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浙江省临海县是个新发展的产茶县,目前全县有11个区(镇)、64个公社、483个大队(场)产茶,有茶园27000亩,其中投产茶园26000亩,1980年产干茶18500担,1981年收干茶20600担,比80年增长11.4%,平均亩产超过了百斤。近年来,各社、队茶叶生产在组织专业队(场)的基础上,逐步建立和完善各种类型的生产责任制。据调查,小芝等11个公社、125个大队(场),已有11个大队(场)建立了“几定一奖”专业承包联产计酬生产责任制,占总队数的8.8%;有77个大队(场)  相似文献   

2.
涟源县一九八二年茶叶生产、收购取得了好成绩。全年生产茶叶83000多担,产值1300多万元,国家收购77716担,其中红条茶17707担、红碎茶58393担、青茶1615担,分别完成国家派购任务的110.6%、180.7%、303.7%,比去年增产2万担,产值增加200多万元,创造了建国以来的最好水平。  相似文献   

3.
平江是革命老根据地,地处山区,茶叶生产在特产中居首要地位,素有“茶乡”之称。1982年在三中全会路线指引下,进一步完善茶叶生产责任制,茶叶生产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1.茶叶产量增加。全县总产干茶40886担,比1981年增产18.9%。出现了不少增产幅度大的先进单位,其中国营时丰茶场、官塘农场亩产越过了150斤。  相似文献   

4.
义乌县现有茶园25000亩,其中投产茶园12972亩,1982年产茶12398担,收购11393担,分别比1981年增长25%和31%。茶叶生产之所以出现如此令人欣喜的新局面,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1982年全县有83%的产茶单位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义乌县茶园在实行家庭承包制中,有一个  相似文献   

5.
渭田公社巨口大队落实好茶叶生产责任制,调动了茶农生产积极性,今年茶叶生产搞得好,茶叶交售量达425担,比去年增144担,增产五成。产值达77774元,比去年增26932元,增53%。现将该队茶叶生产责任制及今年茶叶生产调查情况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6.
四川省奉节县的茶叶生产,历年来徘徊在1500担左右,从未完成过国家的派购任务,就连驰名中外的香山茶也产量不高。1981年,该县在进一步巩固、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同时,先后在160多个社、队茶场中,实行了“专业承包、定额上交,超产全奖、短产全赔”的生产责任制,调动了广大  相似文献   

7.
我区是全国红茶主要产区。在连续五年产量递增百分之十的基础上,1982年各县又传来了丰收的喜讯。全区茶园面积30万亩(其中采摘面积23万亩),总产量217200担,比1981年增产27000担,增长14.2%。国家收购各类茶叶195022担,完成年计划145.5%,比1981年增加24553担,增长14.4%。投放金额3390万元,比去年增加  相似文献   

8.
茶叶,是海鸥农场三大主业(甘蔗、橡胶、茶叶)之一,一九八八年,我场的茶叶生产有了较大的发展。全场茶叶面积达到4184亩,比八七年2693亩提高了55.4%。投产茶园1943亩,总产干茶5320担,比八七年4240担增产25.5%,平均亩产干茶2.74担,比八七年亩产2.26担增产21.2%。新种茶园1517亩,平均成活率70.6%。回顾一年来,我们在茶叶生产上的做法和体会是:  相似文献   

9.
茶叶,是海鸥农场三大主业(甘蔗、橡胶、茶叶)之一,一九八八年,我场的茶叶生产有了较大的发展。全场茶叶面积达到4184亩,比八七年2693亩提高了55.4%。投产茶园1943亩,总产干茶5320担,比八七年4240担增产25.5%,平均亩产干茶2.74担,比八七年亩产2.26担增产21.2%。新种茶园1517亩,平均成活率70.6%。回顾一年来,我们在茶叶生产上的做法和体会是: 一、实行茶蔗配套,促进了茶叶生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红麻是我县主要经济作物之一,1982年全县种植红麻10.7万亩,其中夏播面积8.6万亩,占80%,比1981年夏播红麻5.4万亩扩大了60.4%,全县总产红麻75万担,比1981年增产13.3%;平均亩产700斤,比1981年596斤提高17.4%。1982年是洪涝灾害较重的一年,7——8月份降雨536.9毫米,占年降雨量900.9毫米的59%,比历年同期降雨量241毫米多195.9毫米。大灾之年,红麻丰收,这是由于在党的十二大精神鼓舞下,生产责任制进一步完善,调动了群众生产积极性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继我县八二年茶叶取得连续八年亩产超百斤,总产十年翻三番之后,今年意外地出现了较大幅度减产、减收、减价的严重情况(据9月19日统计,收购19785担,担价160.79元,金额318.12万元,与去年同期对比,数量减7024担,担价减23.14元,金额减174.97万元)。实践证明,除购销上的问题外,与茶叶生产责任制本身也关系极大。应当引起广泛重视,现将有关责任制的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茶叶是我区的主要經济作物,广大茶区采取了以大队成立专业队,生产队独营或几个生产队联合經营等三种組織形式,采用了机械动力成套设备的揉茶机。健全与恢复了集体制茶机构,节省了人力物力,加强了茶园的肥培管理,因而提高了茶叶的产量与品质;今年全区21万多亩采摘茶园从4月初旬开始采制,到9月中下旬先后封园,共計实产各类干茶12万5千多担,比去年增产500来担,达到了1957年总产量的92%,其中国家收购10万1千多担,恢复了57年水平。产茶较多的临湘,湘阴等县大大地超过了57年的生产,收购水平,同时产品貭量也较往年有所提高,特别是很多集中产区出現了不少的增产社队,平江长寿公社新沅大队今年产紅茶5409斤,比57  相似文献   

13.
1978年以来,各级党委认真贯彻三中全会精神和发展农业的两个文件,加强对油菜生产的领导,逐步落实油料政策,狠抓关键措施,有力地促进了油菜生产的发展。1979年虽然许多地方的油菜在播种和冬春管理期间遭受严重干旱和低温冻害,但总产量预计在上年增产七成的基础上又增产一成以上。主要油菜籽产区省省增产,处处丰收。增产最多的湖南省,总产量在上年翻一番的基础上又增加130多万担,增产四成多。油菜丰收为国家提供了更多的油脂。到8月初,油菜籽收购已超过计划的43%,比去年同期增加  相似文献   

14.
随着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发展和完善,农民群众学科学、用科学的热潮正在掀起。为使技术推广工作适应这一新形势,促进花生生产的发展,1982年台山试行了花生专业技术承包合同制,深受各地欢迎。1983年省农业厅粮油科与县油料站,会同有关公社农技(科)站协作,开展了大面积的技术承包活动,在全县七个公社其中215个重点生产队签订了春花生技术承包合同,共达8500亩,平均亩增81.5斤,共增产6927.5担,增收经济效益近25万元。收到了良好的效果。83年上半年气候恶劣,1~3月份长期低温阴雨,气温偏低  相似文献   

15.
1983年11月21至24日,娄底行署在娄底市召开了一九八三年茶叶工作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各县(市)、区、社及有关部门的负責同志、国营茶厂(场)及部分社队专业茶场(厂)的代表,共210人。会议由行署专员王焕明同志主持.副专员赵晴秋同志作了工作报告。十五名先进单位的代表在大会上介绍了经验。交流了1988年度茶叶生产、加工、收购、销售经验,並就进一步完善茶叶生产责任制、改善社队茶场(厂)的经营管  相似文献   

16.
一、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省农村发生了形势喜人的巨大变化,茶叶生产亦同步前进,几年来茶叶增产速度都是我省历史上从未有过的。1982年全省产茶210万担,比1978年增产92.6万担。四年来平均每年增产23.15万担,相当于六十年代我省平均年产量34.81万担的66.5%。  相似文献   

17.
涟源县今年茶叶喜获丰收,广大茶农踊跃向国家送售茶叶,全年完成茶叶七万四千二百担,创历史收购的最好水平。其中红碎茶收购56400担,红条茶收购16400担,分别超额73.5%和2.5%完成上级分配的茶类任务。涟源县现有茶园面积10万亩,是全国年产茶叶五万担的基点县之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这个县认真贯彻“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开展多种经营”的方针,  相似文献   

18.
1982年,我区有苎麻面积100047亩,比1981年减少7000亩,总产26.25万担,比1981年增产25.7%,单产由1981年的200斤上升到260斤,增产30%。如沅江县有苎麻面积67269亩,总产18.69万担,单产277斤,全县农业人口人平近40元。 1982年全区苎麻增产幅度大,品质提高,主要经验是:进一步建  相似文献   

19.
为了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发展商品生产,进一步落实和完善茶叶生产责任制,新化县政府于3月8—11日召开了全县茶叶生产工作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各区社、区供销社的领导,多种经营干部,茶站负责人和部分收购人员,重点产茶社、队、场的负责人及茶叶重点户、专业户的代表共计372人,有四位正副县长到会讲话。卿副县长代表县政府作了报告,总结了我县茶叶生产  相似文献   

20.
大丰市是全国优质棉基地县和重点产棉大县(市)。改革开放以来的二十年大丰市棉花生产得到较大的发展,植棉面积稳中有降,产量稳步提高。全市近二十年平均皮棉单产901.5kg·hm-2,比改革开放前十年平均单产618.5kg·hm-2,增产36.86%。特别是1995年以来棉花单产大幅度提高,1995~1998年4年平均单产1273.5kg·hm-2,比前5年平均单产增产48.13%。跨入江苏省高产县(市)行列。全市皮棉收购总量自1989年列全国县级收购总量第二位以后,连续十年跻身于前十强,1996、1997连续两年收购总量名列全国第一,特别是1997年首次突破百万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