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2011年,要确保湖南省粮食种植面积达到527万公顷,总产300亿公斤以上.粮食生产要抓好如下工作. 1.全力抓好水稻"扩双增面" 双季稻面积扩大6.7万公顷,力争用3年时间在适宜区域实现双季稻面积全覆盖.  相似文献   

2.
1.认真落实粮食生产扶持政策。进一步扩大粮食种植面积 各地要积极主动地调减双季稻地区的一季稻面积,恢复和发展双季稻生产,提高复种指数,力争2005年双季稻地区调减一季稻面积6.7万公顷以上。我省饲料玉米需求量大,生产的玉米不愁销路。因此,各地要加大杂交玉米的发展力度,力争2005年全省杂交玉米面积扩大3.4万公顷以上。  相似文献   

3.
<正>2015年,湖南省粮食生产的各项生产措施要落实到位,重点须抓好以下几项工作:1.稳定粮食播种面积2015年湖南省粮食种植面积目标是稳定在500万公顷以上,确保粮食总产300亿公斤左右。重点突出"扩、调、引、治"4个字。"扩"就是要扩大双季稻适宜区"单改双"面积。"调"就是要充分利用旱土、高岸田、天水田、矿区渗漏田,特别是棉田改制后,要发展以玉米、马铃薯为主的旱  相似文献   

4.
油菜前作的变化与产量近年来,贯彻以粮食生产为中心的方针后,为了增产粮食,许多二熟田改成三熟田,扩种双季稻和高产杂粮,油菜前作也起了变化。浙江遂安县横沿乡等有三个乡四个社,1955年多种时双季稻田都没有种上油菜,可是1956年多种中就有10%的油菜是种在双季稻田里的,因此稻田单  相似文献   

5.
1.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的发展粮食生产领导小组,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不断加大发展粮食生产的行政推动力.将粮食生产各项指标分解量化到各乡镇,签订《粮食生产目标管理责任书》,实行粮食生产行政问责制. 2.认真落实各项种粮补贴 水稻良种补贴、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补贴实行种一季补一季;双季稻种植补贴按实发放,种植一季稻和抛荒的坚决不补;种粮补贴节余资金用于兴修水利、土地流转、项目实施、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等公益事业.  相似文献   

6.
2011年粮食生产要重点抓好6个方面的工作. 1.扩大粮食产能一是落实扩面计划.确保粮食播种面积527万公顷以上,高档优质稻扩大到67万公顷.推进土地流转,遏制耕地抛荒.推进水稻"单改双",要争取恢复双季稻6.7万公顷以上.发展旱粮生产,确保杂交玉米稳定在50万公顷以上,马铃薯扩大到13万公顷以上.二是促进大而积平衡增产.争取201 1年扩大杂交稻面积33万公顷,重点扩大早稻杂交稻面积.大力推广集中育秧、抛秧和机插秧等技术,争取早稻直播面积比2010年减少60%以上,坚决杜绝晚稻直播.三是推进粮食高产创建.抓好200个粮食作物高产创建示范片,突出抓好3个县和10个乡镇的水稻高产创建工作.  相似文献   

7.
简要介绍了桃江县双季稻生产的现状,指出了桃江县双季稻生产面临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完善粮食生产各项工作制度、充分挖掘双季稻生产潜力、消除一些影响双季稻生产的障碍因素等发展桃江县双季稻生产的对策,以期对桃江县双季稻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对桂北缺粮山区三江县粮食生产的发展历史与现状进行分析,根据近年来农村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和向非农行业、新兴产业转移,农村种田劳动力呈现老龄化、妇女化、低龄化趋势和出现双季稻改单季稻、农田搁荒等现象,提出在新形势下应采取稳定粮食用地、重点抓好商品粮生产基地和"吨粮田"建设,实行良田良制良种良法相配套,大力推广多熟制、"双杂"优质组合、轻型高效粮作技术及其集成创新技术.努力提高粮食单产、总产和劳动生产率;恢复发展糯稻、马铃薯、油菜等粮食及肥田作物生产,调整优化粮食种植结构,增强粮食生产发展后劲等技术对策及有效措施,以提高山区粮食自给率,促进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随着水稻生产由过去的双季稻向单季稻发展、一年种一季在萧山南片已成格局。早稻不种的主要原因是人工手插劳动强度大、工本高、效益低。从粮食生产角度来讲,土地日趋减少,一年种一季减少了粮食总产,加剧了粮食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10.
湖南省粮食生产的重点是双季稻,发展双季稻的难点在早稻,扩种早稻的关键在于育秧。湖南省3年来的实践表明,早稻集中育秧在控制水稻直播、遏制抛荒、推进“单改双”、转变生产方式、提升生产水平等方面成效显著。面对当前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快速推进及散户种粮效益低下的新形势,水稻集中育秧应如何按照现代农业发展要求,提升规模经营及专业化、社会化服务水平,促进双季稻生产持续稳定发展,推动实现粮食生产成功转型,笔者深入各地就此进行了认真调查,结合全省情况总结了水稻集中育秧的主要成效,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深层次推进水稻集中育秧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1.
党中央国务院明确指出:我国农业已进入新阶段,实施战略性结构调整是当前和整个新阶段农业的中心任务.长期以来,由于粮食生产受传统计划经济增长方式的约束,一方面农业资源配置对粮食增长造成不利影响;另一方面,政府在粮食市场化改革过程中制定的保障粮食安全措施难以落实实施.因此,当前农业结构调整中不能放松粮食生产,要切实保护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农民种粮积极性,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科技进步为先导,以提高粮食品质为重点,加大农业科技的支持力度,要重点关注粮食生产潜力的增长和安全规则的制定,增强对粮食生产宏观调控能力.  相似文献   

12.
何金旺 《广西农学报》2007,22(A01):67-69,66
对桂北缺粮山区三江县粮食生产的发展历史与现状进行分析,根据近年来农村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和向非农行业、新兴产业转移,农村种田劳动力呈现老龄化、妇女化、低龄化趋势和出现双季稻改单季稻、农田搁荒等现象,提出在新形势下应采取稳定粮食用地、重点抓好商品粮生产基地和“吨粮田”建设,实行良田良制良种良法相配套,大力推广多熟制、“双杂”优质组合、轻型高效粮作技术及其集成创新技术,努力提高粮食单产、总产和劳动生产率;恢复发展糯稻、马铃薯、油菜等粮食及肥田作物生产,调整优化粮食种植结构,增强粮食生产发展后劲等技术对策及有效措施,以提高山区粮食自给率,促进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农业部前不久决定将2008年作为全国粮食高产创建活动年,广泛深入地开展粮食高产创建活动,率先在13个粮食主产省(区)和受农业部表彰的粮食生产先进县中,建设400个优质高产创建示范区,大力开展“6789”活动,即集中连片创建667平方米(1亩)产600公斤的小麦、700公斤的单季稻、800公斤的玉米、900公斤的双季稻666.67公顷(万亩)示范片。  相似文献   

14.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3):177-180
慈利县是传统农业大县,粮油生产是传统的优势产业。慈利县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适应双季稻种植,双季稻在全年粮食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慈利县确保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之一。慈利县双季稻生产曾因农村劳动力大量外流、比较效益不高而大面积萎缩,使得粮食大幅度减产,影响经济发展。从气候条件、双季稻生产发展历程、政策扶持、技术指导、生产收益等方面调研分析了慈利县双季稻生产状况,提出发展慈利县双季稻生产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求保护耕地和保障粮食安全的对策,为湖南省耕地和粮食相关决策制定提供参考。[方法]以县(区)为单位收集了湖南省1989~2008年人口、耕地和粮食等数据,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平台分析了全省耕地、粮食的变化情况。[结果]全省20年人口持续增加,耕地面积整体减少,粮食总量及人均粮食占有量在一定范围内波动。工业化、城市化等是导致耕地减少的主要原因,耕地在数量和质量上占补不平衡、自然灾害的影响、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品种改良和种粮技术的提高是影响粮食生产的重要原因。[结论]要确保全省粮食安全,必须加强耕地质和量上的保护,通过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抵御旱涝灾害能力以保障耕地生产力,通过惠粮等政策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通过改良品种提高粮食单产,通过提高双季稻种植面积增大粮食播种面积。  相似文献   

16.
谢红霞  谢永红  王翠红  杨君  袁红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9):18205-18207
[目的]探求保护耕地和保障粮食安全的对策,为湖南省耕地和粮食相关决策制定提供参考。[方法]以县(区)为单位收集了湖南省1989~2008年人口、耕地和粮食等数据,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平台分析了全省耕地、粮食的变化情况。[结果]全省20年人口持续增加,耕地面积整体减少,粮食总量及人均粮食占有量在一定范围内波动。工业化、城市化等是导致耕地减少的主要原因,耕地在数量和质量上占补不平衡、自然灾害的影响、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品种改良和种粮技术的提高是影响粮食生产的重要原因。[结论]要确保全省粮食安全,必须加强耕地质和量上的保护,通过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抵御旱涝灾害能力以保障耕地生产力,通过惠粮等政策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通过改良品种提高粮食单产,通过提高双季稻种植面积增大粮食播种面积。  相似文献   

17.
确保粮食生产稳定发展,从湖南的实际情况来看,关键就是要坚持科学指导,按照稳定面积、稳定总产、提高品质、提升效益的总体要求,认真落实好发展粮食生产的各项政策措施,切实加大工作力度,把我省粮食产业推上一个新的发展台阶.  相似文献   

18.
浙南沿海地区温光资源充足,适宜种植双季稻。双季稻在全年粮食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20世纪80年代以来,双季稻面积大幅度下降,而同期人口急剧增加,导致稻谷自给率严重不足。从乐清市双季稻生产情况,分析浙南沿海地区恢复扩大种植双季稻在缓解粮食供需矛盾、提高水稻生产效益及降低自然风险等方面的现实意义,并从品种搭配、增产技术途径、适度规模经营及健全农技推广体系等方面,提出恢复性发展双季稻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9.
对河南的粮食生产,胡锦涛总书记尤为关心.在河南考察途中,总书记察看庄稼长势,向农民询问种粮情况,并反复强调,粮食主产区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方面责任重大,一定要坚定不移抓好粮食生产,努力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生产水平,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到非农产业,务农劳力短缺和结构性差,加上种粮意愿降低,发展粮食生产面临巨大压力。湘乡市泉塘镇农技部门采取组织农技人员下村包田的方式,种植双季稻,确保了该镇粮食生产的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