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R.L.Owen指出:大多数人认为肉鸡种鸡场一直在努力根除禽白血病病毒 J亚型。但事实上,他们一直在致力于外源性白血病病毒的根除。科学证据表明, ALV— J是由内源病毒 (EV— J)与外源病毒 (ALV— A)之间遗传重组而产生的。因而,根除所有外源病毒能大大减少其它亚型导致发病的机会,如 K, L或 M亚型。从这个原因说,我们应该努力在更大范围内根除禽白血病。 应该在更大范围根除禽白血病病毒(ALV)  相似文献   

2.
猫白血病病毒是引起猫白血病的主要病原,根据病毒与细胞表面受体特异性,将其分为A、B、C和T 4个亚型。不同亚型病毒感染宿主细胞需要特异性受体识别。该病毒表面糖蛋白在病毒感染宿主细胞中发挥重要作用,表面糖蛋白包含3个区域,其中第一和第二受体结合区是病毒表面糖蛋白结合到宿主细胞受体的关键,后者与病毒感染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禽白血病病毒(ALV)一直是养禽生产者关注的病原,具有六个亚型:A、B、C、D、E、J,其中A、B亚型致典型白血病肿瘤。而新近发现的J亚型病毒侵害骨髓红细胞,引起骨骼肿瘤(尤其致胸骨、头颅骨、肋骨和椎骨肿瘤)、肝脏肿瘤、脾脏肿瘤以及肾脏肿瘤。因其所致的肿瘤为髓细胞瘤,故也将疾病称为髓细胞性白血病(ML)。实验室方法可以将其与其它类型的白血病和马立克氏病区分开来。该病毒在鸡可垂直传播。鸡的易感性随着品种品系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其中肉鸡特别易感。肉鸡群在感染J亚型病毒后的危害主要表现在:①发病群死亡率较高可…  相似文献   

4.
80年代末,英国开普敦动物保健研究所D·N·Payne及其同事首次从肉种鸡群中分离出一种新型的禽白血病病毒。由于这种病毒的囊膜特性不同于已知感染鸡的禽白血病病毒的5种亚型(A~E),也不同于其他禽类体内发现的禽白血病病毒的4种亚型(F~Z),因而定名为禽白血病病毒J亚型(Av...  相似文献   

5.
科技动态     
禽白血病 J亚型出现眼部病变     56~ 59周龄肉种鸡发生病变:眼部损坏,产蛋量下降,一直持续 8周。尸体剖检发现,眼睑发炎,但无干酪样蚀斑;眼发炎;鼻窦炎;肉垂肿大;肺泡炎。病理组织检验表明:初期的眼部损害是由两种肿瘤引发的,这两种肿瘤与禽白血病病毒 J亚型相关。进一 步的研究表明,眼部肿瘤由髓细胞和单核细胞组成。此病例中也有许多细菌参与。   本刊译自《 Poultry Digest》 June/July2000血糖浓度与孵化率   研究表明,正在发育火鸡胚胎的血糖浓度影响雏禽体重和出雏率。实验中,受精蛋来自两个品系( tom,he…  相似文献   

6.
牛白血病病毒(Bovine leukemia virus,BLV)是地方流行性牛白血病(Enzootic bovine leukosis,EBL)的病原,该病是牛最常见的肿瘤疾病。它属于逆转录病毒科的Delta逆转录病毒属,该属成员还包括有人类T细胞白血病病毒Ⅰ型和Ⅱ型。大约70%的BLV感染牛不出现临床症状,而30%的感染牛出现持久淋巴球增多症,其特点是多克隆表达非肿瘤CD5+B淋巴细胞,其中2%~5%经过长时间的潜伏期形成B细胞性白血病或淋巴瘤。  相似文献   

7.
<正> 禽白血病是由禽白血病病毒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包括各种良性和恶性肿瘤,白血病病毒是一种反转录病毒(类似于人的艾滋病毒,但不感染人)。禽白血病病毒分为A、B、C、D、E和J等亚群.其中A、B、C、D和J亚型属于外源性禽白血病病毒,不会  相似文献   

8.
J亚型禽白血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肉种鸡群中出现的一类新的鸡白血病病毒(ALV),给世界养鸡业造成严重损失。本文综述了有效控制本病的最新研究进展。自从Payneet1991年在英国发现ALVJ型白血病以来,此病已在美国等许多国家的肉种鸡群中发生。据推测ALVJ型可能是内源性病毒基因(AVE)与其他ALV的重组体,它不属于鸡ALV已知的亚型A、B、C、D、E中的任何一群,被单独命名为ALVJ亚型。ALVJ亚型病毒的靶细胞为骨髓细胞,而经典的淋巴白血病病毒主要是侵害法氏囊的B细胞,因此,ALVJ亚型所致肿瘤多为骨髓细胞瘤或…  相似文献   

9.
鸡白血病是由鸡白血病病毒引起的一类肿瘤性传染病,鸡白血病病毒有很多亚型,不论是哪一亚型都能够对鸡的免疫系统加以抑制,造成发育迟缓和肿瘤的发生.我国多数城市均有此病的发生,给养鸡业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本文对鸡白血病的流行病学和预防控制方法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10.
禽白血病病毒是一种反转录病毒。近年来,在商 品肉用型鸡群中禽白血病(ALV-J)呈流行趋势。J-亚 群白血病病毒主要引起肉用型鸡的以骨髓细胞瘤为 主的白血病,称之为鸡的J-亚型白血病。  相似文献   

11.
J亚型禽白血病病毒分子生物学特点和诊断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禽白血病(avian leucosis,AL)主要导致成年鸡的死亡率增加,是危害养鸡业的主要疾病之一,而且禽白血病的感染发生率与人的血癌发生率呈一定的正相关。J亚型禽白血病病毒(ALV-J)是近年来发现的禽病毒白血病/肉瘤群(ALSV)的成员,有着广泛的宿主范围,主要诱导骨髓细胞性骨髓瘤白血病。本文主要论述了有关J亚型禽白血病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特性以及各种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2.
目前,全球的养禽业正在遭受着一种新的禽白细胞增生病病毒的侵袭。这种刚被检测到的病毒现已被定为J亚型。由于它通常只侵袭骨髓单核细胞(骨髓性白细胞),而很少侵袭淋巴性白细胞,因而这种亚型引起的疾病称禽骨髓性白血病。它在肉种鸡中流行较为广泛,有的肉种鸡群感染率高达50%,因此引起了世界五大肉鸡育种公司的高度重视,并联手研究控制措施,以免造成更大损失。一、病原禽骨髓性白血病病毒(ALV-J)是一种反转录病毒属病毒,此病毒是一外源性白血病病毒与一内源性E亚群的囊膜基因重组体,有一个蛋白质成分的核衣壳。AL…  相似文献   

13.
蛋鸡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的分离与初步鉴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ALV-J)是Payne L N及其同事于1989年首次从肉种鸡群中分离出来的。由于病毒的囊膜特性不同于已知感染鸡的禽白血病病毒的5种亚型(A~E),根据病毒的在不同遗传型鸡胚成纤维细胞上的宿主范围、与相同或不同亚群成员的干扰谱、病毒诱导的中和抗体,将其定名为禽白血病病毒J亚型(avian leukosis virus subgroup J,ALV-J)。  相似文献   

14.
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是一种高致癌性逆转录病毒,可引发鸡白血病及各种肿瘤性疾病。由于其传播方式的复杂性以及逆转录病毒的特征,目前尚未研制出有效的疫苗来解决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给家禽养殖业带来的巨大经济损失。miRNA是一种小的内源性非编码RNA,在调节包括肿瘤发生在内的各种生物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据推测,其最终可能有助于肿瘤癌细胞的诊断和治疗。近年来,一些研究已经证明许多细胞miRNA在肿瘤的发展和进展中发挥关键的致癌和肿瘤抑制作用。然而,关于miRNA在由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诱导的肿瘤形成的潜在作用却鲜有报道。文章结合禽白血病的致病机制、传播方式,以及miRNA在肿瘤性疾病上的差异表达,对miRNA在J亚群禽白血病上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5.
禽白血病病毒(ALV)和网状内皮增生征病毒(REV)是造成家禽自然感染的致瘤性病毒中最常见的两种逆转录病毒(PayneandFadly,1997;Witter,1997)。除了引起肿瘤和其他生产性问题以外,ALV和REV还会对活毒疫苗产生潜在性污染。ALV对鸡的污染广泛且具有显著的经济重要性;由于ALV引起肿瘤和降低生产效益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估计每年大约在数百万美元。另一方面,由于REV很少被检出(其实它广泛存在),至今尚未被看作是一种重要的经济性疾病问题(Witter,1997)。REV在经济上的影响主要涉及那些采用鸡胚细胞或组…  相似文献   

16.
禽白血病病毒(ALVs)至今已分离鉴定到8个亚型,即A~I亚型,其中有6个亚型(A~F亚型)已从鸡分离到。美国学者Payne等(1989)从肉用型鸡体内分离到1株低致病力的新的ALV。经SDS—PAGE的蛋白图  相似文献   

17.
禽白血病是危害禽养殖业的重要传染病之一,给中国养殖业造成了巨大损失。本文章以分离的J亚型禽白血病病毒为例,研究了禽白血病病毒生物学特性,同时进行了禽白血病的流行情况调查,并结合本公司SPF鸡场和温氏食品集团公司肉鸡饲养经验,总结了一套禽白血病生物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8.
在美国和其它地方的肉种鸡群中已频频发现禽白血病病毒的一个亚型J亚型。调查表明.感染率高达50%。  相似文献   

19.
禽白血病病毒E亚群(ALV-E)是整合在鸡基因组中的内源性逆转录病毒元件。近年来,随基因组测序的深入,许多新的ALV-E被发现,但关于ALV-E对宿主的影响尚不清楚。本文对ALV-E的结构及其功能进行总结,阐述了ALV-E转录启动活性的调控以及ALV-E整合位置的结构特征,最后讨论了ALV-E对宿主功能的影响,为深入探究禽内源性白血病病毒的宿主功能及其表达调控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为构建包装含有H1亚型流感病毒HA蛋白的伪型病毒,本研究将人工合成的H1N1流感病毒(A/Califorma/04/2009株)血凝素(Hemagglutinin,HA)基因连接至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该重组质粒与表达逆转录病毒相关元件的骨架质粒pHIT111及pHIT60共转染人胚胎肾细胞293T,构建了以鼠白血病病毒为核心、包装含有HA蛋白的伪型病毒.通过对伪病毒感染细胞中LacZ报告基因表达产物的检测,证明伪病毒可以感染MDCK细胞;同时其感染过程可被流感病毒免疫后的小鼠阳性血清所阻断,表明该伪型病毒可模拟野生型病毒完成对宿主细胞的感染过程.本研究所构建的伪病毒系统为研究H1亚型流感病毒HA蛋白抗原特性及新型中和抗体检测方法的建立提供了理想的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