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地膜水稻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1 统用膜:0.005mm×170cm强力超微膜。 2 配良种:海拔500m以下Ⅱ优系列长组合为主,500~700m以冈优22,仙优63为主,700~900m,以特优63为主,900m以上以汕优晚三为主。 3 旱育秧:海拔400m以下3月下旬,500m以上4月上旬。早插小苗秧龄20天左右,二叶一心即可移栽,大田因无水整田或油菜茬,秧龄可推迟30~50天。 4 田整平:同寄插田一样整耙。 5 全层肥:每667m~2施农家肥2500kg,  相似文献   

2.
<正> 1.整田,施基肥。选择向阳、肥沃、保水性强且排灌方便的粘壤土田块,于2月上中旬整田施基肥。犁田前每公顷施人畜粪37.5~45吨,耙田前每公顷施过磷酸钙1500千克、尿素300千克、氯化钾150千克、硫酸锌30千克、硼15千克。关5~8厘米浅水。在田四周设鱼沟  相似文献   

3.
不同播量和秧龄对机插水稻秧苗素质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机插水稻秧苗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播量及秧龄对机插水稻秧苗素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陕西汉中地区,川优6203水稻机械育秧随秧龄的增加成秧率下降。秧龄在25 d左右,盘播60~80 g稻种秧苗素质好、个体差异小,群体整齐,成秧率高;秧龄在35 d左右,盘播70~90 g稻种秧苗素质好、个体差异小,群体整齐,成秧率高。汉中地区,川优6203水稻机械育秧在超长秧龄情况下,不能盘播低于60 g。  相似文献   

4.
<正>一、土壤选择及整地栽培田要土质肥沃,排灌方便,前茬非十字花科作物。栽培田要求前一年冬季进行翻耕晒垡,整畦前每667平方米撒施100千克生石灰消毒。定植前3~5天整畦,畦加沟宽1.2米,畦沟、腰沟、周沟配套,做到旱能灌、涝能排。二、选择良种及培育壮苗1.品种选择。选用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商品性好的品种。春季栽培选用荷兰春早、津雪88、日本雪山等品种,夏季栽培选用白峰、日本雪山等品种,秋季选用日本雪山、瑞士雪球等。  相似文献   

5.
一、土壤选择及整地 土壤选择:栽培田土质肥沃,排灌方便,前茬非十字花科作物. 土壤处理:栽培田前一年冬天进行耕翻晒垡,整畦前每亩撤施100千克生石灰进行消毒. 整畦:定植前3~5天进行整畦,整成畦带沟1.2米,畦沟、腰沟、周沟配套,做到旱时能灌,涝时能排. 二、选择良种及培育壮苗 品种选择:选用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商品性好的品种.春季栽培选用荷兰春早、津雪88、日本雪山等品种;夏季栽培选用白峰、日本雪山等品种;秋季日本雪山、瑞士雪球等.  相似文献   

6.
额敏县海拔700~1 100米,气候凉爽、土地资源丰富,有利于食葵的大面积种植,尤其在食葵开花授粉期,干热风现象少而轻,生产出的葵花籽产量高、质量好。一般667米2产量在260~320千克。一、播前准备1.选地、整地选择土壤肥力中等,且轮作倒茬5年以上的土地,前茬以小麦、油菜、打瓜为宜。犁地前全耕层667米2施磷酸二铵15~20千克、硫酸钾15千克、硼肥  相似文献   

7.
<正> 1.合理轮作。重病地区或重病田块宜坚持与葱蒜类蔬菜或水稻轮作,以减少病源。 2.翻晒泡田。难于轮作的地块,可每667米~2施生石灰100~150千克后翻耕晒田,再灌水泡田、待自然落干后整地平厢。 3.深沟高厢。结合整地,每667米~2施腐熟有机肥3000~4000千克,再深沟窄  相似文献   

8.
正壮秧是实现水稻高产、保证机插质量的基础,严把播种关是培育高质量秧苗的前提。为节约劳力、降低成本、减少环节、便于操作,水稻机插湿润育秧是集中育秧和大户育秧的必然趋势。下面介绍水稻机插秧"湿润育秧十步操作法"以及苗床管理技术要点。一、"湿润育秧十步操作法"要点1.选地。选择交通方便,水源排灌有保证,背风向阳,土质肥沃疏松、半沙半坭、微酸性的冬闲水稻田作育秧苗床地。2.整地。在整地前20-30天,每667平方米(1亩)施粪水1000~1500千克进行土壤培肥。在播种前5~7天,用微耕机反复耕整田块4~5次,做到把泥块整碎整细整绒、田面整平。  相似文献   

9.
<正>一、科学选用良种选用产量高、秧龄弹性大、生育期适中、抗病性强的品种与机插秧技术配套。目前所有的中稻品种均可机插,选用甬优9号、天优3301、Y两优302等组合更好。由于受秧龄限制,晚稻(烟后、菜后稻)只能选早中熟品种(生育期120天左右),如天优华占、中优218等组合。早稻所有品种都可以机插,选用岳优9113、准两优2号等生育期偏短的早杂优组合为宜。二、培育标准秧苗育秧是机插秧技术体系中的关键环节,与手插(抛)秧等相比,水稻机械插植对秧苗的要求有很大的不同,一是  相似文献   

10.
正1选用良种,适时播种中低海拔地区宜选用中熟品种或晚熟品种作烟后稻种植,播种节令严格控制在6月中下旬,秧龄掌握在20~25 d,不能超过30 d,移栽期以7月中旬为好。播种前2~3 d选好育秧田块,选择背风向阳、排灌方便、肥力中上的田块作育秧场地,并对育秧田块犁翻耥平,施足底肥,精细做好湿润育秧秧板。亩施农家肥1000 kg作秧田底肥,亩施水稻专用复合肥40 kg作秧板肥,与土壤耙匀,播种前2 d畦面  相似文献   

11.
<正>1.环状沟施肥法。即在树冠垂直投影外20~30厘米处,以树干为中心,挖一条宽40~50厘米、深50厘米的环状沟,底部填施有机肥和少量表土,上面可撒化肥,然后覆土。一般幼树每株施有机肥50千克,成龄大树100千克左右。2.放射状沟施肥法。即在距树干1米左右处,以树干为中心,向外围等距离挖4~8条放射状直沟,沟宽30~60  相似文献   

12.
<正>培育壮秧是秧田施肥的目的。壮秧的标准是:叶片挺而宽,绿色有光泽,带有1~3个小分蘖。1施足基肥秧田要施足底肥,增施磷、钾肥,特别注意施好速效耙面肥,亩施腐熟人畜粪尿1 500~2 000 kg、过磷酸钙20 kg、氯化钾5~7 kg,缺锌的田块每亩增施硫酸锌1 kg做耙面肥。秧田底肥施用技术要点是:气温低、田瘦的多施;气温高、田肥的少施。秧龄短的以速效肥为主;秧龄长的迟、速效肥搭配,肥料施用均匀。  相似文献   

13.
一、栽培 用小型开沟器开施肥沟,沟口宽30厘米左右,深30厘米,沟内主要采用杀菌剂和生石灰等。土壤消毒,前一年冬季根据土壤质地情况,每667米^2拉沙5米^3左右,犁地前667米。撒施有机肥2米^3,或在施肥沟内施有机肥1米^3、生物有机肥100千克、油渣100千克、硫酸钾5-10千克。覆膜铺滴灌带:用机械沟距2.5米,膜宽1.2米,667米用地膜2.6千克,滴头间距40厘米。  相似文献   

14.
正适宜在海拔1400~1850米之间的半干旱区应用。一、整地施肥,抢墒铺膜选择地势较为平坦,土层深厚,土壤肥力中上等的油菜地为复种地块,不宜选择陡坡地、石砾地、重盐碱等瘠薄地。施肥上应氮磷钾配合施用,重施基肥,后期酌情追肥。在油菜收获后要浅耕耙耱,结合浅耕亩施优质农肥3000千克以上,亩施尿素15~20千克,硫酸钾10千克,过磷酸钙50千克,整地要达到松、  相似文献   

15.
成都平原稻麦两熟区机插秧育秧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成都平原稻麦两熟种植制度区,以川香9838为材料,从播种期、播种量、育秧材料和育秧方式4个方面对水稻机插秧育秧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4月5~10日播种,选用透水膜作育秧的衬垫,每平方米播种300 g,按照旱育秧苗床管理技术进行苗床管理,即使45 d秧龄,秧苗也生长整齐,适于机插。以塑料机插秧盘为衬底,每盘播种量从90g降到50g,采用塑盘旱育秧管理技术,既大幅降低了播种量,又能培育出秧龄30~35 d,满足早茬口机插的秧苗。蔬菜茬采用机插秧比人工插秧全程节本增效2967.65元/hm2,小麦茬节本增效2037.60元/hm2。  相似文献   

16.
杨福军 《农村科技》2014,(11):22-23
<正>沙湾县乌兰乌苏镇每年种植玉米16.7千米2以上,2014年种植的滴灌高密度玉米5.3千米2,667米2产量在950~1 200千克。根据乌兰乌苏镇实际情况,制定出滴灌玉米高密度高产栽培技术。一、产量结构目标产量为每667米2产干籽1 200千克,理论667米2株数7 500~8 000株,收获株数6 500~7 900株,平均穗粒数580~680粒,平均667米2穗数  相似文献   

17.
2010~2012年春贵州安龙大部分地区连续遭遇不同特重旱灾,处于低海拔的德卧镇停西片区(海拔在700米以下,年平均气温在21.5℃左右,年降雨量比镇属其他地区少60%左右,正常年景仅为480毫米)旱情更为严重,当地85%的望天水田块已经连续三年颗粒无收,近133.33公顷旱地减产40%以上,直接经济损失近300万元。2012年4月,杨远志等技术员在停西村开展玉米双垄面全膜覆盖集雨沟播栽培技术试验。获得每667平方米比正常年景当地习惯直播栽培增产186.2千克。  相似文献   

18.
2010~2012年春贵州安龙大部分地区连续遭遇不同特重旱灾,处于低海拔的德卧镇停西片区(海拔在700米以下,年平均气温在21.5℃左右,年降雨量比镇属其他地区少60%左右,正常年景仅为480毫米)旱情更为严重,当地85%的望天水田块已经连续三年颗粒无收,近133.33公顷旱地减产40%以上,直接经济损失近300万元。2012年4月,杨远志等技术员在停西村开展玉米双垄面全膜覆盖集雨沟播栽培技术试验。获得每667平方米比正常年景当地习惯直播栽培增产186.2千克。  相似文献   

19.
一、定植前准备1.地块选择选择灌排方便、土层深厚、地下水位低、有机质含量高、保水保肥能力强的壤土或沙壤土地块,土壤pH值8.4以下为宜。以冬灌地为主,先灌后翻。2.地块处理结合冬翻或春翻,667米2施有机肥1500~2000千克、磷酸二铵20~25千克、硫酸钾8~10千克、尿素10千克。开春耱地作业后、铺膜前封闭土壤,667米2用氟乐灵80~100克或二甲戊灵140~160克,均匀喷施于地表,用于防治杂草。  相似文献   

20.
<正>一、整地、施肥1.整地。小辣椒不能种植在低洼水浸地,不宜重茬,一般应在冬季深翻20厘米以上冻垡,开春顶凌耙地保墒,结合施基肥在栽前进行浅翻、细耙踏墒,并按1.6米整成畦,沟宽10厘米,深15~20厘米,畦面平整、土碎,无暗垡。2.施肥。施肥尽量以农家肥为主,化肥为辅;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增施磷、钾肥。肥力较好的上等地,一般667平方米施腐熟农家肥2000千克,碳铵40千克、过磷酸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