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杞柳是东北地区优质的经济树种。介绍其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重点介绍了其苗木扦插技术,为相关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
杞柳夏秋插     
杞柳又名芭斗柳,是手工业柳制品的重要原料。为了多快好省地发展杞柳生产,我县在抓好杞柳夏插的基础上,最近又推广了夏秋插,成效甚好。此法的主要技术要求是: 1.做好插前准备 定好插地(以河沟、渠边为好),管透水份,选好穗条,备好工具。 2.搞好扦插工作 先将选好的筷子粗、已木质木化的新柳穗条梢部和叶片去  相似文献   

3.
杞柳栽培     
责任编辑姚家宁杞柳在淮北地区的阜南、颖上等县多于行蓄洪区及低洼地带种植,经济效益很高。据调查,每亩杞柳产值比农作物高出3倍以上,其加工产品还可出口创汇,已成为部分农民致富的一条门路。现结合实际调查,对杞柳栽培的技术要点介绍如下:种条选择杞柳多用枝条扦插造林。其品种以黄皮柳为最好,其次是红、白、青皮柳。种条选用一年生、芽饱满、无病虫、粗1厘米左右的健壮枝条,截成15一25厘米长的插穗。剪口要光滑,分级包扎。如不及时扦插,可用湿沙或湿草帘覆盖堆放于避阴处,以免枝条失水,影响成活。整地全面整地的深度要在15—…  相似文献   

4.
杞柳造林技术孔令正(凤翔县林业技术推广站,陕西凤翔721400)杞柳的柳条可用于编织生产、生活工具和外贸工艺品等,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杞柳春夏秋三季均可栽植,以秋季落叶前后至大地封冻前栽植较好。一般将柳条截成长25cm的种条进行扦插或埋条。地形不同采...  相似文献   

5.
半干旱轻粘质壤土杞柳扦插育苗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城地区在半干旱轻质粗壤土上引种杞柳,采用扦插育苗方法,两年育苗平均成活率91.1%,平均苗高1.73m,地径1.24cm,共生产合格苗30.5万株。  相似文献   

6.
杞柳密植栽培管理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杞柳 ,落叶灌木 ,枝条是柳编业的主要原材料 ,可以用来编各种器物。固安县是我国杞柳的传统集中产区 ,早在明嘉靖年间以前 ,固安沿永定河、白沟河岸沙滩上即广种杞柳 ,发展柳编生产 ,如今固安柳编制品更是驰名中外。传统的杞柳种植形式 ,多是宽行带状种植 ,受自然条件 (尤其是降水量 )影响大 ,平均6 6 7m2 产量只有 50~ 1 6 0 kg。随着沙区生产条件的不断改善 ,水浇密植栽培形式得以应运 ,使单产提高到 50 0 kg以上 ,充分显示了其增加土地利用率 ,提高产量 ,增加效益等优点 ,现将其栽培管理技术总结如下 :1 栽植季节杞柳栽植一般为扦插繁…  相似文献   

7.
杞柳适应性强,在ph值小于8.5的轻碱地、低洼地和耕地上,雨季前整地,春季扦插和植苗造林,在水肥充足的条件下,年公顷产量可达到2.6万kg左右。利用杞柳编制工艺品,可增值2-4倍。  相似文献   

8.
柳树6个无性系在铜尾矿砂中的生长及耐受性差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Cd、Zn、Cu 3种重金属复合污染条件下6个柳树无性系的生长、光合作用以及叶绿素含量变化等生理生化响应,为评价不同柳树品种在重金属污染区植被恢复中的应用潜力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盆栽试验方法,以旱柳和杞柳6个无性系扦插苗为试验材料,按无性系与介质两因素裂区设计试验,对6个无性系的生长、根系形态学参数以及光合参数和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等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6个无性系在铜尾矿砂中均能生长,但株高、地径以及光合作用、叶绿素含量等相关参数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其中,杞柳‘一枝笔’在铜尾矿砂中的株高、生物量以及总叶绿素含量在6个无性系中降幅最小,而净光合速率降幅最小的是旱柳16无性系。在尾矿砂中生长的柳树叶片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黄化,色素含量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杞柳‘一枝笔’无论是叶绿素a、叶绿素b还是总叶绿素含量下降幅度最小,其总叶绿素含量与对照相比仅下降4%。各项指标主成份分析结果表明:在重金属复合污染条件下,生长性状因子起的作用最大,其中,根体积、茎干质量、叶干质量、总生物量4个性状是决定铜尾矿砂中柳树生长状况的关键因子。[结论]6个柳树无性系在铜尾矿砂中的生长和生物量积累具有明显的基因型差异。根据对生物量、耐性指数以及光合作用等生理生化相关指标的综合分析,杞柳无性系中杞柳‘一枝笔’耐性优于杞柳‘大红头’,而旱柳无性系中旱柳470耐性最好,旱柳16耐性最差。杞柳在铜尾矿砂中的耐性高于旱柳,光合色素的合成受影响较小,而且也具有较好的生物量积累能力。杞柳可望用于矿山废弃地的植被恢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杞柳不同品种对重金属铅(Pb)的吸收、积累以及耐性差异,明确Pb在杞柳不同组织的积累特点、转移能力及其在叶片的微区分布特征,为阐明Pb的毒性机制以及杞柳在重金属污染土壤植物修复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水培方法,分别以0,100和200μmol·L~(-1) Pb(NO3)2处理杞柳微山湖、一枝笔和大红头3个品种扦插苗,研究铅对杞柳不同品种生长、生物量积累和重金属耐性的影响以及Pb在不同组织的积累和转移能力,并采用同步辐射-X-射线(SRXRF)荧光技术分析Pb以及K,Zn,Ca,Fe等其他元素在杞柳叶片的微区分布特征。【结果】Pb明显抑制了杞柳3个品种的苗高生长和生物量积累,而且,苗高生长随着处理浓度的增加明显的下降(P0.05),而地上部和根部生物量在100和200μmol·L~(-1) Pb(NO3)2处理下的变化则不明显;杞柳3个品种在苗高和生物量积累方面均有差异,其中微山湖的苗高、地上部干质量以及根部干质量均优于其他2个品种。在100和200μmol·L~(-1) Pb处理下,供试3个品种对铅的耐性指数均在60%以上,说明杞柳对Pb具有的耐受性,微山湖耐性最强,其次为一枝笔,大红头的耐性指数最低。不同组织对Pb的积累量从高到低表现为:根插条枝条叶。通过对不同组织Pb的转移系数研究发现,Pb向杞柳地上部不同组织的转移能力很低,特别是向新枝和叶片的转移极少,而向插条中的转移相对较多,说明杞柳体内的Pb大部分积累于根部,极少向地上部转运,转运到地上部的Pb倾向于储存在插条等生物活性较弱的组织中。SRXRF分析发现,Pb在杞柳叶片主要沿叶片的中脉分布,与Zn的分布类似,通过对叶片中不同元素的分布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发现,Pb与K,Zn,Ca,Fe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推测Pb在叶片的迁移可能与这几种营养元素的吸收有关。【结论】杞柳3个品种对Pb均具有较强的耐受性,根系可以固定高浓度的Pb,因此,杞柳可用于Pb污染土壤的植物固定化修复中;尽管杞柳不同品种对Pb的积累和耐性差异不明显,但在植物修复实践中,宜选择选择苗高生长和生物量积累较为优良的品种,如微山湖,以获得较为理想的植物修复效率。  相似文献   

10.
杞柳瘿蚊Miastor sp.幼虫危害杞柳嫩芽,吸食嫩芽汁液,导致杞柳顶梢扭曲、增生形成扁圆形虫瘿。该虫在淮河流域一年发生5代,以幼虫在杞柳上的虫瘿中越冬。防治该虫可在柳条收割时,摘除虫瘿,严禁带虫瘿的杞柳外运或于越冬代、第1代成虫、卵和幼虫初期开展化学防治。  相似文献   

11.
杞柳根系发达,是巩固田坎、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的理想树种。其嫩枝落叶,山羊喜食,是好饲料。树枝还可以积肥,柳条便是宝。杞柳一般用枝条扦插繁殖,很容易成活。选用一年生健壮枝条,截成25~35厘米的插穗,在田坎上进行带状栽植,一般硬坎栽一行。栽在田坎高二分之一处,或田埂边沿线上,株距1~1.5米;软田坎(即斜坡坡度为40~45°),除采用带状栽植外,也有采用挖坑造林的。坑排列呈品字形,双行排列。方坑边长为25厘米左右。  相似文献   

12.
过去,人们对于杞柳的利用仅限于对杞柳条的加工,而对于杞柳皮和杞柳皮上附带的的大量鲜叶则没有得到有效利用,该文论述了杞柳皮的肥料化、燃料化及气化的综合开发利用方式,以期为其产业发展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3.
杞柳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杞柳是柳编业的主要原材料,同时又具有观赏价值和防风固沙等生态价值.文章详细叙述了杞柳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栽培技术要点、抚育管理关键技术,对杞柳培育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杞柳为良好的编织材料树种之一,1991年引入康乐县苏集乡,建立了杞柳采条基地,并对杞柳丰产栽培经营管理技术以及经济效益进行了探讨分析。结果表明,在高寒阴湿山区种植杞柳、搞编织加工经济效益显著,是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5.
临沭县的杞柳栽培与加工已有500多年的历史,素有“杞柳之乡”的美誉。近年来,随着杞柳制成品出121贸易的增大,杞柳资源日趋紧张,为扩大栽培面积,河滩地逐渐被用作杞柳栽植地,出现了杞柳与用材林争地的矛盾。为此,我们于1999~2004年进行了杨树用材林间作杞柳的试验研究,并取得了初步成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江苏省沛县有大片砂荒地,57年春用杞柳进行大面积插条造林(1,200亩),生长良好,目前已成为一片杞柳的海洋。现灯塔人民公社计划在58-59年发展杞柳一万亩。杞柳造林经验,分下列几点介绍:1.林地选择和整地沛县的杞柳都集中分布在黄河古道两侧的  相似文献   

17.
杞柳又名簸箕柳,是重要经济灌木.它枝条柔软,韧性强,是编织筐、篮、箱及其它日用工艺品的好材料.杞柳根系发达、固土性能好,也是巩固堤岸、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的优良树种.主要分布在长江、淮河、黄河流域一带.一般当年造林就有收入,造林成本低,周期短,收益快,随着社会各项生产的高速发展,对杞柳的需要量也越来越大,杞柳生产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如何提高杞柳产量的问题极待解决.现将我们对杞柳进行根外追肥试验的增产效果报告如下:一、试验基本情况试验地位于洪泽湖西淤积性的滩面上,地势平坦,土壤板结、无结构,透气性、保肥性能差,肥力一般,PH8.4以上(表1).同时,地下水位高并有季节性积水.二、材料和方法我们选择生长比较整齐的8年生杞柳地  相似文献   

18.
微山湖区杞柳品种评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山湖区地势低洼,适于杞柳生长,历来有栽培杞柳的习惯。人们把栽培杞柳作为增加经济收入,保护湖河堤岸,改善生态环境的手段之一。微山湖区的杞柳颇有盛名,中国老一辈林学家陈嵘在他的著作“中国树木志”中曾经提到微山湖区的杞柳及用途。随着杞柳条用途这的不断扩大和经济价值的提高,近些年来湖区杞柳栽培面积已发展到近千公顷。由于对杞柳条质量、规格要求不同,对其品种也提出了新的期望,都愿发展产销对路、经济价值高的品种。  相似文献   

19.
概括了临沂杞柳产业发展现状,找出了存在着的杞柳生产不平衡性;杞柳的加工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柳编缺乏品牌意识;柳编产品市场单一;企业管理人员素质偏低等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20.
杞柳丰产栽植及加工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临沐杞柳洁白、韧性大,是编制柳制品的最佳原料,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可使杞柳每667m2产干条达650kg,编织成工艺品经济效益可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