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通州区现有大批农业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以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存在着土地流转难、经营成本高等问题,建议采取"改革和创新农村土地经营制度,建立健全农民培训体系,加大财政、信贷政策扶持力度,推行农业保险"等对策,以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相似文献   

2.
南通市通州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现状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州区现有大批农业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以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存在着土地流转难、经营成本高等问题,建议采取"改革和创新农村土地经营制度,建立健全农民培训体系,加大财政、信贷政策扶持力度,推行农业保险"等对策,以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相似文献   

3.
黄俭  张平 《农业考古》2005,(6):238-239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我国新形势下农业生产发展的必然趋势.沿江地区要率先突破制度瓶颈,创新农村土地制度,促进农村土地使用权的合理流转,推动沿江农业产业化升级.根据区域地理特征,优先扶持发展超大型物流企业和大型农副产品集散地,建设沿江农业科技产业园区形成沿江产业集群.  相似文献   

4.
禄劝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着眼于提高士地资源配置效率、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在坚持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制度和稳定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关系的基础上,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为加快禄劝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进程,推进农业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经营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正>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一项全新尝试——土地经营权入股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试点将进入总结阶段。《经济参考报》记者日前获悉,经过2年时间,多个试点地区就土地经营权入股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龙头企业及合作社,形成股份组织的运行机制,以及政策制度设计等进行了深入探索。2017年6月份,全部试点相关工作将要完成,各地将围绕这项全新的农地制度改革提交总结报告并提出对策建议。所谓土地经营权入股,是指农民将土地的经营  相似文献   

6.
王国章 《吉林农业》2010,(12):58-59
我国是人均占有耕地量很少的国家,在发展现代农业的过程中,开展农村土地整理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农村土地整理的产业化经营是农村土地整理的发展趋势,同时对于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文章对农村土地整理产业化与现代农业的内容、关系,以及农地整理产业化对现代农业的促进作用进行了探讨,分析了目前农地整理产业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加快农地整理产业化以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从农业生产结构、农业生产区域化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等层面所揭示的农业风险因素系统性、客观性、伴生性、同步性、关联性及动态性等特征决定了农业保险的差异性需求特征,即农业生产的结构性需求、农业生产的区域性需求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组织需求。农业保险的差异性需求特征是实施农业保险区域性供给的首要条件。基于差异性需求特征的农业保险区域性供给符合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利于差异性需求业务的开展,便于政府实施差异性需求政策支持。探讨农业保险区域性供给建议,应紧密结合我国农业生产的特点与农业产业化发展趋势。研究发现,农业保险的区域性供给政策的实施须依托政府的农业支持制度,农业保险的区域性供给业务的开展须借助农业生产的合理布局,农业保险的区域性供给组织体系的构建须结合完善的农产品市场体系等。  相似文献   

8.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工作要以建设现代农业为中心,大力推进农业经营方式的转变。要保持发展的势头,就必须规模经营,优势经营,打出品牌,形成优势农产品基地,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建立正常的农村土地流转秩序,有利于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  相似文献   

9.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工作要以建设现代农业为中心,大力推进农业经营方式的转变。要保持发展的势头,就必须规模经营,优势经营,打出品牌,形成优势农产品基地,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建立正常的农村土地流转秩序,有利于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  相似文献   

10.
榆中县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对深化全县农村改革、继续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落实农村集体资产农民集体所有、推进产业化经营、增加农民收入以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等方面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农业产业化与政策性农业保险互动机制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产业化与政策性农业保险存在着互动机制,一方面农业产业化的发展需要包括农业保险在内的农业风险管理机制,另一方面农业保险的健全既能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健康发展,也有赖于农业产业化的进一步发展。对农业产业化与政策性农业保险间互动机制进行了较为详尽的阐述。  相似文献   

12.
家庭农场发展中若干问题研究——以浙江省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家庭农场作为农业生产经营中出现的又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正在迅速的发展。浙江省家庭农场的发展水平整体上位于全国前列,但是省内的各个地区家庭农场的发展水平又处于不同的层次,不同发展阶段的家庭农场所遇到的问题也有差异。通过对浙江省家庭农场发展现状进行实地调研,采用问卷调查与座谈会相结合的方法对浙江省家庭农场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若干问题进行搜集、整理和分析,发现家庭农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土地流转问题、农业保险制度不完善、设施农用地审批难、融资过程中的抵押担保问题、雇工问题等,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规范土地流转模式、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适当放宽设施农用地使用比例、解禁土地使用权抵押的限制、完善人身保险制度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彭昕  文倩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2):13719-13721,13738
在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业产业化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背景下,以郸城县为例,对草原、农区农村土地流转与农业产业化进行研究,认为该县土地流转的主要方式是出租、入股和转包,且流转面积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土地流转促进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改变了县域人员从业结构的新格局,提高了农民的收入。基于土地流转对农业产业化的促进作用,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促进土地流转发展农业产业化的建议与意见。  相似文献   

14.
“三农”视角下陕西种植业保险市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陕西种植业保险市场的发展现状,表明陕西种植业保险的开展情况并不理想。分析了陕西农村种植业保险发展中面临的突出问题,一是种植业风险种类多,发生频率高,损失大;二是商业保险公司种植业保险的有效供给严重不足;三是农户的有效需求受到制约;四是政府对种植业保险缺乏制度化支持。基于"三农"视角,提出了陕西种植业保险发展的策略选择:鼓励商业保险公司积极介入种植业保险市场,建立完备的农业再保险体系;加强种植业保险的宣传力度,加快农业产业化的进程;加大对种植业保险的政策支持力度,推动种植业保险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为更好的解决保险束缚吉林省农业发展的问题,就必须通过改革与创新,提出一个合理的、高效服务于现代农业发展的农业保险对策,促进农业保险事业尽快实现规模化、产业化、效益化,推动农业发展。  相似文献   

16.
我国农地抛荒的现状·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对重庆某县某镇农地抛荒现象的调查统计,从农地边际效益、城市化进程、农村土地制度3个方面对农村农地抛荒产生的原因进行深入剖析。指出只有通过产权制度改革,促进土地流转,促进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深化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水平等方式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地抛荒现象以及由此可能产生的粮食危机等问题。  相似文献   

17.
Along with the rapid advance of industri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process, fostering new agricultural business entities become inevitable for agricultural transformation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in China. The status of the new agricultural business entities determines the level of modern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n recent years, new agricultural business entities have grew rapidly. However, there are still many problems including the difficulties in financing loans, inadequate agricultural insurance system, bad implementation of agricultural subsidies, jagged agricultural talents and so on. In order to foster new agricultural business entities, countermeasures should be carried out to ensure financial support, perfect the agricultural insurance, strengthen the level of agricultural subsidies, strive to develop the degree of specialization agricultural operators and so on.  相似文献   

18.
日本农业产业化法律政策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系统了解日本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路径及具体制度,并为我国农业产业化的模式选择和制度完善提供借鉴,以日本农业产业化的演变为主线,研究了日本政府根据不同时期的需要对农业结构政策、财政金融扶持政策、农村建设政策进行适时的调整,从而使其农业产业化政策适应日本农村、农业发展的需要。我国应该对日本的农业产业化法律政策进行选择性借鉴,在政府的鼓励、支持、引导下,根据我国国情,努力健全农业法律体系、财政金融扶持制度、多元化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并努力促进农业规模化经营。  相似文献   

19.
东北地区秸秆生物炭利用潜力、产业模式及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东北地区耕地广袤、秸秆资源量巨大,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生物炭技术及其产业化有助于系统综合解决东北地区存在的秸秆焚烧、利用及土壤退化等突出问题,是当今研究领域热点。本文在系统分析近20年东北秸秆资源动态变化、可利用资源量及发展趋势基础上,探讨了东北地区秸秆生物炭利用的资源基础、技术途径及发展潜力,从产业化视角综合分析评述了东北秸秆生物炭产业发展的基础、条件与优势、市场及开发潜力等,认为东北地区秸秆生物炭利用的资源丰富,产业化条件成熟,发展潜力与空间巨大,对促进东北秸秆资源化高效利用、耕地质量提升及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并结合农业、经济和社会发展实际,构建了基于全产业链的东北秸秆生物炭产业模式,提出了东北生物炭产业发展建议,旨在为解决东北地区秸秆处理和农业生产现实问题,促进生物炭产业健康、稳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As a strategic emerging industry, straw-biochar technology and its industrialization are beneficial to systematically and comprehensively solve the prominent problems of straw burning, straw utilization and soil degradation in Northeast China, which has large cultivated land and crop straws resource, thus become a hot research topic. Based on the systematic analysis of nearly 20 years in the Northeast China of straw resources dynamic change, availability utilization resource and development trend, this paper discussed the resource base, technic approach and development potential of straw-biochar utilization, and from an industrialization perspective to comprehensive analyze the resources, technology, conditions, advantages, markets and development potentials of the biochar-industrialization development in Northeast China. Our research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traw-biochar industrialization had rich available utilization biomass resources, mature industrialization conditions, and huge development potential and space in Northeast China, which had great significance and value on promoting the straws resource utilization, the cultivated land quality improvement and agricultur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Northeast China. Finally, based on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we constructed the straw-biochar industry model including the whole industrial chain, and put forward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suggestions to the biochar industrialization in Northeast China, aiming at providing reference for solving the practical problems of straws processing and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and promoting the healthy and stable development of biochar industrializ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