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雏鸭的培育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雏鸭抗病能力较差,加强饲养管理是养好雏鸭的关键。介绍了养好雏鸭需要的环境条件、饲养方式、雏鸭的开水和开食、雏鸭防水及放牧、雏鸭的日粮等雏鸭培育技术,旨在为广大养殖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雏鸭抗病能力较差,加强饲养管理是养好雏鸭的关键。介绍了养好雏鸭需要的环境条件、饲养方式、雏鸭的开水和开食、雏鸭防水及放牧、雏鸭的日粮等雏鸭培育技术,旨在为广大养殖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雏鸭主要指0~4周龄以内的小鸭,其调节体温的能力较差,消化机能尚不健全,易感染疾病。科学的饲养管理技术,可以为雏鸭的存活率提供保障。1雏鸭饲养准备工作1.1雏鸭的选择雏鸭的质量是雏鸭存活率的重要影响因素。为保证养鸭的经济效益,养殖户在雏鸭选择过程中,可以挑选一些绒毛整洁、毛色正常、行动活泼、体态丰满的雏鸭。  相似文献   

4.
(一)温度适宜的温度是提高雏鸭成活率的关键因素。雏鸭在28~32℃的温度条件下最适宜,在26℃以下的低温环境中很容易拥挤扎堆,扎入堆里面的雏鸭常因窒息而死亡。即使是人工拨散扎堆的雏鸭,雏鸭也很容易受凉感冒,人走后鸭群重新扎堆、出汗。如此反复,不仅感冒的雏鸭增多,而且雏鸭多次出汗后易引起啄毛,形成僵鸭。  相似文献   

5.
雏鸭病毒性肝炎是由鸭肝炎病毒引起的雏鸭急性败血性、高度致死性的传染病.主要发生于3周龄以内雏鸭,尤其3~10日龄雏鸭更易感.患鸭呈现沉郁、转圈、抽搐、角弓反张等神经症状.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优良雏鸭、雏鹅的选择方法以及公、母雏鸭,公、母雏鹅的区分方法,以期为更好地选购雏鸭和雏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正雏鸭的运输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细致工作,刚出生的雏鸭还没有对抗外界不良环境的能力,应尽量在雏鸭出壳后36h运到育雏室,远距离运输也不要超过48h,若是运输环节出现问题,容易造成达到目的地的雏鸭体质虚弱、难饲养,造成饲养成本加大,甚至雏鸭死亡等情况。因此,就雏鸭运输应注意的问题浅谈如下:1注意天气预报在运输雏鸭之前,留意看运输雏鸭沿线地区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优良雏鸭、雏鹅的选择方法以及公、母雏鸭,公、母雏鹅的区分方法,以期为更好地选购雏鸭和雏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鸭疫里默氏菌病俗称鸭传染性浆膜炎、鸭包心病,是由鸭疫里默氏菌感染引起的一种雏鸭接触性传染病,主要侵害雏鸭、雏鹅、火鸡等多种幼禽。多见于2~4周龄的雏鸭,呈急性居多,慢性较少。雏鸭感染该病后,以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等“三炎”为临床特征。现将一起快大肉鸭发生鸭疫里默氏菌病的诊治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正雏鸭养殖阶段的病毒性肠炎也称鸭瘟,是鸭感染鸭病毒性肠炎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该病容易扩散、传感性强、死亡率非常高,雏鸭病毒性肠炎会引起较大的经济损失,因为雏鸭比成年鸭的抵抗力弱,所以雏鸭病毒性肠炎后会有较高的死亡率,必须采取有效的诊断和防治的方法,才能降低病毒性肠炎对雏鸭的危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