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了饲养方式和性别对肌肉极性和中性脂肪酸组成的影响。将 12 0头汉普夏杂交猪分成两组 ,一组散养于可自由接触牧草的牧场内 ,一组舍饲于 12 0 m2的大圈舍内。散养使中性脂质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升高 ,但影响较小。在极性脂质中 ,饲养方式的影响与性别相关。与舍饲小母猪、舍饲去势公猪和散养去势公猪相比 ,散养小母猪的 C1 8∶ 2 n- 6的水平较高。小母猪肌肉极性脂质中 C≥ 2 0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 (分别为 16 .75和 14 .6 0 ) ,而与饲养条件无关。因此 ,去势公猪和小母猪之间极性脂质脂肪酸组成的差异可能受饲养条件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汶上县某波尔山羊改良繁育场 ,2 0 0 1年 8月份发生了一种 1~ 2月龄羔羊精神不振 ,食欲减退以至消失 ,可视粘膜苍白 ,腹泻 ,粪中混有血液 ,发病率、死亡率逐渐增加的疾病 ,先后死亡 2 6只 ,经临床检查、剖检诊断和实验室检查 ,确诊为球虫病。现场调查据了解 ,该场于 1 998年 1 0月建场 ,现存栏山羊 31 0只 ,其中波尔山羊纯种羊 4只 (种公羊 1只 ,种母羊 3只 )、本地白山羊母羊 1 0 0只、大小杂交改良羊 2 0 6只。饲养方式为舍饲圈养 ,羊场建设档次比较高 ,但圈舍和运动场均较小 ,饲养密度较大。由于饲养密度大 ,加之 8月份阴雨连绵 ,圈舍及…  相似文献   

3.
作者研究了散放饲养 (可自由接触牧场 )、RN基因型和性别对猪肉品质特征 ,包括肌肉内脂肪酸组成 ,脂质氧化水平的影响。将 6 0头汉普夏杂交猪散放饲养 2个月 ,使其可自由接触到青绿饲料。而另外 6 0头猪在整个饲养期舍饲于 12 0 m2 的大圈舍内。从这 12 0头猪中选取 4 4头进行肉品质分析。本试验结果表明 ,RN基因型对肉品质基本技术指标影响最大 ,而饲养条件和性别影响较小。与舍饲相比 ,散放饲养提高了肌间脂肪中多不饱和脂肪酸 ( P =0 .0 2 6 )和VE( P=0 .0 30 )的水平。性别和 RN基因型对脂肪酸组成也有一定影响 :与去势公猪相比 ,母猪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 P=0 .0 0 3) ,而饱和脂肪酸水平较低 ( P=0 .0 11)。携带 RN基因猪的ω- 3脂肪酸 ( P=0 .0 4 7)和 C2 2 :5 ( P=0 .0 12 )含量比非携带者高。将屠宰后的猪肉在 - 2 0℃条件下贮存 3个月 ,研究结果表明 ,瘦肉率高的猪 ,如携带 RN-基因的母猪或散放饲养的猪 ,脂质氧化产物丙二醛的水平高。  相似文献   

4.
为了降低舍饲反刍母畜繁殖成本,本文介绍了草原资源与牛羊产业面临的矛盾,舍饲牛羊的瓶颈问题;分析了舍饲牛羊的繁殖成本;指出了舍饲牛羊繁殖成本与技术突破的思路:早补料早断奶,进行科学饲养管理、研制营养均衡的饲料是关键。  相似文献   

5.
正丹巴县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东部,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既适宜发展牛羊养殖,也适宜许多寄生虫及中间宿主生存和繁殖。丹巴县牛、羊品种资源丰富,饲养管理方式以放牧为主,舍饲为辅。圈舍简陋,多数环境卫生极差,粪污多采取简单堆积,未作任何处理。近年来,随着牛羊养殖数量增加,藏区牛羊寄生虫病的危害日益严重。由于寄生于牛羊体内的寄生虫种类多[1-4],且不同种类寄生虫需用不同的抗寄生虫药物防治[5-6]。因此,为提高丹巴县牛羊寄生虫病防治效果,摸清该县牛、羊寄生虫的种类、流  相似文献   

6.
舍饲牛羊快速育肥中,养殖管理技术的有效运用能够促进牛羊快速生长,减少应激,在育肥阶段结合牛羊生长的实际需要实现饲料的合理利用,同时也要做好驱虫防疫和常见疾病的防控工作,这样能够取得良好的育肥效果,提高养殖效益.本文主要从饲养管理、营养管理、寄生虫驱治和疾病防控等方面入手,对舍饲牛羊秋冬快速育肥方法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7.
山羊性情活泼好动,但由于实行圈养舍饲后改变了生活方式,增加了饲养密度,会引起一些疾病发生。下面简要谈一下舍饲山羊易发病的防治措施: 1 舍饲山羊疾病的防治方法 1.1 圈舍建设 羊舍建设是否合理与羊的健康、繁殖和生产性能关系很大。尤其是圈养舍饲山羊长期生活在棚圈环境中,受影响更深。因此,圈舍应建在地势较高、干燥、向阳、便于排水的地方,圈舍门  相似文献   

8.
舍饲养羊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舍饲养羊存在的问题 1.1 饲养成本加大,经济效益降低 由于宁夏独特的自然生态和特殊的地理位置,传统的饲养方式主要为依靠天然草场和草山、草坡放牧饲养或放牧加补饲.众所周知,这种羊自由采食的放牧饲养方式投入少,成本低.而封山禁牧后舍饲圈养的饲养方式由于要考虑圈舍及配套设施的修建,饲草饲料生产,舍饲的饲养管理、饲料加工调制、疾病的防治等方面的投入,与传统的放牧饲养方式相比,对养羊户来说将意味着饲养成本加大.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的目的是比较放牧野牛 (31月龄 )、舍饲野牛 (18月龄 )、放牧肉用母牛 (4~ 7岁 )、舍饲阉牛 (18月龄 )、自由放牧的母驼鹿 (3~ 5岁 )的背最长肌 (L D)、半腱肌 (ST)和冈上肌 (SS)中及鸡胸部肌肉中脂肪酸百分含量和胆固醇浓度 (n=10 )。脂类通过毛细气液色谱法 (GL C)进行分析。放牧野牛的总饱和脂肪酸 (SFA)极显著高于舍饲野牛 (P<0 .0 1) ,放牧肉牛冈上肌中总饱和脂肪极显著于舍饲阉牛冈上肌中总饱和脂肪酸。驼鹿和放牧野牛中的 SAT肌肉类似(P<0 .0 5 )。在背最长肌中 ,驼鹿和放牧野牛的多不饱脂肪酸 (PUFA)含量最高 (P<0 .0 1) ,舍饲野牛各块肌肉中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最低 (P<0 .0 1)。放牧野牛和放牧肉用母牛背最长肌和半腱肌中多不饱和脂肪酸分别极显著地高于舍饲野牛或阉牛。放牧饲养动物的 n- 3脂肪酸含量极显著高于舍饲动物或鸡胸部的 n- 3脂肪酸含量 (P<0 .0 1)。鸡胸部 n-6脂肪酸含量极显著地高于野牛、肉牛或驼鹿肌肉中的 n- 6脂肪酸含量 (P<0 .0 1)。驼鹿的 n- 6脂肪酸含量极显著高于野牛或肉牛的 n- 6脂肪酸含量 (P<0 .0 1) ,然而放牧饲养动物半腱肌中的 n- 6脂肪酸含量极显著高于舍饲动物半腱肌中 n- 6脂肪酸含量。放牧肉用母牛背最长肌中共轭亚油酸(CL A ,18∶ 2顺 - 9,反 - 11)  相似文献   

10.
牛羊舍饲以后,养殖户饲养的牛羊数量少了,质量好了,为了获得好的效益,饲养管理上更精心了,也舍得投入了。最近笔者走访了一部分养殖户,他们对牛羊舍饲后有四盼。现介绍如下,供当地政府和业务主管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11.
简述了舍饲山羊的重要性,采取引进良种开展纯繁及杂交改良,科学地修建圈舍,建立饲草饲料基地,加强圈养山羊的饲养管理的方式来实现舍饲山羊.  相似文献   

12.
本文总结了加快仔猪生长的技术要点,主要是选种、饲养管理、抓好仔猪开食工作、做好圈舍保暖工作、消毒工作和仔猪早期断奶保育工作。  相似文献   

13.
正牛羊是具有反刍功能的食草动物,在不同生长阶段对营养的需求和易感疾病不同,为了保证牛羊健康生长和养殖收益,必须充分了解牛羊不同生长阶段的生理特点,做好各阶段的饲养管理和疫病防治工作。1牛羊饲养管理牛羊饲养管理主要涉及饲喂和日常管理,通过日常科学的管理,可以有效减少牛羊疾病,提升牛羊的抵抗力。(1)科学饲养,牛羊饲养方面要采取阶段化饲养策略,  相似文献   

14.
舍饲肉羊的高效饲养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农牧区养羊业的快速与规模化发展,舍饲肉羊业已成为广大农牧民致富奔小康的一项主导产业.介绍了肉羊品种的选择、肉羊圈舍的建设、舍饲肉羊的饲养管理技术以及疫病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5.
<正>随着畜牧业集约化发展,在标准化圈舍养殖过程中,由于饲养管理等原因,矿物质、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等的供给不足,或疾病的影响,导致发生羊食毛症。该病由于机体新陈代谢障碍与消化机能紊乱,属于一种代谢紊乱性疾病。舍饲牛羊的食毛症越来越多,且多发生于规模化养殖场内密集舍饲的羔羊。冬季更为多发,羔羊患病后严重影响发育甚至会发生死亡情况。  相似文献   

16.
近些年,随着舍饲羊养殖结构的不断发展和调整,舍饲羊养殖的规模化养殖和标准化养殖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发展。传统放养的养殖方式转变为圈舍饲养模式,需要养殖户掌握相关的饲养管理技术。为此,笔者结合舍饲羊养殖的实践,总结出舍饲羊养殖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以供参阅。  相似文献   

17.
舍饲养羊能充分利用农区丰富的作物秸秆资源,有利于缓解农牧、林牧矛盾,便于组织规模化养羊。但舍饲养羊与规模化养猪、养鸡相比,目前我国饲养管理水平还普遍较低,在圈舍设计、母羊高效繁殖、全价营养饲料等方面还缺乏系统研究。笔者通过对近年来内乡县伏牛白山羊舍饲养殖实践的总结,参考外地经验,就农区山羊舍饲圈养有关问题进行系统分析探讨。1 圈舍设计与养殖规模配套圈舍是山羊舍饲的基础和前提,必须做到科学选址、合理设计、规范建设,搞好设施配套、养殖规模配套,创造适宜的饲养环境。1.1 科学建圈1.1.1 选址与建筑羊舍选址宜地势高…  相似文献   

18.
1 注重品种选择 舍饲养羊要结合当地的生产实际 ,选择适应本地气候生态条件、生产性能高、产品质量好、饲养周期短、经济效益高的品种。绵羊如小尾寒羊 ,山羊如波尔山羊杂交羊等均适宜于舍饲 ,并且效果较好。2 建好羊群圈舍 舍饲养羊要建好圈舍 ,并留有较充足的活动场地。羊圈舍要做到夏能防暑、冬能避寒。一般场址应选在地势高燥、通风向阳和避风良好、排水方便的地方。为便于防疫 ,最好远离公路和村庄 5 0 0m以外。羊舍多为砖木结构 ,坐北朝南 ,呈长方形布局。冬季可搭成塑料暖棚 ,以便于保温 ,但应注意在棚顶留有排气孔 ,以防舍内空…  相似文献   

19.
奶牛是耐寒怕热的畜种之一,但实际上奶牛在不同的温度下会出现不同的生理反映。奶牛适宜的泌乳温度为5~15℃。为了克服外界气候对奶牛的影响,减少寒冷季节鲜奶生产大幅度下降,北方奶牛场必须重视保暖防潮,并采取必要的措施。1搭建暖棚牛要舍饲,禁牧,适当运动,减少体力消耗。在原饲养奶牛敞棚圈舍前方6~8米处筑一道约2米高的前墙,中间安放约2米宽的防寒门,以便奶牛进出。  相似文献   

20.
京西某公司种羊场 ,自 1 997年冬季山羊羔暴发传染性脓疱病 (羊口疮 )以来 ,该病连续不断的在以后的羔羊与育成羊中发生 ,对羊的生长发育影响很大 ,现将几年的发病情况与防治经验报告如下。1 发病情况 京郊某公司在 1 997年先后引进了四川南江黄羊、陕西关中奶山羊、承德无角黑山羊、河南淮山羊、湖北马头山羊和布尔山羊等 6个品种 ,全部舍饲。当时草料短缺、质量差 (冬季只有青贮与玉米粉 ) ,圈舍简陋 ,饲养密度大。当年冬季产羔 2 1 0只 ,2 0~ 30日龄时暴发口疮病 ,羔羊无一幸免 ,发病率为 1 0 0 %。死亡 5只 ,死亡率为 2 %。 1 998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