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 毫秒
1.
植物经过长期的发育进化,形成了一套复杂而精细的基因调控网络,以确保植株能在最佳
时间开花。开花时间是由一系列特定的基因在特定的时空环境下表达及相互作用所决定的。植物开花调
控的分子机理是最近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综述了开花整合子SUPPRESSOR OF OVEREXPRESSION OF
CONSTANS1(SOC1)的功能,以及与其他相关调控信号之间的作用关系:SOC1 作为一个MADS 转录因子,
它能够整合来自四条开花调控途径(光周期途径,自主途径,春化途径,赤霉素途径)的开花信号,促进
开花。它的上游基因CO、FT、SPL 以及赤霉素信号可以上调SOC1 的表达,但SVP、FLC 却下调SOC1
的表达;SOC1 和AGL24 之间能形成正反馈回路,同时SOC1 和AGL24 蛋白还可以相互作用激活下游基
因LFY 的表达,调节下游花器官特征基因,实现花期调控。 相似文献
2.
3.
4.
5.
6.
地球上每天日照时问的长短.随着纬度、季节而不同。一天24小时内光照和黑暗的交替变化称为光周期,它是指一天中日出至日落的理论日照时数.而不是实际仃阳光的时数,后者受降雨频率及云雾多少有关。我国地处北半球。以北半球为例,纬度越高(即越向北方)夏季日照越长.而冬季日照越短。冈此,北方一年中的日照时数.季节之间的相差较大.如哈尔滨冬季每天i=l照只仃8-9个小时,丽夏季可达15.6小时。南方的季节栩差较小,如广州的冬季每天日照有10~11个小时。而夏季也只有13. 相似文献
7.
RNA分子存在于植物韧皮部筛分子中,且能进行长距离运输,这是植物界一个突破性的发现。现已发现有3类RNA存在于韧皮液内,包括外源类病毒或RNA病毒,植物内源mRNA和非编码小RNA。韧皮液内RNA分子的长距离移动可作为系统信号分子介导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本文就韧皮液的取样方法,韧皮液内存在的RNA分子及其介导的信号调控和运输机制等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8.
9.
通过人为的方法,改变植物的自然开花时间,称为花期控制、花期调控或催延花期。使开花期比自然花期提早的方法称为促成栽培,比自然花期推迟的方法称为抑制栽培。 相似文献
10.
植物激素是由植物体内产生的能调节植物生长发育过程的微量物质。由人工合成的类激素有机化合物则称为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类似激素的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作用,又可分为促进型生长调节剂和抑制型生长调节剂两大类。 相似文献
11.
拟南芥花期基因FT转化切花菊‘神马’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采用RT-PCR方法从拟南芥叶片中克隆FT基因,经过测序分析、酶切之后,连接到植物表达载体Super1300+,构建植物重组载体FT-Super 1300+,运用农杆菌介导法将FT基因导入切花菊'神马'中,鉴定其在转化植株体内的整合和表达.扩增得到的基因片段经测序分析与GenBbank上的FT基因同源性为100%;构建的植物表达载体经过酶切分析证实外源基因已经正确插入;转化后得到了29株抗性植株,PCR和PCR-Southern杂交结果显示,8株抗性植株为阳性,说明外源基因整合到转化植株的基因组中.RT-PCR鉴定结果表明外源基因在转化植株叶片中表达.其中转FT基因的一个株系在组培条件下分化出花芽,表明转基因植株花芽分化不受光周期影响,花期可以提前. 相似文献
12.
13.
绿宝60天菜心是以四九菜心与50天菜心杂交选育的151黄花菜心作母本,以60天菜心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该品种株型紧凑,株高27 cm,基叶长卵形,深绿色;薹叶狭卵形,菜薹紧实条匀,青绿有光泽,主薹高22-26 cm.横径1.5-1.8 cm,单株质量35-40 g。中熟,播种至初收35-40 d(天),可延续采收7-10 d(天)。抽薹整齐,叶柄短,齐口花,商品率高,商品性状好,风味甜,纤维少,品质佳,适宜市销和出口。每667 m2产量800-1200 kg。适于华南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4.
油绿50天菜心是利用四九菜心与50天菜心杂交选育的151菜心为母本,以60天菜心为父本杂交经过连续8代自交选育而成。该品种生长势强、株型紧凑,株高28.4cm,株幅23.9cm,基叶椭圆形、深油绿色。叶长21.1cm,宽9.8cm,叶柄短,为6.4cm;菜薹矮壮、紧实、匀称、油绿有光泽,主薹高19.50cm,横径1.45cm,质量35~40g。早熟,播种至初收33~35d(天),抽薹整齐,齐1:2花,味甜,纤维少,品质优,适宜出1:2,每667m^2产量1000kg左右,适于华南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5.
16.
氮营养与菜薹炭疽病及其相关生理指标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6 种氮营养水平处理对菜薹炭疽病及气孔密度、叶绿素和糖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的氮营养水平的植株气孔密度最小, 病情指数最低, 而过高、过低或不施氮营养, 特别是高氮水平下更有利于炭疽病的发生, 病情指数增高。炭疽病菌可破坏叶绿素的合成, 诱导可溶性糖的大量积累, 而适宜的氮营养水平可抑制炭疽病菌对叶绿素的破坏作用和可溶性糖的诱导效应。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