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T优 78 89系福建农业大学作物科学院遗传育种研究所与省种子总站合作 ,用不育系T78A与早恢 89配组选育而成的优质早稻新组合 ,2 0 0 0年早季首次引进建瓯市示范栽培 ,地点设在福建省水稻新品种中试基地小松镇湖头村成片种植 ,示范面积2hm2 ,示范种子 4 5kg ,平均产量 4 88 5kg/666 7m2 ,比对照威优 77增 4 83% ,比对照优质早稻品种佳禾早占增 2 1 2 % ,米质据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检测中心鉴定 ,12项指标中有 11项达到部颁二级优质米标准以上 ,是一个高产、优质、综合性好的杂交早稻新组合。1 特征特性1 1 农艺性状 T优 7889…  相似文献   

2.
T78A系福建农林大学作物学院与福建省种子总站合作 ,用地谷B为优质供体 ,与龙特浦B、珍汕 97B复交 ,选株并通过与珍汕 97A杂交、回交育成的优质野败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于 2 0 0 0年 7月通过福建省科技厅鉴定。该不育系的保持系T78B明显比珍汕 97B、V2 0B等生产上主要的保持系在加工、外观、蒸煮等品质的主要指标上有明显改进。用T78A与早恢 89、福恢 0 16、明恢 82等恢复系配制成的T优 7889、T优 7816、T优 7882等组合 ,在福建省作早稻栽培 ,具有优质、高产特性。其中T优 7889于 1999年和 2 0 0 0年参加福建省早稻优质稻组…  相似文献   

3.
杂交水稻新组合T优551高产制种技术初探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杂交水稻新品种T优551是福建农林大学作物科学学院遗传育种研究室与福建省种子总站合作,针对龙特甫A育性不稳定性这一特性,采用遗传改良技术育成的三系不育系T55A与晚R-1进行杂交,配制而成的三系杂交稻新组合.2004年通过了福建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本文重点介绍了T优551亲本的特征特性及其组合的制种技术,为加速T优551 育种推广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金两优36是福建农业大学水稻遗传育种研究所和省种子管理总站协作,应用籼型光敏不育系HS-3与946配组育成的中晚稻籼型两系杂交稻新组合,近年来参加福建省和华南两系杂交稻多年多点区试鉴定和示范推广,表现农艺性状优良,杂种优势强,丰产性高,适应性广和较抗猪瘟病等?..  相似文献   

5.
T优 78 89是福建农业大学遗传所用自育的T78A与早恢 89配组而成三系杂交早稻新组合 ,2 0 0 1年 3月通过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998年引入龙岩市新罗区试验 ,在 1999~ 2 0 0 0年的试验示范中表现出丰产稳产、米质优良、耐肥抗倒、熟期适中、抗病性较好等特点。现将该组合的试验示范结果、种性表现及栽培要点简述如下 :1 产量表现该组合于 1998年早季引进试验 ,1999~ 2 0 0 0年早季在新罗区的龙门考塘、曹溪董邦较大面积试验示范表现高产稳产 ,产量都比对照组合增产。在龙门的考塘试种 1hm2 ,平均产量 7 96t/hm2 ,比对照组…  相似文献   

6.
Y优 8 6系福建农业大学作物学院选育的不育系Y80A与三明市农科所选育的恢复系明恢 86配制的三系杂交稻新组合。Y80A是从珍汕 97B/地谷B∥龙特甫B复交组合后代株系与珍汕 97A经多代回交选育成的迟熟不育系 (全生育期比龙特甫A早 2~ 3d)。该组合近年来参加农大的多点试验 ,表现丰产性好 ,米质较优 ,抗稻瘟病性强等特性。1999年该站引进试种 ,并与农大协作进行栽培研究。现将Y优 86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简介如下 :1 特征特性1 1 生育期 经多年多点观察和省区试资料统计 ,Y优 86作连晚种植 ,全生育期与汕优 6 3相当。1998…  相似文献   

7.
T优5570系福建农林大学作物科学学院与福建省种子总站共同选育而成的中晚稻新组合,亲本来源为T55A/明恢70,2003年通过福建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8.
冀棉 5 1 6是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棉花研究所选育的高产、抗病、优质棉花新品种。2 0 0 4年 2月通过河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1品种选育冀棉 5 1 6来源于 1 995年冬南繁杂交组合 91 1 9× NL 2。 91 1 9是本课题通过海岛棉与陆地棉杂交 ,经多年连续选育而成的优质、高产、早熟棉花新品系 ,并于 2 0 0 1年通过新疆自治区种子总站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定名为新陆中 8号。NL2是通过对中棉所 1 2进行60 Co辐射后 ,再经多年连续选育而成的高产、抗病新品系。冀棉 5 1 6母本遗传背景丰富 ,纤维品质、产量、早熟性状突出 ,父本 NL2抗病性、产…  相似文献   

9.
尤溪县良种生化研究所 ,从1984年开始从四川农大水稻所引进D型胞质D汕A和D297A不育系 ,先后选育出D优63、D297优67、D297优63三个新组合 ,选育奇宝A和D宝A两个新不育系 ,并积累了超高产育种制种经验与选育亚种间杂交稻的育种材料 ,为选育亚种间重穗型杂交稻创造了条件。特别是从1996年开始 ,借鉴四川农大水稻所周开达教授、黎汉云研究员等的“亚种间重穗型杂交稻育种”的经验和技术路线 ,在他们指导和支持下 ,我们与福建省种子总站协作攻关 ,背靠四川农大水稻研究所、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  相似文献   

10.
四个野败新不育系的选育及其利用初报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夏丰A、谷丰A、连丰A、昌丰A是福建省农科院稻麦研究所选育的野败籼型三系不育系 ,于2 0 0 1年 6月 2 5日通过省级技术成果鉴定[1] 。四个不育系表现育性稳定、异交率高、配合力好、抗或中抗稻瘟病、稻米品质有很大改进 ,经鉴定委员会专家评定 ,这四项技术成果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已经配制了多个早稻和晚稻组合参加国家和省级区试 ,有的组合在省首届优质稻招标中中标。夏丰A属于早熟不育系 ,生育期与V2 0A相当 ,主要用于配制早稻组合 ;谷丰A属于迟熟不育系 ,生育期比龙特甫A早 2~ 3d ,适合于配制中、晚稻组合 ;连丰A、昌丰A属…  相似文献   

11.
金两优289系福建农林大学作物科学学院用自育核不育系金山S-2与早恢89配组育成的优质两系杂交稻新组合,2006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委员会审定,2008年通过广西区品种认定。在福建南部和广西桂中北作早稻种植,表现优质高产、熟期适中、抗性较好、适应性广等优点。本文提出了该组合的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2.
优质棉花核不育系太177A选育及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洞A核不育系太 177A是湖北省太湖农场农科所杂交选育而成 ,2 0 0 1年 9月 2 0日通过湖北省科技厅组织的有关专家的鉴定 ,被评定为国内领先水平。1 选育过程为了扩大洞A核不育系的应用范围和解决大面积利用F1的问题 ,太湖农科所从 1997年起开始了引进与转育洞A核不育系工作。太 177A其母本为抗A2 ,父本为优质系太 97B2 ,1997年冬海南杂交配组 ,1998年夏种植F1,1998年冬选农艺性状相近的可育与不育株 ,全部采取对株杂交 ,总共有 398对 ,1999年夏淘汰无不育株对株行 ,保留不育株与可育株各占 5 0 %的株行 ,1999年冬天兄妹交 ,考种选…  相似文献   

13.
《杂交水稻》2019,(1):16-19
金岩A是福建农林大学作物科学学院用优质保持系金山B-2与D62B进行杂交,F5代选单株与新香A测交并连续多代回交育成的野败型优质三系籼稻不育系。该不育系具有不育性稳定、米质优、配合力高、异交结实好、杂交种子发芽率高等特点,于2017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4.
1 选育不育系的意义和技术路线 长期的生产实践认为,高产、优质、抗病是三系杂交稻普遍存在的矛盾,也是育种家们长期攻关的育种目标.育种实践和多数研究者认为,母本不育系对杂种品质具有十分重要的遗传效应.  相似文献   

15.
杂交水稻三系不育系选育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回顾了杂交水稻三系不育系15 a来选育的实践,总结了选育杂交水稻三系不育系的经验与体会.1)利用籼粳交加花药培养快速稳定技术选育三系不育系及其保持系,育种难度大,成效低;2)选育优质不育系,低代品质鉴定是关键;3)不育系异交结实率的选择,应从柱头外露率和田间自然异交结实率两方面考虑;4)有针对性地进行个别性状的遗传改良选育新的不育系,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5)选育抗稻瘟病水稻不育系是非常必要的,应加强这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6.
安徽省三系杂交籼稻育种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安徽省20a来三系杂交籼稻的育种成就和存在问题,指出今后的育种目标应主攻早熟、优质、超高产,并选育适于机械化制种和耐旱的组合;技术路线上早杂以选育早熟恢复系,中晚杂以选育优质不育系,亚种间组合以选育广亲和不育系为主。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讨T55A所配组合与特优组合主要特征特性及其差异。福州市农业学校于2002年晚季从福建农林大学作物科学学院引进8个三系杂交稻组合进行品比试验。试验按省区试规定的标难进行,并对结果进行了产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福建农林大学作物科学学院对特A育性不稳定的缺点进行遗传改良选育而成的不育系T55A所配的T优5537、T优5570和T优55多系1号具有特优组合的株叶态,杂种优势强、产量高。虽然T优55组合产量比特优组合低些,但均未达到显著水平,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福建农业大学作物遗传育种研究所以改良IR24的抗病性和提早生育期为主要目标,采用IR50与IR24杂交,再用IR24回交的方法育成新恢复系早恢89,与珍汕97A配组成高产、抗病、优质的杂交稻新组合汕优89。1993和1994年通过全省区试;1996和...  相似文献   

19.
正2013年12月27日,由福建省农业科学院邀请有关专家,对水稻研究所所承担的"优质光温敏核不育系选育及两系杂交稻组合选配"等5个2011年省属公益类科研专项进行评审验收。"优质光温敏核不育系选育及两系杂交稻组合选配"、"三系杂交稻亲本的分子遗传改良与强优组合的选育"、"优质、抗稻瘟病水稻不育系繁源A强优势组合的配制与利用"、"水稻区试数字化平台建设及在育种上的应用"等项目共育成3个品种通过省级审定,育成2个优质水稻不育系,改良育成1个抗稻瘟病恢复系,配制了30多个品种参加省级各级区域试验,建立了水稻研究所水稻苗头品种所区域试验平台。"杂交水稻制种母本机插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20.
几个新优质不育系特征特性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杂交稻在我国所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 ,但至80年代后期 ,随着一些不育系 (如珍汕97A、V20A等 )的潜力的挖尽 ,选育优良组合的自由度愈来愈小 ,稻米品质差、抗性下降、单产徘徊 ,越来越难以满足社会的需求 ,选育优质、多抗、高产的新质源不育系应用于生产实践已迫在眉睫。育种工作者们于是大幅度调整育种目标 ,面向优质高产 ,至今相继选育出一系列优质米不育系。笔者只收集了其中4份优质米不育系进行比较 ,初步探讨了它们存在的优、缺点。一、材料与方法4份供试材料为 :中9A(中国水稻所 )、丰源A(湖南杂优中心 )、研A(中国水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