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哺乳仔鹿。仔鹿出生时,其身体浸遍胎水,如母鹿未能及时舔干.会使仔鹿体热散失过快,引起衰弱和疾病,此时须用草把或布块将其擦干。仔鹿出生后应及时哺喂初乳,对母性不好或泌乳少的母鹿.要人工辅助仔鹿哺乳.转由同期其他母鹿代养或人工哺乳。在初生仔鹿喂过3~4次乳以后,就可进行打耳号和产仔登记等工作。两周龄后要补饲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配合精料和鲜嫩的青绿多汁以及质地柔软的青于草.并设置水槽,提供洁净饮水,逐渐锻炼其采食消化饲料能力。仔鹿的生长发育是非常迅速的,特别是到了哺乳的中期和后期.母鹿的营养供给已不能满足仔鹿生长发育的需求.如不进行人为补饲就会出现肢长身短发育不良现象。  相似文献   

2.
1产后饲管要精心母鹿分娩期间,应有专人值守。仔鹿产下后,应将仔鹿身上的黏液擦干,让其尽快吃上初乳,然后编剪耳号,定时放回母鹿群喂乳。仔鹿哺乳期,应避免有异味之物,如酒精、香皂等触及仔鹿,而使母鹿拒绝哺乳。2人工哺乳要及时如果分娩后母鹿死亡或因病不能哺乳及乳汁不足时必须采取人工哺乳。通常用新鲜的牛乳或山羊乳代替母乳,若用奶粉,须将浓度略微提高,以适应仔鹿生长发育的需要。人工哺乳的时间、次数和哺乳量应根据仔鹿的日龄、初生重和发育情况决定。在无标准的情况下,仔鹿人工哺乳量可参照犊牛的人工哺乳量而定。并坚持乳汁、乳具…  相似文献   

3.
笔者介绍了哺乳母鹿对所生仔鹿舐肛咬尾现象和受害仔鹿的临床症状,分析了哺乳母鹿出现不良行为的原因,提出了避免母鹿在产仔哺乳期出现不良行为而使仔鹿受害的综合性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4.
1产后饲养管理要精心母鹿分娩期间,应有专人值班守护。仔鹿出生后,应将其身上的黏液擦干,并让其尽快吃上初乳,然后剪耳编号,定时放回母鹿身边吃乳。在仔鹿吃乳期间,应避免其接触有异味的物品(如酒精、香皂等),否则母鹿会嫌其有异味而拒哺。2人工哺乳要及时如果母鹿分娩后死亡或因病不能哺乳或乳汁不足,必须采取人工哺乳措施。通常用新鲜的牛乳或山羊乳代替,若不得不用奶粉,需将冲泡的奶粉浓度略微提高,以满足仔鹿生长发育的需要。人工哺乳的时间、次数和哺乳量,应根据仔鹿的日龄、初生重和发育情况来确定;在无经验标准的情况下,仔鹿人工哺乳的喂量可参照犊牛的人工哺乳量。坚持乳具的消毒,防止乳中细菌繁殖和乳汁酸败。3逐渐过渡喂饲料仔鹿30日龄后,可喂鲜嫩多汁的青绿饲料,并逐步补喂精料。将高粱炒出糊香味,粉碎后再加上煮  相似文献   

5.
夏季前后,正是母鹿生产时期,科学养好哺乳仔鹿和离乳仔鹿,关系到养鹿的整体经济效益。 (一)产后饲养管理要精心 母鹿分娩期间,应有专人值班守护。仔鹿产下后,应将仔鹿身上的粘液擦干,让其尽快吃上初乳,然后剪耳编号,定时放回母鹿群喂乳。在仔鹿哺乳期间,应避免有异味之物,如酒精、香皂等触及仔鹿,否则母鹿会嫌其有异味而拒哺。  相似文献   

6.
为改变目前塔里木马鹿养殖业处于低靡的状态和适应市场的需求,实行了东北梅花鹿和塔里木马鹿的杂交。然而要获得更多更好的经济效益,提高杂交仔鹿的成活率是关键。应该从"预防难产、及时有效地助产;母鹿产仔期间,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加强弃仔母鹿的驯化,尽量减少人工哺乳的仔鹿;完全人工哺乳的仔鹿,要定时、定量、定温度、定次数;勤观察、看精神、看运动、看粪便;要保证泌乳期母鹿的日粮供给;做好夏季防暑工作;防止仔鹿毛粪球病的发生;对初生仔鹿应给予提前预防;提倡人工授精;及时治疗仔鹿常发病"等11个方面入手来提高杂交仔鹿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7.
鹿茸产量是衡量马鹿饲养者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的重要指标。1购买优良品种应选择饲养优良品种,如天山马鹿、塔里木马鹿以及通过天山马鹿和东北马鹿杂交培育出的东新马鹿。这些鹿在相同饲养管理条件下,比未经培育的鹿种可提高鹿茸产量30%~60%。若能购买饲养特级、甚至超特级种公鹿的后代,则增产效果会更显著。2养好繁殖母鹿应保证母鹿各生产时期的营养需要,使母鹿生产出健康、初生重大的仔鹿,同时生产母鹿的泌乳量增多,会保证哺乳仔鹿的快速生长发育。哺乳后期,即每年8月20日对仔鹿采取一次性断乳措施,利用近1个月的时间对繁殖母鹿进行“短期…  相似文献   

8.
母鹿初乳获取方法赵世臻(中国农科院特产研究所,吉林,132109)养鹿场在每年的生产季节里,经常遇到个别(大约2%~3%)母鹿扒仔、咬仔、弃仔,或无乳,以及仔鹿弱生不能站立吃奶。这些不能吃到母奶的仔鹿,需要找别的母鹿代养或进行人工哺乳。但是在产仔的初...  相似文献   

9.
1.产后精心管理:母鹿分娩期间,应有专人值班守护,发现情况及时处理,确保鹿的母仔健康。仔鹿产下后,迅速将仔鹿身上的黏液擦干净,若鹿舍内温度低,最好生火取暖,烤干仔鹿身上的水分,使仔鹿能早站立行走,同时尽快吃上初乳,然后编剪耳号,定时送回母鹿群喂乳。在哺乳期,要保持仔鹿的清洁卫生,避免造成仔鹿身上有异味。  2.及时人工哺乳:若母鹿产后因病死亡或产后无乳,乳汁不足等,应及时对仔鹿进行人工哺乳,用牛乳或山羊乳直接喂给仔鹿。人工哺乳的时间、次数、哺乳量应根据仔鹿的日龄、初生重和发育情况来决定。人工哺乳要耐心细致,饲养员…  相似文献   

10.
1幼鹿的饲养我们对幼鹿采取“丰富饲养、全价配合、直线培育”12个字的方针,收到了明显的效果。饲料给量加大了,尤其精料量是现在饲养量的2倍,彻底改变了原有的饲养状态。1.1哺乳仔鹿饲养管理从初生到断乳(0-3月龄)为哺乳仔鹿。初生后3日内打耳号、上卡片、测体尺,耳标可用牛用2号,公鹿打在左耳,母鹿打在右耳,编号为年号加个体号,如1998年生,第一号则为98~1号。母鹿圈内设仔鹿隔离栏,每头仔鹿1.5平方米,仔鹿通口为栅栏缝隙,马仔鹿缝隙宽30厘米,花仔鹿20厘米,使仔鹿自由通过,而且母鹿进不去,这种隔离栏可供仔鹿采食、休息、反刍、运动和躲避…  相似文献   

11.
<正>1及时人工哺乳仔鹿产下后应迅速将仔鹿身上的粘液擦干净,若鹿舍内温度低,最好生火取暖,烤干仔鹿身上的水分,使仔鹿能早站立行走,仔鹿生后10~30分钟内即可站立,同时尽快吃上初乳。若母鹿产后因病死亡或产后无乳,乳汁不足等,应及时对仔鹿进行人工哺乳,或用牛乳或山羊乳直接喂给仔鹿。人工哺乳的时间、次数、哺乳量应根据仔鹿的日龄、初生重和发育情况来决定。人工哺乳要耐心细致,饲料员与仔鹿亲近,建立感情,消除仔鹿  相似文献   

12.
<正>笔者饲养梅花鹿十年,经历多次母鹿产子时难产情况。梅花鹿母鹿在分娩的过程中经常出现难产现象,需要人工助产。在助产时,麻药的作用下,丧失意识,记忆模糊,因此拒绝哺乳出生的仔鹿,严重者啃咬或用两个前蹄刨打出生的仔鹿。这时,仔鹿因吃不到奶饥饿而虚弱,脱水,无法站立行走,最终导致器官衰竭而死亡。为了提高仔鹿的成活率,减少经济损失,采用人工哺乳的方法来喂养仔鹿,  相似文献   

13.
<正> 仔鹿下痢是新生仔鹿较常见的一种疾病,尤其是卫生条件较差、体质瘦弱的发病较多。如果不及时治疗,多转为死亡。鹿产仔大多在5~7月份,如果圈舍阴暗潮湿,污水蓄积,仔鹿长期躺卧在不洁净而又潮湿的地上,加上吮吸母鹿脏奶头,再加之新生仔鹿胃腺尚未形成,对胃肠病抵抗能力弱,很容易发生本病。病初,由于母鹿有舔食仔鹿肛门的习惯,所以不易发现病便。约经过2~3天后,病仔鹿  相似文献   

14.
养鹿场在每年的生产季节里,经常遇到个别(2%~3%)母鹿扒仔、咬仔、弃仔或无乳以及仔鹿弱生不能站立吃奶的情况。这些不能吃到母奶的仔鹿,需要找别的母鹿代养或进行人工哺乳。但是在鹿产仔季节的初期和末  相似文献   

15.
每年的生产季节,总有部分初生仔鹿被母鹿遗弃,或弱仔吃不到母奶,人工哺乳是救活这些仔鹿的惟一方法。  相似文献   

16.
每年的生产季节,总有部分初生仔鹿被母鹿遗弃,或弱仔吃不到母乳,人工哺乳是救活这些仔鹿的唯一方法.  相似文献   

17.
在梅花鹿养殖实践中,个别有条件的鹿场,为了驯化仔鹿以方便饲养管理,于仔鹿出生后即实行全程人工哺乳;绝大多数鹿场,仅在仔鹿出生后得不到母乳而又无保母鹿哺养的情况下进行短期人工哺乳。当所哺养的仔鹿身体强壮而又能够自如吸吮乳汁时,放入哺乳母、仔鹿大群中,令其自寻母鹿哺乳。  相似文献   

18.
<正> 梅花鹿是一种偶蹄复胃的药用动物。对仔鹿人工哺乳驯化是达到放牧的关键。研究母鹿分娩、仔鹿吮乳行为,对提高成活率,增强驯顺程度,提高梅花鹿  相似文献   

19.
一个良好的鹿群必须不断更新,逐步淘汰生产性能低,遗传基础差,体弱多病的老龄鹿,不断补充大量的优良幼鹿,才能使鹿群的数量和质量不断提高。因此,在加强育种工作的同时,加强仔鹿的饲养管理,对养鹿业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一般说,仔鹿的饲养管理可分为哺乳仔鹿的饲养管理和离乳仔鹿的饲养管理。 1 哺乳仔鹿的饲养管理 妊娠母鹿分娩前约一周开始,乳房出现膨胀,此时应将母鹿拨入分娩舍隔离饲养,使其习惯和  相似文献   

20.
每年的生产季节,总有部分初生仔鹿被母鹿遗弃,或弱仔吃不到母乳,人工哺乳是救活这些仔鹿的唯一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