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正1适当的品种鹅的品种比较多,如果是以产肉为主,应选择饲料消耗少、生长速度快和产肉率高的中型鹅,如黑龙江白鹅等;如果以产肥肝为主,应选择法国朗德鹅;如果以产蛋为主,应选择辽宁昌图的豁鹅;如果以产羽绒为主,应选择白色、羽绒产量多的鹅种,如莱茵鹅。总之,应选择适应当地环境条件的优良品种鹅饲养,以提高养鹅的经济效益。2合理的饲养规模在养鹅生产上,如果规模太大,放牧又有一定困难,青饲料供应不足,全靠补充精料饲养,则饲养成本太高而不合算。饲养的数量太少,也要放牧饲养,则太  相似文献   

2.
科学养鹅     
鹅是节粮型家禽,不吃动物性饲料, 有牛羊兔的特点;鹅抗病能力强、好饲养、成活率高。养鹅成本低、见效快、收益大。因此,近年来发展比较快,但是有的饲养农户,缺乏养鹅的科学技术知识,仍受传统饲养思想的束缚,致使鹅产蛋晚、  相似文献   

3.
<正>辽宁省彰武县大德乡有白鹅养殖的历史,农户在饲养白鹅过程中大胆创新,推出了冬季养鹅方法,解决了秋冬、早春养殖控温保暖的难题。反季节养鹅能缩短种鹅饲养周期等便利条件。以往饲养种鹅到产蛋季节需要10个月时间,实行反季孵化、冬季饲养,到产蛋时可缩短5~6个月时间,不仅增重快而且由于活动量小经济效益非常可观。  相似文献   

4.
秋季是下半年种植牧草、种鹅产蛋、鹅苗孵化、肉鹅饲养的好时段,但在各个养鹅环节中,还需要提醒养鹅业界朋友注意一些具体问题。  相似文献   

5.
种鹅的饲养管理水平关系到繁殖性能,产蛋期种鹅的饲养管理的目的是为肉鹅养殖提供更多优质的雏鹅,因此,要加强产蛋期种鹅的饲养管理,以提高产蛋量和蛋的质量。种鹅的产蛋期分为三个阶段,即产蛋前期、产蛋期和休产期,加强各阶段的饲养管理才能创造良好的产蛋性能,增加养鹅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鹅的繁殖率低,一般每年每只仅产几十枚蛋,顺季节的传统式饲养条件下其产蛋量更少。加上所有的鹅都是每年的3~6月开始产蛋,4~6月孵化小鹅,新养的小鹅都集中在7~10月养成出售,由于产品上市过于集中,小鹅卖价低,成鹅卖价也低,既加剧了鹅产品市场供求的矛盾,也降低了养鹅的经济效益。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以科技为先导,饲养反季节鹅,即让种鹅在当年的9~10月开始产蛋,一直产到来年的3~4月。目前,我省已有五六个良种鹅基地和一部分种鹅户饲养了反季节鹅,种鹅分别于10~11月开始产蛋,11月下旬陆续孵出小鹅供应紧缺的鹅苗市场,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7.
1加强种鹅的选择 优良品种是养鹅业高产、高效的基础,所以选择鹅的品种很关键。在选择饲养品种时,应兼顾几点。选择产蛋、产肉和产绒性能良好,生产性能高而稳定的种鹅。大型鹅种生长速度快、产肉率高,但其繁殖性能低,作为种鹅饲养不划算。因此,在选择品种时,  相似文献   

8.
1选择优良品种鹅优良品种鹅生长发育快、饲料转化率高、饲养周期短、产蛋和肉多、羽绒好、经济效益也好。我国普遍饲养的良种鹅有四川白鹅、狮头鹅、五龙鹅、溆浦鹅、籽鹅、浙东白鹅等。2种草养鹅  相似文献   

9.
选养种鹅是为了使其产蛋供孵化育雏。在70日龄左右选留的后备种鹅仍处于生长发育和换羽时期,体质较差。只有在做好种鹅选育工作的同时,根据种鹅的生理特点和种用阶段进行科学饲养,才能培育出优良种鹅、获得较高的种用价值,从而增加产蛋量、提高雏鹅成活率,此乃进一步扩大养鹅生产的关键所在。1产蛋前期的饲养管理生产实践中,种公鹅与种母鹅的比例一般先按  相似文献   

10.
养鹅具有投资低、耗粮少、周期短、效益高的特点,在农村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已成为一个特色产业。但在发展养鹅业过程中,因品种、饲养技术、设施、草原、管理及防疫治病等综合技术的滞后,整体效益不理想。如何才能提高养鹅的经济效益呢?现就本人多年实践,提出具体措施如下:1选适宜当地环境条件的优良品种鹅改良本地鹅品种是决定养殖效益的内因,饲养一只良种鹅要比“土鹅”收益高40%~60%。农村养鹅长期大都自然交配、近亲繁殖十分严重,由于一个地区饲养品种单一,长期得不到提纯复壮,导致了本地品种退化严重,生长发育缓慢、饲料转化率低、饲养周期长、经济效益低下,严重抑制了农村养鹅业的大规模发展。要提高养鹅经济效益首先就必需改良品种,在生产中,若以产肉为主应选用饲料消耗少、生长速度快、产肉率高的中型鹅种,如浙东白鹅、太湖鹅等;若以产肥肝为主,应选择从法国引进的朗德鹅(肥肝平均1000~1300g),广东省的狮头鹅(肥肝平均重960.2g)和黑龙江的雅鲁肝鹅(肥肝均重750g);若以产蛋为主,应选用原产山东省莱阳地区产蛋量最多的“豁眼鹅”(年产蛋量可达120~130枚),及江西省的上饶白鹅等;若以产羽绒为主应选择白色产羽绒量多的鹅种,如太湖...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节粮型的水禽生产发展很快,尤以食草性的鹅增长迅速。但一家一户农村养鹅,数量小,饲养管理落后,生产单一、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较低,适应不了目前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为此,我们围绕养鹅产肉、产蛋、拔毛综合利用,及其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从10月份开始,气温明显转冷,养鹅业下半年产销逐渐进入旺季,种鹅产蛋、种蛋孵化、鹅菡销售、牧草种植、秸杆储存、肉鹅饲养等工作都将逐步展开,养鹅企业和广大养鹅群众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提前做好各项工作.  相似文献   

13.
赵勇 《水禽世界》2011,(6):48-49
冬季养鹅,饲养周期短,鹅在冬季活动量少,增重快,特别是塑料大棚养殖,更为冬季养鹅提供了优越的条件。一般经70~80d的饲养即可出栏上市,每只鹅体重可达3~4kg,此时正赶上春节前肉食品销售旺季,市场需求旺盛,价格  相似文献   

14.
养好种鹅,获得优良的种蛋是发展养鹅生产的基础,也是饲养种鹅的目的,1年中种鹅的产蛋从当年的10月份一直到第2年的5-6月份,产蛋期有8~9个月,其余3-4个月为休产期.笔者当地农户饲养的四川白鹅和皖江白鹅配套系种鹅开产一般在200天左右,在产蛋前30天的时间抓好饲养管理和防疫工作,才能不断提高种鹅的产蛋性能和繁殖性能.  相似文献   

15.
雏鹅的培育是养鹅生产中非常重要的生产环节,一般将前28d以内的时间划分为育雏期。雏鹅饲养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其生长发育和成活率,继而影响养鹅生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养鹅的优点是饲养周期短、资金周转快,产肉量、产蛋量和产绒量高,并且易于管理,养殖经济效益好。但是在养殖过程中也存在着成活率低的问题,引发原因主要是饲养管理不当造成的,包括养殖环境不适宜、雏鹅的饲养管理不当、疾病的预防不到位等。为了提高鹅的成活率,提高养鹅的经济效益,就需要了解导致鹅成活率低的原因,并采取综合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7.
饲养种鹅的目的在于获得较多的种蛋,以提供繁殖雏鹅用。由于饲养管理措施不同,种鹅的生产成绩有较大差异。因此,制定合理的种鹅饲养管理模式,充分发挥种鹅的生产潜力,是养鹅生产的关键。1选择选择种鹅要从雏鹅开始,经过雏鹅选择,青年鹅选择,后备鹅选择和产蛋后鹅选择4个环节。  相似文献   

18.
养好种母鹅,获得优良的种蛋,是发展养鹅生产的基础.不同品种的鹅生产性能差异较大,成熟期、产蛋季节和每窝产蛋时间长短都不一致,因此,各地饲养种鹅的方法也就有所不同.现将产蛋前期、产蛋期及休产期各阶段的饲养管理简要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时下饲养种鹅收入很高,所以饲养种鹅的农民越来越多,但因为以前大家都没有大规模的饲养,自然这方面的经验就少。养种鹅的目的是为获得优良的种蛋。不同品种的鹅,其产蛋性能差异较大。种鹅饲喂管理大致可分幼雏期、育成期、产蛋期、休产期4  相似文献   

20.
黔南州地处贵州省南部,州内农户素有养鹅的习惯,但绝大多数为零星散养,品种多为本地鹅,饲养管理粗放,产肉性能不理想。为摸清优良肉用鹅在州内的生长及适应性,加快肉鹅良种及饲养技术的推广步伐,推动养鹅业的健康发展,我们在州内的三都县进行了肉鹅生长育肥效果试验观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