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毛乌素沙漠边缘荒漠植物群落生态位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位是种群在群落中的地位和作用的数量表达,能够较好地解释群落演替过程种群的环境适应性和资源利用能力.本文采用Levins生态位宽度和Petraiti生态位重叠公式,以毛乌素沙漠边缘的4种荒漠演替群落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群落种群间的生态位特征.结果表明:演替过程中每一群落类型优势种的作用非常明显,具有最大的生态位宽度.生态位宽度与演替序列的变化较好地对应了种群动态.随着演替序列的变化种群间的生态位重叠也依次升高,同时表明了宁夏中北部荒漠群落结构的不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对甘肃天祝高山牧地和休闲牧地中32个植物种群进行了6种生境、25个处理、全年4次测定、2次重复的生态适应性野外天然和水、肥干扰草地样方中的生物量调查。数学模型分析草地参试植物的生态适应评判值和种群与环境相互作用系数,划分出趋活(占总调查的31%,下同)、趋中(44%)和趋惰(25%)3种生态适应性,它们构成了高山草地植物种群的生态适应对策。  相似文献   

3.
对甘肃天祝高山牧地和休闲牧地中32个植物种群进行了6个生境,25个处理,全年4次测定,2次重复的生态适应性野外天然和水,肥干扰草地样方中的生物量调查。数学模型分析草地参试植物的生态适应评判值和种群与环境相互作用系数,划分出趋活,趋中和趋惰3种生态适应性,它们构成了高山草地植物种群的生态适应对策。  相似文献   

4.
赵玉  刘影  张相锋 《草地学报》2012,20(6):1059-1064
为探讨伊犁河谷地内分布的天然假苇拂子茅(Calamagrostis pseudophragmites)无性系种群的冬眠构件结构,分析冬眠构件对其种群大小、动态以及种群维持和更新的影响,按无性系植物的构件理论及根茎型无性系禾草种群年龄结构的研究方法,通过生长季末期单位面积取样,分析了新疆伊犁河谷地3个不同生境中假苇拂子茅的冬眠构件结构以及潜在种群与现实种群的数量特征。结果表明:在伊犁河谷地,假苇拂子茅无性系的冬眠构件是由冬眠芽和冬眠苗组成;在生长季末期,3个生境的冬性苗种群均属于趋于稳定型的年龄结构,且苗库最高由5个龄级组成,冬眠苗与冬眠芽总数在不同生境间差异显著;3个生境的分蘖节芽种群均属于增长型的年龄结构,最高达5个龄级。在假苇拂子茅的冬眠构件中,由根茎顶芽和分蘖节芽构成了本地区具有实际生态意义的潜在种群,其中又以分蘖节芽种群对翌年种群更新速率的影响最大,从而保障了其在不同生境上的适应性和相对稳定性,也是实现其在伊犁河谷地区持续繁荣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5.
动物种群性比失调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了解动物种群性比失调现象及其影响因素,从生态环境、资源竞争、动物自身适应性、人为干预、营养因素及现代生物技术手段等方面对动物种群出生性别比例的影响因素进行了阐述,旨在为壮大野生动物种群及保护野生动物资源指出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6.
赛加羚羊自引入国内后,经过多年精心繁育,虽种群已表现出了良好的适应性和较高的繁殖率,但种群大小还未突破瓶颈。本文通过多年的研究,探索研究影响种群扩繁的主要因素除了赛加羚羊寿命短之外,场地承载容量、春季青黄草转换、交配期体能巨耗、疫病以及种源引入困难也是影响种群壮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濒危植物膜荚黄芪种群生活史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建泉  杨建红  朱高 《草业科学》2011,28(2):180-184
膜荚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属国家保护植物.采用种群结构、生命表和生存函数分析方法,分析了祁连山中部西水林区膜荚黄芪种群的生活史.结果表明,膜荚黄芪种群属衰退种群,Ⅰ级个体数量不足,种群的存活曲线符合DeeveyⅡ型曲线;存活曲线、死亡率曲线和消失串曲线从整体上反映了膜荚黄芪种群数量的动态...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群落的分蘖动态、收获物组成的分蘖动态、再生草促成的分蘖动态和干物质产量与各种生长特性之间的关系等方面研究了蘸草在草地中枝条形成的种群动态。  相似文献   

9.
中国紫花苜蓿国家审定品种的等位基因酶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卢欣石 《中国草地》1997,(1):1-4,18
通过过氧化物酶、荧光脂酶和亮氨酸氨基肽酶电泳分析,测定了中国23个国家审定的紫花苜蓿品种和9个美国国家标准秋眠性对照品种五个基因座位9个共显性等位基因的类型特征、等位基因频率、遗传距离及其种群间和种群内的遗传杂合度,提出了中国苜蓿品种遗传背景狭窄和具有广泛适应性与发育多样性的观点。  相似文献   

10.
通过人为控制种群密度的栽培试验,从构件水平观测羊草种群的年龄结构、繁殖分配特征、潜在种群与现实种群的动态,分析不同密度下羊草种群的无性繁殖对策。结果表明:不同播种密度下,羊草首先调节种群的数量、生物量及年龄结构,继而调节潜在种群的数量,使未来种群数量维持在较适宜的水平,即较低的播种密度不但有利于羊草种群的年龄结构趋于稳定,而且还有利于羊草种群数量和生物量的增长及空间扩展。  相似文献   

11.
不同地域长爪沙鼠群体间遗传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27个生化基因位点,分别对首都医科大学实验动物科学部和浙江省实验动物中心饲育的2个长爪沙鼠群体进行了遗传分析。结果显示,首都医科大学实验动物科学部长爪沙鼠群体遗传适应性、遗传多样性水平、遗传变异程度都明显高于浙江省实验动物中心沙鼠群体(P〈0.05),并且这2个沙鼠群体间未出现较为明显的遗传分化(FST〉0.05)。  相似文献   

12.
几种草坪草在兰州地区的植物量及动态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来自丹麦、荷兰、美国 Pickseed和 Jacklin公司的 8个草坪草品种在兰州地区进行了植物量观测 ,结果表明 :多年生黑麦草 4个品种的植物量排序为 Barcredo>Cutter>Figaro>J6 1KR2 76 ;草地早熟禾 4个品种为 Baron>America>Panduro>J6 1KB2 75。来自荷兰及美国 Pickseed公司的 4个品种 ,在兰州地区的适应性均高于丹麦和美国 Jacklin公司的 4个品种 ,反映出品种间生态适应性的差别  相似文献   

13.
根据土源性寄生线虫体外发育期间受温度、湿度、季节和宿主动物影响的原理,采用电子计算机对上述四因子和食道口线虫从卵发育到侵袭性幼虫速度、数量进行回归分析,制定出模拟模型,设计出了在牧地上该种线虫从卵发育到侵袭性幼虫数量预测预报公式,用该公式和气象资料计算出的侵袭性幼虫季节消长曲线,与牧地上宿主羊体内成虫数量消长曲线相一致,初步显示可以采用气象资料和计算机预测牧地上粗纹食道口线虫侵袭性幼虫量的季节动态,从而为防治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根据土源性寄生线虫体外发育期间受温度、湿度、季节和宿主动物影响的原理,采用电子计算机对上述多因子和捻转血矛线虫从卵发育到侵袭性幼虫的速度、数量进行分析回归,制定出模拟模型,设计出牧地上该种线虫从印发育到侵袭性幼虫数量的预测预报公式,将气象资料代入公式计算出的侵袭性幼虫季节消长曲线,与牧地上羊体内成虫数量消长曲线相互对比,初步显示可以采用气象资料通过计算机计算处理预测牧地上捻转血矛线虫侵袭性幼虫数量的季节动态,从而为防治措施的制订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5个白鹅群体的遗传结构和进化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应用微卫星标记对我国5个白鹅品种资源群体(太湖鹅、四川白鹅、织金白鹅、伊犁鹅、皖西白鹅)的遗传结构和进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5个白鹅群体的平均杂合度都较高,反映了各鹅种群体内的遗传变异较大,各鹅种的适应性较强;(2)通过计算DS遗传距离和UPG-MA聚类,发现5个白鹅群体间的遗传距离较远,分化时间较长,5个白鹅群体分别独自为一类,聚类结果反映了5个鹅品种的进化与它们的选育历史及地理分布关系密切。应加强对我国现有鹅种资源的保护力度和开发力度。  相似文献   

16.
甘肃草原鼠害区划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甘肃草原啮齿类动物区系由68种组成,占全省啮齿动物总种数的75.6%,其中,大多数种的种群密度不超过经济损害水平,有一定的生态学价值;有18~26种的种群密度几乎经常维持在经济损害水平以上,是不同草原类型的优势种害鼠。草原鼠害区划工作应遵循历史发展、生态适应和生产实践的原则。以草原啮齿动物区系组成、地带性生物气候和地带性植被为指标将甘肃草原鼠害划分为5个区;以具有一定优势的地带性草原类型,具有代表性鼠类分布型和优势种害鼠为指标,将甘肃草原鼠害划分为13个草原鼠害亚区。  相似文献   

17.
我国北方2个生态型羊草种群生理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婵  杨允菲 《草业科学》2007,24(2):40-46
对我国北方松嫩平原不同土壤环境下的2个生态型羊草Leymus chinensis种群的生理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灰绿型羊草生境中土壤的pH值、电导率、含水率分别大于黄绿型,盐碱退化程度比较重.灰绿型羊草种群含水率、叶绿素含量、氮含量都大于黄绿型羊草种群,而细胞膜透性小于黄绿型,虽然灰绿型羊草种群的土壤盐碱化程度重于黄绿型种群,但其生理状况明显好于黄绿型种群.2个生态型在5月、7月的种群含水率,在整个生长季内含氮量、Ca、Cb、Ca b、细胞膜透性之间差异显著或极显著.2个生态型羊草均具有一定适应能力,由于其所在生境土壤盐碱情况的差异,2个生态型羊草在长期适应不同盐碱生境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系列趋异适应特性,其中灰绿型的适应能力,抗盐碱和抗旱能力强于黄绿型,种群不断更新把适应性的特征通过繁衍稳定下来,最后导致2个类型羊草充分表现出趋异适应的生理特性.  相似文献   

18.
按照公母比例1:3选择公犬50只,母犬150只组建河曲藏獒犬育种核心群,从体型、外貌、体尺、毛色、适应性与气质等方面提出河曲藏獒犬评定的标准与要求,实施各家系等数留种法,使核心群体有效含量达到239.8,世代间隔2.5年,世代近交系数的增量控制在0.2%以下。通过选育核心群公犬平均体高72.1 cm、管围16.3 cm,母犬平均体高70.2 cm、管围15.2 cm,为同步开展河曲藏獒犬品种资源保护与选育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