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对乡村景观进行特征识别及景观评价,可以更好地了解乡村景观特征及资源,找出乡村景观资源发展的优劣,实现其特色化发展.该研究运用地理信息系统对乡村景观进行特征识别,绘制乡村景观特征分区图,再基于AVC理论构建乡村景观综合评价体系,运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确定指标分值,得到综合评价结果,并以潜山市黄铺村为例,进行了较为完整的景观特征识别与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黄铺村具备良好的乡村旅游条件,其社会吸引力和环境承载力较高,但经济生命力相对较低,有待进一步提升.研究结果可为黄铺村景观评价及制定有针对性的乡村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乡村综合景观,合理开发景观资源,采用AVC(Attraction Vitality Capacity)理论、专家咨询法设置、筛选乡村景观评价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确定权重,从乡村景观及旅游吸引力、生命力和承载力这3个角度,对福建省长汀县张地村乡村景观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项目层乡村社会吸引力权重最高(0.6250),其因素层权重值较高的3个指标分别是植物资源丰富度(0.1699)、民居建筑(0.1346)和景观季节特色(0.1201),具备发展乡村旅游的潜力和条件,而区位条件(0.0770)成为发展乡村旅游的限制因素;项目层乡村经济生命力(0.2385)较低,其因素层社会经济(0.6667)发展情况良好,产业结构(0.3333)也较完善;乡村承载力(0.1365)权重最低,由于其乡村旅游业处于发展初期,暂无生态承载力超负荷现象。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庆元百山祖乡车根村近年来农家乐景观规划设计为例,综合运用景观生态学、农家乐景观规划、旅游规划等相关理论.在构建生产型和旅游型山地乡村景观资源评价体系的基础上,探讨了农家乐乡村景观的规划,并指出经过科学规划的乡村旅游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该研究根据乡村旅游资源的发展特征,从资源要素、区位要素和设施要素3个方面选取了15个指标作为乡村旅游资源的主要评价指标,构建乡村旅游资源评价模型。并以绍兴市建辉村为例进行实证分析,得出其乡村旅游资源综合评价得分为73.96分,属于二级资源。这表明建辉村乡村旅游资源总体状况良好,开发价值较大,并据此为该村乡村旅游的持续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海口市郊区乡村景观生态评价和旅游开发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2010年Alos遥感影像数据,提取海口市郊区乡村景观,通过建立乡村景观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同时构建生态综合评价模型,运用景观生态学理论,结合GIS技术对各类景观进行生态综合评价,并以此为条件分析研究区的旅游开发模式。结果表明:乡村景观生态综合指数(Ei)的范围为2.10~4.48,四级生态分区和五级生态分区比重占到一半以上,三级生态分区约为整个区域的1/5,海口市郊区乡村景观生态质量总体上较好;热带荒草地景观、热带灌丛景观、热带聚落景观和热带水体景观生态质量相对较差,滨海红树林景观和热带农田景观生态质量一般,热带田园景观和热带疏林景观生态质量较好甚至优异;在景观评价的基础上,结合区域背景提出4种乡村旅游开发模式:观光型乡村旅游、体验型乡村旅游、康乐型乡村旅游和人文型乡村旅游,并建议在维持区域生态平衡的前提下,加强乡村景观资源的保护,合理开发乡村旅游资源,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以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为例,采用AHP层次分析法,构建枫香坡侗族风情寨乡村旅游资源综合评价模型,通过专家打分对要素评价层各个因子进行模糊打分,最后分析得出枫香坡侗族风情寨乡村旅游资源综合评价等级为三级,说明枫香坡侗族风情寨乡村旅游资源总体良好,开发潜力较大,以期为实现恩施州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健康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7.
复合生态系统理论视角下旅游型乡村景观规划模式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索构建旅游型乡村适宜性景观综合评价体系,运用复合生态系统理论指导旅游型乡村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突出乡村建设中自然、社会、经济的协调程度和整体性。提出乡村旅游资源中生态、生产、生活、社会环境系统的空间功能要求和景观规划策略,从而减少旅游开发造成的自然环境破坏,为旅游型乡村景观规划提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常州市西夏墅镇12个行政村为研究对象,从区域规划的角度出发,通过对各个行政村稻草景观发展潜力综合评价来确定乡村稻草景观构建选址的适宜性。主要针对选址的各项要求,从资源条件、政策环境、地理环境、村庄规模这四个方面选取稻草景观选址评价的相关指标,并采用层次分析法(AHP)计算出各个行政村稻草景观发展潜力的综合分值。最后根据层次分析法得出的分值,将常州市西夏墅镇各个行政村发展潜力分为4个等级,选出最适宜进行稻草景观建设的基地。本文通过层次分析法在乡村稻草景观选址评价中的应用,提出了科学性、系统性、定量化的乡村稻草景观构建选址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9.
贵州乡村旅游资源评价模型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晶  李良军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9):5822-5823,5962
结合贵州乡村发展的实际情况对乡村旅游资源评价方法进行探讨,建立融合贵州独特的地质景观和少数民族风情的乡村旅游资源评价模型,同时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评判标准值,探讨适合贵州乡村旅游资源的评价模型。  相似文献   

10.
王满堂  韩笑  吴敏 《安徽农业科学》2014,(33):11804-11807
以枣庄市山亭区为研究对象,结合层次分析法和德尔菲法,构建山亭区乡村旅游资源综合评价体系,对其乡村旅游资源进行综合评价,探讨其开发对策。结果表明:山亭区乡村旅游资源综合评价值为6.7,等级为良好。根据评价结果,提出加大景区宣传力度、提高社会承受力和景区人员素质等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11.
乡村景观评价体系的构建是乡村景观保护和建设的基础和前提,为明晰泥河沟村景观优劣,在总结前人研究基础上,结合对泥河沟村实地调研获悉资料及实际发展需求,运用德尔菲法结合专家意见构建历史遗产保护与建设背景下的泥河沟乡村景观评价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指标因子权重,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FCE)对泥河沟乡村景观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泥河沟乡村景观评价体系包含5项准则层(B1-B5)、12项因素层(C1-C12)和25项指标因子(D1-D25),综合评价总得分为3.773 1分,处于“较好”水平;2)5项准则层总评分按照由高到低的排序为:农业景观(4.008 7)、人文景观(3.900 6)、聚落景观(3.789 3)、自然景观(3.635 5)、附属景观(3.097 0),说明泥河沟村拥有良好的农业景观和人文景观条件,但在聚落景观、自然景观和附属景观等方面有待提升;3)基于实地调研与评价结果,提出相应景观优化设计策略及设计侧重点。研究成果为后续历史村落景观保护发展和规划建设提供理论参考和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山地乡村居住景观的特点,并以迁西县青山口村居住景观为研究对象,遵循乡村景观的规划设计原则,本着促进山地乡村景观可持续发展,改善农民生活质量的目的,提出了一套关于民居建筑、道路、河流、绿化等要素的规划方案,探讨了山地乡村居住景观规划设计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受各种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具有传统村落特征的乡村文化景观正在大量退化甚至消失。为更加科学有效地保护传统村落文化景观的完整性,总结了传统村落文化景观的保护现状和保护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并提出了保护村落文化景观的策略与建议,即加强法制意识建设、完善村落景观保护制度、建立法制监督体系。  相似文献   

14.
以游客对乡村景观的感知评价为对象,在苏州市树山村进行问卷调研,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运用SPSS 25.0对问卷结果进行因子分析。结果表明,得到3个主要的游客感知下的乡村景观评价因子,分别是乡村景观的体验感因子、乡村环境的舒适度因子和乡村风貌的形式感因子,并基于树山村的实地考察状况提出满足游客感知的景观设计建议。研究结果可对乡村景观规划设计提供科学依据与参考。  相似文献   

15.
凉山彝族地区乡村聚落景观评价体系与评价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已有研究基础上建立评价体系和评价策略,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个景观要素影响因子初步权重,并运用综合数学模型分析凉山彝族地区乡村聚落景观的因素,形成独特的评价策略,并揭示了凉山彝族地区乡村景观特色的主导元素,旨在为凉山民族特色乡村规划和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美丽乡村建设是中央发布的一号文件所提出的重要内容,建设美丽乡村的过程中,乡村景观规划无疑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重难点.根据美丽乡村建设的现状,通过实例研究分析乡村景观规划现状特征,探析未来我国农村景观规划优化途径,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7.
采用2000年贵州省毕节市的TM/ETM卫星影像数据,依据GIS软件对毕节市岩溶山区乡村景观格局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毕节市的农村景观分布差异性比较大,景观的破碎程度较高,农业景观的完整性较差,景观除了聚落景观的分维数较低外,其他农村景观的分维数比较高.其农村景观的斑块形状极不规则,形状无规律性.  相似文献   

18.
乡村园林景观建设探讨——以三明市桂峰村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国荣 《安徽农学通报》2009,15(15):100-103
乡村园林景观对整个村落的布局、特色的塑造和生态环境的保育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阐述了乡村园林景观的内涵,探讨了乡村园林景观建设的原则和方法,并在此基础上,以三明市桂峰村为实例,从传统乡村风貌保护、道路规划、园林绿化、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对其园林景观建设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19.
在新农村建设的大背景下,乡村居民已经不满足于乡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他们更注重传统的乡村风貌、生态环境质量和景观品质的提升,乡村景观规划建设也因此变的更具有现实意义。文章首先分析了目前较为普遍的乡村景观规划的理论体系,接着对中国传统造园与乡村景观规划建设的相似之处进行了比较,从而提出将中国传统造园理论作为诠释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的理论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20.
基于景观格局分析的乡村居民点布局优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运用GIS和RS技术及景观指数分析软件Fragstats,以山东省广饶县为研究对象进行乡村居民点的景观格局分析。选取了反映斑块面积、布局形态、空间结构、破碎度、景观多样性等10余个景观格局指数,通过1995年和2008年两个时段乡村居民点景观格局指数的对比,直观地反映出广饶县乡村居民点的景观格局特征和演变规律,并通过分析其驱动因素,将景观格局指数量化指标体系与乡村居民点规划的内在规律相联系,为传统的城乡规划决策提供新的调查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