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简讯     
我省继续开展飞机造林试验五月二十六日至三十一日,我省在大姚、姚安两县又开展了飞机造林试验。此次试验的树种是云南松、造林面积为三十万亩,观察期暂定五年。观察内容是:飞机造林中种子消失、幼芽出土、幼苗保存情况和死亡原因,不同植被以及不同坡度、坡向、土壤、地形、海拔高度对成苗的影响与成苗的相互关系等问题。 (林仲达)  相似文献   

2.
我场职工遵照毛主席关于“我们必须打破常规,尽量采用先进技术”的教导,从1973年开始,在干旱瘠薄的山地进行了油松营养纸袋育苗造林试验。初步取得经验后,1975年育苗63万袋,造林773亩,补植造林600亩,当年9月调查,平均成活率为91.6%,次年5月调查大南背210亩,保存率为78%,苗高6-8厘米,根系发达,主根长15-20厘米,顶芽茁壮。1976年又育苗40万袋,造林721亩,补植造林285亩,当年12月上旬调查平均成活率为70%,最高达78%,幼苗生长健壮。几年来的实践证明,营养纸袋育苗造林是战胜恶劣自然环境,提高造  相似文献   

3.
在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的指引下,在上级党委的领导下,我县从一九六六年以来连续九年进行飞播造林共224万亩。一九七○年四、五月份,在省林业部门的协助和指导下,对全县一九六六年至一九七○年飞播的172.8万亩幼林进行全面普查,保存率达63%,平均每亩有幼苗600多株以上。由于大搞飞播造林,我县现有林地面积由文化大革命前占山地面积20%增加到80%。为巩固飞播造林成果,促进幼林生长,我们于一九七三年和一九七四年进行了幼林抚育间伐试验。在间伐前,我们对六年生幼林进行了调查,标准地面积一亩。  相似文献   

4.
我国南方毛竹繁殖,主要采用移栽母竹的方法。此法,由于竹种缺乏,运输困难,造林费高,成活率较低,远远不能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也给我县发展毛竹生产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为了尽快地解决种源问题,我县从78年起,从广西引进毛竹种子,在李枚岭林场、峡山林场、余干共大进行了育苗和造林试验,均已获得初步成功,并初步显示出如下优越性:1.解决了种源不足的困难。播一亩毛竹苗需种子4斤,经一年的苗床培育,可育出幼苗约5000丛,可造500亩毛竹林。2.将一部分幼苗分殖,培育小母竹,能达到一次育苗多次造林的目的。3.提高工效,节省劳力。用移植母竹法,从挖掘竹种到运输上山栽植,造一亩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太行山中段土石山的飞播造林试验,对油松飞播造林的播区选择、播期的确定以及不同坡向、坡度,不同土层厚度和植被状况应采取的技术措施进行了调查总结。油松飞播造林有苗面积占到有效面积的66.8%超过部颁优级飞播造林40%的标准,亩均保存幼苗186.8%株。每造成1亩林,较直播造林和植苗造林成本降低1.72元和8.87元,取得造林速度快、效率高、成本低、省工省力的好效果。  相似文献   

6.
奇台县于一九七四年开始引种文冠果,截止目前,全县文冠果育苗面积三十五亩,八一年可出圃苗木十五万株;造林七百七十五亩,其中:移植面积一百八十亩,直播面积五百九十五亩,当中有四百余亩,因受七、八两月天旱幼苗死亡率超过了百分之五十,实际直播保存面积还有二百多亩。  相似文献   

7.
四川东部长江河谷地区夏季气温特高,伏旱严重.据29年的统计伏旱出现频率达64.3%,春季播种,70天左右进入伏旱,幼苗死亡率高.为了提高飞播造林成效,我们于1976年进行了秋季人工撒播试验.试验表明,伏旱严重的四川东部长江河谷,避开伏旱实行秋播是提高飞播造林成效的有效途径.试验结果已在巫山飞播造林实践中普遍应用.我县于1979年开始,连年秋季飞播马尾松54.4万亩.试验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8.
浙江省常山县油茶试验场于1956年直播造林油茶110亩,现在二年生幼苗平均高41.85公分,最高达76公分,根茎0.77公分,已有很大一部孕育花芽,今冬就要开花。所以能使幼林提早开花结果,由于采取了下列的技术措施:1.造林整地——造林前3—4个月整地,  相似文献   

9.
溧阳县黄岗岭林场于1972年春营造了杉木林250亩,以后逐年发展,迄今共有杉木林600余亩.目前林分均郁闭成林,活立木总蓄积量达1,650立方米,平均每亩约2.8立方米.近几年来,为了促进杉木生长,又在大面积栽杉基础上,进行了速生丰产栽培试验,取得了较好的结果.现小结如下:试验地面积4亩,于1972年3月上旬造林.造林地为缓坡荒地,土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质地中至重壤.造林前一年全面整地深翻15—20厘米;开大穴栽植.株行距为0.83米×1.7米,每亩约480株左右.造林当年成活率达95%以上.造林后第一年间作太子参,次年间作西瓜.每年松土除草2—3次,并及时除萌定株壅土,造林后第三年林分即郁闭成林.1974年胸径生长已呈峰值生长,年生  相似文献   

10.
自治区成立40年来,国营林场得到了较为迅速的发展。到目前为止,盟(市)、旗(县)管理的国营林场(治沙站)有263处。总经营面积1.2亿亩,有林地4078万亩,林木总蓄积量1.17亿立方米。从建场至1986年国家总投资4.3亿元。历年累计造林面积1965万亩,保存面积951万亩。完成中幼林抚育823万亩,生产木材712万立方米。1978至1986年累计完成飞播造林种草试验面积74万亩(其中:有效面积65万亩,成效面积14万亩)。从业总人数有24600人。主要设备有汽车759台,拖拉机1605台,公路4674公里,简易公路1709  相似文献   

11.
从1971到1982年,宁强县先后飞播造林31.27万亩,由于加强了经营管理,成效较好。经检查评定,1971至1974年,飞播造林12.8万亩中,良好的有5.47万亩,占42.8%;合格的有3.17万亩,占24.9%;较差的有3.89万亩,占30.9%;失败的有2800亩,占2.1%。成林面积为6.7万多亩,占飞播面积的52.6%,已大部郁闭成  相似文献   

12.
岚皋县于1995年开展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工程以来,至1999年春,共投入资金205.8万元、投劳6.2万人、投工95.6万个。至1999年春,累计完成重点工程造林10.3万亩,其中植苗造林3.6万亩,直播造林2.3万亩,低效林改造1万亩,幼林抚育1万亩,封山育林2.4万亩,完成一般工程造林10.5万  相似文献   

13.
河池市从一九七○年至一九八○年实行无偿补助造林,每年人工造林不足万亩,1984年利用扶贫经费选林1万亩,当年全部造林也只有2.6万亩。八五年自治区林业厅给予我市开发性贴息贷款造林任务3万亩,计划总投资120万元,全市人工造林5.46万亩,其中贷款造林2.98万亩,创历史最高纪录。而  相似文献   

14.
楼观台林场位于秦岭北坡,在周至县城东南40华里处。施业区面积64万亩,其中荒山面积10万亩,其余多为次生林,主要树种为松、栎类。1964年建场以来,营造油松林达25万多亩,占全场造林总面积的80%以上,其中保存下来的1.5万多亩,已经郁闭成林,有的已开始间伐。为了加快造林步伐,不断提高造林技术水平,特对建场以来油松造林技术调查总结如下。一、选好造林地选择好造林地是提高造林成活率的基础。油松为阳性树种,但在幼苗期喜庇荫。因此,在800米以下浅山地区,造林地宜选在阴坡或半阴坡的中下部、土层深厚肥沃、  相似文献   

15.
为了扩大楠竹栽培,尽快把我省赤水河流域建成楠竹用材林某地,当前扩大楠竹竹种来源是当务之急。因此,我们在赤水葫市楠竹场的配合下,进行了对不同年龄(一至八年生)的楠竹截杆造林试验。一九七二年十二月及一九七三年十二月,我们在赤水县金沙公社,建立了两块试验地:Ⅰ号试验地面积五亩,Ⅱ号试验地面积为二亩。经过三年的观察和抚育管理,目前新竹生长良好,现将试验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来,北流县林业生产出现了新的转机,发展势头较猛,造林绿化成效显著。1985年至1987年,连续三年飞播造林77万亩,有效面积69万亩,成效面积24.5万亩,占35%。1986年至1989年,人工造林36万亩,其中工程造林15万亩。有林面积从1985年的64.8万亩增加到147.15万亩,宜林荒山荒地绿化程度从31%提高到69%,林木蓄积  相似文献   

17.
造林应以成活为标准,但我省造林保存率仅为造林面积的百分之十六。弥勒县自解放以来至一九八○年统计共造林一百三十九万四千亩、有幼林三十七万亩,保存率也仅为百分之二十六点五,占整个造林面积的四分之一强,如此,怎能增长我省的森林资源面积呢?为了提高造林成活率、保存率,在植树造林中我认为需要做到如下几点:  相似文献   

18.
贷款造林对于增加造林投入,提高造林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据贷款造林成效调查统计,柳州地区1985年至1988年,共完成贷款造林599719亩,发放贷款总额2134.21万元。在完成数中,国内开发性贷款造林面积467598亩,贷款金额1656.76万元,林业项目贷款造林面积97298亩,贷款金额342.02万元;世界银行贷款造林面积31426亩,贷款金额127.39万元;扶贫贷款造林面积3397亩,贷款金额  相似文献   

19.
红海榄的育苗与造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红海榄的育苗和造林进行试验,培育出红海榄75000株,生根率达99%,抽芽率也达到了96%,移植造林150亩,2007年5月进行验收,结果成活率达到了90%,而且长势良好。以下对红海榄的育苗和造林试验进行技术总结,为以后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合浦县通过制定优惠政策、创新造林机制等措施,为发展林业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使个体营造速生丰产林成为全县造林的新亮点,并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据统计,从1998年至现在,全县营造桉树速生丰产林15万多亩,其中个体户营造9万多亩,占60%。自1998年起,合浦县为了加速推动林业跨越式发展,制定了各种切实有效的措施:一是把“政府造林”转变为“社会造林”,落实“谁投资,谁经营,谁得益”的造林绿化政策,采取租赁、承包土地,实行独资造林、合作造林、合股造林等经营模式,大力扶持个体林业经济,努力把造林推向多元化。二是县里专门出台个体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