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雷竹集约栽培对周边河流水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雷竹集约化栽培对周边河流水质的动态变化的影响,在雷竹栽培区与天然林区河流各设置3个水质监测断面,于2006年5月-2007年5月每2个月进行采样,对主要水化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雷竹栽培区河流水质状况明显差于天然林区,水体中所有水化指标均表现为雷竹栽培区高于天然林区.总氮、硝氮、氨氮和有机氮含量丰水期高于枯水期,而总磷、可溶性碳、COD、BOD5含量则表现为丰水期小于枯水期.雷竹栽培区水体中总氮含量年均达4.24 mg·L-1,是天然林区水体的3.15倍,硝氮含量为2.01 mg·L-1,是天然林区的5.07倍,氨氮含量为0.07 mg·L-1,比栽培区水体高0.66倍;水体中总磷含量雷竹栽培区平均达0.05 mg·L-1,是天然林区的2.39倍;可溶性碳含量平均达17.78 mg·L-1,比天然林区高出2.87倍.雷竹集约化栽培引起了周边水体氮、磷和可溶性碳的污染.  相似文献   

2.
岷江上游杂谷脑河流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碳氮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杂谷脑河流域不同区段(上、中、下游)6种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有机碳和全氮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该流域土壤有机碳含量为经济林地>农耕地>人工成熟林地>灌木林地>人工幼龄林地>天然次生林地;土壤全氮含量为农耕地>经济林地>天然次生林地>人工成熟林地>灌木林地>人工幼龄林地;C/N为人工幼龄林地>人工成熟林地>经济林地>灌木林地>农耕地>天然次生林地。同一土地利用类型在不同区段中,经济林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表现为中游>下游;农耕地土壤有机碳含量为中游>上游>下游;土壤全氮含量为下游>中游>上游;灌木林地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为中游>下游。同一区段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中,流域下游土壤有机碳表现为经济林地>农耕地>灌木林地,全氮含量表现为农耕地>经济林地>灌木林地;流域中游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均表现为含量农耕地>经济林地>灌木林地;流域上游土壤有机碳含量表现为人工成熟林地最高>农耕地>人工幼龄林地>天然次生林地,全氮含量表现为天然次生林地>人工成熟林地>农耕地>人工幼龄林地。  相似文献   

3.
王宠 《林业科技》2019,(3):59-62
以抚顺社河湿地4种常见水生植物为研究对象,利用小型模拟人工湿地系统,研究不同湿地植被对富营养化水体的修复能力,其结果表明:4种湿地植物都能较好的去除富营养化水体中的总磷含量,试验组的去除率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随着时间的延长,去除率逐渐增大,最后趋于稳定。4种湿地植物对总氮含量的去除率依次为:芦苇(68%)>扁秆藨草(65%)>香蒲(62%)>针蔺(60%)>CK。对氨氮的去除率依次为:芦苇>扁秆藨草>香蒲>针蔺>CK,试验组均能较好的去除氨氮含量,其中芦苇的效果最佳。扁秆藨草对化学需氧量的去除率最高,为77.64%,其次为:芦苇>香蒲>针蔺>CK,扁秆藨草对化学需氧量的去除极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  相似文献   

4.
以湖南水府庙国家湿地公园恢复重建区为研究区,对比了湿地公园修复前(2017年)和修复后(2018、2019年)恢复重建区水质以及鸟类种类和数量的变化,并估算了其生态价值。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湿地修复后出水口的水质得到了显著改善,水样中的悬浮物、化学需氧量含量、氨氮含量、总磷含量和总氮含量明显下降;修复后鸟类种类和数量都大幅度上升,夏季鸟类种类和数量比修复前增长了57.1%和446%;湖南水府庙国家湿地公园恢复重建区产生的生态价值约为2 577万元。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淮盐高速公路沿线湿地水环境的分期调查和检测,从多个水质指标分析了水环境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引起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结果表明,沿线湿地水环境中的水温、水深、SS等参数的变化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总氮、氨氮、总磷、溶解氧等化学指标也有相应的变化,其中总氮含量在通车前后存在显著差异(P0.05);空间变化上,盐城南互通湿地各项水质指标测定值都较高,其中总磷含量与其他样点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  相似文献   

6.
指出了牧羊河是云南省昆明市松华坝水库的一条重要支流,其水质的情况直接关系到松华坝水库水质的好坏,意义重大。以昆明松华坝水源区邑者小流域内牧羊河上、中、下游为对象,研究了三者氮、磷随时间空间的分布特征,以及成因。研究结果表明:总氮、氨氮、硝氮、总磷的浓度随上游、中游、下游的顺序依次递增,磷酸根浓度没有明显分布规律;雨季内,总氮的浓度随时间推移程增加趋势,氨氮、硝氮、总磷、磷酸根的浓度随时间推移程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并在在7月份左右达到极值;造成以上原因是由于降雨形成坡耕地土壤养分流失和人为活动导致。  相似文献   

7.
于2018年10月至2019年9月,对南京滨江公园内10个监测点共5种类型的水体进行了每月1次的水质监测,获取了不同水体的温度、pH、溶解氧、电导率、色度、浊度以及氨氮指标数据,探讨了园区内不同类型水体的季节性变化特征,并对水质差异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5种类型水体的各项水质参数月际变化趋势总体一致;溶解氧、电导率、色度和浊度均呈现秋冬高、春夏低的季节性变化特征。生态修复水体在溶解氧、电导率、色度、浊度和氨氮5项指标上表现最好;园区一般水体、景观水体以及湿地水体的各项指标均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III—Ⅳ类水质标准;市政河道水体的氨氮浓度最高。相关性分析表明,水温和溶解氧、电导率均呈现极显著负相关;溶解氧和电导率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8.
人工湿地循环净化杭州植物园玉泉观鱼池水效果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人工湿地已被广泛用于处理各种类型的废水,采用中一欧合作设计的新型人工湿地循环处理杭州植物园玉泉养鱼池水,并对运行效果进行化学分析。结果表明,人工湿地氨氮去除效果最好,去除率达96.43%;对总氮去除率为12.10%;对硝态氮的去除率较差;总磷的去除率为32.28%,化学需氧量(COD)去除率46.55%;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的去除率为59.65%。湿地出水溶解氧浓度和入水相关不大;出水浊度和电导率比入水有明显降低。初步表明湿地出水可以代替地下水进行鱼塘水的更新。  相似文献   

9.
以克鲁伦河下游地区典型草原为研究对象,以传统游牧作为对照,研究探讨了围栏放牧草场利用方式下土壤养分性状变化规律,其研究结果如下:在冬营盘和夏营盘2个营地,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和全钾含量均表现为游牧放牧区>轮牧放牧区>打草场,且冬营盘大于夏营盘;土壤有机质、全氮和全磷含量在冬营盘0~10 cm土层上游牧区、轮牧区和打草场之间均有显著差异;土壤全钾含量分布状况与其他养分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某市城区河段的水体环境质量,采用单因子水质标指数法、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综合水质评价法以及对数型幂函数普适指数法对该市城区河段的水质进行了监测与评价。结果表明:(1)该市城区河段城区河段的水质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污染,整个河段目前处于Ⅳ类水体。除pH值、电导率以及氧化还原电位以外,溶解氧、氨氮、总磷以及高锰酸盐指数等指标均受到了不同程度人为活动的影响;(2)水质综合评价发现,综合水质标识指数为3.414,综合水质评价级别为Ⅳ级,总体水质较差,特别是3号支流与主流域交汇处下游约500 m处为劣Ⅴ类水体;(3)城区河段总体处于富营养化状态,其中以3号支流与主流域交汇处下游约500 m最为突出,为最高重富营养化状态。总体来说,商业街和3号支流与主流域交汇处下游约500 m处受污染相对严重;该市城区河段总体呈富营养化状态。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太原汾河公园水体质量和污染状况,采集汾河4个河流段共20个表层水样,通过水污染指数评价法对其水温、pH值、溶解氧、浑浊度、化学需氧量、氨氮、总氮、总磷等15个理化指标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目前太原汾河公园水质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劣Ⅴ类水标准,其中S1、S2、S3段主要污染指标为COD、总氮,S4段主要污染指标为总氮,水质较好的段依次为S4、S2、S3、S1;主要污染物源于生活和农业。  相似文献   

12.
以淮河附近自然沟渠沉积物为研究对象,设置不同强度的干湿交替频率,研究了干湿交替对沟渠沉积物氮素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沉积物中氨氮与总氮、DOC(溶解性有机碳)呈显著相关性,DOC和总氮呈显著相关性。中强度的干湿交替过程对沉积物中总氮、硝态氮、DOC的去除效果显著,去除率分别达43.20%、81.70%、39.18%,低强度的干湿交替对沉积物中氨氮的去除效率良好,达75.70%。实验结果表明:在适当的干湿交替驱动下,沟渠中各形态氮均有较好的去除效果。  相似文献   

13.
基于南流江干流上六司桥、横塘、江口大桥、南域和亚桥5个断面2011~2019年的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化学需氧量、总磷等6个指标年均值,利用主成分分析法计算了包含所有水质指标信息的主成分综合得分值,通过Sperrman秩相关系数法分析了主成分综合得分值的变化趋势,再运用Pearson相关系数法分析主成分综合得分值和水中污染物浓度及排放量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六司桥和横塘2个断面综合得分均为正数,下游江口大桥、南域和亚桥3个断面综合得分均为负数,南流江干流下游水质好于上游水质,六司桥、南域和亚桥断面呈现好转趋势,横塘和江口大桥断面呈现不断恶化趋势,南流江水体中氨氮、总磷和五日生化需氧量是南流江的主要污染因子。  相似文献   

14.
指出了随着人口增长和工农业发展,污水排放逐年增加,白洋淀水生态安全受到严重威胁。作为白洋淀上游最重要的入淀河流,科学合理地评价府河水质,对掌握其水质变化规律有着重要意义。以大清河流域府河段水质中溶解氧(DO)、高锰酸盐指数(CODMn)、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氨氮(NH3-N)、总磷(TP)5项水质监测指标为对象,运用单因子水质标识指数法进行了水质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各断面中焦庄断面污染最严重,随河流流动方向,水质污染程度逐渐降低,水体中氨氮污染最重,总磷次之,溶解氧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城市草坪绿地土壤有机碳与碱解氮垂直分布特征,以长春市为例,选取不同功能分区(公园、道路、居住区、校园)草坪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土壤pH值、有机碳(SOC)、碱解氮(AN)的垂直分布特征及相关性。结果表明:草坪绿地类型与土壤剖面对土壤pH值、有机碳(SOC)、碱解氮(AN)含量影响显著(P<0.05)。其中,不同功能区0~30 cm土壤pH值为:校园绿地>道路绿地>居住区绿地>公园绿地;不同功能区0~30 cm土壤SOC含量为:公园绿地>居住区绿地>校园绿地>道路绿地;不同功能区0~30 cm土壤AN含量为:公园绿地>居住区绿地>校区绿地>道路绿地。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SOC与AN呈正相关,而绿地土壤的pH值与SOC含量呈负相关。由此结论我们可以通过增加土壤中碱解氮含量,调节土壤pH值,来使土壤得到优化,增加固碳能力,减弱温室效应,改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6.
刘伦  王瑞  孙菲 《绿色科技》2020,(6):152-153
调查了涑河引祊入涑河段水质,截取涑河引祊入涑河段泄洪闸处、分洪道处和节制闸处3个采样断面的水样,采样时间为2019年10月。检测结果显示:pH值,节制闸处﹥泄洪闸处﹥分洪道处;色度和溶解氧,泄洪闸处﹥分洪道处﹥节制闸处;总硬度和总氮,分洪道处﹥节制闸处﹥泄洪闸处;BOD,泄洪闸处﹥节制闸处﹥分洪道处;COD,节制闸处﹥分洪道处﹥泄洪闸处;总磷,泄洪闸处=分洪道处=节制闸处。水质评价:溶解氧,泄洪闸处、分洪道处和节制闸处均为Ⅲ类水。COD,泄洪闸处为Ⅲ类水,分洪道处和节制闸处为Ⅳ类水。BOD,涑泄洪闸处、分洪道处和节制闸处均为Ⅴ类水。总氮,泄洪闸处、分洪道处和节制闸处均为劣Ⅴ类。总磷,泄洪闸处、分洪道处和节制闸处均为Ⅱ类水。整体上看,涑河引祊入涑河段溶解氧、COD和总磷含量尚可,总氮和BOD含量超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比不同潮位带无瓣海桑人工林土壤有机碳的含量和分布规律,探讨与无瓣海桑人工林土壤有机碳分布有关的主要土壤理化性质指标的相关关系。[方法]以中山翠亨国家湿地公园无瓣海桑人工林为例,选择高潮带和中潮带无瓣海桑人工林以及低潮带光滩区域,测定土壤有机碳含量及主要土壤理化指标,并计算土壤有机碳密度,再进一步分析其与土壤理化指标的相关性。[结果]研究表明:在垂直方向上,土壤有机碳平均含量和平均密度均表现出显著差异,从大到小依次为:高潮带〉中潮带〉低潮带;其中,在高潮带,土壤有机碳含量最大值出现在0~20 cm土层,有机碳密度最大值出现在20~4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含量与含盐量显著负相关,与土壤全氮、全磷极显著正相关,与土壤pH值极显著负相关。[结论]高潮带无瓣海桑人工林土壤有机碳的密度和含量均高于中潮带和低潮带;土壤全氮、全磷含量、pH值与土壤有机碳含量关系最密切,这些指标可以用来预测无瓣海桑人工林的土壤有机碳分布。  相似文献   

18.
不同火烧强度对兴安落叶松林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内蒙古大兴安岭北部林区的火烧迹地为研究区,对不同火烧年份(2003年和2012年)和不同火烧程度(轻度和重度)火烧迹地土壤化学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火烧后1年,相较于对照样地,轻度火烧后,土壤有机碳和速效磷含量显著增加,p H值、全磷、碱解氮含量增加,但差异不显著;土壤全氮含量显著降低,全钾和速效钾含量降低,但差异性不显著。重度火烧后,p H值、碱解氮和速效磷含量显著增加,有机碳、全氮和速效钾含量显著降低,全磷和全钾含量降低,但差异不显著。火烧后10年,相较于对照样地,除重度火烧后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显著降低,其他土壤化学性质指标火烧后也不同程度降低,但不显著。  相似文献   

19.
以三江平原典型湿地毛果苔草群落为研究对象,在2007年5月至2008年9月研究了毛果苔草植物地上和地下部生物量季节动态以及养分(氮、碳、磷)特征。结果表明:毛果苔草地上生物量随着植物的生长符合二次函数模型,地下生物量随着植物的生长符合指数增长模型。毛果苔草地上、地下部分有机碳含量随植物生长均呈显著正的线性相关,相关系数分别是0.983和0.746。地上、地下有机碳累积量随着植物生长的变化趋势与其生物量的变化是一致的,随着植物的生长符合二次函数模型。毛果苔草地上、地下部分总氮含量和积累量随着植物的生长分别符合指数递增模型。毛果苔草磷含量随着植物的生长分别符合二次函数模型,但是磷累积量随着植物的生长分别符合线性增长模型。植物生长季毛果苔草植物体碳/氮的大小与其总氮含量呈反比关系,碳/磷的大小与其总磷含量呈反比关系,研究表明氮含量是毛果苔草生长过程中的限制性养分。  相似文献   

20.
为探究不同林龄无瓣海桑林土壤养分及其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变化,通过测定10,15,22 a共3个林龄无瓣海桑林0~30 cm土层土壤的pH值、含盐量(TDS)、有机碳(SOC)、全氮(TN)、碱解氮(AN)、全磷(TP)、有效磷(AP)、全钾(TK)和速效钾(AK)含量,计算化学计量比,并分析各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造林后,土壤pH值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土壤养分明显增加,土壤SOC,TN含量高于全国土壤平均水平,TP含量略低于全国土壤平均水平;2)不同林龄土壤理化性质及生态化学计量比均存在显著差异,随林龄的增加,土壤pH值先增加后降低,SOC,TN,AN,TP和AK含量先降低后增加,TK和AP变化不明显;3)无瓣海桑林的生长发育可能受到氮(N)的限制,尤其是林龄幼中期影响较大。无瓣海桑人工林对红树林湿地土壤养分的恢复具有明显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