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指出了幼林抚育是提高造林成效、巩固造林成果的重要森林经营技术。阐述了幼林抚育的内容及幼林抚育技术措施,提出了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开展幼林抚育,积累和推广先进的幼林抚育经验,以提高幼林抚育的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2.
抚育幼林的目的是为幼林创造良好的生长条件,提高造林成活率,有效地促进幼树的迅速生长。怎样进行幼林抚育呢?这要根据幼林生长状况、树种、年龄、造林方法以及林地情况来确定。一般来说,刚栽上的幼林每年要抚育二、三次,连续几年,直到幼林郁闭为止。在这个过程中,当年的抚育最为重要,因为这时的抚育不仅决定幼林的成长速度,而且决定幼林的能否成活。春季造的林,应该在造林后短期内进行一次抚育。幼林抚育的主要工作是除草、松土等,但由于自然条件和树种的不同,抚育的方法也有所区别。  相似文献   

3.
集粹     
幼林的抚育管理幼树抚育的主要措施包括:松土、除草、灌水、施肥、修枝等。分殖造林还要适时定株摘芽去蘖。一、造林后及时转入幼林抚育管理。造林当年第一次幼林抚育要进行培土、扶正、扩穴、踩实等工作。二、除草、松土。造林初期每年抚  相似文献   

4.
截至7月13日,江西省安福县完成夏季幼林抚育面积21.4万亩,全面完成了今年的夏季幼林抚育任务。今年4月,安福县政府向各乡镇、国有林场下达了幼林抚育任务。县林业局积极配合县财政局兑现了亚行、速生丰产林等项目造林资金,及时检查验收油茶造林并兑  相似文献   

5.
一、幼林抚育的必要性 幼林抚育是更新造林六项基本技术措施的重要内容之一,是造林结束后到幼林郁闭前这一阶段所进行的管理措施,是巩固造林成果,加快林木生长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6.
指出了为了发挥生态效益,福建省从2010年全面推广不炼山造林技术。由于不炼山造林后杂草、杂竹、灌木等生长旺盛,苗木前期生长较慢,林分郁闭推迟,因此科学合理的抚育技术是提高成活率和促进幼林生长最重要的环节。以不炼山造林小班的杉木幼林(1~3年)的抚育技术为研究对象,试验1采用常规设计的"221"抚育模式,试验2采用改进设计的"321"抚育模式,对1~3年杉木幼林的抚育技术进行了研究调查分析,为不炼山造林的幼林提供科学合理的抚育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7.
幼林抚育是造林后到幼林郁闭前这一阶段的管理措施.多年来,幼林抚育多用培土和除草方式,但由于现地条件变化不一,劳动时间和劳力不足等原因,幼林抚育不及时和质量差的现象时有发生.带岭林业局1989年以前因幼林抚育不及时而失败的造林面积有8358亩.为此,采用高效、低毒、成本低的草甘膦进行了除草试验.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当前大面积人工造林带来的抚育压力大、抚育成本高的问题,对比了割灌机实施幼林机械抚育与人工镰刀抚育效率和成本,探讨了割灌机在幼林抚育中的优势,指出了割灌机对进行幼林抚育,降低森林培育成本,提高林业生产力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9.
1设计宗旨 人工造林主要是苗木准备、造林地准备、植苗和幼林抚育等过程.其中幼林抚育是决定人工造林能否成林的关键阶段。以往,世界上几乎所有人工造林的幼林抚育工作,都是人力使用手工工具完成的。我国70年代开始使用国产的割灌机和轻型汽油动力锯,进行人工幼林地割草割灌抚育,但一直没有松土培土机械设备。进入80年代,随着市场经济对木材需求量的增加,商品林资源的减少,研制性能先进的幼林抚育机械,适应大规模人工林抚育生产的需要,已经成为林业机械工作者的重要任务。尤其是我国研制成功了适于大面积人工造林的带状整地…  相似文献   

10.
幼林抚育是在造林后郁闭成林之前,以人为的活动来改善林地环境条件,巩固植树造林成果,促进幼林加快生长的技术措施。幼林除草方式的确定,应根据树种的特性、造林年限,杂草的繁茂程度,抚育次数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抚育方式。  相似文献   

11.
分析不同幼林抚育措施对10年生马尾松林分的平均胸径、平均树高、造林保存率、单株材积及样地蓄积量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幼林抚育管理措施对马尾松造林成林及林分生长具有显著的影响。高标准的幼林抚育措施能显著促进马尾松的生长,提高林地生产力。  相似文献   

12.
<正> 人工更新造林成林的关键,在于能否做到“三分造,七分管”,不误林时的对幼林进行除草、透光等抚育措施。目前,我国国营及群众造林发展很快,但大量的幼林抚育仅靠手工,远远不能适应更新造林事业发展的需要。我们从1978年以来,对人工幼林的化学抚育,  相似文献   

13.
多年来的林业生产实践证明,抚育幼林是改善土壤水、肥条件,提高造林成果的重要措施。在湿润,半湿润地区幼林抚育的中心任务是消灭林地杂草,如大兴安岭林区营造兴安落叶松人工林,一般是当年进行2—3次抚育,包括培土、踏实、修坝埂、除草松土等措施,第二年抚育两次,第三年以后每年最少一次,直到幼林不受杂草影响为止。在半干旱和干旱区,幼林抚育更显得重要,幼林抚育的中心任务是加强土壤管理,以调节林木对土壤水分的供需关系。在平原农区以哲里木盟保安林场为例,该场在1982年春季以小×美杨树为主营造防护林带,行距3~3.5米,当年5—8月以机械为主进行幼林抚育3—6次。经调查,抚育次数越多,土壤含水量、造林成活率越高,幼林长势也越好。如护牧林带造林后当年抚育6  相似文献   

14.
幼林抚育,是巩固造林成果,促进林木生长的重要措施,林业生产与农业生产一样;把苗木栽到地里,能不能成活、生长,丰产、优质、还要靠以后每年进行抚育管护,因此,群众说:三分造林,七分管护”“有林无林在于造,活多活少在于管”充分说明了造林抚育保护的重要性。幼林抚育的目的:是在为幼林生长创造适宜的生长条件,以使新造幼林易成活,长  相似文献   

15.
人们常说:“三分造,七分管”,要想使造林获得成功,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幼林的保护和抚育管理。保护得好,抚育管理得当,才能使人工林健康成长。抚育管理包括土壤管理、幼林抚育、补植等。补植要在造林后的2~3年内完成,保护则要贯彻始终。土壤管理工作有中耕除草、间作、灌溉等。幼林抚育工作包括修枝、间伐、平茬等。人工林的初期——幼林阶段,对所处环境有一  相似文献   

16.
兰静宇 《国土绿化》2011,(12):42-42
幼林里的植株幼小,未形成群体,抵抗外界各种不良环境条件的能力较弱,如不及时抚育管理就会影响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幼林抚育管理的目的就是调节幼林生长发育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改善环境条件,巩固造林成果,促进幼林速生、丰产、优质,实现林分稳定生长。  相似文献   

17.
幼林桉树生长状况与抚育方式不同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在德化县2003年引种桉种树种造林幼林抚育的试验,在调查试验区(德化县A区、B区、C区)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对桉树幼林进行了3种抚育方式试验:①全面劈草;②全面劈草,局部松培土;③全面锄草施肥。试验结果表明,抚育方式的不同对桉树幼林的胸径和树高生长均有显著影响。做好幼林桉树抚育管理,有利于促进林木生长,提高林分生物量和生产力,以充分发挥桉树的速生丰产特性,提高短周期人工林经营的经济效益。为今后推广桉树造林选择合适的幼林抚育方式。  相似文献   

18.
一、幼林抚育的必要性幼林抚育是更新造林六项基本技术措施的重要内容之一,是造林结束后到幼林郁闭前这一阶段所进行的管理措施,是巩固造林成果,加快林木生长的重要手段。重点生态林和一般生态林抚育既要促进林木生长,又要防止水土流失。二、确定幼林合理抚育时间的原则造林结束后,应对幼苗进行培土、扶正踩实、除草所进行的各种抚育措施。根据实际经验,抚育幼林要做到三不伤,二净,一培土。三不伤是:不伤根,不伤皮,不伤梢;二净是:杂草除净,石块拣净;一培土是把锄松的土壤培到植株根部,并把锄下的杂草覆盖在种植点上,以减少表面水分蒸发,以及…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了蒙古栎造林地选择、整地、造林方法、幼林抚育、病虫害防治等沙地造林技术。  相似文献   

20.
辛晟 《山西林业》2006,(3):27-27
山西省管涔山林区是“华北落叶松的故乡”。华北落叶松以其速生、材质优良,历来是管涔山林区造林的首选树种。多年来,管涔山林区已经营造华北落林松人工林6321.70hm2,为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奠定了雄厚的基础。俗话说:“三分造林,七分管护。”要想保证华北落叶松造林成活,幼林抚育是其中的重要一环。笔者通过多年来的探索和实践,在华北落林松幼林抚育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下面主要介绍该树种造林后前5年的抚育管理方法。1幼林抚育方法1.1第1年抚育华北落叶松造林后第1年抚育的关键是保护幼苗。幼苗完成栽植后,应立即进行人工看管和撒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