【结论】分蘖幼穗中较高的GAs、IAA、ZR含量以及IAA/ABA和ZR/ABA比值有利于幼穗生长发育,而较高的ABA含量及IAA/ZR比值不利于分蘖成活。分蘖与主茎差距越大,分蘖衰亡时间越早,且密度对其具有显著的调控效应。  相似文献   

10.
小麦冻害研究初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近几年来,由于气候、品种等多种因素的交互影响,郸城县小麦屡遭冻害。如1993年受冻面积42万亩,基本绝收14万亩,1995年2月上旬、下旬和4月上旬又遭冻害,面积达80多万亩。为能有效地减轻冻害造成的损失,我们对小麦冻害的症状、特点、成因、预防及补救措施进行了初步研究,现简报于后。1小麦冻害的症状及危害小麦在不同的生育时期受冻害,其受害症状表现不同。前期,由于小麦正处于营养生长旺盛期,幼穗分化刚刚开始,故受冻部位主要是叶片和幼穗。受冻植株表现心叶萎蔫枯干,基部2~3片叶先黄后干,初冻幼穗水浸状,失绿发粘,随后发黄…  相似文献   

11.
<正>一、小麦冻害的类型:包括冬季冻害和早春冻害。冬季冻害首先是叶片冻害,外部症状表现明显,冻害严重时出现死蘖死苗。二、小麦冻害原因:1、自然因素:一是冬前气温偏高,导致小麦生长过快,阶段发育提前,未经抗寒锻炼,抗冻能力较弱。二是刚进入越冬期就遭受大幅度、大范围的持续低温。2、人为因素:一是播种过旱,且大多数为春性品种。二是播种量偏大,麦苗旺长。三是整地质量差,麦苗瘦弱,抗冻能力低。三、冬季防冻措施:1、控旺促壮:旺长麦田一般在麦  相似文献   

12.
正一、小麦冻害的类型:包括冬季冻害和早春冻害。冬季冻害首先是叶片冻害,外部症状表现明显,冻害严重时出现死蘖死苗。二、小麦冻害原因:1、自然因素:一是冬前气温偏高,导致小麦生长过快,阶段发育提前,未经抗寒锻炼,抗冻能力较弱。二是刚进入越冬期就遭受大幅度、大范围的持续低温。2、人为因素:一是播种过旱,且大多数为春性品种。二是播种量偏大,麦苗旺长。三是整地质量差,麦苗瘦弱,抗冻能力低。三、冬季防冻措施:1、控旺促壮:旺长麦田一般在麦  相似文献   

13.
1.春霜冻害苗 1.1形态特征;小麦春霜冻害,按受害程度,可分为外伤和内伤两大类。外伤指叶片受冻,内伤即幼穗受冻害。叶片受冻,开始象被开水烫过一样呈水渍状,几天后叶片枯黄。 幼苗内部受冻有以下三种情况: 1.1.1幼穗被冻死。正在进行分化的幼穗,抗寒力较弱,遇到低温,有时茎、叶等营养器官受害不重,而幼穗却被冻死。受冻幼穗开始呈水渍状,失去光泽,以后变成灰白色,随后植株逐渐枯萎。  相似文献   

14.
<正>小麦品种选择不当怎么办中早茬地块播种春性及弱冬性品种,会导致麦苗冬前旺长,不利于安全越冬。对策:在及早划锄、镇压的基础上,冬前壅土围根,或盖施"蒙头粪",保护麦苗安全越冬。小麦播种过早怎么办小麦播种过早,幼苗出土后叶片狭长、垂披,分蘖不足,主茎和一部分大蘖冬前幼穗分化即进入二棱期;冬季在遇到-10℃、持续5小时左右的低温时,就会发生冻害。对  相似文献   

15.
1、品种选择不当 中、早茬地块播种春性及弱冬性品种,会导致麦苗冬前旺长,不利于安全越冬. 对策:在及早划锄、镇压的基础上,冬前壅土围根,或盖施"蒙头粪",保护麦苗安全越冬. 2、播种过早 小麦播种过早,幼苗出土后叶片狭长、垂披,分蘖不足,主茎和一部分大蘖冬前幼穗分化即进入2棱期;冬季在遇到-10℃、持续5h左右的低温时,就会发生冻害.  相似文献   

16.
摘 要:豫南稻茬小麦的生产在河南省小麦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然而,历史上稻茬麦产量不是太理想,除了自然障碍因素外,小麦生长发育规律还没有真正掌握、栽培技术不配套是重要原因之一。针对当前该区生产上小麦主导品种,研究分析了稻茬麦分蘖成穗规律、幼穗分化规律、籽粒灌浆规律。结果表明:(1)分蘖消长的特点是两个盛期、一个高峰、冬季不停、集中死亡,栽培管理上应走主茎成穗为主,争取部分分蘖成穗的途径。(2)幼穗分化早、分化期长,前期慢、后期快,茎、蘖、叶发生重叠进行,普遍存在同伸关系。栽培上要注意促使一、二分蘖赶主茎,提高分蘖成穗率,促进分蘖幼穗发育,提高结实率,争取大穗多粒,增加产量。(3)抽穗后3-5d开花,籽粒灌浆全过程短,从开花到成熟只有35d左右,呈慢-快-慢的S型曲线生长,籽粒发育经历形成、灌浆、成熟三个阶段;腊熟末期粒重最大,此时收获产量最高。提出了稻茬麦育种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7.
<正>发生冬季冻害的麦田,如果只是主茎和大分蘖被冻死,小分蘖还是正常的青绿色,并且在大分蘖基部有蘖芽冒出,只要通过加强肥水管理等措施促进生长,这些小分蘖和蘖芽有望成穗。因此,冬季发生冻害的麦田不要轻易毁耕改种其他作物,应根据冻害情况及时采取措施补救。  相似文献   

18.
<正>1.品种选择不当。中、早茬地块播种春性及弱冬性品种,会导致麦苗冬前旺长,不利于安全越冬。对策:在及早划锄、镇压的基础上,冬前壅土围根,或盖施"蒙头粪",保护麦苗安全越冬。2.播种过早。小麦播种过早,幼苗出土后叶片狭长、垂披,分蘖不足,主茎和一部分大蘖冬前幼穗分化即进入2棱期;冬季在遇到-10℃、持续5小时左右的低温时,就会发生冻害。对策:适时镇压,抑制主茎和大蘖生长;压后及时划锄,并结合浇水,每亩施碳铵15千克,必要时,用  相似文献   

19.
《现代农业》2005,(4):30-30
冻害是小麦的主要气象灾害之一。受冻植株一般表现为最上部叶尖发白,无心叶,形成空蘖。剥开叶鞘,嫩芽折叠,柔软无光,似水烫一般。严重的田块,幼穗穗轴绿白色,小穗乳白色,排列松弛,失水萎蔫黄化死亡。小麦冻害的发生,受土壤种类和气候因素的影响很大,选择抗寒性强的优良品种,适期播种,是防止小麦冻害的基础。小麦遭受冻害后,应抓好以促为主的田间管理,力争把冻害损失减至最低限度。1、追施肥料。麦田解冻后,在土壤墒情好的情况下,要根据遭冻小麦受害程度,只要分蘖节不死,及时追施速效肥料,使麦苗恢复生长,产生新生分蘖,提高3、4级高位分蘖的…  相似文献   

20.
<正> 目前,小麦进入返青拔节阶段,是小麦根、茎、叶生长最旺盛的时期,是培育壮秆巩固分蘖成穗、争取后期穗大粒多,壮秆不倒的关键时期。但由于去年冬季气温较高,旱地小麦生长过旺,有的过早拔节,早春寒潮一来,导致小麦受冻,养分输运受阻,叶片发黄,甚至枯死,各种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