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北京滨河森林公园建设中的水土保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滨河森林公园是改善居住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也是一项水土保持工程;然而,在其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水土流失。在分析滨河森林公园建设过程中水土流失形式及其成因的基础上,以房山新城滨河森林公园为例,提出北京滨河森林公园建设中的水土保持措施布置原则以及工程设计步骤,旨在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2.
在榆林—济南输气管道工程陕晋段建设中,建设单位坚持"三同时"制度,并采取控制工程扰动范围、加强临时防护措施、注重工程治理措施等手段,较好地预防和控制了工程建设中的人为水土流失,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对工程建设中的水土流失防治措施进行了探讨总结,以期为其他项目人为水土流失防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水库工程建设项目工程量大,局部地域扰动剧烈,施工过程中极易造成水土流失,特别是弃渣场地易诱发滑坡等地质灾害。针对不同施工区域的特点,采取相应的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和临时防护措施,不仅有利于减轻建设过程中的人为水土流失,还可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以和顺县井子水库工程为例,研究了工程区应采取的水土保持措施。  相似文献   

4.
输气管道属线型工程,线路长,所经地形复杂,各项施工作业开挖扰动地表面积大,破坏植被多,势必会加剧水土流失。以岚县-太原输气管道工程为例,研究了不同防治分区的工程、植物和临时防护有效结合的水土保持措施布局体系,可为类似工程建设的水土流失防治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5.
西南地区引水式小水电站水土流失防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西南地区引水式小水电站水土流失危害及水土流失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工程建设中产生水土流失的重点工程与环节,将主体设计优化与工程建设中水土保持措施有效地结合起来,总体布局应针对各防治分区所处位置、地形地貌、自然条件、施工工艺及水土流失产生特点,结合主体工程具有水土保持功能工程,采取有效的工程措施、植物措施、临时防护措施进行全面防护,以形成完整、科学的水土流失防治体系,达到良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6.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天津干线的实施,将从根本上解决天津水资源严重短缺的问题。该工程属国家大型开发建设项目,在其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扰动沿线原地貌、损坏原有的土地和植被,进而引发土壤侵蚀,加剧沿线及周边地区生态环境的破坏。为防治因工程建设而造成的水土流失,结合项目特点、项目区自然条件、水土流失情况等,采取了工程、植物、临时措施等水土保持措施,形成了水土保持综合防护体系,使项目区内的水土流失得到了有效的治理,促进了项目区的生态环境恢复,保障了工程的施工安全和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7.
通过列举工程实例,分析了铁路建设中水土流失成因、监理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合理化建议:合理处理现场监理工作中遇到的工程弃渣堆放、临时措施落实不到位等突出矛盾,督促施工单位做好水土保持工程的施工准备工作,合理布设水土保持措施,加强工程建设过程中弃土、弃渣的管理,及时进行有效拦挡、排水、集蓄和临时防护,就会大量避免人为引起的水土流失,保证进度,提高水土保持工程的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8.
城市房地产开发项目水土流失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房地产开发项目地点位于城市市区,是城市水土保持的重要内容。通过分析房地产开发项目的特点、水土流失危害及工程建设中产生水土流失的重点区域及重点时段,明确了水土流失的防治方向。结合主体工程具有水土保持功能工程,采取有效的工程措施、植物措施、临时防护措施进行全面防护,以形成完整、科学的水土流失防治体系,达到良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深溪河生态治理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过程中的水土保持能力,结合流域水土保持现状,分析提炼工程建设、管理过程中水土流失的特点和诱发因素后,对水土流失进行预测,并构建针对性的水土保持防护措施体系。结果表明,河道生态治理工程水土流失施工期以人为活动为主导因素,自然恢复期以自然因素为主。通过统筹布设生态防洪堤、植物措施及永临结合等水土保持措施,强化水土保持管理,可使项目区水土流失得到有效防治,也可为类似工程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0.
水库是具有拦洪、蓄水和调节水流作用的水工建筑物,建成后可起到防洪、蓄水灌溉、供水、发电、养殖等作用。修建水库工程,扰动地表面积和动用的土石方量大,不可避免地会造成人为水土流失。由于水库属于建设类项目,在施工期开展水土流失防治尤为重要。介绍了水库工程建设造成的水土流失危害和由工程措施、植物措施、临时措施、预防措施和管理措施组成的水土保持防护体系。  相似文献   

11.
露天开采金属矿基建期和生产运行期土石方挖填量较大,对项目区山体的地形、地貌、土壤、岩石及地表植被等生态因子扰动剧烈,防护不当会引起大范围、高强度的水土流失。某露天金矿项目地处新疆境内亚湿润大陆性温带气候区,项目区水土流失以水力侵蚀为主,分部工程组成复杂、土石方工程量大、扰动面分散,采矿场、废石场和表土堆放场数量多、规模大,对地表扰动剧烈。依据因地制宜、因害设防,以及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和临时措施相结合的原则,确定该项目区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体系,为相似气候区的同类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城市房地产开发项目水土流失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房地产开发项目地点位于城市市区,是城市水土保持的重要内容。通过分析城市房地产开发项目的特点、水土流失危害及工程建设中产生水土流失的重点区域及重点时段,明确水土流失的防治方向。结合主体工程设计的水土保持工程,采取有效的工程措施、植物措施、临时措施进行全面防护,以形成完整、科学的水土流失防治体系,达到良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3.
河西走廊生态脆弱,自然格局极不均衡,是我国西部能源东送及引进中亚油气资源的必经之路,在西气东输一线、西部管道、西气东输二线建设及运行过程中引发了该区一系列的水土流失问题,若防护不当则严重影响管道的安全运行和区域生态安全。采取摸排清查、典型调查、定点监测与试验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全面掌握了河西走廊段管道工程的情况,管道施工工艺及引发水土流失的因素,工程建设引发的水土流失类型、水土流失量和水土流失危害等,并在对已建典型管道工程水土保持措施设计、建设和运行效果等进行普查的基础上,总结了河西走廊段管道工程水土保持防治分区及措施布局,推荐了防护效果较好的防护技术和防护模式,为河西走廊地区管道工程建设及运行期水土流失防护措施设计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4.
针对尧柳水库工程建设会引起枢纽工程区、供水管线区、弃渣场区、料场区等区域发生较为严重的水土流失,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结合工程特性和现有资源条件,依据产业政策、行业规划、技术标准等相关规定,建立符合工程实际的水土流失防治重点和措施布局方案。通过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和临时措施等相结合的综合水土流失防护治理,可有效改善项目区的生态环境,增强边坡稳定,减轻水土流失,保护土地资源。  相似文献   

15.
福建华电可门火电厂一期工程项目建设涉及面广,动土量大,在工程建设期及生产运行期都极易产生严重的水土流失。本文在分析项目区水土流失特点的基础上,进行水土流失分区,进而提出有效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6.
以天王沟、铁城水电站110 kV送出工程为例,分析了工程建设特点及线路跨越甘肃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特殊性,在工程建设过程中若不及时采取防护措施,将会产生严重的水土流失,对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根据线路工程区建设特点,提出了水土流失防治要采取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的生态恢复对策。  相似文献   

17.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是对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的水土流失进行时时监控,掌握工程建设过程中水土流失发生的部位、强度和数量等指标,适时采取适当的水土保持防护措施,最大程度地减少因工程建设引发的水土流失。公路项目属于典型的线性工程,线性工程具有线长面窄、穿越的地形地貌复杂、行政区域多、挖填方数量多、监测距离长、难度大的特点。以伊春至绥化高速公路扩建工程为例,简要分析公路类开发建设项目的水土流失分区及监测特点,以期为公路类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滨河湿地公园建设不仅是惠国惠民的生态景观工程,也是一种涵养水土、调节气候、丰富生物多样性、降解污染物、改善生态环境的水土保持工程。以北京市昌平区沙河湿地公园项目为例,分析了滨河湿地公园建设时产生水土流失的原因,并提出了此类滨河湿地公园项目建设过程中主体工程值得推荐的水土保持措施和此类工程应具备的水土保持措施体系及方案设计。  相似文献   

19.
榆林—济南输气管道工程全长1 045 km,穿越毛乌素沙地与黄土高原过渡地带、风沙区、土石山区、黄土丘陵区、黄土阶地区、平原区等地貌类型区;建设周期长,时跨多个汛期;建设区呈带状分布,水土流失强度高;施工临时道路和永久伴行道路占地面积大、水土流失总量大。在建设输气管道工程中,通过采取落实防治责任、强化建设管理、因地制宜设计、合理安排工序、规范施工防护、强化现场监理和过程监测等措施,不仅减少了工程建设对原地貌的破坏,减少了水土流失,而且实现了和谐发展。建议进一步提高生产建设单位的水土流失防治责任意识,加强对扰动地表的植被恢复,加强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参与各方的协调与配合。  相似文献   

20.
公路工程不可避免地将会产生大量的弃渣。本文以国省道干线纵五线坎市新罗经抚市华丰至杏坑段公路工程1#弃渣场为例,提出了坡脚拦挡、坡面植灌草防护、渣顶复耕和渣场排水的综合防护措施体系,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将有效地减少弃渣场水土流失,保证弃渣场的安全运行。该措施体系可以作为公路工程填沟式弃渣场水土流失防治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