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研究不同氮肥施用方式对机收再生稻生长及产量影响,结果表明:以嘉优99作机收再生稻栽培,在头季齐穗20 d时每667 m2施尿素5 kg作保芽肥,收割后2 d施尿素20 kg作促苗肥,头季收割后10 d左右施尿素5 kg作齐苗肥,该施肥方式再生稻产量和产值较高.  相似文献   

2.
不同促芽肥和发苗肥施用量对准两优527再生稻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不同促芽肥和发苗肥的施用量进行试验,研究其对再生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A3B2(促芽肥用尿素20kg/667m2,发苗肥用尿素10kg/667m2)的实际产量(486.3kg/667m2),促芽肥施用尿素15-20 kg/667m2,发苗肥施用尿素10-15 kg/667m2为宜。  相似文献   

3.
以中稻品种深两优876、准两优199为材料,于2014~2016年连续3 a开展不同时期(头季中稻收割前6 d、收割当天、收割后5 d)施用促芽肥(150 kg/hm~2尿素)的田间试验,通过比较中稻再生季的生育期、穗粒结构及产量的差异来确定再生季水稻促芽肥的最佳施用时期。结果表明:两个品种在头季中稻收割前6 d施促芽肥的再生季产量最高,且植株生长期适中,有效穗多,穗粒结构合理。  相似文献   

4.
主要对影响泸糯8号再生高粱再生季产量的主要因素,即促芽肥施用量、施用时间、发苗肥施用量和留桩高度进行了正交试验,得到其最佳种植方案:在距离头季高粱收获前10 d左右,施用促苗肥碳铵300 kg/hm2;发苗肥碳铵150 kg/hm2;留桩高度为2节,高粱再生季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5.
《农技服务》2015,(4):93-94
试验结果证明,促芽肥施用时间与施肥量对再生稻腋芽生长、最高苗、有效穗、穗粒数等性状及产量产生重要影响。促芽肥适宜施用时间为头季稻收割前20-25d,单产3.0t/hm2以上产量水平,促芽肥施用量为尿素266.5-349.9kg/hm2。比目前生产上促芽肥施用时间和施肥量增产达40.0%以上,效果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6.
促芽肥对再生稻产量及性状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再生稻促芽肥的最佳施用时间和施肥量,我们采用对比试验,分析促芽肥不同施用时间和不同施肥量对再生稻生物学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再生稻促芽肥最佳施用时间为头季稻齐穗后5~10 d,单产3.0 t/hm2以上产量水平,促芽肥施用量为施尿素213.7~363.6 kg/hm2。本试验得出的该促芽肥最佳施用时间和施肥量在再生稻上应用,比目前生产上使用常规施用时间和施肥量方法的稻田增产达40.0%以上,效果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7.
隆两优华占高产高效再生稻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5~2016年在湖南永州对隆两优华占再生稻进行了喷施"九二○"、增施促芽肥、机收时稻田土壤水分含量、留桩高度对比等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隆两优华占两季总产量最高,生育期适中,再生力强,抗逆性较强,是一个综合性状优良的再生稻品种;蓄留再生稻在前季稻齐穗后约15 d和再生稻破口期喷施"九二○"可明显提高产量;在肥力上等的田块增施促芽肥尿素10~12.5 kg/667m~2,在肥力中等和差的田块增施促芽肥尿素15 kg/667m~2,可显著提高再生稻产量;头季稻机械收割蓄留的再生稻产量低于人工收割蓄留的;蓄留再生稻以头季稻始穗后约18 d排水晒田再机械收割最适宜;机械收割留桩高度以25~30 cm为宜。  相似文献   

8.
头季稻收割前施促芽肥对再生稻出苗及产量的影响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充分利用一季中稻地区的光温资源,提高复种指数,增产增收,以超级稻中浙优1号为材料,进行了头季稻收割前不同时期施用促芽肥对再生稻出苗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头季稻收割前8~12 d施促芽肥(尿素,225 kg/ha)对再生稻出苗及产量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以收割前12 d施用促芽肥出苗最快,生育期长(69 d),有效穗数300.9万穗/ha、每穗总粒数84.13粒、每穗实粒数71.83粒、结实率85.38%和产量5208.89 kg/ha等性状均最高,可在一季中稻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试验表明,川东南育苗移栽区净种栽小春地以4月上旬播种(如载空地或预留行,则可在3月上中旬播种),6叶期移栽(苗龄25~30d),净种每公顷植90000~120000株,每公顷施化学纯氮150~187.5kg可获得较高产量.在再生高梁栽培上,在头季收割前10~15d每公顷施150~225kg纯氮作促芽肥,头季收获时用快刀砍杆,留桩高度以保留顺1节~顺3节为宜,头季收后5d,每公顷施150kg纯氮作发苗肥,可获得较的再生高粱产量.  相似文献   

10.
《农家顾问》2012,(8):33
1.选用头季产量高、再生力强的杂交水稻晚熟组合作再生稻。2.每667平方米头季齐穗后20天当腋芽即将萌发时施纯氮10千克作促芽肥,头季收割后2~3天腋芽快速伸长时再施纯氮2千克作促苗肥。3.头季十成黄熟时收割,在倒2节间中部(或倒3叶枕处)平割,留桩40~45厘米,以保留具有生理优势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探讨前季稻不同促芽肥施用时期对再生稻产量的影响。【方法】试验共设五个处理,三次重复,共15个小区,随机排列,小区面积33.4m2,分别于前季稻收割前25d、20d、15d、10d、5d进行施用促芽肥试验,【结果】不同促芽肥施用时期出苗率以处理4最高143.4%;处理3次之140.2%;其它处理为103.8%~137.8%。成穗率以处理1、处理2、处理3较高为94%~97%;处理4、处理5为84.4%~86.6%。再生稻生育进程:各处理始苗期相同;够苗期,处理1、处理2、处理3、处理4、基本相同,处理5较迟,比其它处理迟7~8d;有效发苗期,处理4最快,处理3次之,处理2、处理1第三,处理5最迟;始穗期、齐穗期、成熟期各处理基本相同。再生稻产量以处理4最高,341.5kg/667m2;处理3第二,323.5kg/667m2;处理2第三,309.5kg/667m2;处理1第四,303.5kg/667m2;处理5最低,295.6kg/667m2。【结论】不同促芽肥施用时期对再生稻各方面的影响情况,以处理4产量最好,处理3次之,处理1和处理2对促进再生稻生长及提高再生稻产量不是很理想;处理5不能充分发挥促芽肥的促芽作用,亦不利于提高再生稻产量。  相似文献   

12.
适时适量施用促芽肥,是夺取再生稻高产的关键性措施,为了探讨优质稻佳辐占施用促芽肥的最佳效应,2008年早季进行了3因素4水平L16(43)正交试验,结果表明:施氮量(尿素)是影响再生稻的主要因素,在施用尿素0~300,随着施肥水平的提高而增加产量;施氮时期对再生稻产量也有一定影响,以头季稻齐穗期后20d以内施用为好,但齐穗后25d以内施用各期差异不显著;施用磷钾肥对再生稻的产量没有达到显著水平;本试验最佳组合为头季稻齐穗后15d,每hm2施尿素300kg、过钙120kg、氯化钾60kg,再生稻产量最高达6369/hm2。  相似文献   

13.
选用Ⅱ优明86作中稻蓄留再生稻栽培,研究其物质生产、吸肥特性及产量表现。结果表明,Ⅱ优明86作中稻蓄留再生稻栽培,是一个主季生物量大、穗大粒多粒重、产量高且再生能力强的组合,适合在江西省双季稻区作再生稻种植。要发挥其高产特性,全生育期需保证供纯N 400 kg/hm2。生产100 kg稻谷,主季约需供N2.83 kg,再生稻2.11 kg。本试验条件下,基蘖肥占40%施N 108 kg/hm2、穗粒肥占60%施N 162 kg/hm2较合适;促芽肥以收割前10 d施下为好,促苗肥宜在主季收割后越早施用越好。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水稻再生稻进行促芽肥、发苗肥的不同施肥方式的栽培试验,探索最佳施肥模式。同时,通过再生稻发苗情况、经济性状的调查统计,综合分析产量,得出结论,在施促芽肥和发苗肥时,适当提高氮肥的施肥量,能够提高水稻再生稻的产量。  相似文献   

15.
水稻再生力与头季稻体内营养元素含量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30个不同类型的水稻品种(组合)为材料,研究了其再生力与头季稻体内营养元素含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头季稻齐穗后18d体内营养元素含量与再生力的相关性较弱;头季稻收割时体内N和P含量与再生力呈显著正相关,K,Mg及Fe,Mn,Cu,B等元素含量与再生力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因此,在头季稻收割前12d左右施1次促芽肥和头季稻收割后5d左右施1次保芽肥是必要的,P肥1次性作底肥施用,K肥可采用头季稻所需头季施,再生稻所需再生季施的方法;在头季稻生育后期应尽量避免施用Mg及Fe,Mn,Cu,B,Zn等微量元素肥料,以免影响水稻再生力.  相似文献   

16.
为构建杂交稻机割留桩再生稻集成技术,对品种和3项要点技术分别进行单个因素试验。结果表明:要选择基位萌动芽多、再生力强,头季稻与再生稻两季产量高的品种;割前保芽肥和割后促苗肥的比例以1∶2为宜;采用前期够苗烤田,中期干湿交替,后期浅湿交替,晒田至土壤水势-18 k Pa时收割的排灌调控技术;以保存倒3节以下基位芽为适宜的留桩高度,一般品种留20 cm。  相似文献   

17.
采用多元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法,研究能抛秧,头季稻栽密度,氮肥基肥用量、促芽肥施用水平、留桩高度、发苗肥施用量对再生稻产量的影响。通过田间试验,经数学模拟选优,抛载再生稻获得300kg/666.7m^2产量,需抛栽2.18万丛/666.7m^2,氮肥基肥施用量占76%,催芽肥施用尿素19kg/666.7m^2,留桩高度45cm,发苗肥尿素施用量6.7kg/666.7m^2,为最佳组合,为制  相似文献   

18.
促芽肥施用时期对杂交中稻再生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K优 5号为材料 ,研究了促芽肥施用时期与杂交中稻再生力关系。结果表明 :促芽肥对再生芽生长的作用从头季稻齐穗后 10d左右开始显现 ;从头季稻齐穗至成熟 ,促芽肥施用时期越早越有利于提高再生力 ,以头季稻齐穗期施肥为佳 ,提早促芽肥施用时期对提高再生力的效果与母茎营养状况有关 ,当母茎营养状况过好或极差时 ,其作用效果极小  相似文献   

19.
不同时期喷施赤霉素对再生稻芽苗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赤霉素在头季稻齐穗后、头季稻收割后各个不同时期喷施和在再生稻始穗期不同时段喷施,研究其促芽促苗及增产效果。结果表明:施用赤霉素都有一定的促芽促苗效果和增产效果。以头季稻齐穗后30 d喷施、头季稻割后5 d喷施和再生苗抽穗10%~50%时喷施的综合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0.
适时增施促芽肥,能提高母茎中氮素含量水平,使中稻收割时叶青籽黄、茎秆鲜、腋芽活力旺,可激发再生芽的萌发。促芽肥早施比晚施效果好,但要结合看田看苗进行,对长势差的提早施,长势过旺的应迟施、少施。一般在头季稻齐穗后15天左右每公顷施用尿素225千克。收割后的壮苗肥必不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