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正>酒泉市肃州区位于大陆深处的河西走廊最西端。沙漠戈壁地区;降水稀少,风沙多,蒸发量却远远超过了降水量。气候十分干燥,为全国最干旱的地区之一。日照时间长,生理辐射总量为71.3千卡/平方厘米(其中56%在  相似文献   

2.
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青藏高原东北部青南牧区和甘南牧区气候变化的统计分析表明,该地区呈现出气温升高、降水量减少和蒸发量增大的明显趋势。两个牧区年平均气温升高的边际倾向分别为0 3℃/10年和0 5℃/10年,年降水量减少的边际倾向分别为-28 6mm/10年和-23 5mm/10年。90年代该地区主要牧业县多年平均气温普遍比60~70年代升高了0 4℃~0 8℃;多年平均降水量减少的趋势尤以甘南牧区明显,最多可减少87 5mm。同时牧草返青期和枯黄期气温升高,使牧草生长期天数增多。气温升高导致地面蒸发量增多,两个牧区气温升高1℃时,年蒸发量分别增多99mm和114mm。气候变暖干旱,造成天然草地产草量下降。曲麻莱县年降水量减少1mm时,0 0667hm2草地产草量将减少1 6kg;夏河县年平均气温升高1℃时,0 0667hm2草地产草量将减少122 6kg。气候暖干化,已经造成该地区干旱缺水,草地退化、沙化和鼠害猖獗,使草畜矛盾不断加剧,已严重威胁到牧区的生存和发展,也影响到长江、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对此应予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3.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预测草原气候干旱问题对于发展草原畜牧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本文研究分析了甘肃省肃南县皇城地区2000-2016年间的生长季降水量、非生长季和年降水量,并采用灰色预测模预测该区未来气候干旱状况。结果表明:以年均降水量为依据时,2013年的年均降水量比多年年均降水量减少了20%;以生长季降水量为依据时,同样出现了2013年生长季降水量最少的情况;而且,非生长季降水量也相比其他年份少,证明2013年是一个干旱年。并且建立了以生长季(5-9月)降水量为依据的灰色预测模型为■,其误差达到16%,根据以上模型,预测出2040年可能出现生长季干旱。  相似文献   

4.
地处中部干旱带地区的同心县,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南部,属中温带干旱地区,气候类型是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年日照时数2 000~3 300 h,年均气温5.0~9.0 ℃,年均降水量274.2 mm,年蒸发量2200 mm,年均无霜期150 d,气候特点有:春暖迟,夏热短,秋凉早,冬寒长.  相似文献   

5.
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面积达320万平方公里,该地区年降水量仅在50~500毫米之间,而且降水量在季节分配上又很不均衡,夏秋降水占全年降水量的70~90%,冬春季节降水很少,给农牧业生产和人们生活带来困难。尤其是一些严重缺水的草原,由于干旱缺水而常年不能  相似文献   

6.
1 试验条件和方法1 1 地理环境和饲养管理1 1 1 地理环境 昌黎县属河北省秦皇岛市。处于东经 1 1 8°34′至 1 1 9°5 1′,北纬 39°2 6′至 40°37′之间。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冬夏较长、春秋较短 ;冬季寒冷少雪 ,春季干旱多风 ,夏季炎热多雨 ,秋季凉爽晴朗。 1月平均气温 - 6 5℃ ,极端最低气温 - 2 1 5℃。 7月平均气温 2 4 5℃ ,极端最高气温39 9℃ ,年降水量 6 0 0~ 80 0毫米 ,全年平均气温 1 1℃ ,无霜期1 6 0~ 1 80天 ,全年日照达 2 70 0~ 30 0 0小时。降水较多 ,蒸发较少 ,相对湿度较大 ,年相对湿度达 6 0 %以…  相似文献   

7.
金昌市位于甘肃省的中部,是甘肃省下辖的一个地级市,属大陆性温带干旱气候,光照充足,降水超少,干燥多风,蒸发量大,年平均气温4.8~9.2℃,年降水量140~350mm,多集中在5—9月,  相似文献   

8.
1 地理位置及气候环境海西州地处青藏高原的北部、青海省西部,以著名柴达木盆地为主体,四周有祁连山、阿尔金山、昆仑山等环绕,东经90°5′~99°45′,北纬3 5°2′~3 9°2 0′,海拔最高为昆仑山布喀达坂峰,达6860m ,最低为柴达木盆地中心察尔汗地区,为2 675m。地貌具有以高山为主、高山丘陵与河谷盆地相间分布的特征。属高原大陆气候,冬季漫长,夏季短促,四季不分明。年均气温2 3~4 4℃,年无霜期88~2 18天,年均降水量15 0mm ,蒸发量2 0 88 8~2 814 4mm。气候干旱,太阳辐射强,光热资源丰富。2 柴达木绒山羊及牧业草场地域分布情况柴…  相似文献   

9.
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东经89°35′~1 0 3°0 4′,北纬31°39′~39°1 9′。省内东北、西北和南部的祁连山地、柴达木盆地和青南高原三大地貌,对青海草地资源发育及分布有着深刻地影响。祁连山中、西段海拔4 0 0 0m以上,气候寒冷、干燥,年均气温0℃以下,共和盆地及河湟谷地海拔1 70 0~350 0m ,年均气温0~8℃;柴达木盆地海拔2 6 0 0~330 0m ,气候极其干燥,除盆地东部边缘地区年降水量多于1 50mm外,大部分地区均在50mm以下;青南高原平均海拔4 50 0m左右,气候寒冷,年均气温0℃以下。全省气候总的特征是寒冷、干燥,年均气温分布格局是…  相似文献   

10.
陇中黄土高原降水资源趋势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萍  李广 《草业科学》2008,25(6):24-28
根据陇中地区1958-2000年日降水资料,采用气候倾向率、趋势系数等统计分析方法对该地理区域降水的空间、时间的分布特征以及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降水量的纬度效应不明显,而与海拔呈显著正效应,与经度呈显著负效应;区域降水多集中在夏末与秋初,且变率较大(为21%~63%),春季严重干旱的发生频率较为频繁,无效降水多,降水利用率低;近40年降水呈减少趋势,并且减少幅度高于全国的平均值,但整体减少幅度较小.  相似文献   

11.
1 自然概况 德令哈市位于柴达木盆地东北边缘,平均海拔2 981.5 m,整个地势西北高、中间低,地势较平坦,是典型的荒漠半荒漠化高原,气候干旱,具有日照时间长,温差大,干旱少雨,风大沙多的特点.年均温2.86℃,日较差19.9℃,≥0℃积温2 370.75℃,年日照时数3 169 h,年均降水量为186.9 mm,年蒸发量为2 439.4 mm,蒸发量是降水量的13倍.  相似文献   

12.
内蒙古鄂温克族自治旗降水多集中在6—8月,降水变率大,分布不均匀,年际变化也大。冬春两季降水一般为10.0~38.9 mm,占全年降水量的15.1%左右。夏季降水量大而集中,平均为227.0 mm,占全年降水量的69.9%。秋季降水量为48.7 mm,占全年降水量的15.0%。  相似文献   

13.
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青藏高原东北部青南牧区和甘南牧区气候变化的统计分析表明,该地区呈现出气温升高、降水量减少和蒸发量增大的明显趋势.两个牧区年平均气温升高的边际倾向分别为0.3℃/10年和0.5℃/10年,年降水量减少的边际倾向分别为-28.6mm/10年和-23.5mm/10年.90年代该地区主要牧业县多年平均气温普遍比60~70年代升高了0.4℃~0.8℃;多年平均降水量减少的趋势尤以甘南牧区明显,最多可减少87.5mm.同时牧草返青期和枯黄期气温升高,使牧草生长期天数增多.气温升高导致地面蒸发量增多,两个牧区气温升高1℃时,年蒸发量分别增多99mm和114mm.气候变暖干旱,造成天然草地产草量下降.曲麻莱县年降水量减少1mm时,0.0667hm2草地产草量将减少1.6kg;夏河县年平均气温升高1℃时,0.0667hm2草地产草量将减少122.6kg.气候暖干化,已经造成该地区干旱缺水,草地退化、沙化和鼠害猖獗,使草畜矛盾不断加剧,已严重威胁到牧区的生存和发展,也影响到长江、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对此应予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4.
青藏高原东北部草地气候暖干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青藏高原东北部青南牧区和甘南牧区气候变化的统计分析表明,该地区呈现出气温升高、降水量减少和蒸发量增大的明显趋势.两个牧区年平均气温升高的边际倾向分别为0.3℃/10年和0.5℃/10年,年降水量减少的边际倾向分别为-28.6mm/10年和-23.5mm/10年.90年代该地区主要牧业县多年平均气温比50~70年代升高了0.4~0.8℃;多年平均降水量减少的趋势尤以甘南牧区明显,最多减少了87.5mm;两个牧区年平均气温升高1℃时,年蒸发量分别增加99mm和114mm.气候暖干化,已经造成该地区干旱缺水,草地退化、沙化和鼠害猖獗,草畜矛盾加剧,严重威胁到牧区的生存和发展,也影响到长江、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1 干旱地区适宜发展草业为主的生态工程在干旱缺水、土壤贫瘠地区不适宜发展林业 ,只能以发展草业为主、造林为辅的生态工程建没。所谓干旱缺水、土壤贫瘠 ,是泛指天然降水一般在30 0~ 5 0 0 mm且季节性分配很明显 .5 0 %~ 70 %的雨量集中在 7、8、9三个月 ,仅靠自然降水 ,满足不了树木和农作物需要 ,只能满足或基本满足耐干旱草本植物和部分灌木、半灌木的正常生长。这些地区的土壤有“一高两低”的特点 ,即干燥度高 ,一般为 3~ 1 1 (半湿润地区为 1 .0~ 1 .5 ) ;土壤肥力和有机质含量低 ,以富钾少磷严重缺氮为典型 ,有机质含量一般在 5 %以下 ;土壤含水量低 ,一般在 1 0 %以下。据有关试验 ,从投入产出分析 ,在干旱缺水、土壤贫瘠地区的气候条件下 ,每栽活一棵树如毛白杨 ,除正常降水外 ,尚需人工浇水 3m3,才能维持生命 ,而且在栽种 3年内仍需继续浇水 ,方可保证成活。就是说一棵毛白杨树从种到成活 3年内的成本与投资 ,依供水半径的不同 ,约为 30~ 5 0元 ,正好相当于粗放条件下种植 0 .5亩紫花苜蓿的投入 (不计地价 ) ,并且 .种草是一次成功 ,十有八...  相似文献   

16.
内蒙古阿拉善盟位于内蒙古西端,总土地面积269985km^2。地势南高北低,地貌复杂。该地区处在北温带亚洲内陆高原区,具有典型的大陆性气候特点:干旱少雨,蒸发强烈,年降水量40~200mm。沙暴频繁,全年盛行西北风,平均风速2.9~5.0m/s,最大风力34m/s,沙暴日数8~48d。该地区地表水源缺乏,地下水源相对丰富,但分布不均,而且大部分地区埋藏较深。  相似文献   

17.
青海省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面积72.12万km^2,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13,人口518万,除汉族外,少数民族有47个。青海省深居内陆,属典型的高原大陆性气候,雨量稀少,蒸发量大,气候干燥,日照时间长,辐射量大,高寒缺氧,空气稀薄,风沙多,气温低,昼夜温差大,四季不分明,冬季寒冷漫长,夏季凉爽短促,年平均气温5.9~8.7℃,年降水量14.9~774.3mm,雨量  相似文献   

18.
1 基本情况乐都县位于青海东部农业区,地理位置为北纬36°16′~36°46′,东经102°09′~102°47′,地势南北高,中间低,属湟水河中下游地区,大部分地区海拔高度在1 800~3 400m,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季严寒期长,春秋相连无夏,全县年均气温5 ~7℃历年平均降水量333.7mm,≥0℃年积温1 780~3 242℃,干燥度2.5 ~1.9.自然降水稀少,地下水源不足.所以干旱是乐都县总的气候特点.湟水河自西向东横贯全境,根据地形、地表形态和海拔高度不同,明显分为川、浅、脑三个地区.全县年均气温5~7℃,历年平均降水量333.7mm,≥0℃年积温1 780 ~3 242℃,干燥度2.5 ~1.9.土壤类型有灰钙土、栗钙土、黑钙土和高山草甸土.拥有土地总面积3 050km2,辖设19个乡镇354个行政村,全县总人口28.3万人,有耕地2.47hm2,农牧户61 294户,人口226 809人.纯牧业户102户,442人.其中寿乐镇57户,李家乡22户,中岭乡2户.  相似文献   

19.
根据“甘肃高山细毛羊选育提高及推广利用的研究”课题要求,我们于1985年5—10月在金昌市双湾乡尚家沟大队林场五户联营专业户的羊群进行了细毛羔羊育肥试验研究。试验点位于荒漠戈壁边缘,地貌属走廊绿洲平原区内的湖积风积平原。荒漠草场生长有稀疏的耐旱、耐盐碱、耐沙生的骆驼蓬、红柳、盐爪爪等。气候干燥,降水稀少(140毫米),年蒸发量为降水量的19倍。大风常使牧草根部裸露,草  相似文献   

20.
张掖地区冷季型草坪草适应性研究(简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金荣  谢晓蓉 《草地学报》2002,10(4):322-324
试验在张掖市石岗礅农业高新技术开发区进行,位于E97°20′~102°12′,N37°57′的河西走廊中部,海拨1440m年日照时数3045.2h。年均气温7.6℃,最高最低气温为39.1℃和-28℃,≥10℃积温3078.4℃。年均降水量116mm,年均蒸发量2341mm,干燥度5.08,无霜期170d。由于蒸发量大于降水量,水分强烈蒸发,可溶性盐浓缩,形成盐化土和盐土。试验区土壤盐分含量和种类如表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