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廖利 《中国猪业》2007,(11):34-35
1母猪产后不带仔 1.1病因与症状 笔者提到的这种情况特指母猪奶水充足.但精神亢进,不给新生乳猪喂奶、趴着睡或乳猪接触到乳房,母猪便站立起来,甚至撕咬、踏踩乳猪,此种情况多见于无带仔经验的头胎母猪。  相似文献   

2.
太湖猪繁殖力很高,但是存在仔猪育成率低尤其是离乳成活率较低的问题.通过寄养的方法,可提高离乳成活率20%.但是许多养殖户寄养仔猪不成功,究其原因,主要是没有解决好寄养过程中出现的以下几点.1、母猪对寄养乳猪的攻击性.①在寄养乳猪饥饿时放进,诱导寄养乳猪直接吸吮母乳.②安排在下午,母猪精神松懈时放进寄养乳猪为佳.③安排寄养乳猪拥有中间上部乳头,以防止母猪踢咬它.④喷少量清香剂在母猪和寄养乳猪身上,以减少在气味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3.
我县农村由于产业化的进展,涌现出不少饲喂母猪的专业村、专业户。母猪多了,因母猪产仔数少而购买乳猪进行寄养较为常见。但由于寄养方法不当,造成寄养乳猪死亡时有发生。12年来,笔者通过实践采用以下寄养方法,共寄养乳猪321头(计95窝),一般通过3~5天的寄养,头头存活,现将乳猪寄养的方法介绍如下:1选择寄养乳猪采用三看看毛色:毛色光泽红润的为健康乳猪。看体重:体小而轻的乳猪不宜寄养,一般以选择体重750克左右的乳猪为宜。看脐带:脐带新鲜红润为刚出生的乳猪;脐带干枯则表明乳猪产后多日,不宜寄养。2乳猪异味的消除消除…  相似文献   

4.
母猪产后不食症是胃肠功能紊乱、食欲减退或废绝为主要特征的母猪产后综合症,特别是大龄母猪较易发生该病.患病母猪泌乳量减少,直接影响乳猪的生长发育,病程较长者可导致全窝乳猪死亡,给养猪业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5.
母猪群是所有猪场的核心动物群,也是命脉所在,唯有把母猪养好,养猪场才有效益.母猪健康,才可能生产出健康的乳仔猪,才有可能分泌健康的乳汁喂养乳猪,给乳猪安全健康度过保育期提供基础保障平台,所以确保母猪群每头母猪的健康是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6.
1母猪产后不带仔这种情况特指母猪奶水充足,但精神亢进,不给新生乳猪喂奶、趴着睡,或者当乳猪接触到乳房,母猪便站立起来,甚至撕咬、踏踩乳猪,此种情况多见于无带仔经验的头胎母猪。将母猪轻慢地赶到同舍区母性好的哺乳猪旁,让其通过嗅觉、听觉、视觉熟悉哺乳和乳猪,把接产毛巾等放到母猪吻部,让其熟悉仔猪味道。  相似文献   

7.
乳猪猪瘟超前免疫是指乳猪出生后去除体表胎膜,擦干全身黏液后不让乳猪吮吸初乳,于乳猪颈侧经消毒后肌肉注射猪瘟兔化弱毒疫苗1~2头份,并与母猪隔离1~2h后再放回母猪身边吮吸初乳的一种免疫方法,也称乳前免疫或零时免疫,简称超免.  相似文献   

8.
母猪产后不食是一种较常见的胃运动功能减退症,特别是年龄较大的母猪较易发生.此病可使母猪泌乳量减少,直接影响着乳猪的生长发育,病程较长者可导致全窝乳猪死亡,给养猪者造成极大损失.近几年来,我们采用猪胆汁加食醋配合西药治疗此病,共治疗86例,效果非常满意,现报道如下:1 症状母猪产后不久开始出现食欲减少或只喝少量稀食和水,随后食欲废绝.最早产后即可出现症状,精神沉郁,喜卧懒动,粪干燥呈球状,尿少而黄,有的体温升高,恶露不尽.继而乳汁大减,母猪极度营养不良,使乳猪吃奶不足,轻者乳猪发育不良,重者可导致全窝死亡.  相似文献   

9.
<正>1母猪产后不带仔这种情况特指母猪奶水充足,但精神亢进,不给新生乳猪喂奶、趴着睡,或者当乳猪接触到乳房,母猪便站立起来,甚至撕咬、踏踩乳猪,此种情况多见于无带仔经验的头胎母猪。将母猪轻慢地赶到同舍区母性好的哺乳猪旁,让其通过嗅觉、听觉、视觉熟悉哺乳和乳猪,把接产毛巾等放到母猪吻部,让其熟悉仔猪味道。  相似文献   

10.
母猪产后缺乳常和母猪乳房炎、子宫炎同时发生,因此又称无乳综合征.规模猪场哺乳仔猪死亡之中的50%是与母猪无乳综合征有关,该病多发生在夏初,临床上多见,初产母猪的发病率高于经产母猪.管理状态使发病率存在着较大差异,有的猪场发病率高达50%,有的猪场却甚少.临床主要特征为母猪厌食、精神萎靡、乳房肿硬、疼痛干瘪、乳房泌乳不足或无乳、不让乳猪吮乳.而乳猪表现为全窝突然腹泻,乳猪吮乳时间延长,经常用头撞击乳房,用嘴拉长乳头,始终不停地拱母猪乳房,吸吮乳头无乳后转抢吸吮其他乳头,发出尖叫声.  相似文献   

11.
母猪产后不食可使母猪泌乳量减少,直接影响着乳猪的生长发育,病程较长者可导致全窝乳猪死亡,给养猪者造成极大损失.近几年来,我们采用猪胆汁加食醋配合西药治疗,共治疗86例,效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2.
实行乳猪早期断奶能节约母猪饲养成本,提高母猪利用率,提高母猪年产胎次,从而增加饲养母猪的效益。但乳猪早期断奶后,对今后的生长发育有何影响,和传统的断奶方法相比在生长上有何差异,需要通过试验加以研究,从而更加科学地运用乳猪早期断奶技术指导生产。  相似文献   

13.
提高母猪产出乳猪的成活率,一直是母猪饲养户最为关心的问题,如何抓好这个时期的温度湿度调控,防止病毒感染,降低乳猪的发病率,是提高乳猪成活率的关键之所在,几年来,本人采用木箱哺育乳猪,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使初生乳猪的成活率达到95%以上。  相似文献   

14.
孟俊英 《养猪》2008,(2):75-77
瘸腿对于后备母猪是常见问题,仅次于繁殖系统紊乱(见表1).公猪和乳猪的蹄病、乳猪关节炎也很常见.  相似文献   

15.
母猪子宫内膜炎是母猪繁殖过程中的主要疾病之一,常导致受胎率不高,繁殖率低,死胎多,产后母猪食欲不好,少奶,乳猪发生黄白痢等诸多疾病.如果发展成顽固性子宫内膜炎后,还会增加生产母猪淘汰率.据调查,在工厂化养猪生产中,因子宫内膜炎淘汰的母猪占淘汰生产母猪的60%以上.本人在多年的生产实践中,就母猪子宫内膜炎的发病原因、诊断要点、治疗预防措施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探讨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哺乳母猪分泌的乳量.若能满足乳猪生长发育所需乳量,一般不用中药催乳。否则由于泌乳过多则易引起母猪乳房炎和乳猪下痢等疾病。现浅述如下:l哺乳母猪要用中药催乳应具备的条件1.1属于年老、体弱的母猪一般母猪在产仔18~20胎左右后,加上部分母猪体质弱,各脏器功能已开始衰退。特别是泌乳机能衰退后,所分泌的乳量确实不能满足乳猪生长发育需求.母猪可用中药催乳。如我镇过田村陈拾九,饲养11岁的母猪1头,于1997年4月5日产第ZI胎的仔猪9头,第4天死亡2头。挤母猪乳头乳量很少,母猪拒绝乳猪吮乳。笔者给母猪实行定期中药催乳。经观…  相似文献   

17.
<正>一般情况下,母猪产前一个月应饲喂哺乳料。对于后备母猪乃至妊娠母猪,均可采用妊娠母猪料和哺乳母猪料混合饲喂,以防止蛋白质含量过高,造成胎儿过大引起难产现象。母猪产前15~25天,需补铁针4毫升,以保证旺盛的血液供给胎儿发育。乳猪生后及时添服"四味脾胃舒"颗粒,勿给水,以免呛猪。产后3天内,减料饲喂母猪,防止母猪奶过浓,乳猪不消化,并在3天内给乳猪补第一次  相似文献   

18.
探讨乳猪饲养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晋辉 《猪业科学》2010,27(9):46-47
<正>现代养猪生产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乳猪的饲养。猪场生产水平的高低和效益首先是要看母猪群的生产效率和水平,接下来就是乳猪。母猪群提供了一个可能实现的指标,而最终的生产效益要首先通过成功饲养乳猪来实现。评价饲养乳猪的好坏有很  相似文献   

19.
仔猪黄痢病一般多发生于3日龄左右的乳猪,并以初产母猪的新生乳猪多发。临床上以急性水泻排淡黄色稀便为特征,发病率和致死率高,是危害乳猪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病原黄痢病的病原为溶血性大肠杆菌,带菌母猪是主要传染源。流行本病发生于生后当天到3d以内的乳猪,随日龄的增长而减少。虽然常年均有发生,但以产仔旺季、初产母猪所生乳猪,多雨潮湿的季节发病较多,但也有些母猪连续5~6胎都发生本病,造成乳猪死亡而被淘汰处理。黄痢病多是由1窝中先有1或2头开始发病,迅速蔓延全窝,但也有一窝乳猪同时发病的。黄痢病的死亡率最高时为生后1~2d以内,…  相似文献   

20.
1 发病情况 福建省福清市某养猪场饲养二元(长大、大长)杂交母猪200多头,以出售15 kg体重仔猪为经营模式.于2008年12月中旬发现15~20日龄乳猪(该场21~23日龄断乳)陆续发病1周后.7~10日龄乳猪也开始发病.发病率达80%左右.病死率几乎100%,并同时出现部分妊娠母猪流产、顺产母猪产死胎增多现象,断乳后仔猪也会出现上述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