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2 毫秒
1.
桉树萌芽林的栽培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桉树是个适宜进行萌芽更新的树种,采用萌芽更新的方法,可以省时省力,节约造林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东门林场是我国最早引种栽培桉树的林场之一,对桉树萌芽林栽培技术进行了一些试验和探索,初步总结出一些技术措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耐寒桉树树种/种源引种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永安国有林场1996年引种栽培的9种耐寒桉树连续6年的试验观测,结果表明巨桉、邓恩桉具有耐寒、速生、丰产优良特性,可作为永安市及福建省冷凉地区发展桉树短轮伐期用材林主栽树种推广造林.  相似文献   

3.
闽西地区桉树引种栽培适应性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闽西桉树引种栽培适应性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地理位置、海拔高度、立地质量及施肥次数对桉树生长存在显著差异,相同或相似条件下,不同的桉树品种(品系)生长量也不相同,所表现的耐寒性亦有差异。本文针对闽西地区目前桉树引种栽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闽西今后发展桉树造林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4.
总结东门林场桉树的改良研究及其成果,包括桉树的引种、改良及高产栽培综合技术研究及其成果应用情况,以及对东门林场、广西乃至整个华南地区的桉树人工林的发展影响。  相似文献   

5.
中国桉树培育技术百年发展史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桉树在我国得到快速发展,成为保障我国木材安全的重要树种。但是,支撑桉树快速发展的培育技术还没有得到很好的总结。文中简要介绍了世界桉树引种概况,总结了我国桉树培育技术的发展历史,展望了我国桉树培育技术发展方向,并就影响桉树发展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中国桉树培育技术发展可分为4个阶段: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为桉树零星引种和四旁绿化阶段;二是桉树培育技术的起步阶段,以1954年成立“粤西林场”为标志;三是桉树培育技术的积累阶段,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至1990年形成了造林和抚育技术措施体系的雏形;四是桉树培育技术的快速发展阶段,从1990年以后,桉树造林和抚育技术措施体系基本形成。随着全年造林技术得到发展和完善,现代桉树培育技术体系将逐步形成。  相似文献   

6.
福建仙游县桉树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多年对福建省仙游县桉树(Eucalyptus)引种栽培技术的研究,总结出桉树组培苗嫩梢扦插育苗和丰产栽培的关键技术。引种表明桉树在仙游县造林林分表现良好,生长迅速,发展前景广阔。根据多年引种栽培的实践,结合仙游县的实际,提出了桉树引种要严把种苗关、施肥关、灭蚁关。坚持高科技、高质量、高投入、集约经营,才能培育出桉树丰产林,实现高效益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黄寿鹏 《绿色科技》2019,(3):162-163
指出了桉树速生、高产、经济效益高等特点,因此成为我国林场栽培的主要树种之一。基于桉树单产造林技术为研究对象,从其良种选择、栽种技术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并且提出了通过管理措施的优化创新来提高其单产造林技术的优势性,以提高桉树栽培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8.
欧待敏  健康 《广西林业》2004,(3):i003-i003
广西东门林场是全国向国外引进育苗(引种培育)造林技术最早的国有林场。 1982年,中澳技术合作东门桉树示范林项目在东门林场正式实施,先后从澳大利亚等8个国家引进了170多个桉树树种(种源),在育种、无性繁殖、造林技术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先后取得了多项显著的科技成果。从1990年以来,林场采用优良无性系种苗和高产栽培技术,大幅度地  相似文献   

9.
桉树引种栽培区区划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做好桉树引种栽培区区划工作,对加快我国桉树引种工作进程,避免桉树引种工作的盲目性,减少引种工作的失误等具有重大意义.阐述了桉树引种栽培区区划的目的、意义、原则、依据和区划方法.将我国桉树引种栽培区划分为4个引种大区,14个基本引种区,37个引种小区.对各基本引种区桉树的引进种类、种源、培育目标作了详细阐述,提出了各基本引种区的育种策略要点.  相似文献   

10.
桉树原产地绝大部分在澳大利亚,是热带、亚热带地区著名速生树种之一,全世界有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引种栽培。我国引种桉树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最初主要作为庭园绿化。由于它生长快、适应性强、用途广、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引种栽培发展较快。目前已有17个省(区、市)的600多个县栽植桉树,用于生产性大面积造林的桉树有10多种。全国桉树面积已发展到67万多公顷,四旁栽植达18亿株。我国已有一定量的桉木片和相当数量的桉油出口创汇。一、引种情况江苏有关单位从50年代初开始曾几度引种桉树,  相似文献   

11.
我国桉树人工林施肥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桉树需肥特性及我国桉树主要种植区土壤肥力状况分析入手,着重论述我国桉树人工林施肥现状,并指出目前我国桉树人工林施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在桉树栽培中使用肥料等相应建议,为我国桉树速生丰产林的可持续经营提供科学施肥依据。  相似文献   

12.
如今生态问题已上升到生态安全的高度,为建设"美丽中国",恢复由连年多代栽种桉树纯林所形成的生态环境,营建桉树人工混交林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混交林对改善立地条件、增强森林防护作用、抗性能力和提高效益等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大片栽植桉树人工纯林所带来的生态问题和国内外桉树人工混交林的试验研究特点,指出我国过去对桉树人工混交林的研究主要侧重于提高经济效益,而对提高生态效益的研究处于一个较低水平,并提出了桉树人工混交林营造技术的要点,以期消除桉树纯林种植所带来的弊端,为营造混交林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3.
延长桉树人工林轮伐期,培育中大径材林,不仅契合国家储备林的培育理念,也能提升桉树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促进桉树人工林健康可持续发展。文中阐述广西桉树人工林的培育现状,分析了延长桉树人工林轮伐期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在此基础上,提出延长轮伐期的可行性策略:1)金融机构强化桉树人工林认知,适当延长涉林贷款期限;2)林业主管部门澄清桉树种植诸多误解,加大延长轮伐期宣传工作;3)相关国企、国有林场率先延长轮伐期,作好桉树科学经营示范。研究可为推动广西桉树人工林延长轮伐期、加大中大径材林培育力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桉树是我国南方最重要的人工林树种之一,因具有广泛的适应性而得到大力发展,已成为我国林业史上引种最为成功的树种之一,也是永林公司主要造林树种。因此,本文以永林公司经营区桉树人工林为例,在深入进行桉树引种风险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桉树人工林可持续经营技术措施体系,从而为永林公司桉树人工林可持续经营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也为我国桉树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广东三岭山森林公园的马尾松、尾叶桉、大叶相思人工林为研究对象,研究对比它们的碳储量和碳汇经济价值,为评价广东的3个优势造林树种的碳汇能力及为广东的造林选择提供依据。结果表明:3种人工林树种单位碳储量由大到小排列次序为:尾叶桉(166.89 t·hm-2)>大叶相思(128.72 t·hm-2)>马尾松(70.12 t·hm-2)。3种人工林平均碳汇经济价值按大小排列次序为:尾叶桉(45611.04元·hm-2)>大叶相思(35179.18元·hm-2)>马尾松(19163.80元·hm-2)。尾叶桉是这3种人工林中碳储量的主要部分,对广东三岭森林公园发挥着巨大的碳汇功能并具有强大的碳汇经济价值。因此,可以考虑在广东省碳汇造林时选择尾叶桉种植。  相似文献   

16.
桉树大径材培育技术研究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培育大径材用于实木加工是桉树人工林发展的趋势,但桉树人工林大径级原木的培育尚缺乏经验。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在桉树大径材树种选择、初植密度控制、间伐、修枝和施肥管理方面的现状及其对大径材生长和材性的影响,以期为桉树资源高效利用及大径材人工林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和依据。  相似文献   

17.
本文根据桉树速生、短轮伐期的特点,结合用材林林木资产评估方法,按立地等级差异进行桉树林地的资产评估。充分考虑桉树调查小班的林龄及生长状况,按照经营成本、利息、利润及税收等因素对林木资源价值量及其分布结构进行核算评估。通过应用案例分析,用常规的评估方法对速生桉用材林进行评估不能合理地反映林木资产价值。针对幼龄林采用重置成本法评估其林木价值,在栽植时至评估基准日期间,林木因快速生长所产生的价值不能体现。而采用“现行市价法”进行评估,是对有蓄积的幼龄林林木资产价值评估的首选方法,可真实反映其林木价值,为桉树林地林权流转提供可靠的依据,在生产实践中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18.
研究马尾松纯林、桉树纯林和3种不同模式混交林土壤养分含量的变化规律,并对其土壤养分状况进行主成分综合排序。结果表明:土壤有机质、全 N、全 P、水解 N、速效 P 和速效 K 皆表现为随土壤深度增加而减少,全 K 则表现相反;在各林分中,桉树纯林的土壤有机质、速效 P 含量最高,混交林次之。混交林则土壤全 N、全P 和速效 N 含量总体上大于纯林。马尾松纯林除在浅层土中速效 P 含量最高外,其他养分指标都低于桉树纯林和混交林。土壤养分综合评价为桉树纯林>混交林 A>混交林 C>混交林 B>马尾松纯林,表现为桉树纯林养分状况最好,马尾松纯林最差,与针阔树种的生长特性和凋落物养分归还能力有关。混交林中种植密度较大的混交林A 养分状况相对较好,表明其养分储存能力较好,消耗较少。而相同种植密度下,混交林 C 的林分土壤养分状况优于混交林 B。  相似文献   

19.
李超 《桉树科技》2015,(4):46-50
桉树给人类带来了不可估量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本文就桉树人工林的现状及生态问题展开详细论述,并就如何健康发展桉树产业提出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温茂元 《桉树科技》2005,22(2):36-40
海南种植桉树对国家、集体、个人、企业都有利益,有许多功绩。海南引种种植桉树88年历史,海南生态环境仍然保持良好生态环境,仍然成为世界人居好环境。海南种植桉树为海南经济发展,保护好天然林,保护好环境,保护好橡胶林,促进平原绿化,增加海南森林覆盖率,丰富森林资源,在短时间内为社会提供大量的木材和薪炭材,保持林业可持续发展,起到非常重要作用。海南种植桉树具有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但我们发展桉树同时必须讲究科学规划,适地适树,选用良种,讲究科学种植、合理密度、科学管理,科学施肥,桉树一定能获得高产,又有良好的生态效益。但不能盲目经营,绝不能砍伐天然林,次生林来种植桉树,海南人民有能力把桉树产业这篇文章做得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