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平昌县灵山乡,元柏村72岁老人吴国忠夫妇今年养蚕收入5110.2元,被周围干部群众称为“养蚕大户”。吴国忠老人于1973年开始养蚕,由于过去集体生产“吃大锅饭”,把发展家庭多种经营当作资本主义尾巴加以批判,结果年年养蚕不见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吴国忠老人的积极性,他根据自己的特长,把栽桑养蚕作为致富的突破口,几年来,他在房前屋后,自留地栽种  相似文献   

2.
我省养蚕布局从总体上实现了“四改三”,但“三”的具体内容备地差别较大,大体上可分为“苏南模式”、“苏中模式”和“苏北模式”。本文想通过对各模式的差异性进行分析,旨在找出影响各地养蚕布局的制约因素,为今后布局的调整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正> 苏州地区蚕桑生产历史悠久,素有“丝绸之府”之美誉。然而,近年来,由于苏州乡镇企业的快速发展和农业实行多元化经营,养蚕生产比较效益下降,致使养蚕规模不断萎缩。作为经济发达地区的苏  相似文献   

4.
自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种桑养蚕的积极性,促进了生产发展;1984年我县实现了“万担茧县”。但是,由于生产关系的变革,由蚕桑专业队集体经营变为千家万户培桑养蚕,有些户由于不懂养蚕技术,单产低,经济效益低,无心经营蚕桑,以至出现毁桑改种。在新形势下,如何做好技术推广工作,为蚕农提供优质服务,进一步提高蚕桑生产经济效益,是一个值得探索的重要课题。笔者于  相似文献   

5.
<正> 我县蚕桑生产发展速度较快,近三年,每年平均增产茧1万多担,总产超8万担。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实行了各种形式的蚕桑生产责任制。主要形式有:一是管桑养蚕一条龙,以桑田面积联系产量产值计酬;二是集体管桑,专业组(户)养蚕;三是队有户养(即集中共育,分户饲养);四是“专业户”承包管桑养蚕,实行全奖全赔包干制。其次还有社员自产叶自养蚕。据统计,在四种责任制中,  相似文献   

6.
<正>蚕桑生产既是种植业,又兼养殖业的劳动密集型生产.按传统的养蚕方式,养蚕用工繁琐,技术方法陈旧,生产效率不高.近年来,为解决这些矛盾,在养蚕实践中,以“提高一日孵化率,实现一批收蚁”为重点的收蚁省力化技术;以推广“小蚕(1—2龄)片叶立体育”、“3—4龄蚕漏空透气蚕座育”为重点的小蚕少回育技术;以“5龄蚕条桑1日1回育”为重点的大蚕省力化养蚕技术,形成了具有当地特色的“全龄每日1回育”省力化一整套养蚕技术新体系,从而达到高产、高效、低耗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正> 何谓“小蚕专业育”?就是蚕农以专门饲养小蚕为职业,并以出卖(或提供)小蚕为目的的一种养蚕形式。实行“小蚕专业育”以后,就把蚕的一生分为小蚕、大蚕两个饲育阶段和相互隔离的两个场所,是科学养蚕的进一步发展,是实现节省、高产、增收的一种最佳形式。小蚕饲育到什么时候分(卖)蚕最好。有的说饲养到三令或三令起蚕出售;有的主张“共育”到三令第二天卖蚕。我认为把小蚕阶段完成后,即三眠起蚕给两次桑叶后分  相似文献   

8.
陈国荣 《四川蚕业》2002,30(2):34-35
<正> 科学管理能有效协调、控制、指挥,使之提高工作(生产)效率,实现最佳经济效益。“养好小蚕八成收”是每个养蚕人都知道的真理,因此,制定和落实行之有效的小蚕共育管理制度成为我们每个宜桑乡(镇)领导和蚕业技术工作者的工作重点,也是促进我县养蚕单产连年提高的重要因素。为了  相似文献   

9.
<正> 养蚕大户罗先锋是南部县碾垭乡佛祖沟村8社人。今年养蚕66张,总产茧2400公斤,平均单产36.37公斤,茧款收入22623元,张平收入342.77元。实现了单产、质量、效益“三提高”。他今年在养蚕中主要抓了以下工作:  相似文献   

10.
<正> 最近,我们对乡镇级实行蚕茧生产、收购加工、缫丝一条龙管理体制的公司——东台县富安镇茧丝绸公司进行了调查。听取了当地政府、丝厂的意见和反映,召开了当地蚕农、养蚕专业户的座谈会,他们普遍认为,实行“一条龙”管理体制是茧丝绸生产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1.
“两春、两秋”养蚕布局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 养蚕布局调整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涉及桑品种、蚕品种、气象、饲料、市场等诸多因素。如何根据综合因素,充分利用有利的养蚕季节,科学掌握和安排蚕期,合理调整各期蚕饲养量,实现蚕桑生产效益的最大化,是蚕桑生产走科技创新之路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盐都县从80年代末90年代初,就对全年5期蚕布局进行调整,实施“五改四”的养  相似文献   

12.
宜丰县地处赣西北山区 ,有着传统的种桑养蚕历史。近年来 ,该县按照“以市场为导向 ,以科技为依托 ,以效益为中心 ,以农民增收为目的”的发展思路 ,实行“公司 +农户”的经营模式 ,已初步形成了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产业化格局 ,种桑养蚕已逐步成为农业结构调整的好项目、农民致富的好路子。在历经曲折后 ,该县蚕桑面积得到恢复性增长 ,全县现有新老桑园 2 1 0 0亩 ,投产桑园 1 5 0 0亩 ;2 0 0 1年 ,养蚕 1 90 0张 ,产茧 64t,实现蚕桑收入 93万元 ,蚕农人平增收 5 0 0元。1 转变思想观念 ,重新审视蚕桑发展的新机遇宜丰的蚕桑工程 ,从…  相似文献   

13.
<正> 乐山市井研县用波区养蚕重点户曾登彬,1988年养蚕21.3张,收入6407元,占全家农付业总收入11700元的54.76%实现了人均收入2000余元。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相似文献   

14.
被人们称之为山沟里的“金窝窝”的龙凤蚕种场地处西充、南部交界的山垭里,是一个年产值过百万元的乡办企业,还是县里一个“四最企业”:即固定职工最少,人平产值最高(1990年人平41210元,人平利润最佳(1990年人平15290元),也是最受农民喜爱的农村企业。我场于1976年动工修建,1979年试制投产,经过10年发展,现已发展成为栽桑、养蚕、收茧、制种等有一定规模的系列生产企业。 1990年底,全场服务于9个村、36个往、802户  相似文献   

15.
养蚕所需劳动力較多,物資也广。如何在一定数量的劳力蚕房、蚕具的条件下飼养最多的蚕呢?順德县龙江公社西溪大队从1959年起,就实行了“車輪式”的养蚕安排,几年来的实践經驗,認为这样安排能够达到上述目的,现簡介如下: 一、“车輪式”养蚕的做法每造养蚕之前,大队蚕桑专綫干部根据各生产队的劳力、蚕房、蚕具、桑叶等不同情况进行蚕种安排。各生产队蚕桑专綫干部  相似文献   

16.
四川农村,在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年代,积极开辟四边桑(田边、土边、路边、溪河边),实行“桑树统一栽,养蚕集体育”的型式。对四川蚕桑的兴起,有着历史的贡献。但隋着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蚕桑的格局是“人人包桑,户户养蚕”,急需一种适应户营为主新型养蚕法,以提高蚕业经济效益。为此,笔者在川南重镇——内江市资中县进行试验,实践、探索了一种新型式。即组合养蚕法。  相似文献   

17.
<正> 去年,我县大丰乡在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社员种桑养蚕的积极性很高。可是,大多数蚕户都因设备和技术短缺,造成不加温养“冷蚕”,不加网不提青,蚕儿发病多,蚕茧产量低,卖不起价。群众反映说:桑树好种蚕难养。为此,公社多种经营服务公司决定用开“蚕店”卖小蚕的办法提高养蚕的经济效益。在益丰村副业场专门划出三亩桑园作为蚕店的专用桑园,选聘了四个有丰富养蚕经验的同志担任“蚕店”的专业饲育人员,辟出了五间专用的小蚕饲育  相似文献   

18.
<正>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村组都把桑树分到了户。有的村组按人头分,有的村组按劳力摊,这样,不少地方平均每户只有几分桑,形成“碎屑白糖大家尝”,户户搞蚕桑的小农经济格局。这些农户养蚕收入在整个家庭经济收入中所占的份额小,不起眼,养好养歪无所谓。因此,大多数农户栽桑养蚕附带做,养蚕消毒不彻底,蚕病防治不重视,  相似文献   

19.
<正> 栽桑是为了采叶养蚕,桑叶又是桑树最主要的同化器官,采叶必然影响桑树生长。所以合理采叶,“采养结合”是保证桑树持续旺盛生长和保证蚕桑生产稳步地向前发展的重要环节。各蚕丝发达国家和地区对这一问题都十分重视,如日本是实行全年多次养蚕,但对桑叶  相似文献   

20.
<正> 桑树是养蚕重要的物质基础。我国是最早栽桑养蚕的国家,在长达数千年的生产实践中,我国劳动人民首创并发展了栽桑、养蚕、缫丝、织绸技术,在桑树病虫害防治方面也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为蚕业的稳步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70年代,“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确定为中国的值保方针以来,桑园也开始实行有害生物的综合治理(IPM)。在广大蚕桑科技人员长期不懈的努力下,蚕桑综防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其内涵已从单一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