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比较3种植物源引诱剂对鞘翅目甲虫在2种林型中的引诱效果,以期筛选出高效引诱剂防治甲虫的危害。【方法】选择天然次生林(老山实验站样地)和人工纯林(林场样地)使用Lindgren漏斗诱捕器进行3种植物源引诱剂的林间诱捕试验,统计2种样地诱捕甲虫的数量、种类,比较不同林型不同样地间诱捕效果,分析环境条件对鞘翅目甲虫引诱和诱捕器释放量的影响。【结果】1)3种植物源引诱剂UHR,COB和LAP对鞘翅目甲虫均具有引诱作用,捕获的3 215号鞘翅目昆虫隶属于55科120属,其中小蠹科占48.93%,为优势鞘翅目类群。3种引诱剂诱捕效果依次为UHRCOBLAP,其中UHR引诱剂引诱个体数占74.21%,小蠹科个体数占48.65%,优势种为北方材小蠹和锉小蠹。2)UHR引诱剂对于小蠹科、叩甲科、郭公虫科和埋葬甲科的引诱效果显著高于COB和LAP引诱剂。COB引诱剂在两样地中捕获隐翅虫科数量最高。然而3种引诱剂对象甲科和天牛科的诱捕差异性不显著。防治时,应针对不同种类甲虫选择不同种类引诱剂,能达到更佳引诱效果。3)2种林型诱捕效果综合比较,老山实验站样地林场样地,表明植被类型及自然条件对昆虫种群多样性具有直接影响。埋葬甲科仅在老山实验站样地捕获,这与该科昆虫的生活习性和样地环境相关。【结论】UHR引诱剂对鞘翅目小蠹科昆虫具有较强的引诱作用,可进一步开发应用于林间小蠹虫的监测和防治,为小蠹虫的无公害防治提供了1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2.
广东河源地区松墨天牛成虫林间诱捕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松墨天牛是一种严重危害松林的蛀干害虫。该文采用不同诱捕器及不同引诱剂进行了松墨天牛的野外诱捕试验及种群动态监测。结果表明:3种组合均能引诱松墨天牛,而厦门诱捕器与APF-Ⅰ型引诱剂组合的引诱能力最强;4~11月野外均有松墨天牛成虫持续羽化,5~6月为高发期,诱捕量占全年56%。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桐柏山区茶Camellia sinensis害虫进行观察和调查,鉴定出常见害虫共10目32科48种,其中鳞翅目Lepidoptera有10科17种,占35.4%;同翅目Homoptera、鞘翅目Coleoptera分别有5科6种,分别占12.5%;直翅目Orthoptera有4科9种,占18.8%;半翅目Hemipter、双翅目Diptera分别有2科3种,分别占6.3%;蜚蠊目Blattodea、缨翅目Thysanoptera、蜱螨目Acarina、膜翅目Hymenoptera各有1科1种,分别占2%。对危害严重、危害次数多的鳞翅目10种常见害虫的危害特征进行了研究,为茶生产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松树蛀干类害虫引诱剂引诱松褐天牛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采用自行配制的松树蛀干害虫引诱剂引诱松墨天牛的试验结果,对引诱剂的诱捕效能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诱捕剂单日最大诱捕量为5头/单个诱捕器。雌雄比为1:1.02,所诱捕到天牛雌虫60%-80%腹内有卵,藏卵数各地统计,8-40粒不等。引诱剂引诱距离的测定结果,引诱剂在离松林缘150-200m距离内均能引诱到松褐天牛。诱集的虫种中有两种天牛,其中松褐天牛占总虫量35.7%,短角幽天牛占11.6%。  相似文献   

5.
应用自动虫情测报灯进行森林害虫和果园害虫灯光诱测,共诱捕到10目26科46种11 575头昆虫,林业害虫中鳞翅目占总虫量的72.8%,鞘翅目占总虫量的23.45%.虫情测报灯诱测害虫种类多,数量大,诱集益虫数量极少,可作为一种有效的监测、诱杀工具应用于林果害虫的测报与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6.
通过2008-2009年连续2a在郑州主要林区的灯光诱测,共诱集到11目42科168种昆虫,其中林业害虫7目36科161种,占总虫量的99.31%;益虫6目6科7种,占总虫量的0.69%;诱集到的昆虫益害比为1:144.19.林业害虫中鳞翅目占总虫量的85.39%,鞘翅目占总虫量的12.31%.虫情测报灯诱测害虫种类多、数量大,诱集益虫数量极少,可作为一种有效的监测、诱杀工具应用于林业害虫的测报与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7.
西双版纳诺丽种植园无脊椎动物群落组成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研究西双版纳诺丽种植园无脊椎动物种类及群落组成,2014年8月至2015年6月,采用直接观察法和喷药振落法,对诺丽试验园中的无脊椎动物种类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无脊椎动物种类共计2门3纲14目49科76种,其中害虫分属2纲6目29科40种,天敌分属2纲8目14科23种,中性昆虫分属1纲4目8科13种;害虫类群的科、种以半翅目所占比例最大,分别占40.74%和35.00%;天敌类群的科、种以蜘蛛目所占的比例最大,分别占38.46%和31.82%;中性类群的科以膜翅目和双翅目所占比例最大,均为37.50%,所属的种以膜翅目所占比例最大,达61.54%。西双版纳诺丽害虫主要为蚜虫和白粉虱,应予重点防治。诺丽园天敌种类丰富,应注意保护和利用。  相似文献   

8.
为有效控制校园内害虫的发生与危害,维护校园植被的健康生长,该研究采用网捕法、诱捕器诱捕法、灯诱法等方法,调查了沈阳农业大学校园内害虫种类、分布及危害情况,结果表明,沈农校园内的害虫共有212种,隶属于7目59科。其中鳞翅目种类最多,为24科123种,占全部害虫种类的58.02%。其他依次是鞘翅目(26.42%)半翅目(7.55%)同翅目(3.77%)直翅目(2.36%)双翅目(0.94%)和膜翅目(0.94%)。危害最为严重的害虫有6种,分别是丝绵木金星尺蛾Calospilos suspecta、榆绿毛萤叶甲Pyrrhalta aenescens、麻皮蝽Erthesina fullo、鸣鸣蝉Oncotympana maculaticollis、松丽毒蛾Dasychira axutha和菜粉蝶Pieris rapae。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通过对名山无公害茶园、常规茶园和有机茶园的害虫及天敌的调查分析,对比了3类茶园的生态状况。得出如下结论:茶园害虫共8目45科75种,主要为:螨类、蚧类、叶蝉类、粉虱类、蓟马、茶蚜等。天敌11目36科71种,主要为:蜘蛛类、瓢虫类、食蚜蝇类、寄生蜂类等。通过对主要害虫和天敌的数量动态曲线分析,发现有机茶园害虫天敌数量的演变最符合自然规律,无公害茶园其次,常规茶园最差。  相似文献   

10.
在北美,为研究舞毒蛾的性引诱物,将雌虫腹部末端最后两书剪下,粉碎后浸入酒精溶液,再把过滤后的含有性引诱物的溶液滴在涂沫有松脂的磺化纸上制成粘性诱捕器。这种诱捕器设在树上,如果雄虫向诱捕器飞来,这说明在4公里内存在着害虫繁殖的基地,此方法可用来观察针叶及阔叶树食叶害虫的基地状况。在日本,对螟蛾科的螟蛾及印度谷蛾的性引诱物进行了研究。供试雄成虫是在30℃条件下用人工饲养方法得到的。所试验的性引诱物有粗提物  相似文献   

11.
在北美,为研究舞毒蛾的性引诱物,将雌虫腹部末端最后两节剪下,粉碎后浸入酒精溶液,再把过滤后的含有性引诱物的溶液滴在涂沫有松指的磺化纸上制成粘性诱捕器。这种诱捕器设在树上,如果雄虫向诱捕器飞来,这说明在4公里内存在着害虫繁殖的基地,此方法可用来观察针叶及阔叶树食叶害虫的基地状况。在日本,对螟蛾科的螟蛾及印度谷蛾的性引诱物进行了研究。供试雄成虫是在30℃条件下用人工饲养方法得到的。所试验的性引诱物有粗提物  相似文献   

12.
性引诱国外以前就对昆虫的性引诱进行过研究。美国曾有人对分离家蚕和舞毒蛾的性引诱物作了试验,从而得到了浓度很低(1∶10,000)的昆虫性引诱物。在北美,为研究舞毒蛾的性引诱物,将雌虫腹部末端最后两节剪下,粉碎后浸入酒精溶液,再把经过滤的含有性引诱物的溶液滴在涂沫有松脂的磺化纸上制成粘性诱捕器。这种诱捕器设在树上,如果雄虫向诱捕器飞来,这说明在4公里内存在着害虫繁殖的基地,此方法可用来观察针叶及阔叶树食叶害虫的基地状况。  相似文献   

13.
蒙格罕山自然保护区野生脊椎动物资源调查结果表明:保护区内野生脊椎动物有4大类17目37科103种,其中:以鸟类种数最多,有11目24科76种,占保护区脊椎动物总数的73.8%;其次是哺乳类,有4目9科17种,占16.5%;两栖类有1目2科4种,占3.9%;爬行类有1目2科6种,占5.8%。  相似文献   

14.
松阿扁叶蜂性信息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研究松阿扁叶蜂性信息素,于2008年5月上旬在河南省灵宝市苏村乡林场对松阿扁叶蜂进行了野外观察、诱捕实验,结果表明:松阿扁叶蜂未交配雌蜂对雄蜂有显著的引诱作用;雄蜂对未交配雌蜂的昼夜趋性反应发生在白天,有两个反应高峰,大的峰在10:00-12:00时,小的峰在14:00-16:00时;总体上,随着雌蜂日龄的增加,其诱捕的雄蜂数量逐渐下降,2 日龄雌蜂诱到雄蜂数量最多,占总量24.58%,1~4日龄雌蜂的雄蜂诱捕量占总量80.73%;未交配雌蜂性信息素的正己烷粗提物引诱雄蜂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5.
刺股沟臀肖叶甲是对油茶高度危害的食叶害虫之一,主要取食油茶的嫩枝嫩叶,导致油茶生长不良,结果减少。本研究以开发刺股沟臀肖叶甲的引诱剂为目的,选择油茶嫩枝挥发物的主要成分,进行引诱试验。林间引诱结果表明,来自油茶嫩枝的醛类化合物壬醛的引诱作用最大;萜烯类的芳樟醇和香叶醇也对刺股沟臀肖叶甲具有明显的引诱效果,α-萜品醇和橙花叔醇则不具有引诱作用;而来自油茶花的挥发物水杨酸甲酯、(Z)-3-己烯-1-醇、(Z)-3-己烯丁酯没有表现出引诱作用。α-萜品醇、芳樟醇、香叶醇、橙花叔醇1︰1︰1︰1的混合物对刺股沟臀肖叶甲同样具有引诱效果,但其诱捕量显著小于香叶醇的诱捕量,说明α-萜品醇、橙花叔醇对香叶醇、芳樟醇的引诱作用具有抑制效果。进一步的试验表明,芳樟醇、香叶醇、水杨酸甲酯、(Z)-3-己烯-1-醇、壬醛5种物质的比例为1︰1︰1︰1︰1和1︰2︰1︰1︰4的混合物作为引诱剂,可诱捕到更多数量的刺股沟臀肖叶甲。  相似文献   

16.
为明确昆明市海口林场的蛀干害虫种类,从2016年7月至2017年9月,采用漏斗诱捕器和挡板诱捕器对海口林场的蛀干害虫进行调查,共收集到昆虫34 487头。经鉴定,蛀干害虫隶属1目4科38属41种,常见种14种。种类上以天牛科(Cerambycidae)居多,数量上小蠹科(Scolytidae)居多,4个科中数量最多的分别是小粒绒盾小蠹(Xyleborinus saxeseni)、松墨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马尾松角胫象(Shirahoshizo patruelis)和红缘吉丁(Buprestis fairmairci)。文中对41种蛀干害虫中的14种常见种的形态特征进行了描述,并根据蛀干害虫类群、数量、发生林分及发生规律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7.
邹青池 《绿色科技》2019,(9):215-217
通过采用自行研制的林间组装式诱捕器搭配新型植物源引诱剂进行了野外应用试验。结果显示:TC-1、TC-2从引诱效果,持续时间和成本方面都比较适宜;诱捕器悬挂在主干上距地面10~50cm处效果最好;诱捕器之间水平距离50~80m为宜;诱集量与温度成正相关,与风力成负相关;三种引诱剂引诱效果远远高于侧柏饵木;塑料诱捕器诱集效果好于铁质诱捕器;同一试验地连续两年诱杀,林间虫口数减少78%。  相似文献   

18.
2011年3月~2012年10月,在玉溪市云南松纯林内系统地进行了蛀干害虫诱捕试验,共引诱到鞘翅类昆虫4 000多头,隶属于9科16种,主要为短角幽天牛、松褐天牛、梗天牛、云南木蠹象、马尾松角胫象、松瘤象等天牛类、象虫类昆虫。对主要害虫种类的林间时序动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这些害虫在玉溪地区均为1年发生1代,优势种群是短角幽天牛和松褐天牛。  相似文献   

19.
不同诱剂和诱捕器组合诱捕松褐天牛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两种不同诱剂和两种不同诱捕器组成三个不同组合进行松褐天牛诱捕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浙江农林大学F1诱剂和厦门三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APF-1诱剂两种诱剂对松褐天牛都有引诱效果且引诱效果无显著差异;厦门三涌天牛诱捕器和浙江农林大学天牛诱捕器都能诱捕松褐天牛,但厦门三涌天牛诱捕器收集效果明显优于浙江农林大学天牛诱捕器。  相似文献   

20.
蛀干类害虫引诱剂主要性能和技术指标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表明:当年生产的规格为300 mL的瓶装蛀干类害虫引诱剂,林间诱捕松墨天牛的持效时间在23 d以上;在阴凉干燥密封条件下,储存1或2 a,其林间持效时间基本无影响;储存1 a对林间诱捕松墨天牛成虫效果无影响;储存2 a诱捕效果是新药的77.78%。不同方向诱捕效果不同;设置在东西走向山脊线上的诱捕器诱捕效果南面最高,东面次之,北面、西面较差;东、南两个方向的诱捕量占总诱捕量的68%;西面与北面的诱捕率间的差异不显著,而其余每两个方向之间的诱捕率均存在极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