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防治杨树食叶害虫,使用生物农药贝林克BT2000倍液、白僵菌1∶50(2.4亿孢子/克)雾剂、灭幼脲Ⅲ号2000倍液等药剂定向喷雾处理。结果表明:3种生物农药防治效果都在80%以上,灭幼脲Ⅲ号2000倍液防治效果最好,防治效果达87.8%;3种生物农药防治食叶害虫幼虫的死亡高峰出现在第7 d。生产上采用灭幼脲Ⅲ号2000倍液防治,可实现无公害防治目标。  相似文献   

2.
核桃两种有害生物无公害防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影响核桃产量和品质的两种有害生物的物理防治方法,并进行了仿生物制剂25%灭幼脲Ⅲ号胶悬剂、植物源杀虫剂烟.参碱与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防治对比实验。结果认为:25%灭幼脲Ⅲ号胶悬剂、植物源杀虫剂烟.参碱、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防治效果均可达到98%以上,25%灭幼脲Ⅲ号胶悬剂、植物源杀虫剂烟.参碱防治,见效较慢,但不污染环境,对天敌伤害小;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防治后的果品有农药残留物,且对天敌危害较大。建议在生产中使用25%灭幼脲Ⅲ号胶悬剂3 000倍液,植物源杀虫剂烟.参碱2 000倍液。  相似文献   

3.
通过室内、林间罩笼和林间小区试验系统地测定了灭幼脲Ⅲ号(Dimilin Ⅲ)胶悬剂对不同世代马尾松毛虫4龄幼虫的防治效果,并通过测定排粪量分析了使用灭幼脲Ⅲ对减少松毛虫取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灭幼脲Ⅲ号对马尾松毛虫4龄幼虫的致死中浓度(LC50)为41.70 mg/kg,松毛虫取食灭幼脲Ⅲ胶悬剂溶液处理的松针3 d后即出现取食量下降,6 d后,50 mg/kg灭幼脲Ⅲ号胶悬剂溶液处理组的幼虫平均体重下降了62.09%.林间应用结果表明,灭幼脲Ⅲ对第2代马尾松毛虫的防治效果最好,防治效果可达95%以上,第1代和第3代防治效果受温度影响变异较大.  相似文献   

4.
通过试验研究了使用50%灭幼脲Ⅲ号胶悬剂和25%溴氰菊酯乳油对国槐尺蠖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50%灭幼脲Ⅲ号胶悬剂1 500倍和25%溴氰菊酯乳油2 000倍液防治效果最好;国槐尺蠖在北京昌平地区每年发生4代,5月中旬为防治第1代幼虫的最佳时期,6月中旬为防治第2代幼虫最佳时期,第3代后世代交替,可根据虫情在2~3龄幼虫期喷药。  相似文献   

5.
采用1.8%阿维菌素、25%灭幼脲悬浮剂和20%杀铃脲悬浮剂喷雾防治落叶松毛虫,分析了防治效果。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生物农药防治效果差异显著,其中1.8%阿维菌素2000~3000倍液效果最好,灭幼脲Ⅲ号和杀铃脲均以1000倍液防治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6.
林间喷洒不同浓度的灭幼脲 3号、阿维菌素防治马尾松毛虫幼虫的结果显示 :30 0 0 ,35 0 0 ,4 0 0 0 ,4 5 0 0倍防治效果均达到 79.7%以上 ,其中灭幼脲 3号 35 0 0倍液防效达 97.5 % ,可适用于大面积生产性防治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讨1%阿维菌素、20%杀灭菊酯乳油和25%灭幼脲3号防治枇杷瘤蛾的使用浓度,采用随机区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阿维菌素乳油防治效果最佳浓度是2500倍液;25%灭幼脲3号3500倍液防治效果最好;20%杀灭菊酯乳油3500倍液防治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8.
室内测定了3% 高效氯氰菊酯微囊悬浮剂、1.2% 烟碱· 苦参碱乳油、25% 灭幼脲可湿性粉剂 和 2% 阿维· 苏云菌可湿性粉剂4 种药剂对海榄雌瘤斑螟(Ptyomaxia sp.)1~2 龄幼虫的防治效果。结果 表明,在5 000 倍 ~100 000 倍稀释药剂测定范围内,不同药剂处理之间海榄雌瘤斑螟幼虫死亡百分率均 值差异极显著,防治效果为高效氯氰菊酯>烟碱 · 苦参碱>灭幼脲>阿维 · 苏云菌。喷药防治后第 10 天, 高效氯氰菊酯 5 000 倍液、10 000 倍液、50 000 倍液以及灭幼脲 5 000 倍液的海榄雌瘤斑螟幼虫死亡百分 率为 91.67%~93.33%,烟碱 · 苦参碱 5 000 倍液为 87.50%。3 月下旬至 4 月上旬,高效氯氰菊酯、灭幼脲 和烟碱 · 苦参碱在红树林中防控海榄雌瘤斑螟危害具有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阿维菌素·灭幼脲Ⅲ号防治马尾松毛虫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阿维菌素·灭幼脲Ⅲ号为阿维菌素和灭幼脲Ⅲ号两种生物农药的复合制剂,有激素和抗生素两类杀虫剂的特点,具胃毒兼触杀之功效.运用阿维菌素.灭幼脲Ⅲ号进行低剂量喷雾防治马尾松毛虫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在使用阿维菌素·灭幼脲Ⅲ号防治马尾松毛虫时,应采用80 mL/hm2(600倍液)的剂量进行低剂量均匀喷雾,可达到药物用量少、防效...  相似文献   

10.
通过室内、林间罩笼和林间小区试验系统地测定了灭幼脲III号(Dimilin III)胶悬剂对不同世代马尾松毛虫4龄幼虫的作用效果,并通过测定排粪量分析了使用灭幼脲III减少松毛虫取食情况。研究结果表明,灭幼脲Ⅲ号对马尾松毛虫4龄幼虫的致死中浓度(LC50)为41.70 mg/kg,,松毛虫在取食经50 mg/kg灭幼脲III胶悬剂溶液浸泡处理的松针3d后即出现取食量下降,6d后,用50 mg/kg和250 mg/kg灭幼脲III号胶悬剂溶液处理的幼虫均体重分别下降了62.09%和89.95%。林间应用结果表明,灭幼脲III对第2代马尾松毛虫的防治效果最好,防效可达95%以上,第1代和第3代防效受温度影响变异较大。  相似文献   

11.
使用25%灭幼脲Ⅲ号悬浮剂防治马尾松毛虫,试验结果证明:25%灭幼脲Ⅲ号悬浮剂1500~2000倍液对马尾松毛虫防治效果明显,虫口减退率达59.1%~64.65%。  相似文献   

12.
灭幼脲Ⅲ号防治油松毛虫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灭幼脲Ⅲ号是一种无公害的生物杀虫剂,笔者采用不同浓度的灭幼脲Ⅲ号,对I同松毛虫进行了防治试验。并与氧化乐果等化学农药进行对比,结果显示,灭幼脲Ⅲ号与对比化学农药有相同的防治效果,其常量喷雾最佳浓度为100倍液,可有效杀死油松毛虫,而对其天敌伤害极小。  相似文献   

13.
栗瘿蜂在商洛市板栗园1年发生1代,2.5%敌杀死乳油3000倍液和灭幼脲3号1500-2000倍防治效果分别达87~95%和80~92%.  相似文献   

14.
通过分别使用8000IU·μL-1BT油悬剂用量3000、4500、和6000mL·hm-2及25%灭幼脲悬浮剂2000倍液、清水空白作对照等5个处理进行落叶松毛虫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应用8000IU·μL-1BT油悬剂用药量为4500和6000mL·hm-2情况下,用药后14d的防治效果为96.6%和98.3%,分别比25%的灭幼脲2000倍液防治效果高2.5和4.2个百分点;用柴油对药剂稀释10倍后防治,对落叶松不产生药害。  相似文献   

15.
利用M-18、运五(Y-5)、海燕650 B型3种机型飞机喷洒300,375,450,525,600 g/hm25种剂量的25%灭幼脲Ⅲ号防治3~4龄美国白蛾。试验结果表明:450,525,600 g/hm23种剂量的25%灭幼脲Ⅲ号施用11 d后,防治效果均达到95%以上。考虑防治成本和环境安全因素,推荐用药量为450 g/hm2。  相似文献   

16.
用不同浓度的灭幼脲Ⅲ号,对油松毛虫进行防治试验,并与氧化乐果等化学农药进行对比,结果显示,灭幼脲Ⅲ号与化学农药有相同的防治效果,其常量喷雾最佳浓度为100倍液,可有效杀死油松毛虫,而对其天敌伤害极小。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利用灭幼脲Ⅲ号防治兴安落叶松鞘蛾Coleophora dakurica Flkv.的卵,取得了88%的防治效果;试验结果以100倍液为最佳使用浓度。  相似文献   

18.
桃小食心虫出土与外界环境有密切的联系,当土壤温度为19.3℃,空气湿度在75%,土壤含水量为15.3%时,食心虫大量出土,出土率为28.2%;在6月中旬透雨后2-3d为出土高峰期,此时采用25%灭幼脲Ⅲ号1000-1500倍液与功夫乳油2000-2500倍液混合防治3-4次,食心虫死亡率为98.3%,可以达到良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9.
核桃小吉丁是核桃树主要害虫之一。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剪干枝防治效果为85.2%、设置铒木诱杀虫卵为97.9%、树冠喷洒2.5%敌杀死3 0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3 000倍液、25%灭幼脲3号悬浮剂2 000倍液防治效果分别为95.34%、93.24%、91.35%,防治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20.
1994~1995年研究表明,应用灭幼脲Ⅲ号微胶囊与其它农药微胶囊复配防治桑天牛成虫,效果明显;其中以灭幼脲Ⅲ号微胶囊与氯氢菊酯微胶囊复配防治效果最佳,平均产一、孕卵量以及化率都明显优于其它配方,且能延长持效期;而灭幼脲Ⅲ号微胶囊与来福灵9A0微胶囊复配防治效果最差。灭幼脲Ⅲ号微胶囊+优乐得(B)微胸囊与灭幼脲Ⅲ号微胶囊防治效果十分相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