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 毫秒
1.
自动化加热排湿烤烟房是近年来中国烟草发展的一个主题,为了探明该烤烟房配套的烘烤工艺,依据现有烘烤理论和自动化加热排湿烤烟房的研究结果,设置自动供热排湿热风循环烤房的烘烤工艺,以传统的三阶段烘烤工艺为对照进行了烘烤比较。结果表明:设置的烘烤工艺阶段简单,操作方便,烟叶烘烤后,比三阶段烘烤工艺烘烤的烟叶桔黄烟比例、上等烟比例、上中等烟比例分别增3.38、4.74、2.03个百分点,鲜干比增高0.03,均价提高0.53元/kg;总糖、淀粉、总氮、烟碱、烟碱氮、蛋白质的含量及总糖与还原糖的差值有所降低,烟叶化学成分更为协调。  相似文献   

2.
利用控温排湿等农田管理技术来控制大棚温室黄瓜病害,达到保证无公害黄瓜生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冷热结合下排湿烤房烟叶烘烤对比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烘烤是烟叶生产的关键环节,烤房是烘烤作业的必需设备,烤房性能决定烘烤的各种工艺条件,进而影响烟叶质量和烘烤成本[1,2]。冷热结合下排湿烤房具有良好的湿热稳定性、烧火排湿关联性和烟叶黄干协调性。为验证该烤房应用三段式烘烤工艺在豫中平顶山烟区的应用效果,2004年,在汝州市夏店乡进行了冷热结合下排湿烤房对比烘烤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基本情况试验设在汝州市夏店乡孙庄村,烟叶种植、烘烤水平偏上,烟叶面积共1.6 hm2,供试品种为中烟100,采用三段式烘烤工艺。1.2处理与代号试验设2种烤房处理:A、冷热结合下排湿烤房…  相似文献   

4.
为测试闭式热泵密集烤房的烘烤效果,以中烟100为试验材料,利用开放式热泵密集烤房与闭式热泵密集烤房的对比试验,对两类烤房的烘烤工艺、排湿量、关键点温度差、烤后烟等级、经济性状及烘烤成本做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1)闭式烤房的升温和排湿过程更加稳定,平面温差小,不同部位及成熟度烟叶烘烤耗电量和烘烤时长波动小。(2)闭式烤房烘烤排湿量在变黄和凋萎期、定色期、干筋期分别占比37%、47.93%、15.06%,排湿规律与开式烤房一致,均呈现出先增后减,定色期大量排湿的情况。(3)实验烤房中部叶及上部叶每公斤干烟成本较对照烤房分别降低了0.03元/kg、0.23元/kg。(4)闭式烤房烤后中部及上部烟叶均价分别提高2.6%、9.27%,上部烟叶上等烟比例提高7.4个百分点,柠檬黄烟比例有所提高,青杂烟比例明显降低,烤后烟叶外观质量有所提高,主要包括身份、油分、色度的改善。  相似文献   

5.
提质增香烟叶烘烤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崔国民 《云南农业》2006,(11):16-16
烟叶烘烤受气候、编烟与装烟稀密程度、烤房供热性能、通风排湿能力、烟叶烘烤特性等因素的影响。其中,以鲜烟叶的烘烤特性影响最大。烟叶烘烤操作必须严格掌握低温调湿变黄、稳温排湿凋萎、通风脱水干叶和控温控湿干筋四个操作过程。其目标是将烟叶在烤黄、烤干的基础上,增加烟叶香吃味,改善烟叶品质。见表1。表1提质增香烟叶烘烤工艺(适用于装烟密度20~26kg/m3)1.低温调湿变黄具体措施是:在适当低温、低湿的条件下,使烟叶受热、失水,发软、变黄。掌握的原则是“烧火要小而忍”。“失水与变黄相适应,边排湿边变黄”,不可过急。技术关键是…  相似文献   

6.
为促进朝阳地区烤烟密集烘烤过程的顺利开展,对安装有自动加煤设备密集烤房的烘烤能耗、人工加煤次数、烤后烟叶质量等指标进行了分析,研究自动加煤设备在烤烟密集烘烤中应用的可行性。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人工加煤烤房,自动加煤设备实现了加煤自动化和温湿度精准控制,降低了烘烤能耗,减轻了烘烤劳动强度,提高了烤后烟叶质量,减工降本、提质增效效果明显,具有广泛的应用和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烟烘烤烤流程,烘烤方法和烘烤中应注意的问题作了分析和阐述,以期对烟农烘烤烟叶时提供帮助和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烟烘烤烤流程,烘烤方法和烘烤中应注意的问题作了分析和阐述,以期对烟农烘烤烟叶时提供帮助和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9.
10.
甘薯自动控温控湿规模贮藏节能保鲜库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了进一步探索甘薯贮藏保鲜的有效方法,经多年研究与实践,设计建造了甘薯自动控温控湿规模贮藏节能保鲜库,与目前普遍使用的半地下发券屋窖和地下贮藏库进行保鲜效果比较,结果表明,新型贮藏库具有自动控温、控湿、防水滴、贮存容量大、节能、保鲜效果好等优点,贮存保鲜期长达180d左右,薯块保鲜完好率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11.
热风循环智能化烤房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达到烤烟烤房操作简单,提高烤烟质量等级和烘烤自动化程度,进而提高烟农经济效益的目的,对热风循环智能化烤房的烘烤成本、初烤烟质量、效益状况等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与常规热风式烤房比较,智能化烤房在节约用煤、烘烤时间、提高烟叶质量等方面都较优;操作过程简便安全,增质节能明显,综合效益增加153.24元/667m2,经济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12.
耿宗泽  戴亚  代先强  杨杰 《安徽农业科学》2014,(27):9549-9550,9552
[目的]研究密集烤房低温慢烤技术对烟叶的外观质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为烟叶产区提供更科学的新烘烤技术。[方法]以“三段六步式”烘烤工艺为对照,研究了低温慢烤“新三段六步式”烘烤工艺烤后烟叶的外观质量、等级结构和经济效益。[结果]试验表明,与对照相比,低温慢烤新烘烤工艺烘烤的烟叶成熟度提高,油分增加,橘黄烟比例提高了21.54个百分点;上等烟比例增加了18.37个百分点,其中C2F烟叶的比例大幅增加,提高了23.73个百分点,相同等级相比,达到了极显著水平(α=0.01);每炕干烟(550 kg/炕)烟农增加净收益可达654元。[结论]低温慢烤“新三段六步式”烘烤工艺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可在大部分烟叶产区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密集烤房湿球温度对烟叶香气和评吸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云烟97的中部叶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密集烤房湿球温度对烤后烟叶香气和评吸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密集烤房条件下,当变黄末期干球温度为42℃、湿球温度为37℃,定色末期干球温度为54℃、湿球温度为39℃时,烤后烟叶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苯丙氨酸类、类西柏烷类和美拉德反应产物的含量均最高,并且评吸质量总分最高。  相似文献   

14.
为了摸清津巴布韦烟叶烘烤特性和产质量,特进行津巴布韦烟叶烘烤工艺、中国三段式烘烤工艺和云南新烟区烟叶特色品质烘烤工艺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云南新烟区烟叶特色品质烘烤工艺成本较低,为1.09美元/kg,烤后烟叶外观质量较好,即叶片组织结构疏松、成熟、有油分、色度强,评吸表现出香气量足、香气质细腻、焦甜香、透发性好、余味干净、劲头适中、刺激性较小,烟叶化学成分协调,是卷烟企业首选的优质烟叶.  相似文献   

15.
烘烤工艺、成熟度和取样方式对烤后烟叶多酚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测定了2种烘烤工艺、3个成熟度和2种取样方式对烤烟品种翠碧1号(CB-1)中部叶烤后多酚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成熟度和烘烤工艺对烤后烟叶多酚含量都有极显著的影响.随着成熟度的提高,多酚含量显著加大.在取样方式上,同一处理混合样多酚含量均高于C3F,在慢烤工艺下的差异不显著,在快烤工艺下的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晾制过程中温度对雪茄烟叶多酚类物质代谢水平的影响,为雪茄烟叶质量的调控提供参考。【方法】以主栽雪茄烟品种德雪1号为试验材料,设计低温、中温、高温3种晾制温度处理,测定鲜烟叶及晾制过程中凋萎期、变色期、定色期、干筋期雪茄烟叶主要酚类物质含量以及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多酚氧化酶(PPO)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变化,分析雪茄烟叶多酚类物质含量与以上3个酶活性的相关性,并对晾制后各处理烟叶化学成分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晾制期间,不同处理雪茄烟叶绿原酸和芸香苷含量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而莨菪亭含量呈持续下降趋势;PAL、PPO和POD活性均呈单峰变化,但到达峰值的时间有所不同。烟叶多酚类物质含量与相关酶活性的相关性分析表明,绿原酸含量与PAL活性显著负相关,芸香苷含量与PPO和POD活性极显著正相关,莨菪亭含量与PAL、PPO和POD活性的相关性不显著。雪茄烟叶晾制过程中,将凋萎期、变色期、定色期、干筋期温度分别控制在28,33,38和38 ℃,烟叶内的PAL、PPO和POD活性均较高,绿原酸、芸香苷和莨菪亭等主要酚类物质含量适中,且该处理下晾制后烟叶糖含量和糖碱比较高,淀粉和蛋白质含量最低,氮碱比较低,内在化学成分较为协调。【结论】晾制期间合理调控温度有利于提高烟叶的抗氧化能力,促进烟叶内多酚类物质的合理转化,改善烟叶酶促棕色化反应,提高雪茄烟叶的可用性。  相似文献   

17.
以节能智能型生物质颗料燃料供热密集烤烟工艺设备为试验设备,研究了烟秆秸秆压块作为固体燃料在楚雄烟叶烘烤中的应用情况。结果表明:秸秆压块作为燃料替代煤炭在密集烤房中运用在技术上是完全可行的,秸秆压块点火容易、升温快、火力强、温度调节灵敏度高,可以满足烤烟烘烤工艺要求;秸秆压块烤烟虽然燃料成本有所增加,但可降低烘烤用工成本,总体上可节约成本,且秸秆压块烘烤烟叶的外观质量及常规化学成分与用煤烘烤的烟叶无明显区别。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明8点式密集烘烤工艺对烤后烟叶内在品质的影响.[方法]以烤烟品种云烟87为材料,在江苏中烟工业公司原料基地单元进行了密集烤房常规烘烤工艺与8点式精准密集烘烤工艺的对比试验.[结果]试验表明,8点式精准密集烘烤工艺与常规工艺相比,烤后烟叶外观质量明显改善,橘黄烟和上等烟比例增加,烤后烟叶化学成分协调性提高,类胡萝卜素和多酚含量增加,评吸质量表现更优.[结论]8点式密集烘烤工艺作为一种密集烤房的优化工艺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散叶烟箱烘烤的效果,降低烟叶烘烤成本,对比分析了烟夹和散叶烟箱2种装烟方式烘烤过程中烟叶水分含量、色素含量、酶活性的变化以及烤后烟叶质量。结果表明:散叶烟箱烘烤过程中烟叶的失水速率低于烟夹烘烤,而叶绿素降解则快于烟夹烘烤;2种装烟方式烘烤过程中烟叶类胡萝卜素含量呈现先增后减再增的趋势,但散叶烟箱烘烤的降解幅度小于烟夹烘烤;散叶烟箱烘烤烟叶PPO活性在42℃结束高于烟夹烘烤,其余温度点均低于烟夹烘烤,而淀粉酶、SOD与POD活性48℃结束之后高于烟夹烘烤;散叶烟箱烘烤烤后烟叶组织致密,油分略显不足,色度较弱。在烟叶烘烤过程中需依据烟叶酶活性变化来调整布局方式,以提高散叶烟箱烘烤质量。  相似文献   

20.
密集烘烤中不同温度和湿度调控对中部烟叶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密集烘烤过程中不同温度和湿度调控对烤后烟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变黄期干球42℃、湿球38℃,定色期干球54℃、湿球39℃时的烟叶外观质量较好,化学成分趋于协调,质体色素类降解物含量较高;烟叶中的21种致香物以质体色素类降解物含量最高,尤其是新植二烯的含量最高,且对烟叶品质的影响最大;其次是β-大马酮的含量,苯丙氨酸类降解物中苯甲醇、类西柏烷类降解物茄酮均以处理A4的含量最高,棕色化反应产物没有明显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