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采用美国LI-COR公司生产的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对虎杖的光合生理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虎杖的光补偿点为64 ̄75μmol/(m2·s),光饱和点为390 ̄600μmol/(m·2s),表观量子利用效率为0.0272 ̄0.0387,对弱光的利用能力不强。(2)CO2补偿点为105 ̄120μmol/mol,CO2饱和点为930 ̄1051μmol/mol,羧化效率为0.0365 ̄0.0459。(3)虎杖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单峰型”曲线,日最大光合速率为15.0±1.8μmol/(m·2s),其净光合速率最高值出现在9:00左右。在供试的五个材料中,以组培苗地栽的光合特性最强,而贵州凯里光合特性最差。  相似文献   

2.
刺槐光合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曹军胜  刘广全 《西北农业学报》2005,14(3):118-122,136
对黄土高原常用造林树种刺槐的光响应曲线、AC I曲线、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等生理特性进行测定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刺槐树种的光饱和点为875.2μm o l.m-2.-s 1,该树种在光饱和点的光合速率为14.86μm o lCO2.m-2.-s 1,光合日变化呈单峰曲线,在一定CO2范围内,其光合速率、水分利用率与CO2浓度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3.
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对自然条件下城市园林树种乐昌含笑的光响应特性、CO2响应特性及光合作用日变化规律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乐昌含笑的光补偿点为50μmol/m^2·s,光饱和点为1568μmol/m^2·s,表观量子效率为0.01;CO2补偿点为122.8μmol/mol,CO2饱和点为1761μmol/mol,羧化速率为0.03;光合作用日变化为单峰曲线,无光合“午休”现象,主要生理生态影响因子为光合有效辐射和气孔导度等.  相似文献   

4.
杨桐苗期光合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采用美国Li-COR公司制造的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研究杨桐苗期的光合特性。结果表明,杨桐叶片净光合速率(Pn)的日变化曲线呈双峰型,具有"光合午休"现象,第1个峰值出现在8:00左右,Pn达到4.76μmol/m2·s;第2个峰值出现在15:00,Pn为3.19μmol/m2·s。造成光合午休的主要原因是受气孔调节。杨桐叶片CO2补偿点为74.0μmol/mol,饱和点为2000μmol/mol;杨桐叶片光补偿点为37μmol/m2·s,饱和点为600~800μmol/m2·s。杨桐的最适光合温度为24~26℃。  相似文献   

5.
国槐光合特性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对普通国槐、金叶国槐的一些光合特性及生理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普通国槐与金叶国槐叶片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双峰曲线,最高峰在8:30左右时,次峰在15:30左右,中午有明显的午休现象。金叶国槐光合作用的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分别为55μmol/(m2·s)和1500μmol/(m2·s),CO2补偿点和饱和点为120μL/L和900μL/L,光合作用的最适合的温度为29℃。普通国槐光合作用的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分别为61μmol/(m2·s)和1500μmol/(m2·s),CO2补偿点和饱和点为136μL/L和1000μL/L,光合作用的最适合的温度为29℃。  相似文献   

6.
利用LI-6400XT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仪,采用开放式气路分别测定了在不同光照强度和CO2浓度下4品系黄连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蒸腾速率(Tr)等相关指标。结果表明:4品系黄连叶片的光饱和点在400~700 mol/m2.s之间;光补偿点在3.71~9.31μmol/m2.s之间;表观光量子效率都在0.014 2~0.020 6之间;CO2饱和点在1 000~1 400μmol/mol之间;其中有光叶的光饱和点最低,约为400 mol/m2.s,无光叶的光饱和点最高,约为700 mol/m2.s;当达到光饱和点之后,大花叶的最大净光合速率最低,约为3.24μmol/m2.s,无光叶的最大净光合速率最高,4.60μmol/m2.s;当达到CO2饱和点之后,有光叶的最大净光合速率最大,约为21.14μmol/m2.s;当环境中CO2浓度相对较低(<400μmol/mol)时,小花叶的光合速率最低,而大花叶等的光合速率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7.
秦岭火地塘林区锐齿栎光合、蒸腾特性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以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测定了秦岭火地塘林区主要成林树种锐齿栎的光合、蒸腾作用日进程、CO2响应曲线、光响应曲线及其对CO2倍增的响应.结果表明:正常大气CO2浓度下,锐齿栎叶片的光补偿点为25 μmol·m-2·s-1,光饱和点为1 200μmol·m-2·s-1,表观光量子效率为0.051 1;CO2倍增情况下,叶片的光补偿点下降为8μmol·m-2·s-1,光饱和点上升为1 800μmol·m-2·s-1,表观光量子效率为0.069 6,饱和光强下叶片最大净光合速率增加121.CO2补偿点  相似文献   

8.
不同梨品种的光合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田间条件下,对黄冠梨、黄金梨和红香酥梨的光合特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3个梨品种在晴天条件下光合速率日变化均为双峰曲线,并具有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不同品种光合速率日变化存在一定的差异。黄冠梨的光合"午休"现象最明显,红香酥梨的光合"午休"现象相对较轻。黄冠梨的光饱和点(1 200μmol/m2.s)和光补偿点(30μmol/m2.s)明显低于其他两个品种,黄金梨的光饱和点(1 400μmol/m2.s)和光补偿点(70μmol/m2.s)相对较高。各品种的饱和CO2浓度均较高,CO2补偿点差异较小。  相似文献   

9.
利用GFS-3000便携式光合-荧光测量系统测定鲁北冬枣叶片的光合作用日变化和光响应特征。结果表明:鲁北冬枣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曲线为"双峰"型,具有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净光合速率与气孔导度呈显著正相关,而气孔限制值与胞间CO2浓度呈显著负相关,午间光合速率降低主要是受气孔限制因素影响;鲁北冬枣的光补偿点为16.0μmol/(m2.s),光饱和点为1 500.0μmol/(m2.s),表观量子效率0.058,属喜阳植物;其CO2补偿点为29.54μmol/mol,饱和点为1 352.5μmol/mol时,羧化效率为0.054。  相似文献   

10.
雷竹光合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对雷竹叶片光合速率及其主要影响因子的周年变化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在晴到少云的天气条件下 ,雷竹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双峰曲线 .光强、温度、水分等外界环境因子对雷竹光合作用有显著影响 .强光、高温、低湿引起雷竹叶片光合“午睡” .雷竹光合速率年变化也呈双峰曲线型 .环境因子及 Rubisco,Rubisco活化酶 ,蛋白质 ,叶绿素等对光合速率都有显著影响 .雷竹幼叶的光合速率 ,光饱和点及相关影响因子较二龄叶高 ,具有较高的光合生理特性 .雷竹叶片的光饱和点约为 1 688~ 1 834μmol CO2 · m-2 · s-1;光补偿点约为 1 60~ 2 2 2μmol CO2 · m-2 · s-1.  相似文献   

11.
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于2006年6~9月测定北京山区主要乔木树种的光合特性,包括刺槐、臭椿、槲树、栓皮栎、侧柏和油松。结果表明,自然状态下,栓皮栎、臭椿和刺槐的光合曲线呈双峰型,发生明显的"午休"现象。强光、高温和低湿是引起"午休"的主要环境因子。3个树种的气孔导度与净光合速率的变化趋势相似,也呈双峰型,但叶片胞间CO2浓度因树种不同而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槲树、侧柏和油松的光合曲线呈单峰型。  相似文献   

12.
对陕西延安树木园引种栽培的金钱松、花旗松及当地栽培树种油松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和水分利用效率(WUE)等生理指标与生长状况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金钱松和花旗松的光合速率日进程均为单峰曲线, Pn小于油松;二者WUE日平均值分别为4.04 μmol·mmol-1和5.10 μmol·mmol-1,均高于油松(2.89 μmol·mmol-1);生长量比油松小。金钱松和花旗松在黄土丘陵区表现良好,生长比油松缓慢,适宜作为园林绿化树种栽植。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施肥对油松幼苗生长、色素含量以及净光合速率的影响,在田间条件下,设置4个施肥处理,即FH1~FH4,氮肥用量分别是15、30、45、60kg/hm2,磷肥用量分别是30、30、50、50kg/hm2,钾肥用量分别是40、60、60、40kg/hm2,1个对照,3次重复。结果表明:油松幼苗高度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加,FH2~FH4之间无显著差异,显著高于对照;FH3和FH4的根茎叶、总干物质积累量之间无显著差异,显著高于对照,除根系外,FH1、FH2以及对照之间无显著差异;所有施肥处理叶绿素a含量无显著差异,显著高于对照;FH2~FH4的叶绿素b含量均无显著差异,显著高于对照;FH3和FH4的类胡萝卜素含量之间无显著差异,显著低于对照;总叶绿素含量所有施肥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FH3与FH4的净光合速率之间无显著差异,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和对照。综合分析认为,FH3处理为最佳的施肥配比,FH4与FH2次之,生产中应用FH3处理较好。  相似文献   

14.
采用开顶箱法研究了高浓度O3(80 nmol.mol-1)对沈阳市城区内油松光合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浓度O3处理降低了油松净光合速率。油松光合速率下降则是2种限制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O3处理后,油松的羧化效率始终低于对照,表明油松的气孔调节能力较弱,更易受到O3的伤害。  相似文献   

15.
SPAC中油松栓皮栎混交林水分特征与气体交换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20 0 1年 4— 10月 ,通过林内标准地观测的方式 ,对北京西山地区一块 3 1年生的油松栓皮栎混交林的水势 (用压力室测定 )日变化、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 (用Licor 640 0测定 )日变化过程进行测定 .结果表明 ,在土壤 植物 大气连续体 (SPAC)系统中 ,生长季内水势的波动幅度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是大气 >植物 >土壤 ,其中大气水势的绝对值要比植物和土壤水势高 1~ 3个数量级 .土壤、植物和大气水势的日变化规律类似 ,并表现出明显的季节差异 .在生长季不同标准日内 ,油松和栓皮栎的净光合速率和蒸腾变化规律差异较大 .通常 ,栓皮栎的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明显高于油松 ,但在水分胁迫时 ,二者的差异会减小 .在生长季中的绝大部分时段 ,树木由于环境因子特别是土壤水分的限制作用不能达到其潜在的光合和蒸腾能力  相似文献   

16.
在CO2浓度倍增条件下,研究了油松、侧柏、元宝枫和刺槐的苗高、地径、叶生长和养分含量等方面的变化。结果表明,CO2浓度倍增下苗木的苗高和地径均比对照的高;油松、侧柏和刺槐的叶生长明显大于对照的,而元宝枫变化不显著;各植物苗木的暗呼吸速率、土壤氮含量都比对照的小;磷含量的变化很小;侧柏的钾含量比对照的降低了56.70%,油松、刺槐和元宝枫的钾含量分别比对照的升高了60.13%、23.32%和0.69%,而幼嫩和成熟叶片中氮、磷和钾含量的变化没有显著规律性,其影响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兰州市南北两山三种绿化树种光合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利用LI-6200便携式光合测定仪(美国)对兰州市南北两山侧柏、油松、柽柳等3种绿化树种在自然条件下的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E)、气孔导度(Gs)、光合有效辐射(PAR)、空气相对湿度(RH)、大气温度(T)和水分利用效率(WUG)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侧柏、油松、柽柳的光合日进程均呈“双峰”曲线,出现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气孔导度日变化曲线呈“W”型;蒸腾速率呈单峰;水分利用率最高值出现在上午较早时分.对3种树的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与影响因子进行相关分析及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各树种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的回归方程分别为,侧柏:Pn=0.006PAR+1.176RH,E=1.120T;油松:Pn=0.010PAR,E=1.004T+0.482RH;柽柳:Pn=0.015PAR,E=0.757T+0.566RH-8.397Gs.对植物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影响程度最大的因子主要是光合有效辐射和空气相对湿度,因此在干旱季节进行灌溉时,应选择喷灌,提高空气相对湿度,减少植物的蒸腾速率.  相似文献   

18.
黄土高原主要造林树种的抗旱性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黄土高原主要造林树种油松、侧柏、刺槐根际进行包埋处理 ,形成持续干旱环境 ,测定干旱胁迫条件下树木生理特性的变化和对树木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相同的干旱条件下 ,侧柏的净光合速率始终大于油松 ,而蒸腾速率则相反 ;在干旱胁迫的第 2年 ,油松净光合速率比第 1年降低了 5 1.1% ,侧柏降低了 4 1.2 % ,刺槐降低了 5 4 .4 %。侧柏水分利用效率较油松高约 34%。中度水分胁迫 1年后 ,油松、侧柏、刺槐的叶量分别为对照的76 .1% ,81.7%和 79.3% ,2年后分别为 5 5 .2 % ,6 1.3%和 2 4 .2 % ,第 3年刺槐叶面积已缩小为对照的 75 % ,并出现大量落叶 ,油松、侧柏也有此现象。同时 ,持续干旱 1年后 ,油松、侧柏的枝长分别为对照的 6 4 .4 %和 6 6 .7% ;持续2年后 ,分别为对照的 37.6 %和 4 0 .9%。试验表明 ,各树种忍耐长期干旱的能力不同 ,侧柏最强 ,油松次之 ,刺槐最差 ,表明各树种林分抗旱稳定性不同。  相似文献   

19.
为了揭示臭氧(O3)浓度升高对城市森林光合作用的影响机理,利用开顶式气室研究了高浓度O3对沈阳城内油松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自然O3浓度,约45 nmol/mol)相比,在O3浓度升高(80±8)nmol/mol条件下,油松针叶的叶绿素含量降低,而类胡萝卜素含量则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净光合速率和Hill反应活力明显下降,降幅分别为18.36%~45.95%和11.35%~20.84%;羧化效率降低,降幅为7.50%~26.59%;叶绿体ATP酶活性受到抑制,但Ca2+-ATP酶活性与Mg2+-ATP酶活性的变化趋势略有差异。同时O3浓度升高抑制了油松针叶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的积累,说明O3浓度升高对油松光合作用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0.
选取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林校区校园内自然状况下生长良好的耐旱树种刺槐(Robin iap seudoacacia)、元宝枫(A cer truncatum)、沙棘(H ippophae rhamnoid es)、白榆(U lmus pum ila)、油松(P inus tabu laeform is)、白皮松(P inus bungeana)及中生树种女贞(L igustrum lucidum)、柳树(S a lix m atsud ana K o idz.f.pendu la)为研究对象,测定了它们3个季节内的木质部栓塞日变化规律及其与光照强度、大气温度、气孔导度、蒸腾速率等生理生态指标的关系。结果表明:光照强度、大气湿度和大气温度主要是通过对植物气孔运动、蒸腾作用和体内水分关系的调节对木质部栓塞起作用的;木质部栓塞是植物一天生长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平常事件”,与植物的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水分利用效率间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它的发生和恢复可能是某些植物适应水分胁迫的一种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